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92年Brugada P和Brugada J报道了8例,在多个右胸导联(V1-V3)上,表现为心肌梗塞样ST段抬高,无明确心脏疾病,无电解质异常,也没有QT间期延长而发生室颤的病例。具有这种特异性的心电图特征的特发性室颤,以前虽也有病例报道,但Brugada等把具有这种典型心电图所见的病例进行了汇总分析,发现心电图上ST段抬高与室颤有相关性。此后。将具有这种特异性的心电图所见,并发生室颤的患者群使用报告者的名命名为Brugada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并不是经常表现为这种特征性的心电图,有时心电图表现也可正常。为防止突发室颤,治疗方法是置人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fillator,ICD).  相似文献   

2.
以前认为,川崎病多发生于日本的婴幼儿。由于心脏的后遗症,有时突然死亡。最近,国际心脏病学会对世界各国进行的川崎病实况调查表明,川崎病不仅在日本,南朝鲜及美国、法国、意大利等欧美发达国家也有相当的发病率,具有全球流行的征兆。各国川崎病的男女比例、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以下称MVP)能发生心律失常、心内膜炎、心功能不全等合并症,是临床复杂疾病,随着心脏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而引人注目。本文对1979年以来MVP32例入院患者的体征、检查所见,尤其对心脏功能及心律失常进行分析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979~1985年7年间经确诊入院的32例患者(男16,女16)为对象。B 型心脏超声上观察左室长轴的二尖瓣形态;M 型心脏超声上观察二尖瓣的左房偏位、膨隆、脱垂情况,判明有无收缩期二尖瓣脱垂、收缩晚期二尖瓣脱垂。同时进行胸部X 线、心电图、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的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的现在和未来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肖洪万川崎病(Kawasakidisease)是1967年由川崎等首先报道的因乳幼儿急性出疹、发烧、口腔粘膜糜烂、手足浮肿、颈部淋巴结肿大、指趾脱屑的一组综合征[’J。1970年日本厚生省成立了川崎病研究组,并...  相似文献   

5.
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棚桥纪夫脑梗塞的病型依据NINDS脑血管病的分类匾版分为①颅内或颈部大血管的粥样硬化所致的粥样硬化血栓性梗塞;②穿通枝细动脉硬化所致的腔隙梗塞;③心脏疾病所致的心源性栓塞。进一步可根据临床症状,检查所见(CT、MRI等)推断责任血管...  相似文献   

6.
心电图倒置U 波在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肌疾病等左室负荷疾病常可见,而与右室负荷的关系却很少有人报告。作者通过对35例右室负荷疾病所见倒置U 波进行了研究(表)。全部病例在病情稳定情况下,进行了右心导管、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心电图测定Rv_1+Sv_3及VATv_1;有室超声图测右室前壁厚度及右室舒张末径,右心导管测右室收缩压。  相似文献   

7.
1947年Byer氏等首次报告了脑血管疾病伴有心电图异常。1953年Levine观察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根据心电图所见诊断为心肌梗塞,可是剖检后只见Willis动脉环的动脉瘤破裂,心脏完全正常。此后,关于脑血管疾病伴有心电图异常,陆续有许多报告。脑血管疾病心电图异常的出现率,各家报告不一。Ilinskii等观察脑血管疾病311例(脑  相似文献   

8.
直视心脏手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59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视心脏手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59例研究直视心脏手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是术后合并症之一,如果当作术后心功不全漏诊而延误处理,有时会成为致命的严重合并症。作者对本病在可疑时积极手术进行心包引流,努力早期改善术后心功能。一、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为截止1987年...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机能不全根据自觉症状、心电图(运动负荷心电图、Holter 心电图)、超声波检查、心脏核医学检查等也能诊断,但要掌握冠状动脉机能不全的部位、程度、详细的病理状态,必须依靠能描绘出冠状动脉本身形态的冠状动脉造影法。用冠状动脉造影法得到的冠状动脉机能不全的所见是决定药物疗法致主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溶检疗法(PTCR)等治疗的重要资料。一、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法大体上分为Sones 法和Judkins法。Sones 法:切开肱动脉后插入Sones 导管,用一  相似文献   

10.
王玲 《日本医学介绍》1995,16(7):326-327
难治性血管炎的眼症状眼科领域中难治性脉管炎首推高安氏病。高安氏病是主动脉炎综合征的一种类型所见的眼底病变。其它还有颞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等。本文以这些难治性脉管炎的眼底症状为中心加以叙述。另外,SLE虽非脉管炎,但其眼底病变也属微血管性的,故一并叙述...  相似文献   

11.
腰痛的运动疗法腰痛是指由腰椎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特异性炎症病理变化而产生的一个症状,其治疗是以病理治愈或修复为目的,并不仅仅针对疼痛本身。然而,所谓腰痛病,在临床诊断中却经常见到,其病理所见不明显而持续性疼痛为特点的综合征。在病理生理上推测主要是由于腰部...  相似文献   

12.
四、初期多普勒法、超声法的临床资料1.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心脏各时相一般高血压性心脏病时IRT(等容舒张期即主动脉瓣关闭终了至二尖瓣开放开始:Ac-Mo)延长,其延长程度随心电图所见的从正常范围至左室肥大、左室劳损而渐渐增强,此时射血前期(从Q波开始至主...  相似文献   

13.
脑栓塞急性期的保守治疗峰松一夫一、依脑栓塞不同病型来治疗主要以进行全身管理或合并症治疗为主的治疗时代已经过去,目前已开始进入依不同病型有针对性地分别采取最适当治疗的时代。很久以前对脑梗塞可分类为脑血栓形成及脑栓塞。其中脑栓塞的原因有由于心脏内的游离血...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的心电图心脏的重量并不随年龄的增加而变化。但可因高血压、瓣膜病、心肌病等而引起肥大。老年性特有的心脏疾病是心肌变性、瓣膜钙化和各种的传导阻滞。心电图中常见有室上性心律失常(室上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心动...  相似文献   

15.
心脏疾病与肥胖村上透一、在肥胖病例中,心脏病理解剖学变化Amad、Warnes曾报道,非肥胖患者和肥胖患者的血管系统的解剖学的研究所见、其中Amad就不伴明显肥胖,在临床上未确认为心血管疾患的12例患者的心脏病理解剖所见进行了总结。这些病例中,心脏平...  相似文献   

16.
川崎病患者的治疗管理计划川崎病是在1967年由的日本红十字医疗中心小儿科主任川崎富作博士报告的发热发疹性疾病。根据其后的研究发现,有因冠状动脉瘤内血栓梗塞突然死亡例,轻型者中有遗留冠状动脉瘤后遗症者。病理学者证实本病是以冠状动脉炎为特征的急性全身性血...  相似文献   

17.
心电图     
本文就透析前后的心电图变化如QRS 波幅、ST-T 及心律失常加以叙述,并对心电图在肾功能不全合并心包炎时的诊断意义,及肾功能不全时心律失常的长时间心电图记录与电生理检查结果作一介绍。一、透析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所见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破裂有三种情况:①心室游离壁破裂;②室间隔穿孔;③乳头肌断裂。1.心脏破裂时心电图所见(1)London 氏报告心脏破裂时,表现为胸部导联高尖T 波或倒置的T 波转为直立T波。原因可能为心脏的搅拌作用使红细胞急速溶血,心肌外层钾离子浓度增加,心包内压急骤上升,使心外膜下层受压,而引起局部缺血性变化。(2)Friedman 氏报告心脏破裂时心电图变化是:QRS 波电压低下,深的倒置T 波及ST 改变(上升或下降),并用狗做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19.
杨宇 《日本医学介绍》2006,27(9):420-422
日本因糖尿病肾病而采用透析的患者数已超过一万人,并在逐年增加。其原因推测为糖尿病患者总数的增加和阻止糖尿病合并症进展治疗的困难。为了阻止必要医疗费的增加,不仅要尽量纠正高血糖,更期待新的有效方法的开发。2003年Steno Diabetes Center报告指出,该机构通过治疗使糖尿病合并症明显减少。他们将1型糖尿病患者(各组人数100~240名)按发病时间分组。从1965年开始,每5年为一组,经过20年观察,明确了显性肾病、增殖性视网膜病的发病率,并报告了合并症发病率和治疗方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迟发性内淋巴水肿(delayed eadolymphatichydrops DEH)作为陈旧性重度内耳性聋的迟发性合并症而发病,产生膜迷路渐进性复发性内淋巴水肿。结果表现为类似美尼尔氏病的前庭症状。1976年确立了本病概念并命名。并分为同侧型(ipsilateral DEH)和对侧型(contralateralDEH)两型,还有人报告有双侧型(bilateraltypeDEH),但临床极少见。1.DEH 诊断标准在同侧型 DEH 为:①单耳重度感音性聋或全聋(初期);②出现美尼尔氏病样前庭症状(后期);③眩晕发作时不伴听力改变;④无中枢症状。对侧型 DEH 为:①单耳重度感音性聋或全聋(初期);②健耳出现新的内耳性聋(后期);③健耳听力改变;④有时出现美尼尔氏病样前庭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