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目的 观察以"浊毒"立论的肝复健方对猪血清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HF)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Ⅱ型受体(TβRⅡ) mRNA水平和Smad2/3、Smad4、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猪血清0.5 mL,每周2次,连续8周制备HF模型,每天灌胃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肝复健方(15.0、22.5、30、0 g/kg)和秋水仙碱(0.154 g/kg)治疗至12周末.实验结束后,RT-PCR法检测肝组织TGF-β1及其受体TβRⅡmRNA的表达,Weston-blot法检测肝组织Smad2/3、Smad4、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GF-β1、TβRⅡ及Smad2/3、Smad4表达明显增强,Smad7表达明显下降;经肝复健方治疗后大鼠肝脏TGF-β1及其受体TβRⅡ表达均比模型组减弱,Smad2/3、Smad4的表达减弱而Smad7蛋白的表达增强.结论 肝复健方能抑制TGF-β1及其受体TβRⅡ mRNA的表达,下调Smad2/3、Smad4蛋白表达,上调Smad7蛋白的表达.肝复健方对大鼠HF肝脏TGF-β/Smad信号通路有明显的影响,这可能是其治疗HF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四氯化碳 ( CCl4 )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Smad3、Smad7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 CTGF)的表达及定位。方法 :将 2 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 ,模型组大鼠予以 40 %四氯化碳皮下注射 8周后处死。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TGF-β1、Smad3、Smad7和 CTGF在肝脏的表达及细胞内的定位 ,放射免疫方法检测透明质酸 ,并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与正常组大鼠比较 ,模型组大鼠肝内 TGF-β1、Smad3、CTGF表达增加 ,而 Smad7的表达降低。 TGF-β1、Smad3及 CTGF的免疫阳性反应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浆 ,Smad7主要在肝细胞浆表达 ;模型组大鼠血清 HA及肝组织Van Giseon染色、HE染色和电镜检查均支持肝纤维化改变。结论 :肝内 TGF- β1、Smad3和CTGF表达增强、Smad7表达减弱 ,提示 TGF- β1轴、CTGF参与了肝纤维的发生发展 ,可能作为防治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新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皂苷对大鼠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设为正常组、模型组、绞股蓝总皂苷组、秋水仙碱组,除正常组外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第7周开始予相应的药物干预,每日给药剂量为股蓝总皂苷200 mg/kg、秋水仙碱0.1 mg/kg,共3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变化,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肝组织病理及胶原沉积;检测肝组织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肝组织TGF-β1/Smad信号通路指标TGF-β1、TGF-β1受体1(TβR-Ⅰ)、TGF-β1受体2(TβR-Ⅱ)、Smad2/p-Smad2、Smad3/p-Smad3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一般状态较差,肝组织Hyp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高,肝小叶被破坏,肝细胞脂肪变性伴炎性细胞浸润,并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大鼠肝组织α-SMA、TGF-β1、TβR-Ⅰ、TβR-Ⅱ、Smad2、p-Smad2、p-Smad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而Smad3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绞股蓝总皂苷组及秋水仙碱组大鼠肝组织Hyp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病理改善;绞股蓝总皂苷组大鼠肝组织α-SMA、TGF-β1、Smad2、p-Smad2、p-Smad3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TβR-Ⅰ、TβR-Ⅱ及Smad3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秋水仙碱组大鼠肝组织α-SMA、TGF-β1、Smad2、p-Smad3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TβR-Ⅰ、TβR-Ⅱ、p-Smad2及Smad3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显著的干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SC活化、TGF-β1分泌及其信号通路中p-Smad2、p-Smad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TGF-β1/Smad 7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大鼠糖尿病(DM)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开搏通组、肾康丸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治疗8周后,取大鼠肾脏,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纤连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 7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8周后,DN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大鼠比较,肾脏组织中FN和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Smad 7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肾康丸和开搏通都可以减少FN和TGF-β1蛋白的表达,增加Smad 7蛋白的表达。结论肾康丸可以抑制DN大鼠肾脏中TGF-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减少ECM的沉积,从而延缓DN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金三莪抗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1组及2组,于造模第1周及第4周开始用金三莪治疗。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Smad7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肝内表达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肝组织电镜检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结果]经中药金三莪治疗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内TGF-β1、Smad3及CTGF表达降低,而Smad7的表达增加,TGF-β1、Smad3及CTGF的免疫阳性反应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浆,Smad7则主要在肝细胞浆表达。电镜检查中药治疗组大鼠肝细胞结构趋于正常,纤维组织变薄。模型组血清H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治疗1、2组血清H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中药金三莪能有效地减轻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肝内TGF-β1、Smad3及CTGF并促进Smad7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抑癌基因Smad4(TGF-β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TGF-β1与Smad4在肝癌及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GF-β1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2.4%)高于肝硬化组织(14.3%),P<0.01;Smad4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7.9%)低于肝硬化组织(85.7%),P<0.01;TGF-β1在Ⅰ期(无转移)肝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63.3%)高于Ⅱ、Ⅲ期(有转移)肝癌组织(22.2%),P<0.01。结论TGF-β1在肝癌中高表达,Smad4在肝癌中供低表达,二者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信号转导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两部分。在体内实验中,37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5只)、模型组(18只)和扶正化瘀方组(14只)。模型组和扶正化瘀组大鼠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腹腔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灌胃治疗4周后,采用盐酸水解法检测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蛋白质印迹法分析肝组织中TGF-β1、TGF-β1Ⅰ型受体(TGF-β1 type Ⅰ receptor,TβR-Ⅰ)、Smad2、Smad3及磷酸化Smad2/3蛋白的表达。体外实验采用培养4d的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分为对照组、TGF-β1组、10%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组及TβR-Ⅰ胞内激酶抑制剂(SB-431542)组。后3组用2.5ng/mLTGF-β1刺激24h后,对照组及TGF-β1组加10%正常大鼠血清,10%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组加10%服用扶正化瘀方的大鼠血清,SB-431542组加10%正常大鼠血清及10μmol/LSB-431542。共孵育24h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SC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Smad3蛋白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分析HSC中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内实验发现,扶正化瘀方可明显降低纤维化肝组织中异常升高的Hyp含量及TGF-β1、TβR-Ⅰ、磷酸化Smad2/3蛋白的表达。体外研究发现,正常HSC中α-SMA、TβR-Ⅰ表达较低,TGF-β1刺激可显著上调其表达;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共孵育后,可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HSC中α-SMA的表达;正常HSCSmad3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表达较低,TGF-β1可显著刺激Smad3向细胞核转移,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可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Smad3核转位。结论:扶正化瘀方可下调纤维化大鼠肝脏及HSC中的TGF-β1/Smad病理信号转导通路,这可能是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9.
刘  赵永忠  肖绪华  何志国 《重庆医学》2012,41(13):1299-1301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胆汁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7表达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FL大剂量组[200mg/(kg.d)]和TFL小剂量组[100mg/(kg.d)]。采用胆总管结扎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分别于术后第2、3、4周处死大鼠,留取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GF-β1、Smad3、7在肝组织内的动态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肝组织内TGF-β1、Smad3有少量表达,Smad7呈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TFL大剂量治疗后大鼠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降低。随着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第2、3、4周TFL大剂量组大鼠肝组织TGF-β1(3.000±1.309、2.000±1.309、1.800±1.649)、Smad3(2.875±1.458、2.000±1.309、1.833±0.753)与模型组TGF-β1(3.750±1.488、4.333±1.211、5.000±0.817)、Smad3(3.375±0.916、4.000±0.894、4.250±0.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FL能有效地减轻胆总管结扎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3高表达,上调Smad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肝硬化大鼠肝功能的保护及炎症抑制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从60只SD大鼠中随机抽取10只设为正常组,其余建立肝硬化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组、激活剂组、小檗碱组、激活剂+小檗碱组,每组10只.激活剂组给予SRI-01138130 mg/kg灌胃,小檗碱组给予小檗碱200 mg/kg灌胃,激活剂+小檗碱组给予SRI-011381(30 mg/kg)合小檗碱(20 mg/kg)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2周.末次给药后次日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肝纤维化程度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肝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肝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4、Smad7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肝硬化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水平,肝脏组织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密度(IOD)值,TGF-β1、Smad4蛋白表达量升高,白蛋白(ALB)水平、Smad7蛋白表达量降低(均P<0.05);与肝硬化组比较,激活剂组血清AST、ALT、IL-6、TNF-α、Ⅳ-C、PCⅢ、HA水平及α-SMA IOD值,TGF-β1、Smad4蛋白表达量升高,ALB水平、Smad7蛋白表达量降低(均P<0.05);与激活剂组比较,小檗碱组血清AST、ALT、IL-6、TNF-α、Ⅳ-C、PCⅢ、HA水平及α-SMA IOD值,TGF-β1、Smad4蛋白表达量降低,ALB水平、Smad7蛋白表达量升高(均P<0.05);与小檗碱组比较,激活剂+小檗碱组血清AST、ALT、IL-6、TNF-α、Ⅳ-C、PCⅢ、HA水平及α-SMA IOD值,TGF-β1、Smad4蛋白表达量升高,ALB水平、Smad7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HE染色结果显示,肝硬化组与激活剂组可见明显肝纤维化表现,小檗碱组肝组织病理变化及纤维化程度较肝硬化组、激活剂组明显改善,激活剂+小檗碱组肝组织病理变化及纤维化程度较肝硬化组、激活剂组有所改善,但不及小檗碱组.[结论]小檗碱可抑制肝硬化大鼠炎性反应,促进肝脏胶原降解,降低肝纤维化程度,保护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体外刺激大鼠肾系膜细胞表达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它的作用及对TGF-β1的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 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GF-β1诱导的肾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表达,Smad 2的磷酸化,磷酸化Smad 2、总Smad 2/3和Smad 4的核转位,以及atRA对TGF-β1的这些作用的影响.结果 atRA能抑制TGF-β1诱导的肾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表达.atRA对TGF-β1引起的Smad 2的磷酸化无明显作用,但atRA能部分阻断TGF-β1引起的磷酸化Smad 2、Smad 2/3和Smad 4核转位.结论 atRA体外拮抗TGF-β1的致纤维化效应可能是由其减少磷酸化Smad 2、Smad 2/3、Smad 4的核转位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药软肝饮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肝脏TGF-1及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软肝饮治疗组,鳖甲软肝片对照组,采用CCl4背部皮下注射构建肝纤维化模型,行HE和VG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同时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各组TGF-1、Smad3和Smad7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GF-1、Smad3表达明显增强,Smad7表达明显下降。经软肝饮治疗后大鼠肝脏TGF-1表达比模型组减弱。软肝饮同时下调Smad3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另外,软肝饮组大鼠肝脏病理变化显著改善。[结论]肝炎平对大鼠肝纤维化肝脏TGF-1/Smad信号通路有明显的影响,能抑制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TGF-1表达,下调Smad3及上调Smad7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肺组织中SM22-alpha的表达变化以及TGF-β信号转导系统对SM22-alph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分别在急性肺栓塞后1、8、24和48h开胸取出肺组织。常规提取肺组织总RNA和总蛋白,以正常组为对照,采取半定量RT-PCR的方法研究SM22-alpha,TGF-β1和TGF-βR在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采用Western-blot方法进一步验证SM22-alpha,TGF-β1,TGF-βR,Smad7以及磷酸化的pSmad2和pSmad3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SM22-alpha,TGF-β1和TGF-βR在肺栓塞前后表达的变化及其组织分布情况。结果:在大鼠急性肺栓塞后的不同时间点,SM22-alpha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逐渐降低,在24和48h下降最为明显。参与SM22-alpha表达调节的TGF-β1和TGF-βR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也逐渐减低;免疫组化研究表明SM22-alpha主要分布在肺动脉中膜的平滑肌细胞(SMCs),在急性肺栓塞后表达显著降低。TGF-β1和TGF-βR主要分布在肺动脉壁、支气管壁和肺泡壁,急性肺栓塞后TGF-β1和TGF-βR在上述组织内的表达均明显降低。Western-blot检测发现急性肺栓塞后TGF-β信号转导分子中磷酸化的pSmad2和pSmad3在蛋白水平的表达逐渐减低,而对于TGF-β信号转导系统起抑制作用的Smad7分子的表达却明显上升。结论:大鼠急性肺栓塞后肺组织内TGF-β信号转导系统的抑制导致了SM22-alpha的表达下降,从而影响了肺动脉系统内SMCs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4.
许希燕  王巧稚  罗茂  余鸿  刘广益 《重庆医学》2018,(15):1997-2000
目的 探讨阿魏酸(FA)联用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调节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对肝星状细胞(HSCs)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将HSCs分为4组:空白组、FA组、ADMSCs组、FA+ADMSCs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SCs的凋亡率;qRT-PCR检测HSCs中TGF-β1、Smad2、Smad3和Smad7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SCs中TGF-β1和Smad7蛋白、Smad2/3磷酸化(p-Smad2/3)表达变化.结果 与其他3组比较,FA+ ADMSCs中HSCs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TGF-β1、Smad2、Smad3 mRNA表达明显下降,Smad7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TGF-β1蛋白、p-Smad2/3表达明显降低,而Smad7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FA能增强ADMSCs对HSCs中TGF-β1表达的下调作用,进而导致下游p-Smad2/3活性下降及Smad7表达升高,从而参与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对四氯化碳诱发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干预作用,并阐述各项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配合高脂饮食制备肝纤维化模型,观察鳖甲煎丸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TGF-β1及肝组织Smad3和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并以西药秋水仙碱片作对照。结果鳖甲煎丸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减少胶原的合成与分泌,减轻纤维组织增生,明显抑制大鼠血清TGF-β1及肝组织Smad3的表达,增高Smad7的表达。结论鳖甲煎丸可有效防治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与调控TGF-β1和Smads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抗纤Ⅱ号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欲探讨复方抗纤Ⅱ号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成5组,除正常对照外,余4组大鼠肝纤维化造模均采用腹腔注射猪血清(0.5mL/次,2次/周)。抗纤Ⅱ号早期治疗组在第3周给予中药灌胃,1g/100g每天1次。抗纤Ⅱ号晚期治疗组在造模第9周给予中药灌胃,1g/100g每天1次。γ-干扰素治疗组在造模第9周每天皮下注射10万单位的干扰素。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在12周杀大鼠,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的形成,RT-PCR检测肝组织中TGF-β1和Smad3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TGF-β1和Smad3蛋白的表达。结果病理学观察,抗纤Ⅱ号早期治疗组显著逆转了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经HE和Masson染色抗纤Ⅱ号治疗组能明显降解纤维化大鼠肝中的胶原(P<0.05)。PT-PCR分析TGF-β1和Smad3mRNA的表达在抗纤Ⅱ号治疗组均明显减少。同时分析表明TGF-β1和Smad3蛋白的表达在抗纤Ⅱ号治疗组均明显减少。结论抗纤Ⅱ号能逆转免疫引起的肝纤维化,这是由于能促进肝脏胶原的降解作用和抑制调节与纤维化有关的细胞因子TGF-β1及下游信号Smad3的表达,最终导致肝纤维化的逆转.肝纤维化的早期治疗用药优于后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脾固肾化瘀方对阿霉素(ADR)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研究于2016年8—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病研究所进行,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实脾固肾化瘀方组、福辛普利钠组等4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采用尾静脉注射ADR(4mg/kg)法制成肾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实脾固肾化瘀方组予以实脾固肾化瘀方浸膏(43g/kg);福辛普利钠组予以福辛普利钠溶液(2mg/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留取全部大鼠24 h尿量、血清及肾脏组织,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及肾组织TGF-β1、Smad2及Smad7表达的变化。结果 Masson染色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肾组织形态结构正常,未见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及炎细胞浸润等异常改变。肾间质胶原纤维微弱表达,胶原纤维呈蓝色,肌纤维及红细胞呈红色。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害,实脾固肾化瘀方组、福辛普利钠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且实脾固肾化瘀方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善比福辛普利钠组更明显。免疫组化染色并对其灰度值测定后发现,模型组肾组织TGF-β1、Smad2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实脾固肾化瘀方组大鼠肾组织TGF-β1及Smad2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调(P<0.01),Smad7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福辛普利钠组相比,实脾固肾化瘀方组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mad7表达则明显上调(P<0.05)。结论实脾固肾化瘀方可能通过下调TGF-β1及Smad2表达、上调Smad7表达,干预TGF-β1/Smads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改善ADR肾病大鼠肾纤维化、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刺激下系膜细胞表达Smad2及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产生的影响.方法培养第4代大鼠肾系膜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1ng/ml TGF-β1刺激组、5ng/ml TGF-β1刺激组、Staurosporine抑制组.在15min、30min、1 h、2 h时用RT-PCR测Smad2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测Smad2蛋白的表达;同样在24h时用RT-PCR测CTGF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测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在TGF-β1刺激下,Smad2 CTGF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应用丝、苏氨酸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抑制Smad2磷酸化,可以明显减少TGF-β1刺激下系膜细胞表达CTGF(P<0.05).结论在系膜细胞,TGF-β1主要依赖Smad信号通路调节CT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槲皮素脂质体(LQ)对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7通路的影响.方法 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槲皮素脂质体组(LQ组)和厄贝沙坦组(IRB组),另设正常组.8周后生化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脏TGF-β1和Smad7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大鼠肾皮质TGF-β1和Smad7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DM组大鼠血清中HDL、SOD、GSH-Px活性水平显著下降,TC、TG、LDL、MDA含量明显升高,肾组织TGF-β1蛋白及TGF-β1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Smad7蛋白及Smad7 mRNA表达减少.与DM组比较,LQ组和IRB组HDL、SOD、GSH-Px活性水平升高,TC、TG、LDL、MDA含量降低,肾组织TGF-β1蛋白及TGF-β1 mRNA减少,Smad7蛋白及Smad7 mRNA表达增加.结论 LQ通过减轻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干预TGF-β1和Smad7通路从而对糖尿病肾病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3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抑制因子对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中Smad2/3磷酸化及Smad4 核转位的影响. 方法采用Ⅳ型胶原酶和链酶蛋白酶原位肝灌流法分离正常大鼠HSC并传代培养,分别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 JNK )、p38 抑制因子( PD98059、SP600125、SB203580 )与HSC共同培养,再加入TGF-β1活化细胞,采用免疫沉淀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 pSmad2C、pSmad2L、pS-mad3L蛋白表达;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Smad4 蛋白表达及细胞内定位情况. 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静息状态下HSC几乎不表达 pSmad2C 而低表达 pSmad2L、pSmad3L, TGF-β1刺激后显著上调上述磷酸化蛋白表达, p38 抑制因子(1、3 μmol/L)、ERK 抑制因子(1 μmol/L)对 Smad2C、Smad2L、Smad3L 磷酸化无显著影响;p38 抑制因子( 10μmol/L)降低了 pSmad3L 蛋白表达;ERK 抑制因子( 3、10μmol/L)降低了pSmad2C蛋白表达;JNK抑制因子(1、3、10μmol/L)减少了 pSmad2C、pSmad2L、pSmad3L 蛋白表达.TGF-β1刺激可明显诱导Smad4核转位,而3种MAPK抑制因子不同程度地抑制TGF-β1 诱导的Smad4 转位入核. 结论 在 HSC 细胞中 TGF-β1 可能通过活化 JNK 通路促进Smad2/3磷酸化,活化ERK、JNK、p38 通路促进Smad4 核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