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目的:检测Twist1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Twist1的表达.体外细胞研究构建靶向Twist1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转染前后增殖能力变化,通过Boyden小室实验以穿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量评估甲状腺癌细胞株体外侵袭能力的变化;同时检测细胞间连接及黏附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等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wist1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如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等)没有明显相关性.RNA干扰使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株IHH-4中Twist1的表达下调;与阴性对照组比较,Twist1蛋白表达分别降低了50%(KD-A)、60%(KD-B)和64%(KD-C).且E-cadherin表达上调,Vimentin表达下调.结论:Twist1在人乳头状甲状腺癌中表达上调,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针对Twist1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能明显抑制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的Twist1表达,并有效抑制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Twist1可能通过调控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来影响其局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组织中Twist和E-cadherin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乳腺IMPC和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Twist和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IMP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结果:乳腺IMPC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分别为91.1%(51/56)和82.1%(46/56),明显高于IDC组的43.0%(43/100)和51.0%(5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及肿块大小乳腺IMPC与ID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IMPC和IDC组织中Twist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8%(43/56)和61.0%(6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2%(41/56)和68.0%(68/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在乳腺IMPC组织中阳性表达与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ER表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民族、肿块大小、组织学类型、微乳头比例、PR及Her-2表达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在乳腺IMPC组织中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ER表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民族、肿块大小、组织学类型、微乳头比例、脉管侵犯、PR及Her-2表达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 相关性分析表明,Twist与E-cadherin在乳腺IMPC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IMPC组织中Twist与E-cadherin均高表达,且其表达对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有重要意义,促进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对乳腺IMPC的发生、发展及判断预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期因子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中期因子(midkine,MK)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MK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1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M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K在食管癌中为高表达(表达率为77.8%)。与食管癌的组织分化程度、癌组织浸润深度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而与肿瘤部位及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结论 MK与食管癌的形成及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53、VEGF-C及MVD与食管病变及食管鳞癌的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对20例正常组织、20例食管炎症、35例基底细胞增生、35例非典型增生、25例原位癌及80例浸润癌进行了p53、VEGF-C标记分析及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果80例食管浸润癌中p53、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5%和45%,明显高于其他食管病变的阳性率;MVD为44·6±10·6,显著高于食管其他病变的微血管密度(P<0·05),且p53,VEGF-C及MVD与食管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无关;p53及VEGF-C阳性表达的病例其MVD明显高于p53及VEGF-C阴性表达的病例。p53,VEGF-C与MVD呈正相关。结论p53、VEGF-C,MVD与食管病变及食管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对估计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并有可能做为食管癌临床生物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细胞调控的癌基因、抑癌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多基因变化导致细胞周期紊乱,从而引起细胞失控性生长。因此,近年来对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研究成为讨论肿瘤发生发展的热点。Twist就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癌基因之一,因其参与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使肿瘤细胞能通过适应周围基质环境从而获得新的上皮特性,形成转移病灶,且这种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发凋亡率、p27kip1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自发凋亡细胞,用S’P法检测p27kip1基因在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分析各检测指标在上述标本中的表达及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临床分期间的关系。结果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自发凋亡率AI均数为(3.0±1.5)%,p27kip1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58.0%(29/50)。其二者的阳性表达均随膀胱癌分级、分期的升高而降低。p27kip1蛋白阳性组中AI均数显著高于p27kip1蛋白阴性组(P<0.05)。结论p27kip1蛋白和自发凋亡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进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p27kip1和自发凋亡率有助于更准确地解释和描述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樊宏斌  叶明 《中国肿瘤》2012,21(11):840-844
MicroRNAs是单链、非编码RNA分子,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并且在肿瘤转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miR-200家族包括5个成员:miR-200a,miR-200b,miR-200c,miR-141和miR-429.miR-200家族参与了肿瘤转移,抑制了转移的起始步骤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近年研究表明miR-200家族还增加了肿瘤转移的风险,促进了肿瘤在远处组织的转移性克隆病灶的形成,即转移的间质-上皮转化(MET)过程.全文就近年miR-200家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转录因子Twist的表达及其与上皮一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02—2011-11山东省肿瘤医院62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两步法检测Twist、EMT表型分子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NSCLC组织Twist阳性表达率为64.5%(40/62),癌旁组织为5.0%(1/20),X2=21.426,P〈0.001;癌组织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为54.8%(34/62),癌旁组织为100.0%(20/20)X2=13.716,P〈0.001;癌组织Vimentin阳性表达率为51.6%(32/62),癌旁组织为10.0%(2/20),X2=8.697,P=0.003。Twist表达增加与NSCLC分化程度(X2=6.282,P=0.043)、淋巴结转移(X2=11.806,P=0.001)和临床分期(X2=6.277,P=0.017)有关。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wist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470,P〈0.001;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429,P=0.001。结论:Twist高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转移和EMT有关,Twist检测有助于肺癌评估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癌细胞凋亡及p53基因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TUNEL法,检测11例正常膀胱黏膜和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53基因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结果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53阳性50.6%,凋亡指数(AI)=1.4335±0.3863。p53阳性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γ=0.492,P<0.01;γ=0.341,P<0.01);凋亡指数(AI)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γ=0.642,P=0.000<0.01;γ=0.455,P=0.000<0.01);AI与p53表达无相关性。AI、p53表达与患者5年生存率有关。结论临床联合运用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并检测p53可用于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可塑性变化包括上皮- 间质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和间质- 上皮转化(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MET )的可逆过程,在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形成、转归及肿瘤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Twist在人横纹肌肉瘤、乳腺癌、胃癌等多种肿瘤中过表达,肿瘤细胞中Twist与多种信号通路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状环路参与调控CTCs中EMT/MET的发生并促进肿瘤细胞向远处转移。因此,通过监测CTCs中Twist本身以及所调控的上皮- 间质表型分子标志物的变化,不仅可以增加肿瘤标志物CTCs的检出率,提供肿瘤临床分期及预后评估的直接证据;而且,对于评估多种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及耐药机制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73蛋白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区域淋巴结和相应正常食管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37例食管癌组织中有18例(48.6%)p73蛋白呈过度表达,其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区域淋巴结和正常食管组织(P<0.05);食管癌组织中p73蛋白过表达与食管癌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病理类型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p73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p73蛋白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wist、ARF、E-cadheri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同时分析Twist、ARF、 E-cad?herin与大肠癌生长,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对60例大肠癌标本及60例正常大肠黏膜标本分别进行Twist、ARF、E-cadherin蛋白检测。结果:Twist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P<0.05);ARF及E-cadherin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大肠黏膜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wist的表达与大肠癌的病理学分级、肠壁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 (P<0.05)。ARF、 E-cadherin的表达与大肠癌的病理学分级、肠壁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 TNM分期、 有无远处转移相关 (P<0.05)。Twist与ARF共同阳性者10例,共同阴性者8例,两者呈显著性负相关 (r=0.806, P=0.004)。Twist与E-cadherin共同阳性者3例,共同阴性者7例,两者呈显著性负相关 (r=0.754, P=0.006)。结论:Twist的过度表达,ARF、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缺失在大肠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 Twist通过调节ARF/MDM2/p53途径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形成, 同时影响E-cadherin的表达而促进上皮-间质转化现象,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和转移。  相似文献   

13.
p53蛋白和MDM 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53和癌基因MDM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了6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53蛋白和MDM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p53蛋白和MDM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0.3%(41/68)和42.6%(29/68),p53蛋白阳性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1),MDM2蛋白阳性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分级呈显著负相关(P<0.01),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期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6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53蛋白阳性表达者41例,其中p53蛋白和MDM2蛋白表达均阳性者12例,MDM2蛋白表达阴性者29例;在68例食管癌中,MDM2蛋白阳性表达者29例,其中MDM2与p53蛋白均阳性者12例,p53蛋白表达阴性者17例,两者呈显著负相关(P<0.01),p53蛋白和MDM2蛋白表达均阴性者10例。可以认为p53蛋白和MDM2蛋白表达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参考指标之一,MDM2蛋白表达还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参考指标之一,并间接证明MDM2蛋白对p53蛋白表达具有负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33ING1、p53基因蛋白在食管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33INGI(inhibitor of growth,ING1)、p53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癌中p33IN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4.62%,食管癌中p33ING1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淋巴结的转移及分化有关;p53在食管癌中表达率为61.54%,食管癌中p53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淋巴结的转移及分化有关.p33ING1和p53在食管癌中表达呈负相关.结论:p33ING1是抑癌基因,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p331NG1与野生型p53基因相互协同、相互依赖,抑制细胞生长,促进凋亡.检测食管癌患者p33ING1的水平,对p53介导的基因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53蛋白、PCNA联合表达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1例肺癌中p53蛋白、PCNA的表达。结果p53蛋白在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总阳性率为59.4%(60/101)。P5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而与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P〈0.01)。P53蛋白表达与PCNA染色密切相关(P〈0.05)。结论P53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肺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p53和p16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 p5 3、p16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S P法检测 5 6例星形细胞瘤 p5 3及 p16蛋白 ,并同时行组间对照。 结果 p5 3蛋白随肿瘤级别增高表达明显增加 ,各级别间差异性显著 (P <0 .0 5 )。而p16蛋白则随级别增高其缺失率增加 ,各级别间差异性显著 (P <0 .0 5 )。结论 p5 3蛋白高表达和p16蛋白的缺失是星形细胞瘤发生和恶变的重要原因之一。p5 3表达增高可能是星形细胞瘤恶变的信号 ,但 p16在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和恶性化的过程中可能起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p53蛋白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级化技术(ABC法),以p53单克隆抗体检测53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53基因的表达,组织经微波抗原修复后进行免疫染色。结果采用X2检验。结果:p53蛋白在53例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4.2%,p53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肺鳞癌分化程度有关(P<0.01);肺腺癌中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p53基因的表达异常与不同类型的肺癌发生发展相关,提示P53基因在肺癌的形成、分化和转移过程中起不同的调节作用,p53蛋白过度表达则预后差,检测p53蛋白对判断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Pgp、MDM2、p53基因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学方法检测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gp、MDM2、p53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Pgp阳性表达率为71.08%,p53阳性表达率为50.6%,MDM2阳性表达率59.03%,MDM2阳性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γ=-0.263,P=0.016及γ=-0.388,P=0.001);p53阳性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呈正相关(γ=0.492,P=0.001);Pgp阳性表达与其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gp、MDM2、p533种蛋白表达间无相关性。AI、p53、MDM2表达与患者5年生存率有关。结论检测Pgp可指导膀胱癌化疗药物的选择;运用膀胱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并检测其p53、MDM2表达,可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 4,PEBP4)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食管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 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6例食管癌组织中PEB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Eca-109人食管癌细胞中PEBP4表达后,观察Eca-109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全组56例食管癌患者,PEBP4 mRNA和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相对正常黏膜组织(P<0.05),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阳性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阴性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P<0.05);但PEBP4的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下调PEBP4蛋白表达可以显著降低Eca-109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P<0.01).结论 PEBP4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