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帝内经》中蕴含的某些心理学思想与积极心理学相契合,本文旨在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黄帝内经》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进行探索,主要从积极情绪、积极的人格特征两方面分析其主要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脑卒中患者的研究热点从消极情绪转移至积极情绪。现从积极 心理学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脑卒中患者生命意义感和创伤后成长的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国内外研究 进展及国内研究局限与展望,以期为脑卒中患者积极心理干预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心理咨询职业化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心理学从最初单纯的实验心理学逐渐发展为囊括社会生活众多领域分支学科的庞大体系,诞生了许多的心理学流派。随着心理咨询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临床操作技术日益成熟,心理咨询在国内外逐渐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现就心理咨询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促进神经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和神经病学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其中Sperry割裂脑研究的贡献,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的研究成果,以及临床上在脑损害的定位、脑手术和药物治疗疗效的评估,康复设计、康复训练、药物安全性的评价,患者职业选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均显示了神经心理学在脑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特别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对于脑的复杂神经网络,全世界神经科学工作者正进行着艰苦卓绝的研究。21世纪将成为科学研究的“脑的世纪”,神经心理学在这一历程中应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脑…  相似文献   

5.
快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外快乐指数研究的升温,快乐已经日益深入社会生活。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视角,对国外心理学者关于快乐的概念与特点、影响因素、快乐的测量、快乐的积极干预等研究进行阐述,展现国外对快乐的研究进展,增进人们对快乐的理解,以便为提高人们的快乐水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在国外已有多年的历史 ,中到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神经心理方面存在损害 ,而关于轻度颅脑损伤患者是否存在神经心理损害的观点不一致。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心理学变化与损伤的严重程度、损伤的不同侧或部位、精神症状、赔偿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出现了研究颅脑损伤神经心理的新工具 ,这使神经心理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外快乐指数研究的升温,快乐已经日益深入社会生活。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视角,对国外心理学者关于快乐的概念与特点、影响因素、快乐的测量、快乐的积极干预等研究进行阐述,展现国外对快乐的研究进展,增进人们对快乐的理解,以便为提高人们的快乐水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矿难受害者及家属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对人体产生的神经生理心理学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定期随访死亡矿工家属、获救矿工及其家属的神经生理心理学变化,并与周围人群作对照。结果:PTSD患者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PTSD评分及海马体积等方面均发生持久改变。结论:PTSD对人体造成神经生理心理等多方面损害,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在国外已有多年的历史,中到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神经心理方面存在损害,而关于轻度颅脑损伤患者是否存在神经心理损害的观点不一致。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心理学变化与损伤的严重程度、损伤的不同侧或部位、精神症状、赔偿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出现了研究颅脑损伤神经心理的新工具,这使神经心理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网络成瘾的防治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不少学者和有识之士开始关注网络成瘾现象,并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防治理论与实践方法,对网络成瘾的戒除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本文将按照临床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分类视角对这些理论与实践的防治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以资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认知缺损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目前主要应用神经心理学测验进行评估, 并逐渐发展了一些成套测评工具,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中国学者也发展了中国精神分裂症认知成套测 验。现对常用的认知成套测评工具及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成套测验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神经心理学的检测方法在临床上对脑部病变定位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评定可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同时通过研究病变如何造成患者的脑部功能破坏,也可加深我们对心理过程的脑机制的理解.因此,神经心理学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各种神经心理学的检测方法也越来越多地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有些临床医生对神经心理学的了解尚不够全面和深入,导致对神经心理学研究不够重视,或者在应用神经心理学检测方法时出现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现将在神经病学临床中应用神经心理学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提出,供同道们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医学心理学涉及心理学基础、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心理应激、心身医学等内容。学习起来有些内容较抽象,理解有一定难度,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必须加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力度,为此,我们尝试在教学中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1]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认知功能测定的相关性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事件相关电位P30 0是平均诱发电位晚发正波成分中的一种 ,常出现在刺激后 30ms,被认为是反映认知过程的客观生物学指标[1 ] 。而神经心理学测验是神经心理学中一种有效的认知功能检查方法 ,可对认知过程进行功能定位。通常神经心理学测验和P30 0是作为两种重要方式用于认知功能的研究中。但是P30 0究竟反映了何种认知功能目前仍不明确。有研究结果P30 0和神经心理学测验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认识障碍进行探讨时发现 ,P30 0和神经心理学测验之间具有相关性[2 ,3] 。为排除这种相关性受疾病的影响 ,本研究则针对正常人群进行测试 ,旨在运用神经…  相似文献   

15.
临床神经心理学这门科学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它不仅对了解人类心理和脑的关系有很大的贡献,而且对高级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的治疗指出了新的方向。临床神经心理学的发展 1870年Fritsch和Hitzig对神经检查时只根据一般查询来判断病人的智力提出了批评,呼吁建立精神机能的标准化的客观检查  相似文献   

16.
美国心理学会是1892年成立的,但是过了19年才向医学院校建议把心理学列为医学院的课程。当时美国71所医学院校只有7所响应了美国心理学会的建议而在1913年开设了心理学课,甚至迟到1940年,设有心理学课程的医学院校还不到12所。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心理理论的研究已超出了发展心理学领域,相关研究的成果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心理理论可分为译码和推理两个过程,对这两个过程的相关研究表明:译码过程以大脑右半球的眶额/内侧颞叶的神经回路为基础;推理过程则在左脑内侧前额叶区域为基础.这些研究对治疗孤独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复习了婴儿孤独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现状,介绍了一些基于人口学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特殊内科疾患与孤独症的关系以及对孤独症患儿所作的各种神经生物学检查的阳性发现。本文还试图为嬰儿孤独症的症状学发展提供一套生物学、心理学相统一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借鉴应激理论、Roy适应模式、积极心理学等理论,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压力源和影响因素,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模式,帮助患者降低心理刺激,调动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改善其心理适应水平,同时为临床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心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病后心理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运用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脑血管病后相关的神经心理学变化的特点。方法 对 60例脑血管病后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 ,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抑郁自评量表 (SDS) ,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定。同时用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 60例健康人为对照 ,并且在脑血管病的不同病变性质之间、病灶部位之间以及病灶大小之间进行神经心理学的对照研究。结果 脑血管病后病人常有抑郁、焦虑、紧张、恐怖、强迫、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神经心理学改变。 4种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小于 0 0 5 )。在病例组内 ,左半球病变神经心理学改变较右半球病变神经心理学改变明显 (P <0 0 5 ) ;皮层病变神经心理学改变较皮层下病变神经心理学改变程度重 (P <0 0 5 ) ;多发病灶较单发病灶引起的神经心理学改变程度重 ;大病灶 (≥ 15mm)较小病灶 ( 5~14mm)引起的神经心理学改变程度重 ;而脑血管病病变性质与神经心理学改变程度关系不密切。另外有明显神经心理学改变的 2 1例患者给予抗抑郁剂 (氟西汀 )、抗焦虑药 (丁螺环酮 )、抗精神病药 (奋乃静 )及安定类药物治疗 ,治疗后SCL 90各项因子分明显下降(P <0 0 5 ,P <0 0 1)。结论 脑血管病后的神经心理学改变比较明显 ,这种神经心理学改变与脑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