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目的:旨在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方法:通过给予个体化的的心理干预,掌握口腔癌患者的心理需求,及从确诊到手术方案制定、手术及手术恢复期、出院指导等一系列心理特征。结果:心理干预使患者从消极心理到积极配合,对治疗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结论:重视口腔癌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有助于疾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王银莲  吴林艳  李思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4):423-424,427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口腔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影响。方法 将90例口腔癌住院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术前均进行常规准备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精神心理症状。结果 心理干预组心理精神症状显著低于常规组。结论 对口腔癌手术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病人的心理反应,有利于患者渡过手术难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口腔癌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例口腔癌患者进行测评比较。结果本组患者干预前(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干预后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SCL-90因子分≥1分的例数比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口腔癌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心理干预对口腔癌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口腔癌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9例口腔癌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5例,对照组4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生存质量指标得分。结果干预组生存质量指标得分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口腔癌手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手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口腔癌患者的心理调查及围手术期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手术前后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60例口腔癌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根据患者的危机心理及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制定手术前后干预措施,为促进癌症患者的康复提供参考。结果通过对口腔癌患者的心理分析并于手术前后实施干预措施,消除了患者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结论通过心理干预可使口腔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好转,针对围手术期病人实施常规治疗的同时,不能忽视心理干预,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消除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治愈疾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口腔癌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月的32例老年口腔癌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围术期的实际心理情况进行独立的测试,将收集整理的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根据患者的心理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32例老年口腔癌患者的人际关系程度、焦虑状态、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的分值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显著(P<0.05);通过实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后,各项因子比较明显改善(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完善围术期的护理,促进老年口腔癌患者手术的顺利完成,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探讨口腔癌患者术后自我形象的表现特点及影响因素,针对性提出医务社会工作干预策略,以期为口腔癌患者自我形象适应提供临床路径参考。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口腔癌患者自我形象存在水平较低、带来严重负性影响、心理社会干预缺乏等特点,同时受到疾病因素、个人特质因素、支持系统因素、社会情境因素的影响。对此提出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开展心理社会干预,针对疾病因素提供信息支持;针对个人特质因素,从心理危机干预、自我认知接纳、优势视角引导鼓励三方面进行介入;针对社会支持系统因素,既重视已有支持系统的良性互动,又积极协助患者扩展新的支持系统;针对社会情境因素,医务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发挥科普教育和政策倡导的角色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胃癌是世界上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2000年统计,全球每年新发胃癌87600例,占所有新发癌症患者的9%,位居第4位。每年约有647000例患者因胃癌死亡,位居癌症死因的第2位,癌症及其治疗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状  相似文献   

9.
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红妍  孙永玉 《吉林医学》2007,28(2):232-232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静脉压升高为特征,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异常的全身性疾病,也是一种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仅以血压持续超过140/90 mmHg为特征的慢性病[1].高血压就像一个"隐形杀手"时时刻刻都会无声的危害人类健康.疾病的迁延不愈易引起各种心理问题,单纯依赖药物治疗无法达到长期稳定控制血压的目的.我科采取心理干预的方式通过对182例高血压患者的观察对照,出院后血压明显下降且稳定.  相似文献   

10.
心理干预在口腔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当代医学》2010,16(6):111-111
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肿瘤患者承受着心理、情感及社会压力,尤其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除了心理压力同时存在术后的颜面改变及功能改变,病人容易出现各种心理、行为变化,包括角色的改变、社交能力的下降、躯体功能的改变、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通过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自我认知,增加有效的应对策略,增强机体免疫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20例癌症病例随机分组,干预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一般性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行为干预3次,并要求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PMR),2次/日,持续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中国癌症患者质量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患者躯体功能、家庭理解与配合、对疾病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日常生活、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癌症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癌症的心理应对能力。有效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口腔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众多基因异常表达的复杂过程,与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密切相关。对近年来几种与口腔癌关系密切的癌基因(ras、erbB、c-myc、survivin、hTRT等)和抑癌基因(p53、Rb、p16、nm23、FHIT、PTEN等)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全面从基因组水平(如基因通路,基因网络等)研究口腔癌的发病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乳腺癌术后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护理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心理干预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6、8周末分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定2组疗效。并在出院后随访2个月评定化疗的依从性。结果:在治疗8周末,心理干预护理组患者HAMD-17、HAM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2个月随访的化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化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对晚期癌痛患者施以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联合干预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晚期癌痛病例100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0例与对照组500例,对照组施以一般护理内容,试验组则于对照组护理内容基础之上加用心理干预联合放松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晚期癌痛病例干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晚期癌痛病例干预后疼痛评分、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入选对象(P<0.05)。结论对晚期癌痛患者施以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联合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该类患者的癌痛程度,改善其睡眠质量,具有现实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伟  胡光秀  胡新国 《医学综述》2012,18(4):630-631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偏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联用黛力新和心理治疗,疗程8周。两组在入组前及治疗后8周分别记录临床症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同步进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评定和5-羟色胺含量的测定,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65,P<0.05);1年后随访,治疗组30例无一例复发,而对照组6例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3,P<0.05)。治疗8周后两组SCL-90总分和血5-羟色胺的下降幅度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联用抗焦虑药物和心理综合方法治疗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两种方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2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药物治疗组67例,心理干预组58例,药物治疗组口服抗抑郁药舍曲林50 mg,1次/d。心理干预组由其责任医师对产妇进行心理评估,制定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措施,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比较两组患者在6个月内、6~12个月、大于12个月痊愈的人数、治愈率及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但心理干预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3.62,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较快地治疗产后抑郁症,使产妇的心理状态更佳,抑郁症危险降低的幅度更大,而且缩短了抗抑郁药物的剂量和疗程,相应的减轻了药物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护士进行心理干预与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相关性.方法:对150名护士进行应对方式问卷、意志力自我测试、一般自我效能量表、静脉穿刺成功率[3]测试后,在常规心理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心理状况评定结果,给予系统的心理行为干预.6个月后重复以上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静脉穿刺结果测评前护士不进行静脉穿刺的强化及培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时,对检查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获得安全感,从身心两方面主动配合进行检查,顺利完成检查并减少不良反应。方法对71例行TEE检查患者进行具有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在检查前进行心理疏导,检查中和检查后给予心理指导。结果 71例患者检查前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进行并顺利完成检查,取得满意检查效果,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行TEE检查,患者摆脱不良心境,需要护理人员的积极引导,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是TEE检查安全、有效完成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