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triosis,简称EM),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在生育年龄妇女中有10%左右的发生率,且有明显上升趋势。当前药物治疗EM依靠抑制卵巢功能诱导异位子宫内膜萎缩。在过去传统的方案是采用达那唑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EM疗效是肯定的,但它们存在着较多副作用,诸如肝功能损害,绝经症状,男性化表现,低雌激素综合征和骨质丢失等。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是妇科难治性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因盆腔疼痛而折磨患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病常用治疗药物有丹那唑、内美通、三苯氧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副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3.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远期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 1996~ 1997年曾对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进行观察 ,几年来持续进行追踪随访 ,现将随访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996年 10月至 1997年 9月 ,口服米非司酮每天 5mg ,连续 3个月 ,治疗有症状的子宫肌瘤 30例 ,服药前后B超测量子宫与肌瘤大小 ,诊刮取内膜送病检  相似文献   

4.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章骞  寿清和 《海南医学》1999,10(3):174-174,149
对101例经腹腔镜下治疗,开腹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应用米非司酮辅助治疗。方法米非司桐12.5mg口服,每天一次。持续3-6个月为一个疗程,同时进行妇检,B超,LA125及二次剖探术作为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逐渐减量的小剂量长程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依据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确诊和因盆腔包块手术确诊的50例病例,口服米非司酮25 mg,每日1次,连续用药3个月,继以10 mg/d连续服药1个月,随后10 mg隔天1次,连续用药1个月,继以维持剂量每3 d 10 mg连续服用1个月,共计用药时间为6个月。结果米非司酮在止痛及对月经的影响等方面效果优越。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控制症状率100%,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6.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其对性激素和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经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50例,月经d3—5开始口服米非司酮,每次25mg/d,连续服14d,继以10mg/d,连续服药2mo,随后10mg,隔天1次,连续用药2mo,继以维持剂量每3d10mg,连续2mo,共计用药时间为6.5mo。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B超检查征象改变及不良反应,并检测用药前、用药3mo、用药6.5mo、停药后3mo的性激素水平以及用药后的子宫内膜情况。结果所有病人经治疗后都出现闭经,症状和体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占75.9%,改善占24.1%;B超显示显效者占76.5%,有效者占23.5%。用药6.5mo血孕激素及雌二醇水平比用药前显著降低(P〈0.01),但停药3mo又恢复至用药前水平;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水平则无明显变化。用药后出现轻微潮热9例:性欲减退4例,轻度食欲减退2例。无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用药6.5mo后子宫内膜病理证实无异常表现。结论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明显且安全,激素水平停药后无明显变化,无低雌激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口服米非司酮片治疗3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片25 mg每日1/2片,连用10 d后改为1/4片,连用3个月后改为1/6片,长期服用不得间断,观察其临床疗效及生殖激素的改变.结果 米非司酮片对肝肾功能无损害,不影响第二性征及性功能,无雌激素样影响,亦无骨质丢失的危险,价廉易得,副作用小.结论 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8.
何芳 《当代医学》2014,(11):140-141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性激素和子宫内膜的影响,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n=44)。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月经来潮后第2 d开始服用2.5 mg/次,2次/周;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月经来潮后第2 d开始服用12.5 mg/次,qd,2组均治疗24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进行症状体征评分,空腹抽血检查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及雌二醇(E 2)水平,采用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评价2组临床疗效,统计1年内妊娠率。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82%;观察组1年妊娠率为31.82%,对照组1年妊娠率为11.36%,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χ2=6.792,P<0.05),1年妊娠率高于对照组(χ2=5.437,P<0.05);(2)治疗后观察组盆腔症状评分、总体征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及雌二醇(E 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黄体生成素(LH)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治疗后FSH、P、E2与显著低于对照组,LH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较孕三烯酮更适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更加有效缩小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妊娠结局,与其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作用更强有关,可作为常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00例手术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VI服米非司酮治疗(25mg,1d一次,3个月,之后12.5mg,1d一次,3个月),连续服用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服药3个月、6个月及停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黄体酮(P)和催乳素(PRL)水平。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内性激素的变化情况,了解长期服用米非司酮对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服药后血清FSH、LH、E2和P水平较用药前下降,其中E2和P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FSH和LH的下降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血清PRL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停药后3个月血清FSH、LH、E2和P水平恢复用药前水平。结论长期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的影响是可逆的,可有效缓解症状,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对骨代谢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传统药物丹那唑为对照,通过酶联免疫竞争法、放射免疫法和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用药前、后骨吸收生化指标尿脱氧吡啶啉/尿肌酐(DPD/Cr)和骨形成生化指标血骨钙素(BGP)与血碱性磷酸酶(AKP),研究米非司酮10 mg/d治疗EM 3个月对骨代谢的影响.结果用药3个月时米非司酮组与丹那唑组患者盆腔疼痛的缓解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用药3个月时骨代谢生化指标尿DPD/Cr、血AKP和血BGP与用药前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10 mg/d连用3个月,对EM患者骨代谢无明显影响,患者不会发生骨质疏松,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对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和内膜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影响。方法米非司酮组为20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合并不同程度贫血,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从月经第1天起给予米非司酮12.5mg/d口服,连续30d,第31~91天8mg/d口服。停药后立即手术;对照组为同期手术的36例未服用米非司酮的子宫肌瘤患者。两组手术后子宫标本均采用ER,P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的ER,PR表达。结果米非司酮组子宫内膜以增殖期变化为主,内膜的ER,PR表达处于早、中增殖期水平。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对子宫内膜是安全的,并不会增加其癌变倾向。  相似文献   

12.
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疗效及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长期低剂量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异常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和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选择围绝经期有异常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12例,口服米非司酮10mg/d,连续6个月,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子宫内膜病理的变化。结果:用药期间患者均闭经,治疗后较治疗前血红蛋白平均升高32g/L,子宫肌瘤的最大直径下降显著(P〈0.01);治疗后子宫内膜病理呈现增生期和(或)分泌期变化,未见异型性。结论:长期低剂量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术前口服米非司酮对降低负压吸宫术中所需吸宫负压,保护子宫内膜的作用.方法 将400例初孕早孕妇女分为两组,试验组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前72h开始口服米非司酮,比较两组间吸宫术中所需最高负压值,并记录术后阴道流血天数、术后2周子宫内膜修复率及手术并发症例数.结果 试验组吸宫所需负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术后阴道流血天数、术后2周子宫内膜修复率及手术并发症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非司酮可显著降低负压吸宫术中所需负压值,有效保护子宫内膜,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由胎儿型红细胞破裂释放胆红素所致,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该病发病率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居新生儿住院疾病首位,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后差,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胆红素脑病,可危及新生儿生命,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目前高胆红素血症的预测、发病因素、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成为国内外新生儿科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对近年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发病因素及防治等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及早给予干预及治疗,减少后遗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抗腹腔粘连材料为近期外科临床研究的热点,因着眼点不同研究结果迥异。文中介绍了抗粘连材料的分类,针对材料的不同性质,从抗粘连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局限性进行阐述,总结目前屏障材料类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种植支抗在牙颌畸形正畸临床中的应用实现了支抗的良好控制,在对支抗控制要求较高的疑难病例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因此,种植支抗逐渐被正畸医生所认识和接受.目前对种植支抗的研究也已成为口腔正畸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此文就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青光眼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是一类具有特异性视神经损害、眼内压过高和视野缺陷等特征的眼病。如果眼内压长期持续偏高,会使人致盲。通过查阅整理研究文献,本文综述了有关青光眼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青光眼治疗药物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异黄酮类物质是一类来自天然植物的多酚类化合物,因其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已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了近年来医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异黄酮类物质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其开发及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治疗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概述,阐述了病理毒理学及基因组学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并分析了我国治疗药物安全性评价的现状,对未来的治疗药物安全性作以展望。通过对治疗药物安全性评价进展的综述,旨在表明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国际一体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心肺脑复苏一直是急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心肺脑复苏经过历时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取得厂很大进展。本文简要回顾了心肺脑复苏的发展史,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①生存链增至5环。即迅速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反应系统;早期CPR;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②心肺复苏程序由“A—B—C”更改为“C—A—B”,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③心脏电除颤技术的应用。④心肺复苏的药物应用。⑤脑复苏。亚低温能改善神经系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