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389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所有的54例早期胃癌病例,用常规病理学方法对54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早期胃癌在发病部位上与进展期胃癌基本相同,以胃窦、胃体部多发,大体分型以Ⅲ型多见,组织学上均为腺癌。结论应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降低胃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总结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选择延安市人民医院10年问胃镜发现并行外科手术经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病例31例,对其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加以分析。结果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8.05%;部位以胃窦部较多占48.39%;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90.48%,浸润愈深,淋巴结转移愈早,愈后愈差。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早期胃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选择开展内镜以来,20年间胃镜发现并行外科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的病例187例,对病理组织学特点及随访结果加以分析.结果:早期胃癌切除占胃癌切除的4.99%;电子内镜检查活检证实为早期胃癌的阳性率为93.1%(174/187);部位以胃窦居多占49.2%;Ⅰ型、Ⅱ型、Ⅲ型早期胃癌检出率分别为25.7%、54.0%及20.3%.结论:早期胃癌临床无特征性症状,诊断主要靠内镜医师认真细致观察和识别早期胃癌的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发现有益和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本组对105例早期胃癌患者,综合分析其临床与病理特点.结果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大部数患者有上腹部不适、胃痛史,大体分型以Ⅱ型(表浅型)占大多数,病理分类中以管状腺癌为主.结论 早期胃癌好发于中老年人,恶性程度低,临床表现与一般胃病无特殊区别,需要病理来提高早期诊断率,病理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85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记录早期胃癌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肉眼分型、组织学分型和淋巴结转移状况。结果早期胃癌发病高峰为40~59岁,以男性多见;肉眼分型以凹陷型、浅表型为主;组织学分型以高、巾分化腺癌为主;7.06%患者伴胃周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葺墨为94.12%,不伴胃周淋巴结转移的黏膜内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100%。结论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是改善胃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58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方法58例术前均作了胃镜检查,首次确诊为癌或疑癌的29例(50%),7例平坦型胃炎伴灶性糜烂及出血,2例诊断为萎缩性胃炎,2例诊断为胃息肉,5例为良性溃疡。本组首次活检经病理证实为癌的2O例(62.5%),复查活检证实为癌的7例(28.1%),1例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伴Ⅱ~Ⅲ级异型增生,术后确诊为癌,2例病理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伴异型增生Ⅱ级,经随访复查最终找到癌细胞。讨论胃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占消化道恶性肿瘤之首,近年来又有升高的趋势,对胃癌早期诊断水平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丘文峰 《广西医学》2000,22(5):1072-1073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内(1).随着对胃癌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深入探讨,胃癌的检出正逐步趋于早期化和微型化发展,对于不典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肠上皮化生及恶性贫血等病同胃癌发生关系也日趋重视.查阅我院1988年1月至1998上12月660例胃癌患者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认早期胃癌29例(占4.39%)的临床和病理资料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观察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3月来该院治疗早期胃癌的患者50例,对5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结果通过分析发现,高分化腺癌在贲门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胃体和胃窦部(P〈0.05),低分化腺癌在胃窦部的发生率高于胃体和贲门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查癌灶〈3 cm的早期胃癌患者中,发现粘膜内癌发生率明显于高于粘膜下癌的发生率(P〈0.05)。而对于癌灶〉3 cm的早期胃癌患者,粘膜下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粘膜内癌的发生率(P〈0.05)。经过早期手术治疗,患者的存活率明显增大。结论早期胃癌根据其分化不同生长的部位也不同,癌灶大小对癌组织的生长部位也有影响,所以临床医生在诊断,需要加强重视,避免漏诊,尽早检查胃癌,尽早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陈磊  杨建民 《重庆医学》2003,32(9):1174-1175
目的 探讨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方法,减少漏诊。方法 对24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症状无特异性。钡餐检查符合率为71.4%。1次胃镜确诊者14例,2次以上胃镜检查明确者6例,镜下疑诊而手术明确者4例。结论 早期胃癌临床缺乏特异表现,胃镜检查时正确取活检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早期胃癌临床病理,提高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牟1月~2007年12月26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早期胃癌26例占同期252例胃癌手术的10.3%.病灶位于胃窦18例(69%),胃体3例(13%),胃角3例(13%),贲门2例(7%).病灶≤2 cm的15例(57%),病灶在2~4 cm的7例(27%).病灶≥4 cm的4例(15%).早期胃癌大体分型中,Ⅱ型17例(65%),Ⅲ型5例(19%),I型4例(16%).黏膜内癌18例(3例原位癌),黏膜下层癌10例.手术病例发现淋巴结转移6例(23%),其中黏膜下层癌转移率40%(4/10),而黏膜层11%(2/18).26例术前均行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胃癌23例(88%).结论 内镜检查已成为早期胃癌诊断的首选方法.同时,加强专业人员对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的认识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及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诊治的有关因素。方法查寻我院1997年3月-2007年3月期间900例确诊为肖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其中以46~61岁(平均年龄为50.35岁)为高发年龄段,且以男性患者为主;肿瘤发生部位主要位于胃窦部;其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结论胃癌的发病与年龄、性别有较明显的关系,其发生部位与病理类型也出现一些新特点,在诊断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早期胃癌内镜下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下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早期胃癌患者42例,以上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本组患者均行内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活检钳钳取组织,直径小于1.0cm全部取材,直径大于1cm较多取材.取材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①病变部位和胃镜下形态:胃窦10例,胃体9例,胃角15例,贲门8例.胃镜下形态:Ⅰ型1例;Ⅱa型1例;Ⅱb型5例;Ⅱ型24例;Ⅲ型11例.②病理组织学检查:腺癌19例,占45.2%.粘液细胞癌12例;印戒细胞癌1例.鳞癌10例.结论:早期胃癌内镜下形态多表现为浅表凹陷和溃疡型,胃壁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重视内镜检查并准确行粘膜活检有助于尽早发现早期胃癌,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经病理证实早期胃癌10例的X线表现,并对其X线诊断、X线检查方法、投照体位及鉴别诊断等进行了讨论,强调胃低张双对比造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凌红  许岸高 《医学综述》2006,12(23):1469-1471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早期诊断对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各种检查手段中内镜检查配合病理组织活检仍为目前早期胃癌诊断最主要及可靠的方法。因而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专科医生对内镜下早期胃癌诊断技术的认识,并加强对癌前疾病、癌前病变的随访,对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丹  李一凡 《黑龙江医学》2011,35(3):212-213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对45例胃癌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多数患者45例(91%)最初期可有轻度腹胀、腹泻,但经调整、适应,均能完成喂养.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恢复,应大力提倡使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6.
张钢志  戴宁 《医学综述》2008,14(7):1009-1011
在早期胃癌(EGC)的诊断中,内镜检查是最直接、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目前,有多种内镜检查方法用于临床:普通电子内镜、放大内镜、染色内镜、超声内镜、荧光内镜、近红外线电子内镜、窄谱成像技术、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等。各种方法在EGC的诊断中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在临床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制定相应的筛查方案,以提高EGC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血管发生在早期胃癌进展中的作用及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我们采用抗第八因子相关性抗原的抗体,以ABC法检测了41例早期胃癌的微血管数。结果表明,早期胃癌的微血管分布不均匀,呈异质性,平均数目为22.5根。有淋巴管浸润或侵及粘膜下层时,其微血管数显著增多(P<0.01)。呈浸润性生长或有淋巴结转移时,微血管数亦有增多倾向(P>0.05)。微血管数多于23根的患者,术后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提示血管发生可能影响早期胃癌的进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胃癌术后复发行再手术治疗69例病例进行分析。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4年4月收治69例胃癌术后复发患者,给予再次手术治疗,并在术后随访患者的基本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生存率明显不同,从术后第1年85.51%,至术后第五年下降到2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所导致的并发症及存活年度有明显差异。结论只有在初次胃癌术后早期对患者行详细检查、排除病变及尽早行复发性手术治疗才可提高手术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