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B病毒是一类与人伯基特淋巴瘤、鼻咽癌、何杰金氏病相关的γ单纯疱疹病毒,其潜伏膜蛋白(LMP1)是具有转化活性的瘤蛋白。LMP1通过信号转导途径活化核转录因子NFκB和AP1,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死亡结构域以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和Ras/raf1分别参与了LMP1活化NFκB和AP1的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2.
Epstein Barr病毒 (EBV)属于疱疹病毒科γ亚科 ,在人类中广泛传播。大多数EBV的初次感染是在患者幼儿时期 ,而且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终身携带病毒。EBV与越来越多的人类肿瘤相关 ,包括由于免疫抑制引起的免疫增生性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NPC、HD和多种T细胞淋巴瘤等疾病。EBV潜伏感染时表达 8种蛋白 (6种核蛋白EBNA1、EBNA2、EBNA3A、EBNA3B、EBNA3C、EBNALP和 2种膜蛋白LMP1和LMP2 )。在这些与转化相关的病毒蛋白中 ,EBNA1、LMP1、LMP2是在NPC肿瘤标本和EBV相关肿瘤中可以检测到的蛋白。1 LMP2的功能198…  相似文献   

3.
EB病毒的致癌性与细胞源性基因和潜伏感染基因有关,其中潜伏膜蛋白(1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家族LMP1、LMP2A、LMP2B可干扰信号传导通路并诱导B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4.
Epstein-Barr Virus(EBV)是1964年Epstein等发现的。研究证实EB病毒与许多人类肿瘤相关。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是EBV编码的潜伏感染过程中表达的病毒膜蛋白,是较早被确认的病毒癌基因之一。近期研究发现LMP1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多肽表位。可以诱导LMP1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本文就LMP1在细胞免疫应答方面的研究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对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2(LMP2)中富含T、B细胞多表位肽段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并分析该多表位蛋白的抗原特性.方法 利用计算机在线软件预测EBV LMP2蛋白的CTL表位、Th表位.选取富含CTL表位和Th表位的肽段,兼顾其上下游已预测的B细胞表位,组成含多个T、B细胞表位的EBV LMP2多表位,该多表位基因序列经原核密码子优化后全序列合成,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得到pET32a(+)/EBV-LMP2多表位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在E.coli BL21(DE3)表达并纯化,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采用EBV膜蛋白家兔免疫血清和鼻咽癌患者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其抗原特性;并利用EBV-LMP2多表位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分别采用LDH和ELISA方法检测小鼠脾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效应及血清特异性抗体IgG水平,以分析该表位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 LMP2(aa195-232)和LMP2(aa419-436)肽段富含CTL、Th和B细胞表位,将其串联后作为EBV LMP2多表位,该多表位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27×103,与预期Mr相符;经Western blot证实EBV-LMP2多表位具有抗原特异性,可被EBV膜蛋白家兔免疫血清和鼻咽癌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识别;小鼠免疫结果显示EBVLMP2多表位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CTL杀伤效应,随着效靶比(1:5,1:10,1:25)增加,CTL杀伤活性逐渐增强(12.52%±2.59%,21.80%±1.08%,23.68%±3.74%),同时产生了特异性血清IgG抗体反应(A490=0.258±0.0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没计的EBV-LMP2多表位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一定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EB病毒潜伏膜蛋白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生长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ang Q  Sun N  Chen X  Mo M  Li F  Cai Q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9,28(4):285-289
目的 研究EB病毒潜伏膜蛋白(EBV-LMP)对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 以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1)为对象,采用电穿孔基因转染技术,将重组EBV-LMP表达质粒转染CNE1细胞。以载体质粒转染及CNE1细胞为对照,用细胞体外增殖实验、流式细胞信(FCM)和裸鼠体内丰瘤实验等,观察细胞生长分化的变化。结果 EBV-LMP在体外可明显促进CNE1细胞地增殖,实验组平均吸光度(A)  相似文献   

8.
EB病毒与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B病毒是一种人类疱疹病毒 ,其表达的潜伏膜蛋白LMP1是病毒癌蛋白 ,与B淋巴细胞的转化有关。EB病毒与何杰金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有关 ,而与非免疫缺陷性B细胞淋巴瘤的关系不明显。EB病毒能通过CD2 1感染B淋巴细胞 ,但EB病毒是如何进入T淋巴细胞 ,及其在恶性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仍不清楚。进一步揭示EB病毒在恶性淋巴瘤及其他相关肿瘤中的发生机制 ,有利于开发EB病毒的预防疫苗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EB病毒潜伏膜蛋白2 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初步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EB病毒潜伏膜蛋白2(latent membrane protein 2,LMP2)为靶基因,构建EBV-LMP2的侯选DNA疫苗,并初步探讨其在小鼠体内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方面的作用,为研制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等EB病毒相关肿瘤的治疗性疫苗提供有益资料。方法:将EB病毒LMP2全cDNA片段克隆至含CMV早期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Ⅲ,构建CMV启动子EB病毒LMP2DNA疫苗,在体外将重组质粒转染COS细胞,以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重组质粒在转染的COS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采用50μg,100μg,200μg3种质粒剂量进行初步的小鼠后可诱发机体产生会对LMP2蛋白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50μg,100μg,200μg 3种免疫剂量产生的抗体水平差异不大。在免疫接种6周后,重组质粒免疫的小鼠产生针对LMP2的特异性CTL均明显高于空载体免疫小鼠,3种剂量的CTL结果显示:在100μg,200μg免疫组,小鼠诱导产生的CTL水平要略高于50μg免疫组。结论:EB病毒重组质粒LMP2免疫小鼠可以诱发小鼠产生特异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这些结果为研制鼻咽癌DNA疫苗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噬菌体12肽库筛选能与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l)羧基端活化区域(CTAR)2蛋白特异性结合的短肽.方法 用纯化的CTAR2蛋白筛选噬菌体12肽库.通过夹心ELISA方法分析噬菌体克隆与CTAR2蛋白的亲和力.利用硝酸纤维膜斑点印迹法进行阳性克隆鉴定,并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 CTAR2蛋白对噬菌体12肽库进行3轮筛选,第3轮的产率是第1轮的143倍[(3.0×10-6)/(2.1×10-8)],噬菌体克隆得到较好的富集.ELISA方法提示筛选出来的噬菌体克隆能与CTAR2蛋白高效结合.硝酸纤维膜斑点印迹法证实阳性率达到100%.测序结果显示噬菌体上的短肽有共同序列:GLKHHSPGLLLY.结论 筛选出与CTAR2蛋白特异性结合的短肽序列GLKHHSPGLLLY,为研究LMP1致瘤机制和开发拮抗LMP1蛋白的小分子短肽类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鼻咽部癌4种组织学类型中EB病毒的感染率以及野生型潜伏膜蛋白(LMP)1和缺失型LMPl EB病毒变异株单独或双重感染的检出频率,阐明缺失型LMPl基因在鼻咽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BER原位杂交法检测117例鼻咽部癌,包括48例非角化性癌、25例角化性鳞状细胞癌、5例腺鳞癌、6例黏液表皮样癌和33例腺癌标本。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99例EBER阳性的癌组织和53个健康成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LMPl基因。结果EBER原位杂交示,48例非角化性癌和25例角化性鳞状细胞癌的EB病毒感染率均为100%;而腺鳞癌和黏液表皮样癌的:EB病毒感染率为9/11,腺癌为51,5%(17/33)。阳性病例中大多数非角化性癌细胞呈EBER阳性,而在17例腺癌中仅见到少数EBER阳性肿瘤细胞。在非角化性癌中检测到单独缺失型LMPl:EB病毒变异株的百分率(85.4%,41/48)不但高于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8.7%,4/46),而且高于角化性鳞状细胞癌(16.0%,4/25)。在角化性鳞状细胞癌中检出野生型LMPl和缺失型LMPl基因EB病毒的双重感染率(56.0%,14/25)高于非角化性癌的(12.5%,6/48)。在腺癌和健康成人单个核细胞中检出的大多数EB病毒为野生型LMPl和缺失型LMPl基因变异株同时并存。非角化性癌/角化性鳞状细胞癌、腺鳞癌/黏液表皮样癌和腺癌之间的:EB病毒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非角化性癌和角化性鳞状细胞癌EB病毒的感染率相同,但非角化性癌中单独缺失型LMPl EB病毒变异株检出率远远大于角化性鳞状细胞癌,角化性鳞状细胞癌多数含有野生型LMPl和缺失型LMPl双重EB病毒变异株。结论由于分化导向不同而发生的鼻咽部癌不同组织学类型具有不同的EB病毒感染率。缺失型LMPl基因的EB病毒变异株可能在非角化性癌中呈选择性优势。  相似文献   

12.
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为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编码的膜蛋白,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和EBV相关胃癌(EBV associated gastric cancer, EBVaGC)等上皮恶性肿瘤中均有表达。作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受体家族的一员和CD40的组成性活性模拟物,LMP1参与了多种诱导上皮细胞形态和表型改变的信号通路,在啮齿动物成纤维细胞中显现出强大的致癌特性。此外,LMP1是EBV基因组中异质性最高的基因之一。研究LMP1的异质性与其致癌特性有助于发现EBV高危病毒株并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途径。文章就LMP1的异质性及其在上皮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是一种高转移的肿瘤,其侵袭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极其复杂的过程.Epstein-Barr病毒(EBV)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 LMP1)见于多数鼻咽癌细胞中,其调控的多条信号通路都与鼻咽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研究发现,LMP1通过诱导产生一系列与细胞侵袭和转移相关的因子,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c-Met,Ets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Ezrin,MUC1和Twist等,参与鼻咽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本文阐述LMP1与鼻咽癌侵袭转移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EB病毒相关胃癌组织中病毒潜伏期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pstein Barrvirus(EBV)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如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和免疫功能缺陷病人的淋巴组织过度增生性疾病等密切相关 ,近年来研究表明约 2 %~ 16 %的胃癌组织EBV阳性。EBV具有潜伏感染的特点 ,通常认为EBV潜伏期基因如核抗原家族基因 (EBNAs)和潜伏膜蛋白基因 (LMP) 1与病毒的细胞转化功能有关。明确EBV在肿瘤组织中的存在状态和表达活动 ,是研究其致癌机理的基础。本研究首先应用PCR Southern杂交检测 12 6例胃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EBVDNA ,进一步采用原位杂交检测PCR阳性标本石蜡包埋组织中EBV编码小RNA(EBER1…  相似文献   

15.
EB病毒潜在膜蛋白对鼻咽癌细胞系CNE1生长及HLA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EBV-LMP对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1生长及HL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为对象,采用电穿孔基因转染技术,将重组EBV-LMP表达质粒pCMVa-LMP转染CNE1细胞。用细胞体外增殖试验,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细胞生长及HLA表达的变化。结果 EBV-LMP在体外可明显促进CNE1细胞的增殖,增殖吸光度比值试验组与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细胞软  相似文献   

16.
鼻腔和鼻咽非霍奇金淋巴瘤EB病毒潜伏膜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高发区人群鼻咽/鼻腔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41例鼻咽和鼻腔NHL进行免疫细胞学分型以及EBV潜伏膜蛋白(LMP1)检测。结果:发现(1)鼻咽/鼻腔NHL的LMP1检出率为48.8%(20/41),(2)鼻咽NHL的LMP1检出率37.9%(11/29),鼻腔75%(9/12),(3)T细胞性淋巴瘤LMP1检出率60%(15/25),B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噬菌体12肽库筛选能与EB病毒(EBV)LMP1 CTAR23蛋白高效结合的短肽。方法利用亲和层析柱加酶切的方法纯化CTAR23蛋白.并用其筛选噬菌体12肽库。通过夹心ELISA法分析噬菌体克隆与CTAR23蛋白的亲和力。通过硝酸纤维膜斑点印迹法进行阳性克隆鉴定,并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对12肽库进行3轮筛选后,噬菌体克隆具有良好的富集效果。ELISA提示筛选出来的噬菌体克隆能与CTAR23蛋白高效结合。硝酸纤维膜斑点印迹法证实阳性率达到100%,测序结果显示噬菌体上的短肽有共同序列HVSLHKHYPTAS。结论噬菌体短肽HVSLHKHYPTAS为研究LMP1致瘤机理、开发拮抗LMP1蛋白的小分子短肽类药物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EB病毒LMP1促鼻咽上皮细胞增殖的蛋白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EB病毒潜伏性膜蛋白 1(LMP1)促鼻咽上皮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逆病毒感染的方法,将浓缩的逆病毒RV-pLNSX(空载体)和RV-LMP1分别感染鼻咽上皮细胞NP69,建立NP69-pLNSX与NP69-LMP1稳定表达细胞系,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平皿克隆形成实验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LMP1对NP69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LMP1在NP69细胞中参与调节的蛋白,并对部分蛋白表达进行验证。结果: (1) LMP1具有促鼻咽上皮细胞NP69增殖的作用(n=3,P<0.05)。(2) 鉴定了22个LMP1参与调节NP69细胞的蛋白(表达上调的蛋白9个,下调的13个),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证实了部分上述蛋白的差异表达。结论: LMP1可能通过参与调节keratin 19和vimentin等蛋白的表达促鼻咽上皮细胞NP69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MP1)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1及转染了LMP1基因质粒的CNE1细胞(CNE1-GL细胞),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比较转染LMP1基因前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RT-PCR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STAT3及其下游基因survivin表达的变化.结果:转染LMP1基因后,CNE1细胞生长加快、克隆形成率增加;STAT3活化程度增加,survivin表达增强.结论:LMP1可促进CNE1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STAT3信号通路,进而促进抗凋亡基因survivin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BamHI“f”和LMP1。XhoI—loss基因变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巢式PCR和限制性酶切分析检测40例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BamHI“f”和LMP1 XhoI—loss基因变异。对48例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了EB病毒LMP1 XhoI—loss变异的检测。对3例具有代表性的PCR产物进行了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40例鼻咽癌中EB病毒BamHI“f”变异型30例(75%),BamHI F型10例(25%)。40例鼻咽癌组织中39例同时进行了EB病毒LMP1 XhoI—loss的检测,30例(76.9%)为LMP1 XhoI—loss;7例(18.0%)为LMP1 Wt—XhoI;2例为LMP1 Wt-XhoI和XhoI-loss并存。97.4%(38/39)鼻咽癌中至少出现一种类型:EB病毒基因变异。仅1例鼻咽癌为EB病毒LMP1 Wt—XhoI/BamHI F,基因序列分析(LMP1第3外显子)发现也有7个碱基替换(其中5个为错义突变和2个为同义突变)。48例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有10例(20.8%,10/48)成功扩增出EB病毒LMP1片段,10例均为LMP1 Wf—XhoI。结论 与B95—8细胞株中EB病毒基因比较,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几乎均存在基因变异。健康成人携带的均为EB病毒LMP1 Wt—XhoI,而鼻咽癌细胞中主要为LMP1 XhoI—loss。因而,EB病毒基因变异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