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观察62例慢性肾衰患者RBC-SOD活性、RBC-LPO浓度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肾衰患者RBC-SOD活性较对照组降低(P〈0.01),RBC-LPO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RFER)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RFIR)活性较对  相似文献   

2.
对25例肾病综合征(NS)患儿的红细胞CR1活性及其调节因子水平检测,结果显示NS患儿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能力(RBC-Ca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均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NS患儿存在原发性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现象,并且与红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IC花环试验及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和促进试验,分别检测了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红细胞C3b和IC受体表达及血清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活性变化。结果显示,EH病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明显降低,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EH病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抑制率(RFIR)明显增高,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这些变化随EH病程进展而逐渐明显。提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降低与EH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用郭峰法检查COPD的A,B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结果:A组RBC-C3bRR,RFER的均较  相似文献   

5.
检测了4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调控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ANFH病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及红细胞C3b受体促进率(RFE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红细胞C3b受体抑制率(RFIR)和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提示ANFH可能与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及红细胞免疫调控系统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6.
观察62例慢性肾衰患者RBC-SOD活性、RBC-LPO浓度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肾衰患者RBC-SOD活性较对照组降低(P<0.01),RBC-LPO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RFER)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RFIR)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RBC-SOD活性与RBC-C3bRR呈正相关,与RBC-ICR呈负相关,RBC-LPO浓度与RBC-C3bRR呈负相关(P<0.01),与RBC-ICR浓度呈正相关(P<0.05),提示肾衰患者红细胞内抗氧化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降低,红细胞免疫粘附调节功能紊乱;红细胞SOD活性、红细胞LPO浓度能直接影响RBC-C3bRR的活性,进而影响红细胞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能力,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强弱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1)目的:了解肾脏病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2)方法:采用红细胞花环实验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53例肾脏病病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红细胞C3b花环形成促进率(RFER)和抑制率(RFIR)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和sIL-2R水平的变化,(3)结果肾脏病病人E-C3bRR,R  相似文献   

8.
甘晓健 《广西医学》1999,21(5):851-853
本文检测3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例DM)患者及31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并与4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发现2型DM及DN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显著下降,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R)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显著升高,RBC·C3bRR与肌酐呈负相关,RBC·ICRR,RFIER与肌酐呈正相关,提示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DA)和巨幼细胞贫血(MA)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红细胞酵母菌花环试验检测了26例IDA和14例MA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R)及红细胞促中性粒细胞吞噬率(ERPM)显著下降,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抑制率(RFIR)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增强率(RFER)无明显改变,铁剂、叶酸及维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脑出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试验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试验测定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同时进行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入院时的RBC-C3bR及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RFER)明显降低,RBC-ICR及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明显升高,入院2周时患者组的上述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提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状态与脑出血的发展及恢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测定25例活动期和22例缓解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发现,活动期病人红细胞C_3受体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和缓解期病人(P<0.01。活动期病人红细胞表面免疫复合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缓解期病人(P<0.01)。活动期病人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活性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此外,还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红细胞C-3b受体活性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活性以及与血C_3呈正相关,与血清γ球蛋白呈负相关。结果提示,红细胞C_3b受体活性的降低。可能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因素之一。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对判断本病的活动及转归,可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结节性红斑和结节性血管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红细胞酵母菌花结试验检测20例结节性红斑和结节性血管炎患者的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水平。结果显示,疾病组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同步检测患者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及补体含量,探讨了红细胞免疫活性降低与循环免疫复合物升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恶性血液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红细胞酵母菌花环试验检测了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红细胞促中性粒细胞吞噬率显著下降,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显著升高,红细胞C3b受体花环抑制率显著升高,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增强率显著降低,提示恶性血流病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继发性损害。,  相似文献   

14.
检测了36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和31例正常对照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显示,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显著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显著增高,血清中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增强因子活性显著降低,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活性显著增强,表明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5.
王晓华  毛薇  钱大宁  王佳华 《浙江医学》2002,24(5):270-271,278
目的:了解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总抗氧化能力(TAO)、维生素E(VitE)水平的变化在银屑病患者病理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对4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期36例,静止期12例)、30名健康对照者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光光度法、比色法检测血清NO、NOS、TAO、VitE水平。结果:患者组的血清NO、NOS、TA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血清Vit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进行期患者NO、NOS水平高于静止期患者(P<0.05),而TAO、VitE水平在进行期与静止期患者间无差异(P>0.05)。结论:NO、NOS、VitE、TAO在银屑病的病理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检测3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显著降低,血清免疫粘附调节因子明显失常,红细胞促进粒细胞吞噬作用显著减弱。提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异常,且与该病易合并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CC趋化因子受体1(CCR1)在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的眼眶免疫细胞上的表达。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TAO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的眼眶免疫细胞CCR1的表达情况,并将CCR1表达与TAO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AO患者的眼眶免疫细胞可明显表达CCR1,CCR1的阳性表达率为84%;正常人的眼眶免疫细胞表达CCR1不明显或呈弱阳性,与TAO患者相比CCR1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O患者眼眶免疫细胞CCR1的表达与临床活动性评分(clinical activity scores,GAS)间呈正相关(r=0.701,P=0.000)。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CR1可表达于TAO的眼眶免疫细胞,其在TAO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炎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33例慢性肾炎病人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证明慢性肾炎红细胞免疫活性低于正常人。这种红细胞免疫功能异常与BUN和肾性贫血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AO)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 9例 TAO患者血管中膜免疫复合物沉积与分布。结果 :在 4例 TAO患者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内和平滑肌细胞间观察到高电子致密度的免疫复合物沉积 ,同时还观察到与免疫复合物沉积与损伤相关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结论 :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可能与 TAO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