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向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进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警,有力地促进了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通过预警机制的尝试,探索建立和完善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探索促进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卫生监督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对卫生监督体制建设的重要性和深远性也充分认识,不断加大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建设力度,特别是县级以上的卫生监督机构正在逐步完善,基本达到政事分开、综合执法、依法行政等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要求。但县级以下农村基层的卫生监督执法却一直是卫生监督的最薄弱环节,如何强化农村基层卫生监督执法,又如何彻底解决乡镇卫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齐林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5):373-374
卫生监督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需要卫生综合执法,更需要注意改革,与时俱进,建立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卫生监督机构是卫生行政部门实施卫生监督执法的执行机构。无锡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2001年12月正式组建,主要职责是依据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负责对全市的公共卫生、健康相关产品、传染病防治及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卫生执法监督管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案件进行调查处理,并承担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重大活动的卫生监督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5.
无锡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是无锡市卫生行政部门实施卫生监督执法的执行机构,于2001年12月正式组建,主要职责是依据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负责对全市的公共卫生、健康相关产品、传染病防治及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卫生执法监督管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案件进行调查处理,并承担我市政治、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6.
卫生部近日印发《2006年国家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计划》,要求对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加强监督执法力度,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结合本地区情况,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进步,计算机被广泛应用,网吧应运而生,且迅猛发展,公共卫生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为了全面了解临朐县电脑网吧的公共卫生状况,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提供依据,临朐县卫生防疫站于2005年4月对临朐县41家网吧进行了卫生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卫生监督体系是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昆山市卫生监督所自2002年1月成立至今,已有将近6年,在这期间,遇到了种种困难,经过卫监所的自身努力,卫生行政部门的组织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克服了一些困难,解决了部分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公共卫生体制改革是我国新形势下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卫生监督职能由有偿服务转变为无偿服务;监督执法与疾病预防控制的分开,标志着我国公共卫生监督事业进一步走向规范化与法制化的轨道。但通过近几十年的卫生监督实践活动也反映出我国公共卫生建设体系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亟待需要进一步改善和解的问题。本文对公共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研宄,认为存在如下问题:①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不到位②多头执法、重复执法;③执法不力④有无责,以罚代管,⑤、违反法定执法程序;⑥重监督,轻服务;⑦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本文针对公共卫生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原因为:①执法监督工作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②执法部门度执法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观念陈旧③公共卫生资源严重匮乏;④公公共卫生体制改革步伐过慢存在等待观望现象;⑤监督执法主体资格不清,,职责不清。通过对公共卫生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作者提出加强卫生监督执法的措施度对策,重点提出当坚定对卫生体制改革的信心,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强调加强综合执法能力,完善和提高监督队伍人员素质,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把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使公共卫生监督执法更加法制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丹尼尔斯等人所建构的卫生系统公平基准评价框架,及其在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方面的发展性应用。并介绍了公共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公平基准评价修正框架。根据修正框架中的基准及其分标准,衡量中国目前卫生资源的分配情况,发现中国的公共卫生服务干预措施已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公共部门治理、宏观经济与社会政策环境、问责机制等因素可能会制约卫生体制的完善。而中国卫生财政支出配置在省际之间、城乡之间、不同阶层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公平。中国可以借助公共卫生领域的新基准,推动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改革实施重点,制定有效的社会卫生策略。  相似文献   

11.
孙婉莹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918-3919
为进一步规范永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监管工作,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健全卫生执法监督网络体系,我市卫生监督所于2012年3月20日印发《永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实施方案》,同时启动方案的实施。依托全市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建立四个乡镇卫生监督站的基础上推行四个卫生监督站,各镇卫生院(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卫生监督协管制度,设立专兼职卫生监督协管员19名  相似文献   

12.
公共卫生安全:一种全球公共产品的框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全球公共产品理论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分析视角。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的全球化,彰显了全球卫生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公共卫生安全的全球公共产品性质分析,有助于实现更加有效的全球卫生治理。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卫生厅近日提出,从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有效防范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构建卫生应急工作新格局4方面入手,全面加强该省卫生应急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健康中国”政策的实施与公共卫生密不可分,而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健康危险因素的控制及健康服务能力的提升等各方面需要依托于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当前我国公共卫生学科建设和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如公共卫生学术队伍和学科方向的非专业性,公共卫生教学科研与实践的割裂,公共卫生专业能力欠缺与人员规模不足,以及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卫生应急和法律体系等。因此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应当推进公共卫生学科的交叉融合,强化卫生应急教学和实践,完善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应急和动态监测体系,使公共卫生学科兼具科学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5.
公共场所监测是反映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监测结果是反映公共场所卫生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作者对昌吉州各县市卫生防疫站1996~2002年公共卫生监督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近7年卫生监测情况表明,昌吉州公共场所监测覆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最高为96.93%。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人员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是国家管理社会公共卫生事务的重要职能部门,全面履行法律、法规所赋予的与人民健康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预防保健活动等职责,负责执行10部卫生法律、33部卫生法规、100余个卫生规章的综合性卫生监督执法任务,卫生监督人员作为卫生监督执法主体,其数量、素质构成、专业配置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卫生监督工作质量。为了解我省基层卫生执法监督人员队伍建设情况,我们对河北省118个县(含市辖区、县级市,下同)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旨在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力资源,加强卫生监督机构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2010年贵州省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ini系数和Lorenz曲线,从服务人口和服务面积的角度分析贵州省各类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公平性.结果:贵州省各地区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拥有量为0.180~0.697,每平方公里拥有量为0.044~0.375;公共卫生人员服务人口、服务面积公平性基尼系数分别为0.224和0.294,各类公共卫生人力资源服务人口公平性基尼系数均在0.3以下,但妇幼保健人员服务面积的公平性基尼系数为0.351,医疗机构中的公共卫生人员则超过0.4.结论:贵州省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量处于较低水平,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资源人口配置公平性优于地理配置公平性,政府应改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8.
卫生监督执法是政府卫生行政机关依据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的授权,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特定的管理相对人所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或对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当代医学》2003,9(10):23-23,2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公共卫生体制,强化政府公共卫生职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近日,卫生部办公厅负责人指出,《决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必将对中国卫生体制改革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前,记从卫生部了解到,在过去的一年里,卫生部门多点突破,在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三大体系建设上成绩斐然,并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