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目的 探讨胃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的CT表现,全部均行螺旋CT检查.结果 胃壁增厚40例,软组织肿块30例,邻近组织浸润18例,淋巴结转移36例.结论 CT可显示胃癌的大小、形态、邻近组织的浸润和淋巴结的转移,对胃癌分期评估和选择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CT影像表现特征,提高胃癌C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进展期胃癌病例,观察病变部位、 Borrmann分型、胃周径侵范范围、病灶的最大厚度、黏膜是否光整、黏膜皱襞是否增厚、浆膜受侵情况、有无坏死、病变强化程度、强化是否均匀、其他器官受累情况、腹部淋巴结情况.结果 进展期胃癌Borrmann各分型有自身特征性CT表现."白线征"和"晕征"是进展期胃癌的独特征象,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淋巴引流途径密切相关.结论 胃癌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分期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分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ulti slice spiral,MSCT)对胃癌分期的准确性。方法对术前经胃镜活检证实的30例胃癌病人行MSCr三期增强扫描、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并根据SCT结果作出分期诊断。结果MSCT三期增强扫描、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三者结合对胃癌分期的准确率达86.3%结论MSCT三期增强扫描、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3种图像结合对胃癌分期的准确率很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CT对胃癌的诊断能力及价值。方法:收集40例经胃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分析螺旋CT表现。结果:胃壁增厚40例,软组织肿块22例,合并溃疡8例,领近组织浸润12例,淋巴结转移28例。结论:螺旋CT可显示胃癌的大小、形态、范围,判定有无周围浸润,有淋巴结及其他脏器转移,对疾病的评价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对胃癌诊断和术前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建逸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2):20-2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胃癌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手术病理确诊的28例胃癌病例的临床与CT资料,并根据螺旋CT表现对28例胃癌进行术前CT分期。[结果]胃癌的螺旋CT表现主要为胃壁增厚、胃壁多层结构破坏、胃腔内软组织肿块影,可伴溃疡、胃周浸润、淋巴结转移,增强后病变胃壁异常强化,术前CT正确分期26例(92.9%)。[结论]螺旋CT对胃癌诊断和术前分期的价值较高,对临床手术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转移性淋巴结的判定价值.方法 分析已确诊胃癌患者术前64层螺旋CT检出淋巴结,分别从淋巴结长径、淋巴结强化程度及淋巴结短长径比值3方面判定淋巴结转移,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以淋巴结长径≥8 mm、淋巴结强化程度≥80 Hu及淋巴结短长径比值≥0.7作为多层螺旋CT判定转移性淋巴结的标准,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一致性较好.结论 多层螺旋CT做为一种简洁、无创的检查方法,依据淋巴结长径、强化程度及淋巴结的形态等指标,对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可以做出初步判断,为临床术前选择合理术式、评估预后及开展新的手术方法均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胃癌的多排螺旋CT诊断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经多排螺旋CT检查,并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30例胃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和图像后处理,进行多排螺旋CT诊断及胃癌的术前评估分期,同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胃壁增厚18例,软组织肿块12例,邻近组织浸润8例,淋巴结转移20例。结论:多排螺旋CT检查可显示胃壁增厚、肿块、局部管腔狭窄、管壁僵直等,可以观察周围组织受累及远处转移情况,对胃癌分期评估和选择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浸润型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0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型胃癌临床及多层螺旋CT资料,患者术前均有胃镜及病理活检结果.所有病例均口服胃对比剂,在低张状态下行MSCT多期增强扫描.结果 40例病例中MSCT检出病变38例,诊断符合率为95%(38/40).根据MSCT表现结果可见38例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胃壁增厚.胃壁局限性增厚者28例,胃壁弥漫性增厚者10例,周围侵犯者17例, 淋巴结转移者25例,远处脏器转移者9例.胃镜诊断符合率为80%(32/40),MSCT与胃镜检查诊断符合率相比较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浸润型胃癌的敏感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2月收集的结肠癌患者57例,将CT影像学分期与病理学分期结果相比较,观察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准确性。结果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T、N、M及TNM分期总的准确性分别为91.23%、84.21%、98.25%和70.17%。经一致性检验分析,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T、N及TNM分期的准确性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比较,两者诊断一致性较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1例患者有远处转移,并于随诊中确诊。结论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术前定位和肿瘤侵犯范围的判定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淋巴结的转移可提供一定的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及其后处理功能在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0例梗阻性黄疸病例。用10mm/He1:1 picth螺旋扫描,2~3mm重建后行三维重建。结果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或(和)ERC证实,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功能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符合率95%。结论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功能为梗阻性黄疽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关键词断层摄影X线计算机后处理功能梗阻性黄疸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胃癌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的影像特点,探讨其对胃癌T分期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胃癌患者进行MDCT平扫及增强三期扫描,分析其CT影像特点并对其进行术前T分期,按WHO对胃癌的T分期标准对其进行临床分期并对CT与临床分期对比分析。结果 60例胃癌发生于胃窦部38例(63.3%),胃体部8例(13.3%),贲门部14例(23.3%)。多排螺旋CT对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为80.00%;对T1期、T2期、T3期、T4期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40.00%、66.67%、83.33%和88.00%;敏感性分别为40.00%、66.67%、83.33%和88.00%;特异性分别为100%、98.15%、100%和100%。结论 MDCT对胃癌术前T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对术前术式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提高XGC的CT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XGC 20例的CT表现,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20例中术前诊断正确4例(20%),16例(80%)误诊。CT表现特征:CT平扫发现4例胆囊不同程度增大,9例胆囊缩小,20例胆囊壁均不同程度增厚;增强扫描发现7例增厚胆囊壁内可见低密度结节灶,12例黏膜线完整,肝脏、胆囊床模糊4例,肝脏局部性受侵4例,“夹心饼干征”4例;所有病例中12例合并胆囊结石,1例合并胆总管结石。结论 CT可以发现XGC的相关影像学特征,CT增强扫描后的“夹心饼干征”、低密度结节、黏膜完整和胆囊床清晰等征象,对XG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53例泌尿系病变患者中,肾盂结石16例,输尿管结石13例,输尿管结核8例,先天性发育异常3例,膀胱癌4。例,前列腺增生肥大4例.前列腺癌3例,迷走血管压迫输尿管2例。所有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获得的原始数据传输至Extended Brilliance TM Workspace(version2.1.1)独立工作站上,然后使用CT Viewer软件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进行多种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后处理。结果 53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扫描加三维后处理技术后,图像清晰,均清楚地显示了病变的位置、大小、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获得良好的尿路三维图像,能直观、立体地显示泌尿系统的全程,各种后处理重建技术的交叉使用可以从不同角度显示尿路的解剖结构以及病变的三维形态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对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GST)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GST患者的CT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GST的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肿块向胃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肿块的密度均匀或不均匀伴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增强后,肿块均匀强化或不规则强化,可见中心坏死及远处转移灶。本组病例中良性7例,肿块直径多数小于5cm,边界较清楚,CT显示多为均匀强化;恶性13例,肿块直径多数大于5cm,边界欠清楚,CT显示为不规则强化,肿块内有坏死表现或转移灶。结论CT可清楚显示肿块的外部形态、内部改变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对GST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筛窦纸板骨折的CT表现及其在临床和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1例筛窦纸板骨折的患者进行了螺旋CT的轴位扫描,并对骨折的前后径范围和内移凹陷深度做了测量。结果80例为爆裂性骨折,1例为双侧筛窦纸板直接骨折。直接征象:筛窦纸板内移凹陷77例(95.1%),筛窦纸板呈裂隙状3例(3.7%),双侧骨折端错位、纸板前后径缩短1例(1.2%);间接征象:眼肌增粗65例(80%),眶内积气40例(49.4%),筛窦密度增高75例(92.6%)。结论筛窦纸板骨折的螺旋CT诊断和分度有助于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判断,以及对法医学鉴定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宝石CT能谱成像的单能量图像与碘基肺灌注图诊断肺栓塞和肺灌注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6例临床怀疑肺栓塞且CT肺血管成像(CTPA)显示肺叶和肺段动脉腔内有明确充盈缺损患者,对以上病例行宝石能谱CT扫描,获得单能量CTPA图像及碘基肺灌注图。结果56例CTPA阳性患者共显示302处血管内充盈缺损,其中叶级肺动脉65处,段级237处。56例CTPA阳性患者在碘基肺灌注图共显示203处灌注缺损区,CTPA各肺段动脉栓子显示率与碘基肺灌注图相应肺段灌注缺损区显示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碘基肺灌注图所示正常肺实质的碘基物质含量与灌注缺损肺段碘基物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宝石CT能谱成像的CTPA单能量图像显示肺栓塞与碘基肺灌注图显示肺灌注缺损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为PE和由此引起的肺实质功能变化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胆囊动脉的显示能力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共110例患者接受了64层螺旋CT检查,将原始数据传入Advantage Workstation AW4.3工作站,利用MIP、MPR、VR等重建技术进行胆囊动脉成像,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分别独自仔细观察胆囊动脉的起源与变异、支数及其走行情况进行分类和统计学分析,计算百分比、可信区间及Kappa值。结果110例中106例(96%)胆囊动脉可以显示,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91。本组106例共观察到125支胆囊动脉,87例(82%)可以观察到一支胆囊动脉,19例(17.9%)可以观察到两支胆囊动脉,三支型或更多支未发现;按胆囊动脉走行分3型,I型即经胆囊三角型,89例;Ⅱ型即非胆囊三角型,19例;Ⅲ型即混合型,同时存在经胆囊三角和不经胆囊三角的胆囊动脉,本组未发现。结论64层螺旋CT检查能够充分显示胆囊动脉的起源、变异及走行情况,对于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胆管及血管损伤以及中转开腹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