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幕上大面积脑梗塞伴脑疝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幕上大面积脑梗塞伴小脑幕切迹疝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6年3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救治的17例幕上大面积脑梗塞伴小脑幕切迹疝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O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恢复良好6例(35.29%,6/17),中残3例(17.65%,3/17),重残4例(23.53%,4/17),植物生存1例(5.88%,1/17),死亡3例(17.65%,3/17)。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是治疗幕上大面积脑梗塞伴小脑幕切迹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脑幕切开治疗脑疝后大脑后动脉梗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脑幕切开对小脑幕切迹疝后大脑后动脉梗塞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2例颅脑损伤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患者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33例患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术。结果术后动态CT显示小脑幕切开组发生大脑后动脉支配的枕叶及部分颞叶脑梗死明显低于小脑幕未切开组。结论颅脑损伤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可以明显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小脑幕裂孔疝致颅内血管闭塞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小脑幕裂孔疝致颅内血管闭塞于朝春,段国升,余新光,周定标,许百男下行性小脑幕裂孔疝(DTH)病人预后较差,以往多认为系脑干受损所致,而对血管因素未引起注意。现报告4例脑外伤后DTH引起枕叶、丘脑、内囊梗塞,并探讨其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一、临床资料4例...  相似文献   

4.
小儿外伤性脑梗塞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外伤性脑梗塞3例报告李书圣胡力达李书玮小儿外伤性脑梗塞临床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经CT扫描证实、保守治疗痊愈的外伤性脑梗塞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14个月。于来诊前1天不慎从床上跌到地上,伤后11小时发现右侧肢体活动减少,而入院。查体:神...  相似文献   

5.
经岩骨四种联合入路临床运用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告经岩骨四种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颅内大型肿瘤30例。经迷路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听神经瘤18例,经乳突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其它桥小脑角肿瘤7例,后者与颞下入路联合切除中、后颅窝亚铃型肿瘤2例,与乙状窦后入路联合切除桥小脑角脑膜瘤3例。肿瘤全切除率为90%,术后重残或死亡3例。本文着重对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6.
外伤后脑梗塞CT分型临床意义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外伤后脑梗塞CT诊断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78例外伤后脑梗塞患采取影像学与临床相结合的原则进行CT分型,其分五型:1型,腔梗型(n=36);2型,单脑叶型(n=14),3型,多脑叶型(n=10);4型,挫伤出血型(混合型)(n=15);5型,小脑与脑干(n=3)。结果 1~2型疗效较好,3~4型病情严重,病死率与病残率增高。结论 外伤后脑梗塞CT分型助于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7.
幕上缺血性脑梗塞414例CT分析和分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经CT诊断为幕上缺血性脑梗塞414例,结合CT进行了分析,并将脑梗塞CT所见分为4期,第一次提出了CT阴性时为脑梗塞潜伏期,强调脑卒中CT阴性时,不仅可排除脑出血,同时也应预脑梗塞的存在,起到超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枕叶脑梗塞     
随着 CT、NMR、PET、VEP 等先进仪器的临床应用,枕叶脑梗塞的检出率明显增高.目前国内对枕叶脑梗塞报导较少,认识不足。本文拟对近年来有关枕叶脑梗塞的病因、临床特征、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有关文献进行整理,综述如下:病因枕叶脑梗塞的病因以高血压、动脉硬化最常见。心源性脑栓塞也不少见。较少见的有心脏导管术后,三叉神经带状疱疹、钩回疝、颈部操作按脊术后、心脏外科手术后等。临床表现1.视野障碍(1)同向性偏盲:为枕叶梗塞常见的征象。一侧枕叶梗塞出现对侧同向性偏盲。如果病变在一侧楔叶或舌回,出现病灶对侧象限盲。当纹状皮质损害时,可出现不对称的同向偏盲。由于梗塞部位不同偏盲的类型不同。中心视力保存,表现为黄斑回避,瞳孔光反应存在。(2)上下性偏盲:由枕叶梗塞引起的上下性偏盲(水平视野之半视力缺损或失明)非常少见。由上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脑梗塞事件相关电位及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听觉oddball序列研究了18例多发性脑梗塞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的P3成分,发现12例P3潜伏期比对照组显著延长;长谷川智测量表评分(HDS)平均23.4分,有13例属轻度智能低下。应用灯盏花素片治疗后, 14例P3潜伏期显著缩短,HDS评分上升。结果提示 ERPS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多发性脑梗塞患者认知功能的减退,并可作为一种评价药物疗效的特殊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2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成人髓母细胞瘤进行回顾性研究。所选病例年龄大于18岁,以颅内压增高及小脑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CT及MR为主要诊断手段,肿瘤位于后颅中线部位者15例,小脑半球7例,桥小脑角2例,幕上3例,幕上幕下多发部位1例。强调手术尽可能切除肿瘤加术后早期足量放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小儿头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头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12例报告李义召,郭洪志,李明欣,王小红,张英小儿头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临床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2例小儿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为11个月~12岁,平均5.9岁。...  相似文献   

12.
32例脑外伤后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治金成胜于小华我院从1987~1996年共收治脑外伤4500例,其中发现脑外伤后腔隙性脑梗塞32例(7.1%)。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21~77岁,平均54岁。脑外伤后至确诊最短3...  相似文献   

13.
小脑梗塞并发小脑扁桃体疝3例报告朴明液,吉万霞例1,女,50岁。右利,有高血压及冠心病病史。在做饭时,突然头痛、头晕、频繁呕吐2天,于95年2月1日入院。查体:BP23/16kPa,嗜睡,颈强3横指。四肢腥反射弱,右侧指鼻,跟膝胫试验不准。MRI示:...  相似文献   

14.
报道3例脑梗塞后皮质出血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脑梗塞后皮质出血多出现于发病后的第二周,持续3~5周。CT平扫示:在低密度灯周边皮质呈现蚓状等密度或高密度影,且可以被造影剂进一步增强,在MRIT_1加权相时,该蚓状影像更加显著。皮质出血多见于较大脑动脉闭塞的脑梗塞患者。临床上除可伴发痴瘸外,已有症状或体征不加重。结果提示:大面积脑梗塞自然病程中,可出现皮质出血,这系一良性病理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28例分水岭脑梗塞临床与CT,其中前分水岭脑梗塞6例,后分水岭脑梗塞12例,皮质下分水岭脑梗塞10例。  相似文献   

16.
GCS 3~5分幕上单纯硬膜外血肿病人的救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GCS3~5分特重型颅脑伤中幕上单纯硬膜外血肿病人的救治方法。方法脑外伤致GCS3~5分幕上单纯硬膜外血肿共28例,其中A组10例采用单纯血肿清除术,B组18例采用血肿清除及大骨瓣减压术,术后早期行小剂量多次脱水以及扩血管药物、高压氧等治疗。术后24h复查CT。结果A组病人均出现严重脑梗塞以及脑水肿,死亡9例(90%),B组病人也全部出现脑水肿,其中10例出现脑梗塞。但大部分病例较A组程度轻,严重脑梗塞以及脑水肿6例(33%)均死亡。结论GCS3~5分特重型颅脑伤单纯硬膜外血肿病人术后脑水肿及脑梗塞发生率极高.故应行大骨瓣减压术,术后早期给予小剂量多次脱水及血管扩张药等,可明显降低病人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氧合液在颅脑损伤后脑梗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应用氧合液治疗颅脑损伤后脑梗塞病人25例,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全组25例,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1.5~6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7例、坠落伤5例、打击伤3例;全组病人伤前无脑梗塞病史。临床表现:偏瘫13例、单瘫2例、偏身感觉障碍5例、失语2例、精神障碍3例。辅助检查:全组病人均行头颅CT扫描,发现梗塞灶33个,其中基底节区26个,其余分布于额、颞、顶、枕叶、脑干和小脑。2治疗方法与结果2.1氧合液制备仪器采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产XZY-B型血疗仪。将静脉使用液体进行溶氧活化处理,氧流量5L/min,500ml液体溶氧…  相似文献   

18.
自2001年至今我科5例脑外伤后小脑幕裂孔下疝引起枕叶脑梗死.现就其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19~51岁,平均35.5岁.  相似文献   

19.
降纤酶治疗脑梗塞临床分析(附56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脑梗塞患者56例,应用降纤酶10u静脉点滴3d并用5%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7-10d的32例脑梗塞患者作对照研究。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24h内用药的疗效显著高于24h后用药组(P〈0.01),且不受年龄影响。结论 常规剂量降纤酶治疗脑梗塞能显著改善临床症太,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出血与脑梗塞发病前后的血压动态观察刘合女高纪理选择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76例,既往病史和发病前后血压记录完整。经CT证实脑出血19例,脑梗塞57例。发病前血压(发病前10天内3次以上动脉压的平均值)脑出血组为15.9±0.9kPa(1kPa=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