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是最多见的颈脊髓不完全性损伤,1954年由Schneider等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以后陆续有许多关于此类损伤的报道。主要临床特点为上肢运动功能受累明显而下肢受累较轻或不受累,直肠膀胱功能障碍以及损伤平面以下感觉不同程度损害。以往的文献对此类损伤的发病机制有许多认识,多从脊柱损伤方而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
急性外伤性脊髓损伤多由于脊椎骨折脱位伤,如挫伤,挤压伤,牵拉伤或断裂等,其次为开放性损伤常见于切割伤,子弹及火器伤等.临床上脊髓完全性横断性损伤是少见的.大部分为挫伤.损伤的程度及范围因骨折脱位的情况而异,临床报告,脊髓损伤后可用脉冲电脊髓反射(P.S.R)或知觉诱发电位(SEP)以测定知觉运动功能来判断  相似文献   

3.
电针辅助治疗对急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针刺配合神经外科治疗急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照组9例,根据手术指征确定术式,并予药物治疗;治疗组7例,除上述神经外科治疗外,采用电针刺激夹脊穴及辨证取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2例,好转4例,无效3例;治疗组治愈6例,好转1例。结论配合针刺治疗能提高急性脊髓损伤手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机制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痉挛是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患者中常见并发症之一。痉挛常可导致患者肢体酸胀疼痛、关节挛缩、畸形,进而影响行走及在轮椅上保持姿势的能力,并增加异位骨化和骨折的发生率,从而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康复治疗效果。目前痉挛的治疗方法很多,如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和物理治疗、神经阻滞疗法、手术治疗等。但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往往不理想,故目前联合应用多种方法来治疗肌痉挛在临床上较受欢迎。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就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发生机制、症状特点、评定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针对其临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6.
脊髓损伤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类,临床治疗主要是针对继发性损伤的.一系列作用于不同发病环节的药物已经相继用于动物实验和临床,其中部分已被证明有减轻或阻止继发损伤、保留和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脊髓损伤后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药物治疗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脊髓损伤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类,临床治疗主要是针对继发性损伤的。一系列作用于不同发病环节的药物已经相继用于动物实验和临床,其中部分已被证明有减轻或阻止继发损伤、保留和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引起截瘫,致残率高,对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巨大。但由于脊髓损伤的特殊性,其治疗一直缓慢。由于现代实验手段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充分研究脊髓损伤的病理、生化基础上,利用各种方法对严重脊髓损伤进行康复治疗:脊柱减压功能重建;大网膜移植;神经组织移植;基因治疗;损伤因子治疗;物理疗法。还有药物治疗:皮质激素;神经节苷脂;阿片受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药物。其中以神经移植、基因治疗代表未来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e,SCI)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当前,临床治疗SCI主要包括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和手术减压等,但均存在副作用大、疗效欠佳等缺点,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一直是医学界探究的焦点。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疗法是指在高压环境下吸入纯氧或高浓度氧气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已有研究显示,HBO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促进SCI患者下肢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1—3],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被完全揭示。因此,本文对近十年HBO治疗SCI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合分析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2000-01/2005—09有关急性脊髓损伤治疗方面的文献,检索词“acute disease;spinal cord iniury;therap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急性脊髓损伤治疗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62篇相关文献,其中18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44篇,其中39篇系重复同一研究,5篇为Meta分析。 资料综合: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除外科手术干预、减少继发性损伤及理想的康复措施外,多种保护神经细胞和促进神经生长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抗凋亡、转基因、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使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结论: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主张在脊髓减压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针对病情变化过程中的不同时机和环节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是临床治疗的理论基础。虽然许多新的治疗方法现在仍然只处于实验阶段,但必将通过一些新的技术实现从“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相关性实验研究的成功到临床应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合分析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0-01/2005-09有关急性脊髓损伤治疗方面的文献,检索词“acutediseaseZspinalcordinjuryZtherap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急性脊髓损伤治疗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62篇相关文献,其中18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44篇,其中39篇系重复同一研究,5篇为Meta分析。资料综合: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除外科手术干预、减少继发性损伤及理想的康复措施外,多种保护神经细胞和促进神经生长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抗凋亡、转基因、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使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结论: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主张在脊髓减压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针对病情变化过程中的不同时机和环节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是临床治疗的理论基础。虽然许多新的治疗方法现在仍然只处于实验阶段,但必将通过一些新的技术实现从“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相关性实验研究的成功到临床应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脊髓损伤现代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脊髓损伤引起截瘫,致残率高,对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巨大。但由于脊髓损伤的特殊性,其治疗一直缓慢,由于现代实验手段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充分研究脊髓损伤的病理、生化基础上,利用各种方法对严重脊髓损伤进行康复治疗;脊柱减压功能重建;大网膜移植;神经组织移植;基因治疗;损伤因子治疗;物理疗法。还有药物治疗;皮质激素;神经节苷脂;阿片受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药物。其中以神经移植、基因治疗代表未来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3.
内皮素(endothelin ,ET)是由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合成与释放的一种神经内分泌因子,由1988年日本学者Yanagi sawaM等[1] 首次从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分离纯化出。急性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 ,SCI)后脊髓血流的改变是引起脊髓坏死和神经功能丧失的重要原因[2 ] ,研究表明ET是迄今所知的作用最强,持续最久的缩血管多肽共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中并对心脏、脊髓、肾、肺等组织的病理,生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ET在SCI中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1 生物学特征ET是由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合成与释放的一种神经内分泌因子,是内皮素前体…  相似文献   

14.
王凤霞  吴霜 《中国康复》2018,33(5):417-421
正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的常见致病原因为高坠伤和交通事故[1]。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2]。流行病学调查表明,ASCI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83%,其中以肺炎、肺不张和呼吸衰竭最为常见[2]。颈髓损伤患者发生上述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膈肌及辅助呼吸肌瘫痪,导致呼吸受限、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蒜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18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急性脊髓损伤组(ASCI)和急性脊髓损伤+蒜素组(ASCI+allicin).给药组于手术开始前1 h腹腔注射蒜素,术后每日1次,持续2周.术后1 d、4 d、7 d、14 d、21 d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评分,评估用药后蒜素对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术后21 d处死大鼠取材,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的形态学变化,Real-time PCR检测脊髓组织中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mRNA的表达.[结果]蒜素治疗21 d,同ASCI组比较,大鼠的BBB评分显著升高(P<0.01),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促炎因子IL-6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蒜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周围神经联合生长因子移植治疗急性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目前促进神经再生与修复的策略也主要是通过促进神经内在的再生能力和改善再生的微环境两大途径,已有的研究表明联合应用一些治疗手段能更好地促进神经轴突的再生生长.目的:探讨周围神经联合生长因子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神经移植组、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脊髓横断组、椎板切除组.以T_9为中心纵行切开大鼠皮肤,显露硬膜囊,水平切断脊髓并切除3mm,神经移植组、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取双侧第8~10对肋间神经各2 cm,将自体肋间神经修剪成合适长度后交叉移植入脊髓缺损处(近端白质与远端灰质、远端白质与近端灰质),神经移植组用纤维蛋白凝胶固定植入的肋间神经,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用含有2.1 mg/L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凝胶固定植入的肋间神经,缝合硬膜.脊髓横断组断端间旷置,椎板切除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术后90 d进行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检测,术后70 d进行Basso.Beattie.Bresnahan(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椎板切除组均引出了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脊髓横断组未引出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波形;神经移植组3只引出双侧体感诱发电位,4只引出单侧体感诱发电位,4只引出双侧运动诱发电位,3只引出单侧运动诱发电位,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5只引出双侧体感诱发电位,2只引出单侧体感诱发电位,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5只引出双侧运动诱发电位,2只引出单侧运动诱发电位.神经移植组、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大鼠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及波幅明显优于脊髓横断组(P<0.01),自体肋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优于神经移植组(P<0.01).椎板切除组大鼠麻醉清醒后运动恢复正常,脊髓横断组在3个月的生存期内后肢持续伸展、旋转,神经移植组和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大鼠后肢功能术后3周开始明显恢复,并在整个观察期内逐渐恢复.神经移植组和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较脊髓横断组明显提高(P<0.01),并且神经移植联合生长因子组较神经移植组高(P<0.01).提示单纯周围神经移植能部分恢复脊髓功能,联合生长因子则能更好地恢复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17.
组织工程化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54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干细胞移植组)、DMEM组、空白对照组。用按 Bregman 法方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7d后干细胞移植组注入经体外传代培养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DMEM组在脊髓损伤处注入DMEM培养液,空白对照组只做损伤模型不做任何处理。处理后第1、4、8、12 周分别对两组大鼠进行动物BBB评分、斜板试验、后肢运动功能检测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动物处死后做组织学观察。结果:处理后1 周时,两组动物脊髓神经功能均无明显恢复;第4、8、12周时移植组大鼠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明显恢复, 斜板试验角度和BBB 评分及后肢运动功能检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大鼠(P<0.01);DMEM组与对照组间P>0.05。与前一时间点比较,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均有明显恢复,(P<0.01);斜板试验角度和BBB 评分以及后肢运动功能检测评分在第8周与第12周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MSCs移植可以促进大鼠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电针结合耳针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估电针结合耳针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1999年1月~2004年5月期间急性脊髓损伤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损伤分级A级和B级患者56例,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针灸治疗组采用双侧后溪和申脉点电针,与脊髓相关耳穴的耳针,同时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仅采用康复治疗。分别记录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1年ASIA损伤分级及ASIA神经(运动、感觉)功能状况评分、独立性功能评定(FIM)及不良反应。结果在神经(感觉和运动)功能和FIM评分方面针灸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采用电针结合耳针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的救治方法并观察疗效。方法1998年3月至2008年12月40例脊髓损伤住院患者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并配合综合治疗,包括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利尿剂、神经营养药物和康复训练。观察评价其疗效。结果本组病例获随访33例,失访4例,随访3个月~3年,平均14个月。院内死亡3例。神经功能明显改善26例,3例截瘫平面较术前下降2或3个神经节段,1例截瘫平面明显下降。结论早期手术及综合治疗可预防或减轻脊髓水肿,减少神经损害,降低耗氧量,促进神经生长,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2013年11月的世界卫生组织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的实况报道,全世界每年有25—50万人患脊髓损伤,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健康、经济和社会后果。其中,痉挛状态是脊髓损伤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SCI后会有超过70%的患者发生痉挛状态,它限制了运动的范围,降低了运动的灵巧性,导致异常姿势和疼痛的产生,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加重了照顾者的护理负担[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