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出生体重儿厮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尽可能及早赶上正常出生体重儿,对门诊系统管理的53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了系统回顾。结果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追赶明显落后于低出生体重儿,经过合理喂养和早期有效干预。约半数低出生体重儿至1岁时可以赶上正常出生体重儿。  相似文献   

2.
为使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尽可能及早赶上正常出生体重 儿,对门诊系统管理的53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了系统回顾。结果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 追赶明显落后于低出生体重儿,经过合理喂养和早期有效干预,约半数低出生体重儿至1岁 时可以赶上正常出生体重儿。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极低出生体重儿消化系统特点、肠内营养方式、乳类选择、开始时间、奶量增长速度及理想的生长速度,旨在了解不同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消化功能及生长速度的影响,以期寻找极低出生体重儿适宜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为临床制定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内营养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41例追赶生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研究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婴幼儿时期追赶生长的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1年4月至2005年10月间存活出院的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定期随访,给予生长发育监测和营养指导,对随访资料完整的41例早产儿进行追赶生长的评估.结果 41例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以体重计生长迟缓(低于生长曲线第10百分位)的发生率:出生时为58.5%,出院时为80.5%,校正胎龄足月(37~42周)时为56.1%,3个月时39.2%,6~12个月时22.0%,24个月时仍为22.0%.生长落后的危险因素包括出生低胎龄、宫内生长迟缓、合并窒息、母亲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论 本组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宫内生长迟缓的比例较高,至出院时又表现出更多的宫外生长迟缓.通过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多数可在6个月内追赶至相应月龄的第10百分位以上.这种快速追赶生长的利与弊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危重极低出生体重儿抢救成功体会:附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儿科NICU于1993年1月~1994年12月共收治重危极低出生体重儿10例,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0例中男9例,女1例;入院年龄最小2小时,最大8天,平均1.7天;胎龄最小27周,最大34周,平均31.6周;出生体重1200g~1450g,平均1337g。 诊断标准: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体重<1500g者,本文10例均符合诊断。10例病  相似文献   

6.
Mounla营养评价方法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Mounla方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营养评价。方法上海市2003年1月~2004年12月间5家医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26例,采集出生体重、体重下降最明显的日龄、最低体重及回到出生体重的日龄,用Mounla提出的方法进行营养评价。结果12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用Mounla的营养评价方法,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8.4%。结论Mounla这一评价方法的提出,为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极低出生体重儿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低出生体重儿120例临床分析泉州市儿童医院(362000)许嘉玲高璇璇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病死率极高。本文对我院1990年5月~1996年5月住院的120例VLBWI作一临床分析。VLBWI120例中男92例,女28例。胎...  相似文献   

8.
出现呼吸暂停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体会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儿科(110003)孙桂秋,俞继红随着新生儿监护手段、检测及治疗仪器的不断完善,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水平亦不断提高。本文就1990~1992年30例出现呼吸暂停的极低出生体重成活...  相似文献   

9.
围生医学研究表明,低体重已成为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且活婴日后常有智力和运动发育障碍,低体重还与成人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有密切关系。本文收集我区部分围生保健地段内1994年~1998年分娩的129例低体重儿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随机抽样两个办事处,1994~1998年出生总数3577例,其中出生时体重<2500g129例(3.62%),孕母孕期平均增长体重为9.03kg,产时孕周为25+5~42+5。男57例,女72例,极低体重儿8例,其发生率在低体重儿中占6.2%。二、5a低体重…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气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内出血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内出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取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机械通气极低出生体重儿33例及同期住院的无机械通气极低出生体重儿33例,比较两者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并通过对机械通气下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脑室内出血(11例)与无脑室内出血22例)的PIP、PEEP、MAP、通气天数及低血压比较,探讨机械通气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内出血影响的发生机制.结果 机械通气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内出血和重度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为66.7%和18.2%;无机械通气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内出血发生率为33.3%,无重度脑室内出血.机械通气下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脑室内出血与无脑室内出血者吸气峰压、呼吸末正压、平均气道压力、通气天数的比较无明显差异,当收缩压低于45mmHg时,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脑室内出血较不发生脑室内出血明显增多.结论 机械通气是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内出血发生和加重的危险因素,临床使用机械通气时,尽量维持患儿收缩压45mmGg以上,避免或减轻脑室内出血的发生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低出生体重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均属高危儿,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且部分低出生体重儿日后可出现智力与体格发育障碍。低出生体重儿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抵抗力低,是围产期保健的重点人群。低出生体重儿的围产期死亡率较正常儿高8倍[1],发达国家的低出生体重儿以早产为主,而发展中国家以宫内发育迟缓为主[2]。为了解本地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近年来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变化,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本人对本所2000年10月1日~2005年9月30日出生的251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所2000年10月1日~2…  相似文献   

12.
目的随着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幅增加, 有关其长期影响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研究旨在调查极低出生体重对社会经济结果的长期影响。方法纳入1980年至1982年在丹麦瑞斯医院出生的1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为研究对象, 在2岁、4岁和18岁时进行随访, 并与低出生体重儿、正常出生体重儿(NBW)及国家人群参考队列进行比较。同时从丹麦国家登记册中获得关于教育水平、经济独立和居住安排相关数据。此外, 还使用了之前已发表的三个队列研究结果。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在4岁和18岁时, 智力水平较低, 出现严重学习困难的风险较高。与NBW人群相比, VLBW人群在30~36岁时受教育水平更低OR:1.7, 95%CI:0.8~3.9;经济不独立OR:1.5, 95%CI:0.6~3.7;独居OR:2.0, 95%CI:1.0~3.8;三种结局的合并率更高OR:3.2, 95%CI:0.7~15.8。结论研究发现极低出生体重儿在青年期有不良社会经济结局的趋势, 但与儿童期比较, 相对劣势变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 g)的临床资料,分析败血症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结果 共369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败血症138例,包括早发型败血症(early-onset se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1 200 g)的临床资料,为其预后及临床干预提供预警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 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母孕期病史、新生儿出生时情况、诊治经过及预后,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08 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范围在结论 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病死率较高,且随着日龄的增加,影响早产儿生存的预后因素不同,临床上应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提高早产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早发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1—2013年我院NICU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生后72 h内有无血小板减少症分为早发血小板减少症组和无早发血小板减少症组,对两组患儿临床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08例研究对象入选,发生早发血小板减少症45例(41.7%),患儿血小板计数在中位数8天恢复正常。男婴(OR=6.036)、早发感染(OR=8.358)及孕母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5.990)与极低出生体重儿早发血小板减少症相关(P<0.05),胎龄、出生体重、胎膜早破、窒息、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早发血小板减少症无明显影响。结论早发血小板减少症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常见合并症,男婴、早发感染及孕母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早发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我院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抗生素.方法 选择2012年1 ~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依据卫生部2004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指征,对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感染59例,共76例次.抗生素使用剂量及用法均符合规定,但在治疗时间及药物选择方面有54例次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主要表现在:延长预防性用药时间19例次,占35.2%;预防性用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16例次,占29.7%;无指征预防性用药7例次,占13.0%;碳青霉烯类不合理使用9例次,占16.6%;无指征治疗性使用抗生素3例次,占5.5%.未发现不合理应用万古霉素的情况.结论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定,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出生体重不一致双胎(birthweight discordant twins,BDT)0~4岁的体格指标,了解BDT出生体重以及BDT体格生长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7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系统中出生体重不一致双胎(birthweight discordant twins,BDT)0~4岁的体格指标,运用R 3.5.3对数据库进行清理,以出生体重相差20%以上作为纳入标准,分析BDT的差异程度分布,同时对纳入的BDT儿童分别按早产和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和低/极低出生体重分组,绘制0~4岁体格指标拟合曲线,并分别与出生体重一致双胎、正常出生体重BDT的体格指标的拟合曲线以及WHO生长曲线(2006版)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出生体重差异程度比较及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分布情况比较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结果 共纳入BDT 141对,占15.4%(141/916)。早产BDT出生体重差异程度高于足月BDT(t=3.820,P<0.001)。早产BDT差异持续时间更长。低/极低出生体重BDT 0~4岁体格生长水平较正常出生水平BDT落后。BDT末次随访时身高体重水平未达世界卫生组织(WHO)平均水平。结论 双胎出生体重的差异可能对其远期生长发育有持续性影响,早产BDT的出生体重差异更大,差异持续时间更长,低水平的出生体重是BDT中较轻者体格发育落后的重要原因。应定期监测BDT生长发育,提高随访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周内血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OT)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500 g)、20例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500~2500 g)生后12 h、24 h、72 h和7天的血GAS、MOT水平,将15例健康足月儿(体重>2500 g)作对照组。结果 (1)极低出生体重儿组生后12 h、24 h、72 h和7天GAS、MO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OT水平低于低出生体重儿组(P<0.01或P<0.05),GAS水平与低出生体重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生后72 h内血GAS、MOT水平变化不明显,对照组和低出生体重儿组7天时明显高于72 h(P<0.01),极低出生体重儿组MOT 7天时高于72 h(P<0.05),GAS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3周组各时间点GAS、MOT水平均低于≥37周组(P<0.01)。结论 GAS、MOT水平与新生儿体重、胎龄密切相关。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周内消化功能低下,GAS、MOT水平先降后升,但变化幅度没有低出生体重儿和足月儿明显,提示功能追赶需要更长时间,临床应选择合适的喂养时机和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极低出生体重6胞胎中存活的4例0~6岁以来的体格生长情况。 方法监测1998-12-23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出生的6胞胎中存活的4例小儿的体格生长情况并给予早期干预。 结果6胞胎出生时身长、体重均低于同胎龄儿标准,为小于胎龄儿。存活的4例小儿体重于生后15岁、身高于生后3岁达正常同龄儿的均值。 结论4例6胞胎极低出生体重儿在系统保健监测情况下,生后2~3年内可表现出良好的追赶生长趋势,体格生长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极低出生体重6胞胎中存活的4例0~6岁以来的体格生长情况。方法监测1998-12-23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出生的6胞胎中存活的4例小儿的体格生长情况并给予早期干预。结果6胞胎出生时身长、体重均低于同胎龄儿标准,为小于胎龄儿。存活的4例小儿体重于生后1.5岁、身高于生后3岁达正常同龄儿的均值。结论4例6胞胎极低出生体重儿在系统保健监测情况下,生后2~3年内可表现出良好的追赶生长趋势,体格生长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