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巨核细胞吞噬现象的材料报道很少。国外Sobolewski 及 Halil 于1980年首先报告,国内初俊杰于1983年报告2例。我们于1983年6~9月间在5例患者的骨髓中发现巨核细胞吞噬粒细胞及红细胞现象,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共5例,分别为何杰金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铁粒幼细胞贫血各1例,I、T、P、( 相似文献
2.
人类骨髓中的巨核细胞由巨核系祖细胞经血小板生成刺激素的刺激分化发育而来,在其分化成熟后,胞浆中部分颗粒开始聚集逐渐形成血小板,从而参与机体的凝血过程。文献记载巨核细胞是没有吞噬功能的。但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却经常发现某些巨核细胞吞噬一个或多个完整的血细胞。为此, 相似文献
3.
巨核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白血病,国内有少数报告。本文1例经临床、实验室及电镜检查证实。患者王某某,女,17岁,广西平南人,因头晕、乏力、面色苍白4个月而入院。诉于4个月前觉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无皮肤粘膜出血及解黑便史。在当地用叶酸、维生素B_(12)、硫酸亚铁、中药及输血等治疗 相似文献
4.
已知在正常情况下,巨核细胞无吞噬作用;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骨髓硬化症,何杰金氏病、骨髓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癌瘤骨髓转移等(其中一例癌转移病人肋骨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吞噬率达41%)。但迄今未对此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就我们所查到的文献,国内外仅见三篇有关报道。最近我们在24例巨幼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患者骨髓中发现巨核细胞吞噬红细 相似文献
5.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范成明,毛裕芳(附属二院内科)王莉芬,藏玉华(附属二院病理科)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白血病,文献报道较少,我院收治1例,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电镜确诊为巨核细胞白血病。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本病例特点及电镜结果报... 相似文献
6.
巨核细胞白血病为急性白血病的特殊类型,按白血病分类属M_7此类型白血病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 患者张某,男,60岁,住院号93466。某矿科室干部。因乏力、腹胀2个月于1988年2月10日入院。无发热、无皮肤出血点。5年前患面神经炎,7个月前体检时发现脾略大,血常规正常。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 相似文献
7.
8.
小儿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为儿科一种少见病,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如对本病细胞形态学认识不够,早期易误诊,单克隆抗体进行细胞表面标记分析有利于对本病的诊断。我院内科1998年3月收治1例小儿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男,2岁。因发... 相似文献
9.
<正> 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过去人们认为不能出现于血循环,但根据近年文献看,则可出现在生理的浓缩血有核细胞中并可发现于血循环,在常规的末梢血涂片中亦可找到。病理情况下,以各种癌患者出现率为高,其他诸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何杰金氏病、恶性贫血、铅中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胸部损伤、心脏按摩以及由于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增多。日本人横尾江等,在3518例末梢血涂片中找到巨核细胞者为127例,出现率为3.61%。在肾炎、肺炎、肝炎、溃疡性大肠炎时亦可出现。早产儿的血 相似文献
10.
杨俊超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4)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_7)非常少见,且易误诊.最近我们收治1例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2岁.主因全身乏力,四肢关节肿痛半年,发烧伴双下肢瘀斑半月于1996年5月20日入院.半年前感冒后出现全身乏力,纳差,双腕、踝关节肿胀疼痛,双大腿内侧皮下结节,在当地医院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给青霉素、强的松治疗无效,1个月后出现贫血,经胃镜及骨髓检查诊为“胃炎、营养不良性贫血”,给输血等治疗,效果不著.半月前出现高热,达39℃左右持续不退,双下肢内侧出现散在瘀点及瘀斑,双膝关节肿痛加重,未再治疗来院.查体:体温38℃、脉搏快、消瘦、重度贫血貌,右颈部可及花生米大小淋巴结4个,活动无压痛、质中,结膜苍白.胸骨轻压 相似文献
11.
12.
13.
急性白血病骨髓象常表现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粒、红、巨核三系的正常造血抑制。我院收治一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除原始淋巴细胞异常增生外,巨核细胞亦增生,特报告如下。女,40岁。头昏、乏力、低热三月,胸疼二周,经骨髓穿刺涂片与组化染色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_2型),于1984年6月14日第一次入院。经用VMP方案治疗完全缓解。近二周高热,全身酸痛,盗汗,胃纳减退,于1985年12月27日诊断急淋复发再次入院。体查:轻度贫血貌。两侧颈部与腋下可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4~5个。胸骨下端明显压痛。肝于肋下刚扪及,脾肋下未扪及。血红蛋白8.7g,白细胞14800,血小板计数40.8万。骨髓象检查:增生明显活跃,原淋+幼淋18%,淋乜16.8%,在2×4cm范围内见巨核细胞176个,原巨2%,幼巨6%,颗粒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4个月零10天,因“发现面色苍白2个月”于2013年4月8日入院。2个月余前家属自觉患儿面色苍白,因一般情况好,故未在意,未做相关检查及治疗,患儿面色苍白逐渐加重,近半个月较明显,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及市医院两次查血常规均提示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明显减低。患儿为足月顺产,出生体质量3.2kg,生后未患过感染性疾病,否认异常家族史,其母孕期家中曾粉刷墙壁。体查:体温36.9℃,呼吸38次/min ,脉搏152次/min ,体质量7 kg ,精神欠佳,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膨隆,未触及包块,肝肋下6 cm ,剑突下4 cm可触及,质硬,边缘钝,脾肋下8 cm可触及,质硬,边缘钝,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4.68×109/L ,红细胞1.65×1012/L ,血红蛋白44 g/L ,血小板8×109/L ;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26.1%,淋巴细胞60.7%,单核细胞11.5%,幼稚细胞1.0%,异型淋巴细胞4.0%,分类不明细胞14.0%。血生化结果:肝肾功能未见异常,乳酸脱氢酶1221 IU/L (正常参考值109~245 IU/L )。骨髓形态学检查结果提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受抑占11.0%,红系受抑占5.5%,淋巴细胞17.0%;可见51.5%分类不明细胞,该细胞大小不一,细胞核/细胞质比值高,部分细胞可见指状、泡状、伪足状突起,细胞核大,多呈圆形、椭圆形,染色质颗粒状,核仁隐显不一,细胞质蓝色、深蓝色,部分细胞近核处可见细小粉红色颗粒,部分细胞质边缘可见血小板,该类细胞过氧化酶染色(POX)阴性,糖原染色(PAS)阳性,考虑为幼稚巨核细胞。免疫分型:外周血有核细胞在CD45-SSC散点图中,幼稚细胞群占25.90%,主要表达CD6141.01%,CD3679.15%,CD963.5%,CD3847.82%;淋巴细胞群占54.27%,以T细胞增生为主。结合形态学考虑诊断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明确诊断后家属放弃治疗出院。 相似文献
15.
小儿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罕见,极易造成误诊.最近我科收治了1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在外院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急性白血病未定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志明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13(4):7-8,24
报道8例单纯巨核细胞再生障碍,其髓片上无巨核细胞或巨核细胞显著减少,血小板计数在44×10 ̄9/L以下,平均为22×10 ̄9/L;出血症状明显,伴程度不同的贫血,少数有肝脾肿大。经治疗,3例痊愈,2例死亡,2例无变化,1例失访。本文重点对诊断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18.
成人胡桃夹现象1例报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科石义霞杨庆民放射科张燕明左肾静脉注入下腔静脉之前,需穿过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之夹角。当左肾静脉在夹角处受到挤压,导致左肾静脉压力升高而引起血尿时称为胡桃夹现象。该现象为儿童非肾小球性血尿的...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报告2例急性粒——巨核细胞白血病,其特征是骨髓粒、巨二系异常增殖。为了探讨其本质,从临床持征、诊断、鉴别诊断及细胞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