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体部X-刀治疗胰腺癌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癌由于早期诊断问题未能得到解决,以致约3/4的患者就诊时已到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1,2].X-刀做为一种精细放疗手段,采用多野集束定向照射,大大减少了周围正常组织受量,达到了类似手术的治疗效果.我院自2000年3月~2001年4月间应用X刀治疗胰腺癌患者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X-刀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X-刀治疗肝癌的价值。方法 从1999年8月至2001年12月采用X-刀治疗肝癌病人40例(11例原发肝癌,29例肝转移癌),采用6~7个照射野进行照射,90%剂量线包括计划靶区(PTV),每周三次,每次5~9Gy(平均7Gy),总剂量从25~50Gy(平均40.2Gy)。结果 在所有的病人中,症状不同程度减轻,CR32.5%、PR45%、NC12.5%、PD10%,在12个月的随访中,3、6、9、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5%、67.5%、45%和27.5%。结论 X-刀治疗肝癌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X -刀立体放疗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14例患者 (原发肿瘤 3例 ,转移肿瘤 11例 ) ,均采用高剂量分割治疗 ,每周 3次 ,分 4~ 10次进行 ,处方剂量为 5~ 8Gy ,总量 2 8~ 4 5Gy。结果 :原发肿瘤 3例 ,瘤体明显缩小 ,转移肿瘤 11例 ,局控 10例 ( 7例明显缩小 ,3例稳定 )。中位生存期10个月。结论 :X -刀治疗极大地提高了胰腺癌放疗疗效 ,特别是为不能手术的胰腺癌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X 刀治疗肝癌的价值。方法 从 1999年 8月至 2 0 0 1年 12月采用X 刀治疗肝癌病人 40例 ( 11例原发肝癌 ,2 9例肝转移癌 ) ,采用 6~ 7个照射野进行照射 ,90 %剂量线包括计划靶区 (PTV) ,每周三次 ,每次 5~ 9Gy(平均 7Gy) ,总剂量从 2 5~ 5 0Gy(平均 40 2Gy)。结果 在所有的病人中 ,症状不同程度减轻 ,CR 3 2 5 %、PR 45 %、NC 12 5 %、PD 10 %,在 12个月的随访中 ,3、6、9、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 95 %、67 5 %、45 %和 2 7 5 %。结论 X 刀治疗肝癌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X-刀治疗脑深部肿瘤(附6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X-刀治疗脑深部肿瘤的方法、优越性、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68例脑深部肿瘤患者行X刀治疗,随访1~18个月,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及疗效评价。结果得到随访的55例病人中,症状好转37例,无变化10例,加重5例,死亡3例。其显效率为63.7%,有效率为85.5%。结论对于脑深部肿瘤X-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头颅部肿瘤的作用、摆位及照射技术的质量保证进行探讨。方法: 我院1997年-1999年共收治79例行头颅部X-刀立体定向治疗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27例,良性肿瘤患者49 例,鼻咽癌后程放疗患者22例,恶性脑胶质细胞瘤患者2例,脑膜瘤患者6例(其中手术者4例)。平均年龄50岁, 肿瘤靶区均<3cm直径。治疗计划采用BrainLAB专业治疗计划系统设计,采用激光定位,利用6MV-X线对肿瘤行小野三维立体定向集束大剂量多靶(每靶点2-6弧)非共面旋转聚焦照射技术。结果:经治疗后,对79例患者随访1年-3年,随访率100%,经复查发现,良性患者1年后病变缩小50%,3年后病变缩小85%;术后患者局部控制率为100%,恶性肿瘤患者较常规外放疗对肿瘤控制率明显提高。结论:X-刀立体定向放疗能提高头颅部肿瘤的局部控制率,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是目前治疗头颅部肿瘤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头颅部肿瘤的作用、摆位及照射技术的质量保证进行探讨.方法:我院1997年~1999年共收治79例行头颅部X-刀立体定向治疗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27例,良性肿瘤患者49例,鼻咽癌后程放疗患者22例,恶性脑胶质细胞瘤患者2例,脑膜瘤患者6例(其中手术者4例).平均年龄50岁,肿瘤靶区均<3cm直径.治疗计划采用BrainLAB专业治疗计划系统设计,采用激光定位,利用6MV-X线对肿瘤行小野三维立体定向集束大剂量多靶(每靶点2~6弧)非共面旋转聚焦照射技术.结果:经治疗后,对79例患者随访1年~3年,随访率100%,经复查发现,良性患者1年后病变缩小50%,3年后病变缩小85%;术后患者局部控制率为100%,恶性肿瘤患者较常规外放疗对肿瘤控制率明显提高.结论:X-刀立体定向放疗能提高头颅部肿瘤的局部控制率,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是目前治疗头颅部肿瘤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1951年瑞典神经外科学家Lars Leksell提出立体定向放射手术(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概念,即用多个小野三维集束单次大剂量照射颅内不能手术的脑动静脉畸形等良性病变,由于多个小野集束定向照射,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很小,放射线起到了类似于手术的作用.1968年与1975年第一、第二台γ刀装置先后在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投入使用,目前使用的第三代用201个~(60)Co源集束照射的γ-刀装置.美国用直线加速器的6~15mV X线非共而多孤度等中心旋转实现多个小野三维集束照射病变,起到γ刀同样的作用,故称X刀,现将X刀及其在体部肿瘤中的应用介绍如下:1 X刀治疗的基本原理X刀治疗一般要经过病变定位,计划设计和治疗三个过程.利用CT、核磁共振和X线数字减影等先进影像设备及三维重建技术,确定病变和邻近重要器官的准确位置和范围,这个过程叫三维空间定位,亦称立体定向.然后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确定X刀的射线方向,精确计算出每一束X线的剂量,就可以制定出一个优化分割病变和邻近重要器官间的剂量分布计划,使X射线对病变实施“手术”式照射.  相似文献   

9.
10.
张健  陈干涛 《实用癌症杂志》2012,(6):652-652,657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多见于老年人,其死亡率高,易致残。早期预测急性脑出血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对指导临床工作具有较大意义。近年来研究显示炎症反应在急性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们通过检测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浆中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序贯后程X刀治疗多烯紫杉醇加顺铂(DP方案)4周期化疗后无进展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7例4周期DP方案化疗后无进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行常规分割照射,2Gy/次、1次/日,5次/周,总量64Gy;后程X刀组前四周治疗同常规组,4周后改用X刀,6Gy/次,3次/周,共6次,总量76Gy。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后程X刀组完全缓解率38.7%,高于常规组15.4%(P=0.047),后程X刀组三年生存率35.5%高于常规组15.4%(P=0.03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与常规放射治疗相比,序贯后程X刀治疗可提高化疗后无进展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及三年生存率,不良反应未增加,可作为化疗后无进展NSCLC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肉瘤患者治疗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56例骨肉瘤患者治疗前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TNF-α水平,分析骨肉瘤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56例骨肉瘤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为(32.08±19.68) 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的(18.00±19.8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骨肉瘤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水平与碱性磷酸酶水平(P=0.002)及肿瘤分期(P=0.026)有关。治疗前血清TNF-α升高患者(n=44)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2.2个月,TNF-α水平正常者(n=12)为32.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 骨肉瘤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且与预后相关,该指标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将口腔鳞癌、癌旁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表达及微血管计数进行比较,探讨TNF-α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口腔鳞癌和10例癌旁组织中TNF-α的表达和微血管计数。结果 口腔鳞癌中TNF-α的表达和微血管计数较癌旁组织均增加(P<0.01),随TNF-α表达的增加,微血管计数增加(P<0.01)。结论 TNF-α在口腔鳞癌的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阻断TNF-α的分泌可能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颅底囊性肿瘤的治疗原则上首选手术切除。有手术禁忌或不愿开颅手术的患者,则应选择其他治疗方法。本文探讨γ-刀治疗颅底囊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γ-刀治疗颅底囊性肿瘤15例,肿瘤周边剂量13—16Gy(平均14Gy),中心剂量28—40Gy(平均34Gy),等剂量曲线35%-50%(平均40%),治疗靶点3-9个(平均5个),随访1—7年。结果:11例(73.3%)病灶缩小50%以上,2例(13.3%)病灶无变化,2例(13.3%)囊腔增大。结论:应用γ-刀治疗颅底囊性肿瘤,是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6.
探讨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对正气虚衰为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将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共23例采用生脉注射液(华西医科大学药厂生产)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入,每日1次,20d为1个疗程,对照组共30例以能量合剂为主对症支持治疗,20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能状态卡氏(KPS)评分和体质量变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治疗组中,经生脉注射液治疗后比治疗前患者卡氏评分升高(17/23)占73.9%,体质量提高(12/23)占52.2%;TNF-α下降(16/23)占69.6%;对照组则分别为(7/30)23.3%,(4/30)13.3%,(7/30)2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脉注射液治疗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抑制肿瘤恶病质的发生和进展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参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相关并发症的关键细胞因子之一,近年来对其日益深入的研究显示,编码TNF-α的基因及微卫星的多态性与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可能相关;TNF-α在移植后GVHD、特发性肺炎综合征(IPS)、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人们尝试针对TNF-α为靶点来治疗上述并发症,TNF-α的单克隆抗体依那西普(etanercept)、inflixi mab单药或联合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移植相关并发症有着良好的耐受性,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张勇  张一军 《白血病》2000,9(5):274-276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αR)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沉淀-聚乙二醇分析法测定了27例AL患者血浆sTNFαR水平,并以15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AL患者血浆sTNFαR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TNFα的异常分泌可能是导致AL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胸部手术创伤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白细胞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患者自身为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于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施术 2小时及术后 1、3、5天分别检测 2 0例胸部肿瘤患者外周血SIL 2R、IL 6和TNF α的表达。结果 麻醉后SIL 2R、IL 6和TNF α的表达与麻醉前相比均无显著变化 ,施术 2小时各指标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 :SIL 2R(P <0 .0 1 )、IL 6(P <0 .0 1 )、TNF α(P <0 .0 5) ,术后第一天均达高峰 (SIL 2R :P <0 .0 0 1、IL 6 :P <0 .0 0 1、TNF α :P <0 .0 1 ) ,之后逐渐降低 (术后第 3天 :SIL 2R :P <0 .0 1、IL 6 :P <0 .1、TNF α:P <0 .0 5) ,术后第 5天接近术前水平。结论 外周血SIL 2R、IL 6及TNF α动态变化反映了手术创伤对机体免疫状况的抑制程度 ,提示术后应采取措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肿瘤患者血清TNF—α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血清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20例健康对照者和70例肿瘤患者进行了血清TNF-α含量测定。结果对照组血清TNF-α的含量较低,肿瘤患者明显升高(P<0.01);肿瘤转移和/或复发时无进一步上升,而肿瘤合并胸腹水和恶液质时TNF-α上升明显。结论肿瘤患者血清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肿瘤的局部控制及消退,体内TNF-α含量呈下降趋势,因此TNF-α含量的变化对肿瘤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的判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