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实验研究曾发现巴曲酶对脑血管病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研究的目的为:巴曲酶是否还通过影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起修复作用。用大鼠中大脑动脉(MCA)线栓法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及免疫组化方法发现在缺血90min,再灌流48h后,缺血侧皮层、尾壳核及海马区bFGF样免疫反应细胞增加及神经细胞变性。在缺血后给予巴曲酶(8BU/kg),bFGF样免疫反应加强,并且缺血对侧相应MCA供血脑区也可见轻度的bFGF样免疫反应改变,神经细胞变性之程度较轻。提示:巴曲酶对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它加强bFGF的修复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丹参作为传统中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良好的疗效,本实验研究丹参是否通过影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起修复作用。用大鼠线栓法缺血再灌注模型及免疫组化方法,发现大鼠缺血90min、再灌流48h后,缺血侧皮层、尾壳核及海马区bFGF样免疫反应增加及神经细胞变性;缺血后给予丹参(15g/ kg)大鼠,bFGF样免疫反应加强,并且缺血对应侧脑区也可见轻度的bFGF样免疫反应改变,且神经细胞变性程度较轻。提示丹参对脑缺血再灌流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它加强bFGF的修复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丹参在缺血再灌注时的神经保护作用——成纤维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丹参作为传统中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良好的疗效,本实验研究丹参是否通过影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起修复作用,用大鼠线栓法缺血再灌注模型及免疫组化方法,发现大鼠缺血90min,再灌流48h后,缺血侧皮层,尾壳核及海马区bFGF样免疫反应增加及神经细胞变性;缺血后给予丹参大鼠,bFGF样免疫反应加强,并且缺血对应侧脑区也可见轻度的bFGF样免疫反应改变,且神经细胞变性程度较轻,提示丹参对脑缺血再灌流的保  相似文献   

4.
脑缺血再灌流后bFGF基因的表达及MK-801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脑缺血再灌流后bFGF基因表达的意义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1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bFGF基因的表达及MK-801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缺血2h再灌流1h可见bFGF表达增高(P〈0.05),bFGF mRNA表达于12h达高峰,bFGF蛋白于24h,达高峰;MK-801组与缺血组相比,于再灌流6h~48h bGFG表达减弱(P〈0.05)。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  相似文献   

5.
巴曲酶对大鼠大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ET1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采用大鼠急性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巴曲酶对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时内皮素(ET1)基因表达的影响。用中大脑动脉(MCA)线检法大鼠模型,共12只,分为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注组(每组各6只),每组又分为巴曲酶组及盐水组(对照组)。缺血组在缺血后24h,再灌注组则在缺血1.5h及再灌注24h后用原位杂交,并采用IBHS图像分析系统研究ET1基因表达。发现巴曲酶组或对照组手术侧大脑皮质及尾壳核ET1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侧(非手术侧)。但是巴曲酶组手术侧的ET1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巴曲酸可使缺血及缺血再灌注ET1基因表达下调。这可能是巴曲酶对缺血再灌注的脑保护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局灶脑缺血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即刻分别腹腔注射bFGF和生理盐水。测定缺血前后血压、心率,缺血前、缺血后30分钟~24小时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缺血24小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观察缺血24小时病理学改变和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发现bFGF可降低血清NSE,改善组织病理和rCBF,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不影响血压、心率。结论bFGF能减轻缺血性脑损害,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7.
采用放免法动态观察了25只实验性犬SAH后CVS动物模型的血浆、CSF中ET及CGRP含量变化及巴曲酶的保护作用。结果:单纯注血组及巴曲酶治疗组的血浆、CSF中ET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CGRP含量明显降低(P<0.01)。单纯注血组在注血后30min血浆、CSF中ET含量开始升高,CGRP含量开始下降,至第7dET达最高值,CGRP达最低值。经蛛网膜下腔及静脉注入巴曲酶0.4BU/kg/d组,血浆及CSF中ET含量均较同期单纯注血组明显降低(P<0.01),而CGRP则明显升高(P<0.01)。提示血浆、CSF中ET、CGRP失衡是SAH后CVS的原因之一。巴曲酶可防止ET升高和CGRP降低。  相似文献   

8.
巴曲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用Smith等的方法制备大鼠前脑短暂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缺血10分钟后,再灌注6小时缺血前脑OH、GSSG及GSSG/总GSH比值明显增高;海马区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神经元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及轻度坏死;海马CA1区细胞计数显示存活细胞明显减少。巴曲酶(1.6BU/kg)可明显地逆转上述氧应激状态,海马CA1区存活细胞比缺血组明显增多。巴曲酶对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缓解氧自由基损伤的结果,似乎不是诱导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单侧颞叶缺血性损害大鼠空间认知加工能力的改善作用及与PDGF表达的关系。方法:用Morris迷宫监测大鼠空间认知能力,行为。实验结束后取脑进行梗死体积测定及PDGF免疫组化分析。结果:(1)巴曲酶可以显著地缩短梗死大鼠在Morris迷宫中搜索目标的平均反应时和行程;(2)、巴曲酶组大鼠较多,较早地使用了正常的认知策略。巴曲酶治疗组颞叶梗死体积较单纯梗死组显著缩小,PDGF-A表达  相似文献   

10.
实验性犬SAH后CVS血浆,CSF中ET,CGRP含量动态变化及巴曲…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放免法动态观察了25只实验性犬SAH后CVS动物模型的血浆,CSF有ET及CGRP含量变化及巴曲酶的保护作用,结果;单纯性血组及巴曲酶治疗组的血浆,CSF中ET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CGRP含量明显降低(P〈0.01)。单纯注血组在注血后30min血浆,CSF中ET含量开始升高,CGRP含量开始下降,至第7dET达最高值,CGRP达最代值。经蛛网膜下腔及静脉注入巴曲酶0.4BU  相似文献   

11.
目的巴曲酶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机理。方法采用脑内微透析技术结合高灵敏度的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手段(HPLC-ED),测定前脑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时的纹状体细胞外液(ECF)的DA、5-HT和NE及其代谢产物(5-HIAA)和HVA的变化和巴曲酶的影响。结果显示脑缺血时,ECFDA、NE及5-HT明显升高,巴曲酶能显著地降低脑缺血时ECFDA及再灌注时ECFHVA和5-HIAA的水平。结论巴曲酶影响单胺神经递质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非选择性NOS抑制剂L-NAME和选择性iNOS抑制剂AG治疗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过对脑梗死体积,rCBF和白细胞浸润程度的观察,研究探讨不同类型NOS抑制剂治疗脑梗死的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不同缺血及再灌注时间测定脑梗死体积,rCBF,缺血脑组织MPO酶活性,结果 应用L-NAME(15mg/kg,ip)不但障碍再灌注后rCBF的恢复,也增加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在重症肌无力(MG)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以及受糖皮质激素(GC)治疗的影响,应用MTT法检测了42例MG患者血清TNF水平,同时检测了其中36例MG患者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并观察了20例MG患者GC治疗前后TNF水平及AChRab的变化。结果显示:眼肌型、全身型MG患者血清TNF水平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NF水平变化与AChRab产生以及与MG临床类型、病情密切相关,GC治疗后血清TNF水平及AChRab阳性率明显降低。我们认为TNF在MG发病机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检测血清TNF水平对指导MG临床有重要价值,GC可抑制TNF合成及AChRab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巴曲酶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机理。方法 采用脑内微透析技术结合高灵敏度的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手段(HPLC-ED),测定前脑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时的纹状体细胞外液(ECF)的DA、5-HT和NE及其代谢产物(5-HIAA)和HVA的变化和巴曲酶的影响。结果 显示脑缺血时,ECF DA、NE及5-HT明显升高,巴曲酶能显著地降低脑缺血时ECF DA及再灌注时ECF HVA和5  相似文献   

15.
探讨脑缺血再灌流不同时程及不同程度缺血对海马及皮层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N甲基D天冬氨酸(Nm ethylDsapartate, NMDA)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是否能调节缺血病态下GDNFm RNA的表达。参照Sm ith 等方法建立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用DIGOligonucleotide 3′end labeling Kit,标记51 m er的GDNF寡核苷酸探针在含有海马结构的冰冻组织切片上进行原位杂交检测GDNFm RNA的表达。10 m in 缺血再灌流2 h,齿状回GDNFm RNA表达上调。再灌流6 h,CA1,CA3 和皮层PAR区GDNFm RNA表达亦见增多,24 h 达高峰。Ketam ine 可使GDNF的基因表达在海马结构及皮层PAR区明显低于相应的缺血再灌流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 005)。脑缺血再灌流时GDNF基因表达增加,对缺血神经元可能起保护作用。Ketam ine可阻断缺血后GDNFm RNA 的表达增加,提示NMDA谷氨酸受体很可能参与介导了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方法采用放免法动态观察了犬SAH后血浆、CSF中神经肽Y(NPY)、心钠素(ANP)含量动态变化及巴曲酶的保护作用。结果单纯注血组及巴曲酶治疗组血浆、CSF中NPY、ANP含量较注血前及同期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单纯注血组在注血后30min血浆、CSF中NPY含量开始升高,CSF中ANP含量亦在注血后30min升高,血浆ANP含量则在第2d开始升高,至第7d最高。蛛网膜下腔给药组和静脉注入巴曲酶0.4BUkg-1d-1组血浆、CSF中NPY、ANP含量均明显低于同期单纯注血组(P<0.01)。结论血浆、CSF中NPY、ANP的异常增高是SAH后CVS的原因之一,巴曲酶可以防止NPY和ANP的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17.
局灶性脑缺血后脑内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 活性的测定方法,以及与缺血性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新型小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检测不同缺血时间组梗塞体积及MPO活性。结果 缺血1 h 后再灌注23 h 组(tMCAO)缺血灶体积明显小于缺血24 h 组(pMCAO);MPO活性在各缺血组缺血侧明显高于对照侧和对照组( P< 0-05),pMCAO 组缺血侧基底节区MPO 活性显著高于tMCAO 组( P< 0-05) ,而两组缺血皮质区MPO 活性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局灶性脑缺血的MPO活性测定方法,证明MPO活性与缺血损伤间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1)目的:多数重症肌无力(MG)患者可见作为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nAChR)抗体(Ab)升高基础的抗原特异性辅助性T细胞(Th)增多,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此类细胞的可能作用。(2)方法:设重症肌无力、其它神经科患者和正常对照三组。用体外测试的免疫酶点法,即以电鳗的AChRα-,β-,γ-,和δ-亚单位作为特异性抗原以及PPD和与多发性硬化相关的髓鞘碱性蛋白作为非特异性抗原,于抗原刺激后计数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Th1细胞数。测定周围血中针对这些抗原的T细胞亚群计数。(3)结果:MG患者识别AChR四种亚单位的T细胞数均增高,依次为:1/25000,1/59000,1/83000和1/25000个细胞。65%MG患者的T细胞主要识别α-亚单位,有些则主要识别γ-和δ-亚单位。少数MG患者测不到对任何亚单位起反应的T细胞。(4)结论:MG患者中,AChR的四种亚单位均为通过分泌IFNγ的Th1样细胞自身免疫攻击的靶。  相似文献   

19.
丹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目的进一步了解丹参的神经保护作用是否与它能抑制白细胞的粘附有关。方法SD大鼠大脑中动脉(MCA)栓塞2h再灌注1h后,给予丹参(15g/kg,ip)或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NS),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测量给药或NS后1h、6h、12h脑缺血区的血流量及12h外周血中白细胞表面CD18、CD11b免疫阳性细胞数,在再灌注24h后行脑组织HE染色。结果丹参明显增加缺血侧MCA分布区血流量,降低外周血中白细胞CD18及CD11b免疫阳性细胞数,抑制MCA缺血区白细胞浸润及神经元的坏死。结论丹参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封闭外周血中白细胞粘附分子结合位点,抑制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有关。  相似文献   

20.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167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血清泌乳素(PRL)、生长激素(GH)、皮质醇(F)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ACVD患者PRL、GH、ACTH与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CVD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DF)患者4种激素水平显著高于ACVD各疾病组,随ACVD病程不同,4种激素水平也相应改变,1周时水平最高,2周后逐渐恢复、ACVD并MDF重型患者(MDF积分>4分)PRL、GH与F水平显著高于轻型患者(MDF积分≤4分)。结果提示PRL、GH和F可能参与了ACVD并MDF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