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建华 《西南军医》2012,14(4):585-587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肿胀、浅静脉充盈及腓肠肌压痛等症状的发生率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肿胀、浅静脉充盈及腓肠肌压痛等症状的发生率为36.36%,实验组为4.55%,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63.64%,实验组为90.91%,实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利于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全自动周期性序贯加压充气泵对预防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40)早期使用周期性的加压充气泵,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进行护理干预;B组(n=40)采用常规护理。术后第7、14天两组患者均行侧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结果:A组无DVT发生,B组2例患者出现DVT,发生率为5%。术前两组冷感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第7、14天,A组冷感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使用全自动周期性序贯加压充气泵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DVT护理干预能降低人工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探究前瞻性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前瞻性护理,两组临床指标、凝血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对比,研究组手术时间、Har...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治疗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总结临床护理干预体会.结果 干预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症状(肿胀、疼痛、皮肤温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利于下肢骨折患者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人工全髋置换术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工全髋置换术已成为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髋关节疼痛 ,功能受限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及时有效地缓解疼痛 ,重建髋关节功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康复护理是否有利于提高疗效 ?我们对此作了相关研究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 1997年至今的 92例行THA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骨折手术患者168例,术后加强康复指导,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结果 168例患者中,5例出现早期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遵医嘱给抗凝、溶栓治疗后痊愈。结论良好的护理对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及术后顺利康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预防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术前评估、术后密切观察,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及早期功能锻炼等护理方法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年龄的股骨颈头下骨折、股骨头无菌缺血坏死、骨性关节炎、类风湿等患者,髋关节丧失功能后,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是重建髋关节功能的主要手段。髋关节置换术对减轻患者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效果显著。70年代,重建髋关节功能多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术中护理干预及规范治疗.方法 根据TAVR不同手术路径制定护理配合计划,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术前全面评估,术中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准确记录,对临时起搏、动脉置管、静脉用药管道、瓣膜安装、末梢循环、呼吸等进行系统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医护密切配合,手术顺利,23例患者均康...  相似文献   

10.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因其可继发致命性肺栓塞和远期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已被公认为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病率较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引起下肢DVT是一种不常见并发症(发病率0.17%)〔1〕,易被忽视,但此并发症一旦发生,后果严重。  相似文献   

1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因其可继发致命性肺栓塞和远期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已被公认为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病率较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引起下肢DVT是一种不常见并发症(发病率0.17%),易被忽视,但此并发症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为此笔者对1999~2005年我科27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发生下肢DVT的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诱发因素,并在2006—2010年对我科30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力求重视预防,减少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岳清彩 《西南军医》2009,11(3):558-55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我国近几年发展很快的一项新的矫形手术,该术创伤大,患者疼痛剧烈,术后切口疼痛可以产生荷尔蒙而加重肌体的损伤,引起血压波动、心率、呼吸加快、出汗,患者的整个注意力集中于疼痛本身,而致活动受限及引起一些并发症,因此,选用良好的术后止痛方法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术后身体恢复意义重大。我科对86例行THA的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PCA),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功能康复的原因。方法对210例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影响功能康复进行原因分析,制定个性化护理。结果对21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有效促进髋关节康复。结论通过对影响髋关节术后功能康复的原因分析,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髋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4.
深静脉血栓(DVT)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有着严重危害性。资料介绍美国静脉血栓的年发病率约占正常人群的1‰,在未采取预防措施的下肢关节置换术病人中,欧美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40%-70%(其中4.6%-19.7%发生肺栓塞,0.5%-2%死亡),我国多在20%-48%。研究表明,下肢近侧静脉栓塞的病人约50%伴有无症状的肺栓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前外侧、外侧、后外侧3种不同手术入路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同髋关节疾病的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脱位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9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例,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不同髋关节病种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及脱位的情况,总结术后并发症类型与入路选择的相关性。结果股骨颈骨折组536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后脱位3例。5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均为前外侧入路,后脱位3例均为后外侧入路。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组280例,发生后脱位1例,术后深静脉血栓1例。髋臼骨折术后骨性关节炎组50例,发生后脱位1例。髋关节发育不良组22例,术后发生脱位1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组38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组34例,发生后脱位1例。结论采用前外侧入路更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外侧入路更适合单纯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例。后外侧入路更适合髋臼骨折术后骨性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晚期强直性脊柱炎及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病例。个体化的入路选择可以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与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力学原理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双盲法将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行髋关节置管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力学原理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较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17.
袁灵 《西南军医》2010,12(2):395-396
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老龄化现象逐渐明显,因髋关节骨折或坏死而就诊的高龄患者日渐增多。高龄的老年患者多有行动不便,再加上骨质疏松,反应迟缓,发生髋关节骨折的几率较大。由于高龄患者(尤其是80周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人院时多合并有数种其他系统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肾病综合症等,如果长期卧床,会加速并发症的发生和多器官的衰竭。但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难度大,手术风险高,术前及术后的护理要求多,在医疗技术不十分完善的基层医院,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已被认为是治疗各种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段。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及时有效地缓解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痛宁胶囊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栓塞症中的作用。方法本组13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70例,年龄60~81岁,平均64.2岁。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静滴低分子肝素钠6250 U,1次/6 h,疗程7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服用肿痛宁胶囊,0.4 g次/,3次/d,5 d一疗程,用药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1/66),对照组为12.5%(8/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发生消化道出血6例,经内科对症治疗好转;治疗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肿痛宁胶囊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栓塞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而且价格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吴翠玲 《西南军医》2010,12(6):1261-126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被认为是髋关节疾病和骨折的最佳治疗手段.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改善关节活动及稳定性,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总体生存质量,人工关节置换具有关节活动较好,术后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老年病人坠积性肺炎等卧床并发症等优点.但如不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相关并发症,可能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机患者生命.对我科2008年至2009年5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以医护为主导,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的治疗模式,明显降低了相关并发症并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