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医学症状产生的根源是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中医学症状有其基本的病机,然而引起这些基本病机的原因则因不同疾病:不同证而别。中医学整体审查的目的是辨证论治,在辨证过程中特别强调一些代表该证主要矛盾的主要症状。中医学症状对疾病的诊断意义比较有限,其广度有待扩展。中医学症状依然欠客观、标准、量化,尚须进行深入的研究,亦须在较高层次上阐明中医学症状的病理本质。  相似文献   

2.
刘文兰  张炎等 《北京中医》2002,21(6):365-367
中医学症状产生的根源是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中医学症状有其基本的病机,然而,引起这些基本病机的原因则因不同疾病,不同证而别。中医学整体审查的目的是辨证论治,在辨证过程中特别强调一些代表文集下主要矛盾的主要症状。中医学症状对疾病的诊断意义比较有限,其广度有待扩展。中医学症状依然欠客观,标准,量化,尚须进行深入的研究,亦须在较高层次上阐明中医学症状的病理本质。  相似文献   

3.
论中医学诊断模式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医学保健体系 ,它对疾病的认识方法学具有其自身特征 ,中医学诊断模式是建立在症、证、病三个不同层次基础上的 ,即从症入手 ,因症辨证 ,依症诊病 ,从而达到认识疾病本质的目的。随着疾病诊断与证候辨别的中医学诊断体系的完善 ,以往的辨证诊断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中医学诊断体系已转化为诊病辨证模式。中医学诊断模式的衍进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基础 ,以临床实践为手段 ,又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充实发展的源泉。因此 ,探讨中医学诊断模式的内涵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1 病、证、症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恒动观渗透到中医学中的许多方面,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有着深刻的影响,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中医学不但强调以恒动观念来认识人的生理状态,同时更强调以恒动观念来把握患者的疾病过程及病理变化。恒动观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也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脑磁图是近年来新兴的检测脑功能的重要方法,在临床和科研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主要应用于癫痫病和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脑功能区的定位、精神科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胎儿的发育监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国内未见文献报道,因此对在中医学的科研和临床中如何应用脑磁图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规律。我国劳动人民和历代医学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辨证论治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直至今天仍为我们研究中医学的主要课题及中医临  相似文献   

7.
李维娜  李炳茂 《河北中医》2013,35(8):1236-1237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医学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其中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基本思维体系之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在分析研究过程中,主要有形象思维模式、逻辑思维模式、数学思维模式等方法,具有整体可分性、唯物辩证性及发展进步的性质,是认识自然、认识人体、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科学的指导理论,在中医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任路  宋丽萍 《中医药学刊》2003,21(12):2115-2116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在中医学中普遍用于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预防,是中医学最基本的学说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医临床辨证现代化研究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临床辨证是中医学的精髓,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是中医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而辨证之关键首先在于识证,诚如《类证治裁·序》所言:“司命之难也在识证,识证之难也在辨证。”证即证候,是疾病本质的反映,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医学,取象比类法是中医学主要的认知方法之一,贯穿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维之中,在中医思维中起到"黏合剂"的作用,是物质与意识的结合部,同时也是中医学讲求"悟性"的关键。它在中医学对人体生理学的认识、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疾病的诊断、疾病的治疗、中医学方药运用等方面发挥着指导性作用。从方法学上剖析中医,有助于从逻辑上梳理和把握中医,从而使中医更易被理解和接受,进而对中医学的学习和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是决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对辨证是否准确的检验。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辨证的“证”指“证候”,是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方向的概括。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来说,准确辨证是提高诊疗疾病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生物化学是医学、中医学和药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其理论和技术对于了解疾病的发展,对从事临床诊断治疗及中医学、药学研究等方面十分重要,近年来在中医学的临床和基础理论研究中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阐述中医理论,揭示中药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是研究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中医系统论是关于人类健康与疾病系统规律的学说,简单数字既提示了中医学有关理论基础、思维方法、诊断、病因病机等核心内容,又体现了系统论思想与中医学的紧密结合。通过简单数字了解中医学与中医系统论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把握中医学的理论要点和中医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几千年来,她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回顾历史,中医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历代医家从不抱残守缺,墨守成规,他们在保持中医基本特色的前提下,不断地吸收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先进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从而使中医学逐渐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在中医队伍中少数人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于不顾,对一些西医诊断了的疾病,简单地、片面地用“对号入座”的方法去组方遣药。例如:某些医生听说感冒是由于某种“病毒”所引起,咳嗽是由于某一部分组织器官的“炎症”而致,于是就煞费…  相似文献   

15.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区别现代医学及其他传统科学的一大特色.它是在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多元分析和综合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诊断的辨证思维,它抓住疾病阶段的主要矛盾--"证",来拟定治则、治法,选择治方药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经络学说及其临床应用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系王启才第九讲 古人对经络的认识经络的发现和经络学说的形成,至今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数千年以来,经络学说一直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被古代医家用以阐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发挥其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  相似文献   

17.
气机气化相关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机与气化,是中医学中气的理论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研究人的生命过程、脏腑功能活动,以及营养物质代谢等内容的核心。二者内涵有区别.气机主要是讨论气运动的机制及规律;气化主要是研究气运动所产生灼效应,相当于新陈代谢巾的同化与异化作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气机既是气化的基础,又是气化作用的一个方面,两者的统一是生命活动之根本。其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养生康定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浅谈辨证施护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兰英 《河南中医》2003,23(5):72-72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 ,根据不同的病情变化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 辨证分析1 .1 辨证分析基本原则把疾病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一系列证候系统地进行叙述 ,作为识别疾病 ,探求病因 ,审察病机 ,确定病位和疾病发展趋势的一种诊断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 ,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也是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辨证和施护是中医诊断、护理疾病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体现。辨证施护的过程 ,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只有力求辨证准确 ,才能有效地做好工…  相似文献   

19.
脑磁图是近年来新兴的检测脑功能的重要方法,在临床和科研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主要应用于癫痫病和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脑功能区的定位、精神科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胎儿的发育监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国内未见文献报道,因此对在中医学的科研和临床中如何应用脑磁图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所谓医学诊疗模式,是对一种医学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中的主导思想的高度概括,即用最精炼的语言勾画出该医学诊疗的基本规律的框架,同时它也往往反映出了该医学的主要特征。中医学的诊疗模式,从古至今有多种说法,而影响较大者,莫过于《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所提倡,也是近年来流行的两种:1《内经》的诊疗模式──审机定治《内经》作为“医学之宗”和“经典之首”,不仅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对中医学的诊疗模式作了阐明。综观《内经》全书,其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导思想集中体现在“治病必求于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