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科骨折患者并发急性创伤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56例骨折后住院并发急性创伤性精神障碍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最佳的护理对策.结果 骨科骨折患者并发急性创伤性精神障碍与严重创伤及意外、手术与麻醉、术后持续镇痛泵使用、心理因素、疼痛、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等因素有关.经积极观察早期发现,可得到及时治疗和护理.56例患者精神活动均恢复正常,14~28d出院,随访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采取积极早期观察发现病情,通过治疗和护理干预能够缓解骨科骨折患者并发急性创伤性精神障碍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老年髋部骨折合并帕金森病行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我科收治的8例老年髋部骨折合并帕金森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的综合护理包括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心理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1例术后3月出现假体松动,进行了髋关节翻修手术;1例术后一月余出现肺部感染转内科治疗;1例出现泌尿系感染;1例出现术后精神障碍。[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合并帕金森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术治疗后应施行全面的术后护理,尤其是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癫痫性精神障碍合并骨折患者的原因及临床护理。方法对40例在本院住院的癫痫性精神障碍合并骨折患者的资料及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癫痫性精神障碍骨折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发病次数为多;多数处于疾病的发病期,激惹性高,精神症状明显;癫痫性精神障碍伴骨折患者总积极因素和病情总估计明显比对照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性精神障碍合并骨折患者应尽快控制精神症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相似文献   

4.
非颅脑损伤的老年创伤后精神障碍临床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性精神障碍是指因突发或不可预测的外伤导致患者的精神行为脱离现实环境的一类精神性疾病,随着交通的发达,交通事故的增多,老年骨折患者相应增加,一些老年骨折患者入院后或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症状,我院自2000至2005年间收治老年骨折患者中,24例出现精神障碍,经过分析对症治疗及加强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探究.方法:选取该院2014~ 2016年收治的132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出现精神障碍的研究组、未出现精神障碍的对照组,对比分析术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结果: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包括出血、疼痛、睡眠以及心理等,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论: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精神障碍产生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加大护理力度,实施相应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16例精神障碍伴多发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16例精神障碍伴多发骨折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围术期加强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指导进行功能锻炼。结果:16例全部治愈,无并发症。结论: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精神障碍伴多发骨折患者的疗效,增加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手术后患者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72例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36例。对照组根据医嘱行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针对术后精神障碍的常见病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试验组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和精神症状平均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手术患者针对术后精神障碍进行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及精神症状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8.
邹锦萍  王俊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3):1683-1684
目的:探讨运用精神疾病专科护理与手术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方式对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患的患者实施手术后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2009年手术样本共计60例,按照是否具有精神疾患分成两组,比较两组间在术后护理方式上的不同,精神障碍的患者采用精神疾病专科护理与手术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方式,正常人群按照一般手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精神障碍患者组的一级护理天数比正常人群多3~5天,P<0.01,二者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患实施手术的患者,在术后采取精神疾病专科护理与手术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一级护理时间,降低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椎术后合并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9月-2011年10月在我科接受颈椎手术治疗的患者278例做临床资料分析,按术后有无精神障碍症状分为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其中,有症状组13例,无症状组265例.结果 有症状组中10例患者经治疗1周后治愈,3例患者2周后治愈.随访6~36个月均未再出现精神障碍.结论 颈椎术后并发精神障碍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可能与年龄、术前合并基础疾病、麻醉方式、手术方式、精神生理因素等有关,术后应早期诊治,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以有效防止术后精神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分析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结果:全部患者的合并症经术前处理相对稳定,39例平稳度过围手术期,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老年性精神障碍,2例患者肢体出现深静脉血栓,8例合并肺部感染,1例95岁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大,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和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及功能锻炼指导等情况。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结果患者的和并症经术前处理相对稳定,51例平稳渡过围手术期,4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老年精神障碍,1例出现静脉血栓,3例合并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护理措施,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40例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加强心理护理.结果:全部患者的合并症经术前处理相对稳定,平稳渡过围手术期30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老年精神障碍3例,患肢深静脉血栓2例,合并肺部感染4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大,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李玲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7):2165-2166
目的:探讨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选取35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重点加强病情观察,精神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35例患者癫痫发作及精神症状得到控制,1例因经济问题放弃治疗.结论: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在正常治疗的同时配合以综合、精神及心理护理,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使股骨颈脆弱,加之髋周肌群退变,易致骨折,股骨颈骨折是常见骨折,其次是肱骨骨折。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健康理念的转变,现对此类患者大多采用手术治疗,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全身功能下降,术后并发症多,经过临床观察老年患者术后易发生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因此做好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护理十分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臧丽明  孔令红 《吉林医学》2011,32(16):3339-3340
目的:总结护士在脊柱骨折治疗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26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主动执行各种护理措施。结果:全组手术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多合并截瘫、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全身变化,病情较为严重及复杂。应加强术前访视,密切配合,准备到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体位护理和呼吸管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6.
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康复指导,术后全身和患肢护理、指导康复锻炼等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细致良好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痛性治疗对老年骨折手术后并发创伤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相关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进一步减少创伤性精神障碍的发病率。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老年骨折手术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无痛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伤性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精神障碍发病率为17.86(5/28),高于治疗组的2.7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22,P=0.0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为(3.9±1.0)分,高于治疗组的(2.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P=0.01)。结论:采取积极的无痛性治疗,能够缓解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症状,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创伤性精神障碍的具体护理措施以及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份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颅脑外伤术后发生创伤性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共计34人,总结消除患者术后创伤性精神障碍的护理措施、以及如何预防这种状况发生。结果对发生创伤性精神障碍的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全面心理护理、舒适护理是最佳方法;术前做好健康宣教、术中合理用药、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是预防术后创伤性精神障碍的有效手段。结论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颅脑外伤患者的特点,采取积极主动、具有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术后创伤性精神障碍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病程,促进颅脑外伤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围手术期学科交叉下的个体化护理模式,以提高该类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护理人员在本科护理常规基础上结合精神专科护理要求,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家属教育、服药管理、专科指导等多项个体化对症护理措施。结果患者依据肝癌诊疗流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作精神障碍得到及时正确处理,术后一周康复出院。结论运用学科交叉下的个体化护理,提高了外科护理人员对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因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2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精神障碍分为精神障碍组(n=60)和非精神障碍组(n=190)。统计患者的基础资料及并发症情况,分析精神障碍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精神障碍组年龄、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进行全身麻醉的比例均高于非精神障碍组,且血红蛋白浓度和血钠水平均低于非精神障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钠含量、血红蛋白浓度、术后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全身麻醉均是影响患者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血钠含量、血红蛋白浓度、术后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全身麻醉均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在手术前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预防及治疗方案,防止术后出现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