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在治疗86例四肢开放创面中出现的问题及不足,分析原因并探索对策。26例VSD敷料与皮肤接触缘出现压痕、水疱;15例自觉患肢疼痛,远端麻木感;3例敷料下坏死物存积;几乎所有病例VSD材料出现不同程度硬化并致局部不适。因此,VSD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不足,需根据病情调整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使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小儿软组织损伤5例,创面愈合快,避免了换药的痛苦,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目前在国内大多数地区得到了应用,通过在创面周围形成持续或间断负压的密闭空间,达到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生长的作用,为最终的皮肤覆盖创造条件。笔者结合负压吸引的适应证及作用机制,结合文献复习介绍其在骨与软组织创伤和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洛阳市偃师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骨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局部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局部创面采用凡士林油纱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14 d时创面愈合质量、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7 d时,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1.141、4.143、5.344,P均<0.001);治疗14 d时,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质量为优24例、良19例、中2例、差3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创面愈合质量为优17例、良14例、中8例、差9例(Z=-2.279,P=0.023);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9.42±3.56)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23.85±4.50)d(t=5.349,P<0.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0.83%无明...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13例地震伤复杂创面负压封闭引流(VSD)应用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该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感染和深部坏死所形成巨大创面的独特疗效与临床策略。方法 2008年5~8月,应用VSD技术修复汶川地震创伤13例、共15处创面。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感染和肌腱、骨外露,平均面积168.73cm2,平均创腔1392cm3。清创后将Airen-TM材料覆盖在相应大小的创面上或填入创腔内,持续40~60kPa负压引流,在有效消灭死腔、缩小创面前提下,分别采用自行上皮化愈合、二期直接缝合、游离植皮及皮瓣转移等方法覆盖创面。结果治疗2~7w后,全部创面愈合。11例获随访,时间4~11个月,平均8.3个月,修复质地良好。结论 VSD技术能充分引流和有效控制感染,刺激和诱导肉芽快速生长,迅速收缩创面、填充缺损、消除死腔,为创面修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明显提高修复速率,缩短了治疗周期,弥补了传统方法的诸多缺陷,是一种针对复杂创面的简便、安全、高效、理想的引流方法 。  相似文献   

6.
1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1.1材料(1)医用泡沫材料:主要成分为Polyviny—lalcohol,属合成敷料,外观形同海绵,泡沫微孔直径0.2~1mm,无免疫活性、耐腐蚀,有极好的吸附性和透水性,质地柔软与抗张力强。(2)多侧孔引流管:为硬质硅塑引流管,管壁质硬、能抗高负压。强力吸引时,管腔可保持通畅,具有良好的透氧和透湿性,能防止水分和细菌侵入。(3)抗高负压引流装置:一般选用抗高负压引流瓶,负压在450-600mmHg,抗高负压引流瓶小巧轻便,便于携带。  相似文献   

7.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科自2010年7月~2012年6月开展此类手术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5~83岁,平均49.5岁。其中组织损伤及皮肤缺损8例,骨筋膜室综合症2例,开放性粉碎性骨折2例。1.2材料与方法1.2.1材料VSD材料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由高分子聚合材料聚乙烯醇组成的医用泡沫敷料。外观形同海绵,白色、无毒、无免疫活性,耐腐蚀,有极好的吸附性和透水性,质地柔软,抗张  相似文献   

8.
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其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本文将对VSD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物理学机制、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为VSD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乳房脓肿切开引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48例患者分为封闭负压引流组(VSD组)和凡士林纱布填塞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愈合后瘢痕长度、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VSD组愈合后瘢痕长度明显缩短,换药次数减少8次,愈合时间缩短1 w,患者满意率高.结论 VSD用于治疗乳房脓肿疗效可靠、有效,能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并能保证乳房的完整、美观,同时能明显减轻医师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复杂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复杂性创面21例应用可冲洗VSD技术进行治疗,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予以植皮修复.认为可冲洗VSD技术应用复杂创伤性创面修复,可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是临床上一种治疗复杂性创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深度难愈创面上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8例深度难愈创面经负压封闭引流(VSD)、植皮或皮瓣转移治疗后愈合,表明VSD治疗方法简单有效,能安全有效地封闭创面,缩短处理创面时间,减少并发症,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107例软组织创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创面常规行清创、骨折内固定、持续负压闭式引流术、植皮或皮瓣转移,术后合理功能锻炼.88例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其中80例功能恢复良好,8例因复杂关节内骨折不同程度残留肢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使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创伤后感染及缺损创面6例,均全部治愈,证实VSD是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67例(79个创面)四肢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行手术清创、骨折复位、神经血管肌腱修复后,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敷料覆盖创面,经过1次或多次VSD技术治疗,除2例(4个创面)自动出院外,其余患者创面通过直接缝合、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闭合创面,肢体均获满意外观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结合有限内固定和(或)外固定支架固定,Ⅱ期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治疗16例Gustilo ⅢB型损伤,结果 22~34d创面获得愈合,3~6个月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MEBO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感染性创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感染性创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换药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MEBO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愈合效果、感染控制情况及换药时的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26.0±1.8)d,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55.0±1.6)d,两组对比,t=69.84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创面乙级愈合者30例,丙级愈合者6例,对照组患者创面乙级愈合者14例,丙级愈合者18例,两组对比,u=3.377,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换药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的创面疼痛评分为(1.2±0.1)分,对照组患者的创面疼痛评分为(4.0±0.6)分,两组对比,t'=26.079,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植皮前创面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治疗组有5例患者存在细菌感染,对照组有13例患者存在细菌感染,两组对比,χ~2=6.2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EBO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感染性创伤创面,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缓解创面疼痛,预防瘢痕增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开放创伤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点引流液病原菌阳性率和病原菌构成,探讨单次负压封闭引流术最佳疗效时限。方法对25例开放创伤患者行VSD治疗,并分别在术后3、5、7、9、12和14 d以无菌操作取引流管内引流液行细菌培养。结果术后3、5、7、9、12和14 d引流液病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4.0%、44.0%、20.0%、36.0%、48.0%和72.0%;检出病原菌71株,革兰阴性杆菌46株,革兰阳性球菌25株。结论开放创伤行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过程中引流液病原菌培养阳性率先降低后增高,术后7 d降到最低,提示7 d是单次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开放创伤最佳疗效时程。  相似文献   

18.
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救治过程较长。本研究经负压封闭引流( VSD)联合邮票植皮治疗此类患者25例效果较好,虽VSD治疗费用较高,但可以明显减少护理费用,平均费用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小儿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6月,采用VSD技术治疗小儿严重损伤共35例,待创面肉芽生成良好,外露的肌腱、骨膜表面有新鲜的肉芽组织覆盖后,给予植皮或者皮瓣转位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分别经1~3次VSD治疗后,创面均植皮或皮瓣转位成功,创面闭合,外观良好。结论 VSD技术治疗小儿严重损伤,可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缩短病程,减少痛苦,与成人应用VSD相比,临床和社会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治疗儿童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方法以收治的18例四肢创伤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或不伴骨、软骨、肌腱外露的儿童病例为实验组,给予彻底清创后行VSD治疗,1~2疗程后行植皮或皮瓣转移术。植皮病例术后再行VSD治疗。以20例四肢创伤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的儿童病例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VSD治疗1~2疗程后15例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其中包括创面骨外露5例,软骨外露3例,肌腱外露4例,均行游离植皮;3例创面肉芽生长少,其中2例软骨外露范围较大,1例为足背大片肌腱外露,均行皮瓣转移。所有病例创面均修复愈合。与常规换药方法比较,实验组伤后至Ⅱ期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换药次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植皮成活率较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感染、外露骨坏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VSD技术能刺激肉芽生长、减少皮瓣手术、减轻痛苦、缩短疗程,是治疗儿童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应用时应根据患儿全身及创面局部特点适当调整,对软骨外露范围较大的创面多数需配合皮瓣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