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交叉性失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右利手者右大脑半球病变所致的失语称为交叉性失语。交叉性失语少见。我科八年来共诊断八例(占我组失语症患者250例的2.8%),均为男性右利手者,头颅CT扫描均证实右大脑半球单发病灶,其中脑梗塞7例,脑出血1例。均于发病三个月内作失语检查。其中交叉性Broca失语一例,交叉性传导性失语一例,交叉性Wernicke失语一例,交叉性经皮质运动性失语一例,交叉性经皮质感觉性失语三例,交叉性丘脑性失语一例。此8例各型交叉性失语之临床表现与右利手左大脑半球病变产生的各相应类型失语无根本不同。产生交叉性失语是患者的大脑半球语言中枢的逆转所致(不在左侧而在右侧大脑半球的对称部位),它与遗传有关。失语症类型与患者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纯失语性卒中: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纯失语性卒中(附8例报告)谢鹏飞,沈祥骏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失语症大多伴有偏瘫,但有些病例仅有失语而无偏瘫,若无CT检查,易造成临床误诊。现将我们诊治的8例纯失语性卒中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1例;年龄45~69岁,平均58.1岁...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致失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例诊断明确的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均伴失语。其中运动性失语5例,混合性失语4例,感觉性失语1例。除1例右颈内动脉闭塞致交叉性失语外余9例头颅CT左侧优势半球均可见病灶。2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无临床神经体征,侧支循环的代偿是无症状性闭塞的一个重要原因。失语与CT证实的优势半球病灶多属一致,失语的类型则因Narie方形区血供复杂及其侧支循环情况不同而难以确定。单纯运动性失语康复较快,混合性或感觉性失语康复较困难,常明显慢于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97年以来用尼莫地平针(山东新华制药厂生产),配合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64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64例,男26例,女38例,年龄38-81岁(平均56岁)。其中合并糖尿病8例,高血压病16例,意识不清8例,失语2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对照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合并糖尿病3例,高血压8例,年龄40-76岁,平均52岁。意识不清2例,失语6例,均有肢体瘫痪,并经头颅CT证明脑内有梗塞灶,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二次…  相似文献   

5.
交叉性失语是一组由于右利手者右侧大脑半球损伤引起的获得性语言障碍综合征,在卒 中患者中的发病率为0.38%~4.6%,包括镜像失语与非典型失语,口语表达障碍多数为非流利性失语。 交叉性失语的发病机制目前仍存在争议,越早进行康复训练,预后越好。本文从交叉性失语的发病 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及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的重视,从而为交 叉性失语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所致几种特殊类型失语症患者的语言特点。方法分别在发病1 w、4 w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对遴选患者进行评价,并完善留存影像学资料。其中包括1例纯词哑、2例交叉性失语、1例基底节性失语及1例丘脑性失语。结果少数急性脑梗死患者失语症类型、神经影像学检查所见的病变部位并不完全符合经典的失语症模式。结论经典语言中枢以外的更多部位可能参与失语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回顾性探讨交叉性失语类型、可能的发生机制及预后。方法5例右利手右侧病变引起失语的患者均进行汉语失语成套测验中的口语流利性评定、西部失语评定及波士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采用Frenchy构音障碍评定标准进行构音障碍评定;语言康复训练30d后,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语言能力复查。结果5例病例均符合交叉性失语的诊断标准,经康复训练后,语言功能恢复较好。结论交叉性失语有两种类型:镜像失语及非典型失语,其可能的发生机制为:(1)右半球新的病灶使左半球处于静止或没有被发现的病灶,在某种程度上出现症状;(2)利手的同侧半球控制;(3)双侧半球均具有语言功能;(4)语言功能侧化停止于某一发展阶段。交叉性失语症预后好。  相似文献   

8.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李华经皮质运动性失语(TCM),Luria又称之为动力性失语,它作为一种独立失语综合征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们在临床中诊断10例,加以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特点及与脑部定位的关系。1一般资料10例均为急性脑血管病人,临床诊断为脑梗塞,其中男8...  相似文献   

9.
丘脑性失语69例CT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脑血管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约有1/3以上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我院自1993年9月~1999年2月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1568例,其中引起丘脑性失语69例,现将资料完整的69例丘脑性失语的临床及(二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69例均为住院患者,男46例.女23例.年龄38~79岁,平均5凡3岁。69例中合并高血压病35例,糖尿病5例,高血压并冠心病4例,高血压并糖尿病3例。69例均无中风史。临床表现。本组69例均为首次发病,其中急性起病们例,亚急性起病死例,安静状态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报道广州话传导性失语(conductionaphasia)四例。均为右利手、其中一例为交叉性传导性失语。四例表现与国内外报道基本相符。口语为流利型,有大量音素错语、有明显复述障碍及理解相对好。全部患者有复杂句理解障碍。一例双语失语者两话表达均极差,但能较好保存其互译功能,互诱出正确发音及语句。其广州话朗读理解比普通话朗读理解差。病灶部位:一例主要位于右岛叶,一例为左颞顶枕皮质区,余二例位于左顶叶。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脑卒中后失语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失语的特点。方法:收集83例脑卒中后失语的患者,按汉语失语检查法(ABC)确定失语类型分析其失语类型与年龄及失语严重程度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后部失语患者46例,年龄在60岁以上占30例,其发生率高于59岁以下(P〈0.01)。失语重度组与轻度组的平均年龄组相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老年人脑卒中后失语多表现为后部失语的特点,其失语程度较年龄患者更重。  相似文献   

12.
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的临床与病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108例,其中昏迷85例,失语73例(交叉性失语16例),右侧偏瘫83例,左侧偏瘫25例。经CT证实107例,尸检证实1例。经CT诊断21例、尸检和活检诊断12例为出血性脑梗塞,有明显栓子来源者27例(82%)。尸检8例,栓子长1.0~1.5cm,其中血栓性栓子6例,动脉粥样硬化栓子2例。  相似文献   

13.
<正> 传忖性失语以流利型口语、理解相对好,而口语复述不成比例地受损为持点,本文将我们5年来收集的6例传导性失语患者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男2例,女4例,年龄34—73岁,平均51.5%岁,均为右利。大学1例、中学3例、小学2例、失语检查时间:病后3周—2个月4例。1年,1年3个月各1例。临床诊断为脑出血3例,脑梗塞3例,均为单一病灶,病变部位:左颞叶1例,顶叶2例,颞顶叶3例、其中1例累及颞顶枕交界区。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传导性失语并非少见,它是否是一个独立的类型仍有争论。我们两年来共收集20例失语,诊断传导性失语3例,占15%报告如下: 资料 失语检查方法按高素荣设计的正规失语检查表进行。要求患者神志完全清楚,定向力完整,均在发病10天至3周时检查,并进行复查。 例1 男,56岁,右利,技术工人,初中文化  相似文献   

15.
交叉性失语症:附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2例右半球额顶叶等处严重缺血而出现的交叉性失语。患者康复过程很快,约在二、三周内迅速达到失语症康复过程中的后期阶段,综合检查结果,认为2例患者在发病前即可能具备高级脑功能(如言语、视空间认知)的双侧代表区;并且例1年仅25岁,脑组织的代偿功能较强,也可能为短期内迅速康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传导性失语(Conduction Aphasia,CA)是一特殊的失语类型,并非罕见,临床上常见于脑血管病及局限性脑疾患。国内高素荣等报告约占失语病人的5%~13%。现将我们诊断的10例卒中后传导性失语病人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0例CA患者(男8例,女2例),均为卒中后失语症病例。年龄46~68岁,平均59.7岁。右利手9例,混合利1例。10例患者皆首次患病,神志清楚,定向力完整,智能正常。病后2wk~3月(平均1.3  相似文献   

17.
2012-06—2013-02本院收住65例癔性失语患者,经过相关治疗及特殊护理,得到较好恢复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5例患者中男28例,女37例;年龄25~56岁,平均34.4岁。发病时间2~10d,平均6.5d。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失语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癔症相关症状,如:烦躁、失眠、头晕、木僵等。失语时神志均清楚,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通过CT、MRI及脑电图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经  相似文献   

18.
颅内血肿脑疝期136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颅内血肿脑疝期136例治疗分析刘林林景文记梁建荣程宇宏一、临床资料与结果1.一般资料:男110例,女26例。年龄3~78岁,平均36.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8例,打击伤15例,摔伤13例,其它伤10例。2.血肿类型:单纯硬膜外血肿26例,硬膜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报道广州话传导性失语(conduction aphasia)四例,均为右利手、其中一例交叉性传导性失语,四例表现与国内外报道基本相符,口语为流利型,有大量音素错语,有明显复述障碍及理解相对好。全部患者有复杂句理解障碍。一例双语失语者两话表达均极差,但能较好保存其互译功能,互诱出正确发音及语句,其广州话朗读理解比普通话朗读理解差。病灶部位,一例主要位于有岛叶,一例为左颞顶枕皮质区,余二例位于左顶叶。  相似文献   

20.
皮层下失语患者的CT图象标准化及脑电地形图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经颅脑CT扫描证实为单侧皮层下病变患者69例,在发病2周,1月及2月分别进行失语症检查,同时,进行BEAM及CT图象标准化处理。结果显示,在皮层下失语患者病灶多在基底节区偏外侧,偏前部及偏上部。病变偏外侧者及丘脑性失语者脑是地形图异常率高,且多患者多有较重的听理解障碍,而太核受损者失语中有明显的构音障碍及音的障碍。作者讨论了皮层下失语的临床特点,并认为导致失语的机制多与皮层下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