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重症呼吸衰竭的抢救中,常需要快速建立人工气道及呼吸机辅助呼吸。我们对2002年3月2006年2月收治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经口或鼻气管插管抢救,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在输尿管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择期输尿管腹腔镜手术切开取石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七氟醚组)28例和B组(丙泊酚组)28例,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从有道开始至意识消失的时间,插气管导管时间,手术结束至患者知觉恢复的时间,清醒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以及诱导期间MAP、HR及SpO2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诱导至意识消失时间与插入气管导管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手术结束至知觉恢复时间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插管后1min和3min及气腹后3minMAP比较,A组插管时、插管后1min和3minMAP与诱导前和气腹后3min比较,B组气腹后3rain与气腹前MAP比较,及插管时与诱导开始前HR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与丙泊酚均能在输尿管腹腔镜手术中较好的应用,七氟醚更为平稳,丙泊酚诱导更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麻醉下经口气管插管中,以Macintosh喉镜+纤支镜双人操作和单人纤支镜操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2010~2011年间连续收入的择期腹部手术的全麻成年患者4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A组双人操作Macintosh喉镜+纤支镜,B组单人纤支镜插管,每组200例。采用静脉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后插入喉镜,评出CormackLehane(C-L)分级。观察指标:(1)术前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张口度、甲颏间距,并评定Mallampati分级。(2)声门暴露时间、置管时间、暴露一次成功率、置管一次成功率、插管满意度评分。(3)短期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口齿损伤、气管导管染血、咽喉疼、声嘶。结果有392例(98%)进入统计。A组C-L分级Ⅲ和Ⅳ级分别有9例(4.6%)、4例(2.0%);B组8例(4.1%),4例(2.1%)。声门暴露及置管指标(时间、一次成功率),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插管满意度评分,A组也显著高于B组(P〈0.05);气管导管染血、咽喉疼及术后声嘶,A组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使用Macintosh喉镜辅助可显著提高麻醉状态下纤支镜经口气管插管的一次插管及置管成功率,并减少短期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冯黔灵 《航空航天医药》2012,(10):1215-1216
目的:分析经口气管插管发生气囊漏气表现形式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7~2012-07 ICU经口气管插管发生气囊漏气的表现形式及防治方法。结果:10例经口气管插管发生气囊漏气患者中,气囊破裂3例,气囊管断裂3例,未检出原因者4例,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后均无严重不良后果。结论:经口气管插管发生气囊漏气在ICU中较常见,表现形式多样,需及时发现及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否则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兰平起  黄慧俐  李莉  俞洋 《西南军医》2010,12(2):251-252
目的探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吸痰术在救治肺感染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因肺感染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床边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吸除气道分泌物等气道管理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行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效果满意,无明显并发症,术后肺通气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吸痰术在救治肺感染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经纤支镜钳取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经纤支镜钳取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35例的护理体会。认为术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细致的病情观察、术中密切配合,是成功取出异物的关键。做好术后并发症及特殊症状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妇科日间手术中运用的优缺点。方法选择148例ASAⅠ~Ⅱ级行妇科日间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丙酚组(P组),两组分别用七氟醚及异丙酚诱导和维持,分别记录各组患者入室时、诱导1min时、插入喉罩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诱导开始至插入喉罩所用时间(T1)、停用麻醉药至拔除喉罩所用时间(T2)、停用麻醉药到达到离院标准的时间(T3),以及术后10小时内嗜睡、恶心、呕吐、头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S组患者诱导时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小于P组(P〈0.05),停药至拔除喉罩时间及停药至达到出院水平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而术后恶心呕吐明显高于P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运用于妇科日间手术过程中,具有诱导快、苏醒快,血流动力学稳定,停药至达到出院标准时间短等优点。但其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床边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造口术(PDT)在非正常体位危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具有气管切开适应证的ICU非正常体位危重病患者分成PDT组和传统气管切开组(OT组)。PDT组在床边纤支镜引导下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套管置入术;OT组采用传统的外科经典手术行气管套管置入。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的大小以及相关并发症和安全性等差异。结果 PDT组操作时间(7.84±2.03)min、术中出血量(2.50±1.48)ml、切口(1.17±0.26)cm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OT组。结论 PDT具有微创、组织损伤小、出血量少、扩张过程中可控性强、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纤支镜直视下PDT可以保证扩张充分,并避免气管后壁损伤,特别对非正常体位患者,更有利于提高成功率,规避了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喉罩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60例ASA Ι~Ⅱ级拟在全麻下行眼科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喉罩-七氟醚组(实验组)和氯胺酮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体动反应,呼吸抑制,术后嗜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术后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喉罩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适合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诱导快,术中安全平稳,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七氟醚与钠石灰的实验研究武警总医院麻醉科李会光韩曙君赵景欣(北京100039)关键词七氟醚钠石灰实验研究新的吸入麻醉剂七氟醚,因具有血气分配系数(063)小于目前使用的各种吸入麻醉剂等优点而被世人所瞩目,但因与钠石灰起反应能产生5种分解产物(P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双频谱指数(BIS)作为判断小儿镇静程度的标准,研究不同剂量异丙酚诱导插管小儿的镇静程度,以探讨异丙酚在小儿诱导插管中的最适宜剂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儿40例(年龄6~12岁)。术前30 min常规肌肉注射哌替啶1 mg/kg和东莨菪碱6μg/kg。将患儿随机分为4组,麻醉诱导分别经静脉缓慢注射异丙酚2.0、2.5、3.0、3.5mg/kg,然后注射芬太尼2μg/kg、咪唑安定0.1 mg/kg、维库溴胺0.2 mg/kg,注射完毕2 min后行气管内插管,术中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分别纪录各组在麻醉前、插管前1 min和插管即刻时的BIS、MAP、HR、SpO2。结果:(1)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麻醉前相比,插管前1min各组患儿MAP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其中以3.5 mg/kg组患儿为最显著(P<0.01);插管即刻2.0mg/kg MAP升高(P<0.05),3.5 mg/kg组轻度降低(P<0.05),2.5 mg/kg和3.0 mg/kg组无显著变化。与插管前1 min相比,插管即刻2.0 mg/kg和2.5 mg/kg组MAP、HR均不同程度升高(P<0.05),3.0 mg/kg和3.5 mg/kg组无显著变化。(2)意识水平:插管前1 min各组的BIS值分别为68.2±5.3、60.3±4.8、52.1±4.2、41.2±2.8,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1);与插管前1 min比较,插管即刻时2.0 mg/kg和2.5 mg/kg组BIS值均显著升高(P<0.05),3.0 mg/kg和3.5 mg/kg组无显著变化。结论:患儿采用3.0mg/kg异丙酚配合芬太尼2μg/kg、咪唑安定0.1 mg/kg和维库溴胺0.2 mg/kg诱导插管时,患儿意识处于比较适当的麻醉水平,且血流动力学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同等麻醉深度下七氟烷和丙泊酚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耳鼻喉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PA、PB、SA、SB组,各15例),行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PA和PB组术中维持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SA和SB组术中维持采用七氟烷持续吸入,研究期间4组均维持同等麻醉深度[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40~50]。麻醉平稳后PA和SA组单次给予2倍95%有效剂量(ED95,0.1mg/kg)顺式阿曲库铵,PB和SB组单次给予3倍ED95剂量(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采用4个成串刺激(TOF)方式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记录各组注入顺式阿曲库铵后阻滞起效时间T0,TOF无反应期TR0,TOF后第一个肌颤搐T1恢复到5%、25%、75%和95%的时间(T5、T25、T75、T95),TOF比值恢复到70%的时间(TR70)以及肌松恢复指数(RI)。结果 SA和PA、SB和PB组间T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组TR0、T25、T75、T95、TR70、RI与PA组相比明显延长(P<0.05),分别延长62%、49%、45%、47%、49%、33%;上述指标在SB组较PB组明显延长(P<0.05),分别延长26%、26%、29%、36%、39%、48%。结论同丙泊酚相比,七氟烷可明显延长顺式阿曲库铵的维持时效,其深度阻滞和外科阻滞期明显延长,同时恢复时程亦相应延长,并增加其残余肌松作用。  相似文献   

13.

Purpose:

To determine core body temperature variations in children undergoing MRI exams on 1.5 Tesla (T) and 3T magnetic field strengths and with and without propofol seda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Temporal artery temperatures were prospectively collected on 400 consecutive patients undergoing 1.5 Tesla (T) or 3.0T MRI scans. A cumulativ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created using age, weight, MRI protocol, sedation status, pre‐MRI temperature and MRI strength to assess risk of temperature change.

Results:

For patients with complete pre‐ and post‐MRI temperature data, mean temperatures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0.0155°C, 95%CI, ?0.035, 0.064; n = 385). Temperature chang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propofol‐sedated and nonsedated patients (?0.26°C ± .44 versus 0.24°C ± 0.42; P < 0.0001), as did temperature changes for patients on the 3T (0.076°C ± 0.52) versus 1.5T (?0.06°C ± 0.48; P = 0.011). Sedation status, age, MRI strength, and MRI protocol accounted for 44.17% of temperature variance. The temperatures of 15 patients' (3.9%) decreased >1°C; 12 were on the 1.5T. All 7 patients (1.8%) who increased >1°C were non‐sedates.

Conclusion:

Clinically significant core body temperature change is uncommon in children undergoing MRI with different magnetic field strengths, and with and without propofol sedation. J. Magn. Reson. Imaging 2011;33:950–956. © 2011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口服异丙酚对伤害性刺激的抑制作用及量效关系.方法用昆明小鼠福尔马林足底注射和0.6%醋酸腹腔注射复制疼痛模型,观察和记录口服不同剂量异丙酚(100、150、200、250mg/kg)对小鼠自发缩足和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口服异丙酚剂量为100mg/kg时,对福尔马林诱发的自发缩足反射及醋酸诱发的扭体反应次数无明显影响,增加剂量后,自发缩足反射及扭体反应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口服异丙酚对福尔马林和醋酸化学刺激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CD14+单核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规律及丙泊酚持续小剂量镇静对HLA-DR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烧伤而积大于30% TBSA的严重烧伤患者30例,其中17例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13例除常规治疗外还应用丙泊酚持续小剂量镇静治疗(丙泊酚治疗组),分别于镇静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表面HLA-DR抗原表达情况.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结果 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24h内CD14+单核细胞表面HLA-DR抗原表达率(25.07%±14.83%)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76.45%±7.96%,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第3、5天CD14+单核细胞表面HLA-DR抗原表达率(分别为27.76%±11.36%、27.11%±14.49%)明显低于丙泊酚治疗组(分别为35.44%±11.55%、37.47%±1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7天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丙泊酚可能通过抑制应激激素的过度释放而减轻烧伤患者的过度应激反应,进而改善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窦田友  霍焱  李君辉 《武警医学》2018,29(8):766-769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 track surgery,FTS) 结合七氟醚、异丙酚全麻对老年乳腺癌术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1例)。术前麻醉中,两组患者均行依托咪酯、芬太尼、维库溴铵、咪达唑仑诱导麻醉,其中七氟醚组患者予以七氟醚维持麻醉,丙泊酚组患者予以异丙酚维持麻醉。评价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统计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Aldrete评分;同时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MMSE评分)评估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均为100%。平均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指标值的比较上,丙泊酚组均短于七氟醚组(P<0.05);在平均 Aldrete评分指标值的比较上,七氟醚组低于丙泊酚组(P<0.05)。术后2 h,两组患者平均MMSE评分较麻醉前均降低(P<0.05),七氟醚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8.71%,丙泊酚组为19.35%,七氟醚组高于丙泊酚组(P<0.05);术后12 h,七氟醚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2.58%,丙泊酚组为9.68%,七氟醚组高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 七氟醚、异丙酚全麻在老年乳腺癌患者麻醉中能取得相当的麻醉效果,但FTS理念下异丙酚麻醉患者的苏醒质量优于七氟醚,且能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康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异丙酚靶控输注(TCI)时意识消失-清醒时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和非线性参数关联维数(D2)、近似熵(ApEn)、复杂度(Cx)的变化。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肢手术患者20例,血药浓度(Cp)为目标TCI,0.3~0.5μg/ml浓度梯度上下调整Cp予术中镇静,直至患者意识消失,每个预期浓度维持12min,记录患者意识清醒-消失时的脑电BIS值和非线性参数。结果意识消失-清醒时,BIS值分别为67.3±7.9,80.2±6.2;D2值分别为3.01±0.16,3.45±0.18;ApEn值分别为0.71±0.060.84±0.05;Cx值分别为0.44±0.05,0.55±0.05。在意识消失时的脑电确定性阈值(定义为100%特异度)BIS为51(灵敏度3.8%)D2为2.90(灵敏度30.3%),ApEn为0.69(灵敏度42.3%),Cx为0.41(灵敏度25.5%)。结论BIS、D2、ApEn及Cx均可反映异丙酚镇静时意识消失清醒的变化,提示四个值中ApEn是区分意识清醒-消失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重症肌无力患者经胸骨正中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术中的应用,并比较其效果.方法 搜集2008年7月—2011年6月于解放军309医院麻醉科行胸骨正中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156例,分为2组,其中应用靶控静脉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P组)80例,应用吸入七氟烷复合静脉输注瑞芬太尼麻醉患者(S组)76例,均不加用肌松药.采用4个成串刺激(TOF)检测神经肌肉传递功能.以手术开始(切皮)前作为0时点,每30min记录1次各规定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基础状态下与拔管后的血气分析及呼吸频率等指标,直至麻醉结束,同时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拔管时间、输入液体及瑞芬太尼总量.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均顺利完成手术,S组手术开始后各时间点TOF值均明显低于P组(P<0.05).手术后,P组pH值和PaCO2较S组显著升高(P<0.05),PaO2则显著降低(P<0.05).在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及瑞芬太尼用量的比较上,S组明显低于P组(P<0.05).两组患者在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输入液体总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接受胸骨正中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术时,在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应用七氟烷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安全有效.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对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的抑制更具有优势,对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脑电指数监测异丙酚镇静深度的准确性。方法选择30例听力正常的手术病人,硬膜外联合腰麻阻滞后,微量泵泵注异丙酚,观察听觉诱发电位和脑电变化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腰麻效果满意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脑电指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听觉诱发电位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脑电指数都是监测异丙酚镇静深度的重要指标,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对意识转变的监测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