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压氧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压氧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方法:39名受试者被分为高压氧治疗组(21人)和对照组(18人)。于进入高原前2d,高压氧组每天接受1次高压氧预治疗,然后2组青年同时乘汽车历时5d到达海拔5200m某边防哨卡。进入哨卡第2、4、6天以军用卫生标准GL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随访受试者的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然后分度评分,分值高者急性高原反应症状重。同时检测脉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2组青年进入高原后均未发生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进入哨卡第2天和第4天对照组急性高原反应分值和脉率较高压氧治疗组增高(P<0.01和P<0.05),血氧饱和度降低(P<0.05)。结论:高压氧疗法对急性高原反应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促炎和抑炎细胞因子与急性高原反应的关系.方法 对某入藏新兵连120人在到达3900 m高原1 w内进行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评分,选择评分最高和最低者各22人,作为急性高原反应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人员进入高原前、后血浆IL-1β、TGFβ1的浓度.结果 两组人员进入高原后血浆IL-1β水平较平原时均显著增高(P<0.01),但无论在平原或高原,患者组与健康组之间IL-1β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两组人员进入高原后血浆TGFβ1水平与平原时相比均无显著变化,但在进入高原前和进入后,患者组的TGFβ1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TGFβ1可能是急性高原反应的保护因素,并有可能成为急性高原反应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高原适应性训练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方法对拟进驻高原的160名汉族男性青年战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名),在进驻高原前3个月进行适应性训练,3个月后当其抵达海拔5200 m驻地后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 1098-19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对其进行评分,同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等生理指标。结果两组GJB评分值、脉搏、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测量值等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体温、呼吸、收缩压等测量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适应性训练可有效地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高压氧预治疗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现场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治疗对急性高原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对拟进驻海拔5380m地区的40名青年战士随机分为高压氧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名)。在海拔3800m地区对治疗组行高压氧预治疗,后随其到海拔5380m地区观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同时采用军标GJB 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对其进行评分。结果:高压氧治疗组的急性高原反应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别非常显著(P〈0.01)。结论:高压氧预治疗可提高机体在低氧环境下的生理功能,抑制人体自由基的生成,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催眠针法治疗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高原反应是平原人或高原人久居平原后急速进入高原或高原人进入海拔更高地区数小时后发生的急性反应。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昏、心悸、胸闷、气促、乏力、纳差、睡眠障碍等。2003~2004年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80例,根据《内科学》(第五版)高原病的分类标准,确诊为急性高原反应。我们采用催眠针法[1-3]治疗急性高原反应40例并与氧疗40例相对照,取得较好的疗效。1对象和方法1.1对象80例随机分为两组:催眠针法治疗组,单纯氧疗对照组。治疗组40例,汉族,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15~45岁,病程6~72 h(平均39 h)。对照组40例,汉族,其中男22例,女18…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深脑磁刺激对平原官兵进驻高原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07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从平原进驻海拔4300 m高原的50名官兵,其中25名进行深脑磁刺激(磁疗组),25名不进行深脑磁刺激(对照组),比较两组官兵在高原及返回平原后的生命体征、睡眠质量、高原反应、情绪状态及认知功能。结果 磁疗组在高原的心率[(91.8±12.8)次/min]较对照组[(85.3±9.9)次/min]快(t=-2.024,P=0.049),睡眠障碍[1.0(0.0,1.0)]较对照组[1.0(1.0,1.0)]轻微(U=228.500,P=0.048),日间功能障碍[1.0(0.0,1.5)]较对照组[1.0(1.0,2.0)]轻微(U=211.500,P=0.033),返回平原后磁疗组日间功能障碍[0.0(0.0,0.5)]仍较对照组[1.0(0.0,1.5)]轻微(U=207.000,P=0.018)。两组的血压、氧饱和度、高原反应、情绪及认知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深脑磁刺激能够改善常驻平原官兵进驻高原后的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压氧干预对初入高海拔地区青年的作用。方法将4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4人。于进驻高原前2 d对A组在海拔1400 m进行高压氧干预,每天1次共2次;于第3天三组青年同时乘汽车历时2 d到达海拔3700 m地区休整2 d,同时对B组进行高压氧干预(方法同A组);C组为对照组。于第7天三组青年同时乘汽车历时1 d到达海拔5200 m某边防哨卡。对三组进驻哨卡第2、4、6天的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分度评分,同时检测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A组及B组较C组分值降低、HR减慢、SaO2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干预可改善高原低氧血症,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茶多酚抗氧化剂对高原习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抗氧化剂茶多酚对进藏官兵高原习服的影响 ,旨在为驻平原部队进藏选择更好的降低高原反应预防用药。方法 对服药的 48人 (TP组 )和未服药 85人 (对照组 )采用进驻不同高度、不同时间的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群体问卷调查。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进藏第 2天 (2 80 0m)、进藏第 1 0天 (4 70 0m)急性高原反应症状人次和积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非常显著 (P <0 .0 1 )。结论 抗氧化剂茶多酚是降低急性高原反应、促进高原习服的良好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对高海拔地区青年的抗低氧效果。方法:将3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伊洛前列素组(n=16)和对照组(n=16),自海拔1 400m历时5天进入5 200m,从进入海拔5 200m当天开始,伊洛前列素组每天4次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连续5天;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吸入少量生理盐水。随访观察第1天、3天、5天急性高原反应的严重程度、血氧饱和度(SaO2)和心率(HR)。结果:两组青年进入高原后均未发生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进入海拔5 200m第1天、3天、5天伊洛前列素组较对照组急性高原反应分值和HR均降低(P〈0.05);SaO2均增高(P〈0.001)。结论:在高海拔地区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可改善高原低氧血症,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铁运与空运人员进入高原后高原反应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铁路运输(铁运)与空运人员进入高原后发生高原反应和轻症急性高原病的情况。方法:铁运对象为105名健康青年男性(铁运组),空运对象共99名(空运组)。采用自制的高原反应问卷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入高原(海拔3 680 m)后3 d的高原反应情况进行逐日调查,比较两组间高原反应发生率、高原反应评分及轻症急性高原病的发生率。结果:与空运组比,铁运组无反应者的比例较低(P<0.05);在到达高原后的第2 d和第3 d,空运组的评分高于铁运组,但是,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进入高原后的第1 d和第3 d,空运组的高原反应发生率高于铁运组(P<0.01)。结论:铁运人员进入高原后的高原反应发生率可能较低。但是,还应该进行更大样本量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急进高原对新兵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急进高原对新兵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平原(海拔500 m)和高原(海拔3685 m)对30名空运入藏新兵进行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测试;观察新兵入藏前后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的测试分值和基础生理指标的变化,并对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进行分析.结果 进入高原后的测试值与平原时比较,数字跨度、目标追踪分值明显下降(P<0.05);简单反应时略有增加(P>0.05),视觉保留和译码测试分值略有下降(P>0.05);提转捷度测试习惯手和非习惯手的分值明显增加(P<0.05).新兵进藏后,晨脉显著增快,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血压无明显变化.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为13.3%.结论 急进3685 m高原后新兵的及时听觉记忆能力、手部运动的速度及准确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郭明  田军  周晓斌  刘莉  王亚 《武警医学》2016,27(3):225-229
 目的 了解急进高原地区新战士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评估曲美他嗪对急性高原反应的药物作用。方法 选取120名入高原服役新兵,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其高原反应性评分,心、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及静脉血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与急进高原前指标比较,进入高原后战士的大部分心、肺功能、血气及氧化应激指标恶化(P<0.05);进入高原后与对照组比较,曲美他嗪组的心功能指数[(12.74±2.44 )vs (14.28±4.38)]、A-aDO2、 H2O2和LA较低,pH、CAT和SOD较高(P<0.05)。结论 进入高原后,战士的心肺、酸碱平衡及抗氧化应激能力下降。曲美他嗪可明显提高战士的心功能,对酸碱平衡及抗氧化应激有一定益处,对呼吸功能则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常驻高原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情况,探讨其与慢性高原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军区高原驻防部队中抽取956名连续驻守高原6个月以上的男性军人作为高原组,同时抽取该军区在平原地区驻防的587名未进驻过高原的男性军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搜集研究对象的睡眠情况,采用慢性高原病(CMS)症状问卷并结合生理学检查指标确定是否存在CMS以及CMS的程度.比较高原组整体及其两个亚组(健康亚组和CMS亚组)与对照组的各项生理指标和PSQI量表评分的差异.分析高原组PSQI和CMS评分与其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及其PSQI睡眠质量各项评分与CM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高原组中3个CMS亚组(健康、轻度、中重度)间PSQI各项分值和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 高原组的收缩压、心率和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原组PSQI各指标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高原组中,健康亚组和CMS亚组的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CMS亚组的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除催眠药物应用这一指标外,高原组中健康亚组和CMS亚组的PSQI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高原组中,睡眠时间分值与收缩压呈明显负相关(P<0.05),睡眠效率分值与心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睡眠时间分值与血氧饱和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CMS评分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红蛋白浓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血氧饱和度呈明显负相关(P<0.05);除催眠药物应用这一指标外,PSQI各项评分与CMS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在高原组的3个亚组中,轻度和中重度CMS亚组的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健康亚组(P<0.05),而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亚组(P<0.05);轻度、中重度CMS亚组睡眠障碍、PSQI总分分值明显高于健康亚组(P<0.05),而中重度CMS亚组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紊乱分值明显高于健康亚组和轻度CMS亚组(P<0.05).结论 常驻高原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不仅与高原生活工作经历有关,也与CMS相关.随着CMS症状的加重,睡眠质量不断下降,尤以睡眠效率、睡眠障碍、PSQI总分分值的下降为著.在改善常驻高原部队官兵睡眠质量的同时须加强对CMS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李爽  兰德 《西南军医》2011,13(5):903-905
平原人在进入高原地区后睡眠结构紊乱在很早以前就被发现.且常伴随有周期性呼吸(periodic breathing, PB )的出现.因此探讨高原睡眠障碍对个体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学上将海拔高度在3000m以上的地域称为高原,在这个海拔高度上常常有高原反应及高原特发病的发生,高原缺氧和睡眠紊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在高原自然环境中睡眠呼吸紊乱及睡眠呼吸紊乱对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富氧水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富氧水对急性高原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将80名青年战士等分为两组,使用双盲法,在海拔3700 m某地,实验组服用富氧水,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在其抵达海拔5300 m驻地后第3天,采用《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1098-1991)对其进行急性高原反应评分;第7天,采用《高原习服评价指标与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4301-2002)对其进行高原习服基础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服用富氧水后,急性高原反应发病率明显降低,两组相比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富氧水可提高人体在缺氧条件下的血氧饱和度,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缩短人体在高原缺氧条件下习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海拔3658米用 XXG—EⅡ型心血管功能诊断仪对70名沿青藏线进藏的汽车兵进行无创性测定。通过对进藏前后各参数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进入高原的空白对照组(n=40)的每搏输出量、脉率、外周阻力、肺动脉阻力、血管顺度和血容量等参数发生明显变化(P<0.05);而进入高原的服药组(n=30)的各项心血管功能参数与进藏服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本文认为股蓝参冲剂有维持循环系统稳态的作用,是预防急性高原反应和高原肺水肿,提高人体高原适应能力和体力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舒理康胶囊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现场实验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现场验证舒理康胶囊的抗缺氧功效,探寻新的预防急性高原反应药物。方法:随机选择150名空运进驻日喀则(海拔3900m)的新兵,将他们分为3组,分别服用空白胶囊(对照组)、舒理康胶囊(舒理康组)和红景天胶囊(红景天组)。在进入高原前2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至进入高原后的第5天止。在受试者进入高原后,每日傍晚由专人对受试者的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进行调查和评分。结果:在前3天的评分中,舒理康组的评分都是最低,且评分为0分(无高原反应)的百分比分别是34%、60%和76%;对照组分别是28%、48%和76%;红景天组分别是24%、40%和66%。评分(1~4)分(基本无高原反应)的情况与0分基本相同。在>10分(中度以上急性高原反应)的项目中,舒理康组未发生1例,而其它两组分别有2例、1例。结论:舒理康胶囊可以减轻缺氧症状的严重程度,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具有预防高原反应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荆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方法:55名青年随机分为沙美特罗组(n=31)和安慰剂组(n=24),自海拔1400m历时4天进入5200m,第2天开始,沙美特罗组每天早晚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一个剂量(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100μg),连续7天;安慰荆组用同样方法吸入少量生理盐水。以军用卫生标准GJ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随访观察第2天、4天、7天急性高原反应的严重程度、SaO2和脉率。结果:进入海拔5200m第7天安慰剂组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较沙美特罗组严重(P〈0.05),第2天、4天安慰剂组脉率较沙美特罗组减慢(P〈0.05),SaO2两组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期间沙美特罗组发生一例高原脑水肿,安慰剂组发生一例高原肺水肿。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预防急性高原反应无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耳尖放血预防新兵急性高原反应(AMS)的效果。方法:选择即将进驻高原新兵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耳尖放血预防治疗,疗程1个月;对照组30例为空白对照。对比观察两组进驻高原后AMS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进入高原24h内发生AMS4例,占13.3%;对照组新兵进入高原24h内发生AMS12例,占40.0%。两组AMS发病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耳穴贴压联合耳尖放血预防新兵AMS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高原康胶囊(西藏军区总医院制剂中心研制,成联制字2001:FP21001)是一种专用于防治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 seases,AHAD)的药物,在预防急性高原反应(AMS)方面在一定范围内已得到肯定,为了进一步明确高原康在预防AHAD中的作用机制及充分发挥其在大批人员快速进入高原后AHAD预防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实验对高原康胶囊对大批人员快速进入高原后水负荷调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