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CT、M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CT、MR李欣,卢瑛近年我院经MRI明确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5例,并随访1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57~69岁。意识不清4例,眩晕、视物成双1例,5例均有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大小不等,睡眠过度1例,...  相似文献   

2.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与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特点与影像学特征。方法 14例患者均经CT和MRI检查。结果:意识障碍11例,睡孔异常13例,眼球运动障碍12例,视幻觉2例,Balint综合征3例,偏盲4例,肢体轻瘫6例,共济失调3例,CT可见枕叶、丘脑、颞叶、小脑梗死,MRI可显著脑干、枕叶、丘脑、颞叶、小脑等多处梗塞灶。结论:该病经衰竭障碍、睡孔异常及眼球运动障碍,视异常等为主表现。CT可发现兼上病灶,MRI更敏  相似文献   

3.
脊前动脉闭塞所引起的脊前动脉综合征的发病率远较脑血管病低,在临床上少见,特别是其在核磁共振成像(MRI)上的表现更为罕见。现将11例脊前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与MRI表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1例均为1994年~1998年间在我科住院的病人,男5例,女6例,年龄12~48岁,平均27.4±13.8岁。1.2 临床表现追问病史,病前诱因有3例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1例拳击伤,1例肥厚性心肌病伴心衰发作,2例有脊髓短暂性缺血性发作,余4例无明显诱因。所有病人均急性起病,瘫痪发展到高峰的…  相似文献   

4.
压迫性颈脊髓病的典型症状包括痉挛、无力(主要累及下肢)并有感觉障碍平面。临床定位诊断通常根据其感觉障碍平面而定,极易误诊。我们在1996年8月~1999年5月收治了12例该病患者,因感觉平面在中至下胸段而导致误诊,最后经颈髓MRI才确诊,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 12例患者均来自1996年8月一1999年5月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均经神经科医师详细认真体格检查,胸脊髓MRI未能发现病因,最终经颈脊髓MRI确诊为颈脊髓病。其中颈椎间盘突出6例,颈椎间盘膨出4例,骨赘压迫1例,肿瘤1例。12例患者中男6…  相似文献   

5.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秦皇岛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066600)林晓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thebasilarsyndromeTOB)是指基底动脉顶端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的以意识障碍、瞳孔变化及眼球运动障碍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1]。1980年Ca...  相似文献   

6.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MRI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MRI在脑桥中炎髓鞘溶解症(CPM)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报告4例CPM,对其MRI、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及发病机制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4例CPM均有慢性消耗疾病、电解质紊乱或营养不良的基础;具有闭锁综合征表现,MRI示脑桥基底部对称分事的长T1长2信号的脱髓鞘改变仅1例帕金森病桥脑脑其他部位同时存在脱髓鞘改变3例。经缓慢桥正电解质紊乱,给激素、脱水剂等治疗,3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  相似文献   

7.
鞍膈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鞍膈脑膜瘤(DSM)的分类、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12例DSM,其中6例为A型(鞍膈上垂体柄前),3例为B型(鞍膈上垂体柄后),2例为C型(鞍膈下蝶鞍内),1例为D型(累及鞍膈上下和垂体柄前后)。结果12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无手术死亡率和严重功能障碍。结论MRI是诊断DSM的最好方法。有助于鉴别垂体瘤和鞍结节脑膜瘤及其手术方法的选  相似文献   

8.
作者收集78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的头颅MRI扫描,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本院1996年 2月至 2000年 3月间收治有头颅 MRI检查的重度妊高征患者78例。其中先兆子痫32例,子痫46例(产前子痫43例,产后子痫3例),年龄21-42岁,平均27.38±3.12岁。单胎73例,双胎5例,孕25-42周,平均36.33±2.98周,先兆子痫发病至入院时间最长58天,最短20h,平均5.1±4.8d。子痫抽搐次数最多9次,最少1次,平均2.8 ±1.1次。昏迷时间最长 63…  相似文献   

9.
老年椎基底动脉眩晕的MRI和MRA对比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187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病例中选择33例老年病人,对其MRI和MRA资料进行了分析。头部MRI显示6例异常,占18.2%,除1例小脑出血外,另5例均为梗塞。MRA显示14例异常,占42.4%,其中11例显示与临床症状相应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闭塞或狭窄,3例显示颈内动脉系统的狭窄。可见,椎基底动脉系统的闭塞或狭窄是老年纯眩晕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患者还可能存在小脑、脑干等区的梗塞灶或出血灶等。  相似文献   

10.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磁共振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由维生素B12(VitB12)代谢障碍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随着磁共振成像(MRI)在神经科的广泛应用,为SCD提供了有效的影像学诊断依据。现将我院有MRI异常的3例SCD患者及国内报道的7例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9例,女1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5岁。起病至就诊时间2周至4年,平均6.8个月。病程在半年以内6例,半年以上4例。病因:胃大部切除术2例,恶性贫血4例,另4例病因不清。 2.临床表现:在10例SCD中,均有肢体…  相似文献   

11.
延髓梗塞的MRI与临床分析(附21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髓梗塞的MRI与临床分析(附21例临床报告)韩巨王俐朱日华作者单位:250014济南山东省千佛山医院1临床资料1.1临床特点全部病例选自1990年8月至1996年10月住院病人,经临床及MRI检查诊断为延髓梗塞。符合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我科于1999年8月~2000年8月应用赛莱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赛莱乐治疗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40~73岁,平均50岁。随机取50例同期同病的住院病人,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针剂作为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1~74岁,平均51岁。两组年龄、性别均无显著差异(P>0.0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参照隋帮森主编《脑血管疾病MRI、CT、DSA与临床》。临床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耳鸣、肢…  相似文献   

13.
大量小脑出血的内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13例,女12例,年龄16~78岁,有高血压病史17例,经DSA证实小脑后下动脉血管畸形1例。1.2 临床表现 眩晕17例,头痛12例,呕吐21例,复视3例。颈强7例,眼球震颤10例,吐词不清7例,共济失调15例,意识障碍8例(嗜睡1例,朦胧2例,浅昏迷2例,深昏迷3例)。1.3 CT或MRI所见 25例均在发病后3天内行CT或MRI扫描,其中右小脑半球出血9例,左小脑半球出血12例,小脑蚓部4例。破入第三、四脑室2例,逆流入侧脑室2例,脑积水4例,第四脑室受压1…  相似文献   

14.
小脑梗塞(附7例报告)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内科(100035)孙玉衡,刘立新,曹冰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3年8月至11月收治小脑梗塞患者7例,均有突发的小脑症状及体征,经CT或MRI证实,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在34岁-71岁(X55岁,SD12...  相似文献   

15.
同心圆性硬化的磁共振表现一例报告何平龙志刚林成信同心圆性硬化是一种罕见的脱髓鞘疾病,迄今国内仅有12例经病理证实的报告,但尚未见本病磁共振(MRI)表现的报告,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男,41岁。因发作性头痛1年,左半身无力、智能减退2个月入院。患者近...  相似文献   

16.
单纯发作性眩晕性脑干梗死30例临床和MRI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示临床医生对椎-基底动脉缺血以发作性眩晕为主的老年患者,如反复发作或发作每次持续时间>1小时,要考虑脑干梗死的形成。方法:分析3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以发作性眩晕为表现的患者临床特点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0岁,6例每日发作1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1小时,24例为每日反复发作≥5次,每次发作持续5~20分钟,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MRI检查前全部患者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头颅MRI检查后确诊为脑干梗死。结论:对于单纯表现为发作性眩晕,特别是年龄>60岁的患者,眩晕每日反复发作≥5次或每次持续时间>1小时,要高度怀疑脑干梗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应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脑梗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对象及方法1.1对象 1996年12月至1999年12月我院住院的78例脑梗死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奇数)与对照组(偶数)。治疗组39例,男27例,女12例,发病年龄45~70岁,平均60岁。对照组39例,男30例,女9例,年龄42~75岁,平均61岁。1.2方法 两组病人入院确诊后均给予相同的钙离子…  相似文献   

18.
基底动脉尖部综合征4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底动脉尖部综合征4例报告粟秀初基底动脉尖部综合征,系因基底动脉尖部缺血或闭塞导致以中脑损伤为主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干血管病[14],常伴有丘脑、间脑以及枕、颞叶等处缺血性损害.至今国内报道不多[1-2],现将近年我们所见4例简介如下,并就有关问题略加...  相似文献   

19.
MRI诊断脑萎缩与痴呆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RI诊断脑萎缩与痴呆关系分析冯国清许苗我们从1990年2月~1994年3月收集100例经MRI诊断为脑萎缩患者,其中34例有痴呆表现,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00例脑萎缩,男64例,女36岁,年龄14~78岁,平均58.3岁。其...  相似文献   

2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G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表现形式多样,病情进展迅速、凶险,病死率高,预后差,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及功能障碍。现将我院200501—2008-10收治的13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