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淋为淋证之一,临床以小便频数、赤短涩痛为主,并伴有腰痛或小腹拘急等,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淋证多是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本病多由湿热之邪流入下焦蕴结而成。《诸病源侯论》曰:“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  相似文献   

2.
淋证是指以小便频数、淋沥不尽、涩痛为主症的病证,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卢永兵老师治疗老年淋证有丰富经验,现举案于下。 一、湿热蕴结案 蔡某,男,66岁,2007年8月6日首诊。患者半年来经常小便频数、涩痛,经西药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仍间断发作。  相似文献   

3.
淋证是以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病。我们多年来临床体会发现,淋证以下焦感受湿热病邪而致膀胱气化不利者为多。针对其证候多表现实证、热证的病理特点,临证给予清热通淋饮辨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兹将近2年来对86例热淋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治疗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选择受试对象。①发病骤急,排尿频急不畅,滴沥涩痛,尿黄、混浊或见血尿,小腹拘急,腰部酸痛,伴恶寒发热、心烦口苦、恶心呕吐等…  相似文献   

4.
凡因外感湿热,或外感寒湿,郁久化热,引起肾热,膀胱湿热,症见小便淋沥,短涩,频数,尿道刺痛,少腹拘急疼痛,痛及腰脊,脐中.甚则尿急难排,尿道灼痛,如刀刺火燎,高热寒颤者,称之为肾与膀胱热淋.病程日久,面目浮肿,足跗肿,身酸痛,腰重滞,举步艰迟,颜面苍白或暗黑(下眼睑甚),致全身水液平衡失调,肾阴.肾阳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5.
董壮 《黑龙江医学》2013,37(1):69-69
<正>尿浊,又称"溺浊"、"漩浊"、"便浊",是指小便混浊不清,状如米泔,排尿时并无淋沥涩痛为主要特征的病症。根据小便混浊的颜色区别分为两类:色白者,为白浊;色赤者,为赤浊。可将二者合称为赤白浊。现代医学中的泌尿系统炎症、泌尿系结核和肿瘤等病造成的淋巴管阻塞或破裂形成的乳糜  相似文献   

6.
泌尿系统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发病多余女性,多发于青壮年。结石一般在肾中生成即为肾结石,较小的肾结石一经掉人输尿管则输尿管结石,再自下排入膀胱或尿道,便称之为膀胱结石或尿道结石。病因病理:结石形成病因十分复杂。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职业与结石的形成相关。西医泌尿系统结石属中医“淋证”,“石淋”“血淋”等范畴。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很多。早在《金贵要略》中就已描写了本病的临床表现:“淋之为病,小便如栗状,小便弦急,痛引脐中。”并认为是由于“热在下焦”所致。《诸病源候论》提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湿热之邪蕴结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以至小便淋沥涩痛,若湿热久蕴,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结为砂石,是为石淋。若湿热伤及血络,迫血妄行,随尿排出,是为血淋。久淋不愈,湿热耗伤正气,或年老体衰,久病体虚,劳累过度等均可导致脾肾两虚。肾虚则元气不固,脾虚则中气下陷,因而小便淋沥不已。泌尿系结石的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血尿,极少数病人可长期无自觉症状,待出现肾积水或感染时才被发现。(一)疼痛:大部分患者出现腰痛或腹部疼痛。较大的结石,多为患侧腰部钝痛或隐痛,常在活动后加剧;较小的结石,可引起平滑肌痉挛而出现绞痛,这种绞痛常发病急,疼痛剧烈,如刀割样,沿患侧输尿管向下放射至至腹部、外阴部和大腿内侧放射。(二)血尿:由于结石直接损伤肾和输尿管的粘膜,常在剧痛后出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血尿的严重程度与损伤程度有关。(三)结石梗阻可引起肾积水等。  相似文献   

7.
淋症是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脐中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多因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所致.   淋症亦称淋沥,五淋,简称淋.临床常可分为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及劳淋五种.现代医学的泌尿系感染、结石、前列腺炎、乳糜尿等疾病,以上述表现为主时,均可按祖国医学的淋症进行辨证施护.   ……  相似文献   

8.
仇旭明老中医,从医40余年,擅长内、儿、妇科及针灸术。先生治疗石淋疗效满意,兹将其辨治经验介绍如下。 “石淋”证属中医学中的“五淋”病之一,祖国医学认为“石淋”的产生系肾虚膀胱气化失调,湿热蕴结下焦,尿液煎熬形成砂石所致。其临床表现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篇》中载:“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由于肾阴亏损,膀胱热盛,尿液为热所灼,结成有形之块,形如粟状,梗阻于中,以至热郁气滞,小便涩而难出,或排尿中断,或小便刺痛,或少腹拘急,痛引脐中,或腰腹绞痛,尿中带血等。旭明先生在“石淋”证的辨治上,他认为先肾亏虚,后湿热蕴结,虚是本,实是标;在治疗上抓住湿热是本证的主要病机,拟十味利尿排石汤清利湿热为主,并结合兼见的虚证,辨证施治,做到补泻结合,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9.
淋症是指小便急迫、短数、涩痛的病证。清代医家顾靖远在《顾松园医镜》中说:“淋者,欲淋而不能出,胀急痛甚,不欲尿而点滴淋沥。”本病初起多因湿热结聚。流注膀胱,热伤血络,则小便涩痛见血:热壅下焦者,尿液受其煎炼,浊质乃凝为砂石;或以膀胱气化不利,不能制约脂液,则小便粘稠如脂如膏;有因恼怒伤肝气郁化火,窜于下焦,膀胱气化失宣,少腹胀气作痛而小便难下:亦有因房室过度,耗伤肾气,以致肾虚不固,或脾虚气陷,而发为淋证, 祖国医学把本证归纳为五淋。关于五淋历代文献说法颇不一致,择其要者有三种说法:唐代王焘《外台秘要》引经验说谓:石、气、膏、劳、热五淋;宋代陈言《三因  相似文献   

10.
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是包括肾盂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尿路的感染性疾患,这些疾病中医自古称为“淋”,但淋是指排尿困难的现象而言,巢氏病源(610)云“……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宜,故谓之为淋,其状小便出少起数,小腹弦急痛引於齐”,这是说明淋是小便短少而频,牵引下腹至脐部作痛的现象。中医所说淋的种类很多,在巢氏病源中把淋症分为石淋、劳淋、血淋、气淋、膏淋、热淋、寒  相似文献   

11.
淋证的辨证施护附院中医科李海英淋证是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便拘急,或痛引腰腹为特征。见于现代医学的泌尿系感染、结石、肿瘤和前列腺疾病、乳糜尿等病种,多因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所致。近年来,我院收治淋证患者224例,现根据淋证的...  相似文献   

12.
该文简述了子淋在中医文献中病症认识、病因病机认识、治法治则等方面的发展源流。子淋为妊娠期间,小便频数,尿急而涩痛,小腹拘急为主要症状的妇科病证,是妊娠期常见疾病之一。其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基本确立了子淋的症状和病机,后世著作完善了其症状、病因病机的认识。自《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始,治疗方剂众多,前期往往以症为主选择方剂,自金元后,薛已按病机分列证型,则以证为选方用药之指导。  相似文献   

13.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石淋,砂淋范畴.凡腰痛,小便涩通,尿血,尿中见砂石而作石淋,砂淋诊断者,即指泌尿结石.笔者多年临床运用自拟排石通淋汤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3岁.因小便白浊年余,经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而就诊。临床症状:小便时清时浊,浊则状如米泔,日1—2次,无尿频涩痛感,伴消瘦、倦怠、腰酸,面色痿黄,舌苔薄白,脉虚细.尿常规:蛋白( ),红细胞( ),乳糜试验( ),证属膏淋,由气虚失摄,精微下流所致.治以益气升清,  相似文献   

15.
淋证乃泌尿生殖系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急拘,痛引腰腹等症状,其相当于西医的泌尿系感染、尿道炎、膀胱炎、泌尿系结石、乳糜尿等。因本病易反复发作,常常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现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尊崇古代医家的辨证论治法,主张用中医辨证或针刺的方法来治疗该病;有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主张以中药为主配合西药控制感染,或针刺配合穴位注射西药等;但大多医家主张单用中药治疗本病,以发挥中医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淋证     
淋证以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尿道不利,或痛引腰腹为特征。一般分为石淋、气淋、血淋、膏淋和劳淋,故又称为“五淋”。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湿热蕴结于下焦,尿液受湿热之煎熬,日久而成石淋;热伤血络,迫血妄行而成血淋;湿热蕴结于下,膀胱气化不行,不能制约脂液则为膏淋;久淋不愈,湿热耗伤正气,以致肾虚不固、脾虚气陷,小便淋沥不已,遇劳即发,此为劳淋;因情志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盂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属中医“劳淋”范畴。以小便频数涩痛,遇劳即发,缠绵难愈为特征的反复发作性疾病。反复应用抗生素和消炎杀菌剂进行治疗,易产生抗药性,耐药性和毒副作用,从而影响彻底治愈。因而,中医药治疗本病是极其重要的。近几年来,我们在临床应用通淋益肾汤治疗30例慢性肾盂肾炎患,  相似文献   

18.
泌尿系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等症状。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可见于《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中的“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也就是把这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病症称为淋证,故笼统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13):50-50
患者,男,41岁,职工,患者有肝炎病史,常觉左胁疼痛,纳呆便溏,腹胀满,近3个多月来自觉腰痛,少腹急坠,小便涩数,溺色黄,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阳性,其他无异常;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青壮年最为多。本病很少单独发生,往往与后尿道炎、精囊炎及附睾炎伴发。临床上分急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后者尤为多见。且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顽固而难治,又易复发,有的病程可迁延数年或十数年不愈,给患者带来不可言喻的痛苦,影响工作和学习。本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淋”、“浊”范畴。淋者,小便点滴而涩痛,浊者,小便混浊,茎中热痛,尿后、便后尿道有白色黏液排出。笔者根据我县名老中医李氏多年来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4种方法,现介绍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