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曼  谭奕东  农委信  李乐  林孙龙 《广西医学》2020,(21):2817-2820+2824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脑血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重症监护病房谵妄评估表结果将48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脑病组(29例)和非脑病组(19例)。患者均在入院第1天与第3天进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速度(Vs)、舒张期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的变化。结果入院第1天,相较于非脑病组,脓毒症脑病组患者的Vs、Vm、搏动指数值升高,Vd降低(均P<0.05)。入院第3天,脓毒症脑病组患者的Vs、Vm、搏动指数值均较入院第1天降低,Vd较入院第1天升高(均P<0.05);非脑病组患者的Vs、Vm、Vd、搏动指数值与入院第1天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脑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值改变可能与脓毒症脑病的发病相关。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动态获得各项脑血流指标,更早地发现脓毒症患者的脑血流变化,是评估脓毒症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方法,有利于指导脓毒症脑病的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脓毒症脑病患者脑血流速度、脑电活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患者分为脓毒症无脑病组与脓毒症脑病组,另取18例门诊自愿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和比较各组患者平均脑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采用脑电图及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和比较各组患者脑电活动的变化。结果:脓毒症脑病组患者平均脑血流速度明显低于脓毒症无脑病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脓毒症脑病组患者脑电图中α波较对照组和脓毒症无脑病组明显下降,δ波明显增加,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脓毒症脑病组与对照组、脓毒症无脑病组相比,P1振幅明显下降,S-P1及N1-P2潜伏期明显延长,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1-N1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脓毒症脑病患者脑血流速度的检测及脑电活动变化监测对早期发现脓毒症脑病具有重要的客观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与脓毒症脑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脓毒血症患者60例(普通脓毒症组30例,脓毒症脑病组30例)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非脓毒血症组30例其他病区住院患者作对比研究。比较分析普通脓毒症组,非脓毒血症组以及与脓毒症脑病组间在治疗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以及APACHEⅡ评分及Glasgow评分的差别,并比较脓毒症脑病组经治疗后好转与恶化患者治疗第1天时相关指标水平。结果:在治疗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PCT、CRP水平、APACHEⅡ评分比较中,由高至低依次为脓毒症脑病组、普通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而Glasgow评分由低至高依次为脓毒症脑病组、普通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脑病组经治疗后23例好转,7例恶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第1天时血清PCT指标,好转组血清PCT指标明显低于恶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脓毒症脑病患者血清PCT、CRP水平较其他疾病存在明显上升趋势,且经治疗预后较好患者的血清PCT明显低于恶化患者,血清PCT在脓毒症脑病的诊断与预后预测中,均可为临床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脓毒性脑病发生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并发脓毒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109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影响脓毒性脑病发生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脓毒性脑病发病率为51.38%;高龄、长期吸烟史、糖尿病、冠心病、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20分的脓毒症患者易并发脓毒性脑病;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及入院时APACHEⅡ评分≥20分是脓毒性脑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和APACHEⅡ评分≥20分是脓毒性脑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脓毒性脑病的发病率高,对有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和APACHEⅡ评分≥20分脓毒症患者应密切观察,凝血功能障碍和APACHEⅡ评分≥20分的脓毒性脑病患者病死率高,对临床上评估脓毒性脑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探讨脓毒症患儿并发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珠海市妇幼保健院104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儿童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脑病的脓毒症患儿病死率显著高于无合并脑病的脓毒症患儿;有凝血功能障碍患SAE的比例高于没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儿;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评分)≤80分的患SAE比例高于>80分组;尿素氮(BUN)、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在SAE组与无SAE组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E组显著高于无SAE组。结论凝血功能障碍及PCIS≤80分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发生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脓毒症脑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脓毒症脑病是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的脑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脓毒症期间大脑信号传递,神经传导物质转换,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内皮细胞活化和血-脑脊液屏障损伤等有关,本文就脓毒症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7.
脓毒症是宿主与病原体之间通过凝血反应及炎症反应而相互作用,造成机体器官功能损害的复杂临床综合征。按严重程度可分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严重脓毒症是指脓毒症合并器官功能障碍;脓毒性休克是指给予足量的液体复苏后仍然伴有无法纠正的持续性低血压,是严重脓毒症的一种特殊类型[1]。脓毒性脑病(septic encephalopathy,SE)由 Bright 于1827年首次提出,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最常见的脑病之一。脓毒症发病率约为0.3%,病死率约25%[2],创伤所致的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在ICU 内的病死率可达60%。现将近年来脓毒症的发生机制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舌下微循环变化特点及微循环障碍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49例脓毒症患者分为非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组(23例)和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组(26例),应用旁流暗视野技术观察两组患者舌下微循环指标,同时监测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 与脓毒症组患者相比,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组患者舌下微循环障碍明显,总血管密度TVD(6.11 ±2.19mm/mm2 vs 8.51±2.11mm/mm2,P=0.000,r=-0.513),灌注血管密度PVD(7.23±3.09mm/mm2 vs 9.94±2.17mm/mm2,P=0.010,r=-0.505),灌注血管比例PPV(47.48%±20.60% vs81.46%±7.45%,P=0.000,r=-0.737),两组患者微血管流动指数无明显差别MFI(1.45±0.71 vs 1.89±0.85,P=0.054,r=-0.277);两组患者第28天病死率有明显差别(38.46%vs 13.04%,P=0.044,P<0.05).结论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舌下微循环障碍明显,其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脓毒症相关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脓毒症常见中枢系统并发症,又称脓毒症脑病(septic encephalopathy,SE)。SAE发生并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感染,而是由炎症反应引起的弥漫性大脑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涉及到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包括神经递质改变、神经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损伤等~[1],临床表现主要为睡眠觉醒障碍、谵妄、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目前SAE缺乏统一客观的诊断标准,并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2-3]。本文就SAE的相关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8):8-10
目的检测脓毒症脑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S100B浓度,探讨血清和脑脊液S100B浓度与脑电图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8例脓毒症脑病患者和10例普通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脑电图检查,检测血清1 h S100B浓度、血清72 h S100B浓度、脑脊液72 h S100B浓度,分析血清和脑脊液S100B浓度与脑电图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脑病组患者血清1 h S100B浓度﹑血清72 h S100B浓度﹑脑脊液72 h S100B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根据脑电图异常程度,将脓毒症脑病患者分为不同组别,血清1 h S100B浓度﹑血清72 h S100B浓度﹑脑脊液72 h S100B浓度均随脑电图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均P0.05)。结论血清和脑脊液S100B浓度可作为脓毒症脑病患者脑损害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持续性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脓毒症脑病(SAE)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随机区组法,将山东省胜利油田中心医院2011年4月-2014月4月收治的116例脓毒症患者按是否为脑病患者分为脓毒症脑病组(SAE)及非脓毒症脑病组(非SAE),比较两组BIS、PCT、S100β蛋白、GCS分数及APACHE-II分数差异,并就BIS与GCS分数及APACHE-II分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同时对以上指标在患者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SAE组PCT值(8.453±3.442)μg/L及S100β蛋白值(0.775±0.356)μg/L均高于非SAE组(4.775±2.874)μg/L、(0.146±0.096)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脓毒症脑病患者BIS与GCS及APACHE-II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54及-0.657,而脓毒症患者则无明显相关性,此外,两组患者不同治疗结局下各项指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脓毒症患者实施持续BIS监测有利于早期确诊患者是否并发脓毒症脑病,并对治疗预后起到一定的预判作用,同时BIS与GCS及APACHE-II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若配合PCT及S100β表达水平,则有助于准确评估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2.
1例48岁女性患者,6年前曾接受肾移植术,出现发热、反复癫痫发作和昏迷,发病2周后死亡。神经影像学检查(MRI)发现广泛病变,在两侧基底节、丘脑、小脑、脑干和大脑等部位出现了与脓毒症性脑病病理生理相关的异常表现。尸检诊断为脓毒症性脑病。脓毒症性脑病的MRI表现@Finelli P.F.$Hartford Hospital, 80 Seymour Street, Hartford, CT 06102-5037, United States Dr. @Uphoff D.F. @李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脓毒症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脓毒症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及对照组(22例)。对照组常规予维护器官功能,敏感抗生素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治疗方案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及CRRT治疗,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意识恢复时间。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APACHEⅡ及GCS评分明显改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CRRT治疗脓毒症脑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醒脑静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76例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8例.观察组给予醒脑静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e enolase,NSE)含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含量及治疗后退热时间、恢复意识时间的长短.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相对于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NSE含量、CR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退热时间、恢复意识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醒脑静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退热及恢复意识时间,降低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梦芹  杨洋  蒋永泼  林荣海  朱佳佳 《浙江医学》2019,(19):2121-2124,2128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encephalopathy,SAE)是脓毒症患者的严重弥散性脑功能障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存活者亦会遗留各种器官功能障碍等后遗症。SAE的临床表现常难以察觉,对其诊断相对困难。本文对近几年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各方面的研究要点进行综述,以增进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和提高SAE早期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脓毒性脑病(septic encephalopathy,SE)是脓毒症时频繁发作,并且十分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精神状态和运动功能的改变,包括神智异常、昏迷、激动及活动减少等。目前认为脓毒症时机体所产生的大量炎性介质作用于大脑,是sE最重要的发病原因。近年来,脓毒症的研究不断深入,但脓毒性脑病的研究和报道相对较少,目前尚缺乏对SE的全面认识,其发病机理、诊断标准、治疗都在争论当中,该病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治疗上主要直接针对脓毒症,对脑损伤尚无特效疗法,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SAE,将6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SAE组和非SAE组,记录2组患者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体温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高尿酸血症、凝血功能障碍、高同...  相似文献   

18.
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192例脓毒症患者初筛相关性脑病,随后根据相关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进行会诊讨论,综合分析后确诊和排除脓毒症相关性脑病。MoCA得分(26±3)分,灵敏度0.776,特异度0.963,与综合分析诊断的一致率为0.880,一致性较好(P=0.000),K=0.753±0.04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9±0.019(95%CI=0.891-0.966,P=0.000),最佳分界值25.5分;以25.5分预测排除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灵敏度0.779,特异度0.962;影响MoCA评测结果的因素有年龄、发病时间、合并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模型,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LP组)、BDNF组(B组)、酪氨酸激酶B受体拮抗剂组(N组)。于造模前Sham组和CLP组侧脑室注射5μL生理盐水,B组注射BDNF(2 ng/μL)5μL,N组注射酪氨酸激酶B受体(Trk B)拮抗剂NTrk2(1μg/μL)5μL后再行盲肠结扎穿孔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术后第2~6天行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训练,术后第7天行空间探索实验。结果:与Sham组比较,CLP组、N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CLP组、B组、N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占全象限停留时间比以及探索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Sham组比较,CLP组、N组虚拟平台穿越次数减少(P<0.05),与CLP组比较,B组平台穿越次数增多(P<0.05);4组大鼠在游泳速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脓毒症可致大鼠认知功能受损,BDNF可改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BDNF-Tr K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指由脓毒症引起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SAE是一种病理状态,至今尚未完全了解,其最重要的特点是虽然有脓毒症但中枢神经系统并无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体现为与脓毒症伴发的意识障碍.在SAE的早期,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率较低,因此其容易进展至严重阶段,从而导致患者的治疗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而SAE的治疗目前尚未有特效药物,多为针对脓毒症的治疗.文章即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SAE的诊断、治疗的新进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广大临床工作者加深SAE的认识,提高SAE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