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该地区健康儿童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参考范围,建立符合唐山市地区正常儿童使用的血清TBIL、DBIL参考区间。方法:随机选择2014-2015年在唐山市各大综合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入托、入学及健康体检和健康新生儿1-12岁健康男儿童、女儿童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择2014-2015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男、女成人作为对照组。比较男女儿童之间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再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百分位数法,确定1~12岁儿童血清TBIL、DBIL参考区间。结果:男童、女童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但与成人对照组之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1-12岁儿童血清 TBIL、DBIL95%参考区间分别为2.8-16.67μmol/L、0.8-7.40μmol/L。结论:1-12岁儿童参考区间明显低于实验室成人参考区间,应增加儿童的参考区间,提高对儿童疾病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闫小萍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2):919-920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不保留灌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行不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续用5 d,通过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P〈0.05);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值治疗组为(48.23±24.11)μmol/L,对照组为(79.21±29.2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P〈0.01);胆红素开始下降时间治疗组为(2.5±0.6)d,对照组为(4.2±1.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P〈0.01);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为(3.7±1.9)d,对照组为(6.8±2.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P〈0.01)。结论:生理盐水不保留灌肠可刺激肠管蠕动,增加胎粪排出,从而干扰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及尿酸联合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48例冠心病患者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30名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体检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胆红素水平为(11.8±2.6)μmol/ L、直接胆红素水平为(2.9±0.1)μmol/ L、间接胆红素水平为(8.1±1.7)μmol/ L、丙二醛含量水平为(6.4±1.2)μmol/ L、尿酸含量水平为(334.6±25.1)μmol/ L,其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水平低于对照组,丙二醛和尿酸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及尿酸联合检验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在临床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1 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and directbilirubin,T-Bil.D-Bil)。5.1.1 正常参考值 重氮法(Michaelson法),T-Bil旧制:0.6~1.2 mg/dl;新制:10~20μmol/L。D-Bil旧制:0~0.6μg/dl;新制:0~10μmol/L。苯甲酸-咖啡因法:T-Bil:5.1~19.0μmol/L;D-Bil:1.7~6.8μmol/L。[注]血清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减直接胆红素):3.4~12μmol/L。  相似文献   

5.
李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323-324
目的冠心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识也不断加深。研究发现胆红素与冠心病关系密切,故展开相关研究。方法观察50例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胆红素与血脂变化情况,与健康者进行对比,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冠心病患者治疗前总胆红素为(11.8±2.3)μmol/L,治疗后为(12.9±2.2)μmol/L,而对照组为(14.6±2.9)μmol/L。结论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与冠心病呈现负相关性,结合血脂判断冠心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动态检测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SB),确定淮南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7 d内血清总胆红素变化范围,为新生儿黄疸干预提供理论根据.方法 对收集的淮南地区1 25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用微量法测定生后第1~7天血清总胆红素值,计算各时间点第25、50、75、95百分位值,观察其高峰值(PSB)及高峰出现时间.随机抽取50例新生儿血清标本,用生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值,并同步以微量法测定胆红素值,计算末梢微量血胆红素值与静脉血总胆红素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检验其统计学意义,并得出直线回归方程;统计入选50例新生儿不同皮肤黄染范围相对应的静脉血总胆红素值,得出皮肤黄染不同范围相对应的胆红素估计值.结果 1 257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1~7天血清胆红素值的第25、50、75、95百分位值分别是:第1天58.64 μmol/L、72.51 iμmol/L、102.44 μmol/L、120.35 μmol/L,第2天105.41 μmol/L、119.72 μmol/L、150.18 μmol/L、185.30 μmol/L,第3天128.85 μmol/L、157.95 μmol/L、191.22 μmol/L、227.61 μmol/L,第4天160.24 μmol/L、191.40 μmol/L、216.65 μmol/L、277.49 μmol/L,第5天164.26 μmol/L、179.51 μmol/L、209.88μmol/L、263.74μmol/L,第6天131.87 μmol/L、172.73 μmol/L、195.57 μmol/L、231.26μmol/L,第7天118.94 μmol/L、157.57 μmol/L、204.83 μmol/L、223.84 μmol/L.PSB为294.46 μmol/L,高峰出现在第4天;微量法与生化法有良好的相关性(微量法与生化法r=0.948,t=21.067);皮肤黄染在头面部其血清总胆红素值为(112.3±6.2)μmol/L,到胸部为(165.1 ±26.7) μmol/L,到腹部为(214.0 ±30.8) μmol/L,到膝、肘为(268.5±28.2) μmol/L,到手、足心为>271.7 μmol/L.结论 安徽省淮南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l~7d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范围为120.35~223.84 μmol/L、高峰值为294.46 μmol/L,出现在第4天;以微量法检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结果准确可靠;通过目测皮肤黄染范围,初步估计其胆红素值,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梦媛  任安  尹长森  李红旗 《安徽医药》2018,39(12):1443-144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与血清胆红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203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78例)与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125例),比较两组患者之间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并对DR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DR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分别为(9.91±3.55)、(3.35±1.25)和(6.55±2.72)μmol/L,均低于NDR组,而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10.77±4.85)年、(9.19±1.78)%、(4.25±0.72)和(2.61±0.66)mmol/L,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红素是DR的保护性因素(P<0.05),而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胆红素可能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保护性作用,应重视胆红素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元晓  李正仪 《中国医药》2012,7(2):148-150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发生后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与常见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探讨其在脑卒中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收集急性脑卒中病例245例(急性脑梗死145例,急性脑出血99例)以及同期健康对照组80例,检测血清胆红素及TC、TG、LDL-C、HDL-C、空腹血糖浓度,记录患者性别、入院时年龄、发病时间、既往一般病史,包括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既往脑血管病史以及吸烟史.脑出血患者记录其出血量.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 17.3 ±7.6) μmol/L比(13.8±4.7) μmol/L,(3.9±2.0)μmol/L比(2.8±1.2) μmol/L,( 13.4±6.2)μmol/L比(10.9 ±3.9)μmol/L,均P<0.01];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分别为(18.4±9.8)、(4.2±2.3)、(13.8 ±7.3)μmol/L]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胆红素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总胆红素水平与LDL-C负性相关,与TG、TC、HDL-C无统计学相关(P>0.05);血清直接胆红素浓度与TC、LDL呈负性相关(P<0.05);(P<0.01),与胆红素、TG、TC、LDL-C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无论急性脑梗死或急性脑出血其患者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因此,据胆红素水平增高可间接反映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急性脑梗死患者总胆红素水平与LDL-C负性相关,血清直接胆红素与TC、LDL-C呈负性相关,可能与胆红素在脑卒中中参与了抗LDL-C氧化的作用有关.脑出血急性期血清胆红素的升高主要不是因为颅内血肿的分解和代谢,而是可能为急性期的应激反应导致了这种变化.这些变化,大大增强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是机体的自我保护反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生态调节剂干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35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14例,治疗前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及血清总胆红素值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儿予常规治疗和原发病治疗,观察组加用丽珠肠乐胶囊1/2粒8h1次,治疗期间每日定时查经皮胆红素值2次,治疗结束查血清总胆红素。结果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49.35±7.32μmol/L,治疗结束血清总胆红素77.43±14.33μmol/L;对照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34.47±7.06μmol/L,治疗结束血清总胆红素104.54±21.72μmol/L;两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平均治疗天数(4.7±2.6天)与对照组平均治疗天数(7.2±3.8天)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丽珠肠乐干预新生儿高胆,疗效确切,提示补充双歧杆菌也可促进新生儿高胆的消退,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血清尿酸、胆红素和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血清尿酸、胆红素和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尿酸、胆红素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三者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冠心病组的血清尿酸、胆红素(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以血清尿酸370μmol/L、总胆红素10.5μmol/L及血浆纤维蛋白原3.2g/L为界限,结果显示血清尿酸越高、血清胆红素越低、血浆纤维蛋白原越高,冠心病患病率越高。结论鉴于血清尿酸、胆红素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关系冠心病的相关关系,其浓度的测定可以为临床上判断冠心病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蒋兴亮  龚国忠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237-3240
目的:比较钒酸盐氧化法和化学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的性能。方法:用钒酸盐氧化法、化学氧化法分别测定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比较两种方法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回收率和抗干扰能力,并计算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两种方法重复性实验批内变异和批间变异分别小于3.0%和5.0%;两种方法测定TBil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101.1%;测定DBil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98.4%。钒酸盐法测定TBil的线性范围为0-570 μmol/L,化学氧化法测定TBil的线性范围为0-650μmol/L,钒酸盐法测定DBil的线性范围为0-312μmol/L.化学氧化法测定DBil的线性范围为0-213μmol/L。以钒酸盐方法为对比法(Y),对化学氧化法(X)进行评估,两种方法测定TBil回归方程为Y=0.995X+1.954,相关系数r^2=0.999,(P〉0.05),测定DBil的回归方程为Y=0.940X+0.731,r^2=0.996,(P〉0.05)。化学法抗溶血干扰能力较钒酸盐法强,而抗维生素C的干扰较钒酸盐法差,两种方法对TG的抗干扰能力相当。结论:钒酸盐氧化法和化学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性能相当,两种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精密度、回收率和抗干扰能力均符合临床常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太原地区健康人群血尿酸(UA)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UA酶法检测该地区710名健康人的血UA,按性别、年龄分组,并与文献报道的各地参考值范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太原地区710名健康人UA参考范围(±1.96s)分别为:男212~485 μmol/L,女154~374 μmol/L.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0).男性UA随年龄增大略有下降,女性随年龄的增大逐渐增加.与兰州和京沪穗杭地区相比:男性、女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0).与重庆、贵阳地区相比: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太原地区健康人群血UA参考范围存在性别、年龄、地区的差异,建议各地区实验室根据性别、年龄建立各自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高胆 )脑脊液未结合胆红素浓度的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 取高胆病人 2 3例在治疗前进行血清、脑脊液胆红素测定及血气、血浆蛋白检查 ,并计算B/A比值 ,追踪 12月龄时用CDCC智测评价DQ ;对照组 11例为同期住院的其他疾病不伴有黄疸者。结果 ①高胆病人脑脊液胆红素平均 12 39± 6 0 9μmol/L ,明显高于对照组 4 31± 1 37μmol/L(P <0 0 1) ,临床诊断胆红素脑病 13例脑脊液胆红素浓度 13 97± 3 2 5 μmol/L。②脑脊液胆红素与血清浓度无相关性 (γ =0 2 79,P >0 0 5 ) ,而与B/A比值 (未结合胆红素 /白蛋白 )有显著相关性 (γ =0 6 ,P <0 0 5 ) ,与血液酸碱度程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t=2 0 6 ,P <0 0 5 )。③溶血性黄疸与非溶血性黄疸脑脊液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意义 (t=0 2 17,P>0 0 5 )。④临床有神经症状者脑脊液胆红素浓度 >8 4 μmol/L ,12月龄DQ异常率为 30 % ,而 <8 4 μmol/L者 12月龄DQ异常率为 0。结论 脑脊液胆红素与血液酸碱度和B/A比值直接相关 ,脑脊液胆红素可作为胆红素脑病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高胆红素血症对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150μmol/L)患者进行CA19-9血清浓度检测。结果 CA19-9的阳性率达到78.9%,治疗后血清胆红素下降(总胆红素≤20μmol/L),CA19-9也明显下降,CA19-9的阳性率降到16.1%。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对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影响非常明显,在肝胆疾病良恶性鉴别时,注意参考其他指标为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临床实验室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胆红素检测的重复性和准确度不断得到提高,但血清胆红素的参考范围却一直沿用原有教科书.生物参考区间是解释检验结果和分析检验信息的一个基本尺度和依据.临床检验对象由于受多种因素如性别、年龄、居住地、季节、种族等的影响,其生物参考区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对山西省阳泉市500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胆红素检测水平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本地区健康人群胆红素的真实情况,以便评估和建立属于本地区的血清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作为A组,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依据资料分为多支病变(52例)、单支病变组(48例),并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检测的健康体检者作为B组(100例),均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上述体检者的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A组冠心病患者的总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1.20±2.19)μmol/L、直接胆红素浓度为(2.50±1.01)μmol/L、间接胆红素浓度为(7.59±2.16)μmol/L,尿酸浓度为(370.63±80.66)μmol/L,均与健康体检者具有显著差异,其多支病变组冠心病者的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亦与单支病变组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检测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为临床中判定疾病程度的评估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7.
血清胆红素测定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8.42±5.14)μmol/L。结论血清胆红素含量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关系,有可能成为预测或控制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24例高胆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胆维他口服治疗。结果24例观察组高胆患儿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μmol/L,X±S)为292±47,治疗后17例高胆患儿复查血清总胆红素为87±38。说明能更有效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对高胆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健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9):1106-1106
目的 观察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服双歧三联活菌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重氮偶合比色法测血清胆红素。结果 治疗 72h ,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两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均值分别为 4 3 0± 7 3μmol/L和 36 2± 4 0 μmol/L(P <0 0 0 1)。 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有效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以酶学比色法对 10 3例冠心病患者和 12 0例健康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后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组血清总胆红素 (8.4 2± 5 .14 μmol/ L)与健康对照组 (12 .32± 5 .30 μmol/ L)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0 1)。结论 血清低胆红素含量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关系 ,有可能成为预测或控制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