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BRAFV600E突变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65例PTC患者肿瘤细胞DNA中BRAFV600E点突变,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BRAFV600E点突变在PTC中的发生率为61.5%(40/65),其中40例BRAFV600E突变的VFC中有14例淋巴结转移,而未突变的25例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者10例,BRAFV600E点突变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7932)。结论BRAFV600E可能参与PTC的发生,但与PTC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陈小丽  杨刚毅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2):1987-1989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car cinoma-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目前研究提示BRAF-T1799A突变与PT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结合目前BRAF-T1799A在PTC发病、风险分级、临床管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放射性碘消融治疗及随访等相关研究,综述BRAF-T1799A突变在PTC的发病、诊断、治疗、预后方面的临床前景。  相似文献   

3.
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给临床医生诊断甲状腺肿瘤提供了一个新的信息。该技术在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中,特别是BRAF基因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甲状腺癌诊疗水平。国内外最新研究表明,BRAF基因检测为甲状腺癌的诊断和预后提供了参考,并给临床上甲状腺癌的初始化治疗指明了一个方向。对于临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不能确定的甲状腺癌,BRAF分子检测技术可作为一个有用的检测手段,为临床诊断甲状腺癌提供一个决定性的参考,使更多的甲状腺癌患者得到个体化的治疗。本文就BRAF基因与甲状腺癌分子诊疗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BRAF基因及其信号通路MEK/ERK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相关性及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收集73例散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及16例同期甲状腺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及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标本组织中的RAS、BRAF、MEK和ERK蛋白表达状况。结果 RAS、BRAF、pMEK和pERK表达水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都明显高于甲状腺瘤组(P〈0.05或P〈0.01)。结论 RAS、BRAF、pMEK及pERK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相关。BRAF可能通过激活MEK/ERK信号通路而发挥其生物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YAP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QRT-PCR、免疫组织化学SP法、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标本中YA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QRT-PCR检测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YAP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YA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低表达;Western-blotting提示YA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YAP mRNA及蛋白的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YAP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低表达,提示YAP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中起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与BRAF基因联合检测在术前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01-2022-05-01三门峡市中心医院1 705例在院手术切除甲状腺并做相应病理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甲状腺超声怀疑为恶性,且TI-RADS分级在4a及以上者分别接受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FNAC检查及BRAF基因检测者共115例,将结果和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115例甲状腺结节中,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结节105例(91.3%),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FNAC细胞学阳性91例,阴性14例;术后病理良性结节10例,术前FNAC细胞学检测阳性2例,阴性8例。FNAC联合BRAF基因突变检测诊断甲状腺结节灵敏度为96.2%,高于单独FNAC检测灵敏度86.7%,χ2=6.047,P=0.014;联合检测准确度为94.8%,高于单独FNAC准确度86.1%,χ2=5.004,P=0.025。联合检测灵敏度高于单独BRAF基因突变检测灵敏度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NRAS及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1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37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检测KRAS、NRAS、BRAF基因突变状态及MMR蛋白表达状态,分析基因突变状态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TSH受体基因突变和BRAF V600E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外周血样本,采用PCR扩增TSH受体基因第8号外显子和BRAF V600E基因,并进行测序,统计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TSH受体基因和BRAF V600E突变率;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被膜外侵犯、淋巴结转移、多发病灶、AJCC分期)患者之间突变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种突变分别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甲状腺结节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恶性的80例,其中53例(66.25%)患者发生TSH受体基因突变,59例(73.75%)患者发生BRAF V600E突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TSH受体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大小、淋巴转移、甲状腺被膜外侵犯、多发病灶、AJCC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转移、甲状腺被膜外侵犯、多发病灶、AJCC分期均与甲状腺结节TSH受体基因突变有关(P<0.05).结论 TSH受体基因突变检测和BRAF V600E突变检测有助于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伴随甲状腺被膜外侵犯,TSH受体基因和BRAF V600E的突变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正>结直肠癌(CRC)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已成为我国第4位或第5位高发的恶性肿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1],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戚峰  陈曦  王涛  刘彤 《现代保健》2010,(23):194-196
甲状腺肿瘤是临床常见疾病,其良、恶性诊断缺乏特异性标志物,该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基因事件相关,包括BRAF、Ret/PTC、Ras、erBb-2、p53、p16、PTEN、CK19和DDIT3、ARG92、ITM1、C1orf24等基因.不同基因型的改变与甲状腺肿瘤的病理类型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开展B-rapidly accelerated fibrosarcoma(BRAF)基因突变检测项目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分析和探讨临床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方法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17年发送两次EQA样品盘至45家实验室,每次均包含5份样本,要求各参评实验室在1周内将检测结果上传至中心数据库。然后,中心依据回报结果汇总各实验室EQA成绩,并计算每份检测样本的符合率。 结果2017年两次BRAF基因突变检测EQA活动分别收到42和41家实验室的有效回报结果,两次10份样本检测总符合率为76.2%~100%,其中:野生型、p.V600K、p.V600R和p.V600E样本符合率分别为99.2%(123/124份),79.8%(67/84份),87.8%(36/41份)和95.2%(119/125份)。分别有73.8%(31/42家)和75.6%(31/41家)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完全正确;其中:使用注册试剂检测结果完全正确的实验室分别为79.8%(27/34家)和81.3%(26/32家),使用实验室自建方法(laboratory-developed tests,LDTs)结果完全正确的实验室分别为50%(4/8家)和55.6%(5/9家)。 结论上海市临床实验室BRAF基因突变检测项目EQA总符合率较高,商品化试剂检测结果符合率高于LDTs;部分实验室检测能力有待提高,应加强BRAF基因突变检测项目质量控制,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临床、超声及BRAF V600E基因构建预测乳头状甲状腺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87例PTC患者(374个结节)的临床资料。其中, 有颈部淋巴结转移205个结节, 无颈部淋巴结转移169个结节。采用超声观察结节的回声类型、包膜、边界、形态、数目、直径、位置、囊实性、纵横比、血流信号、回声分布、超声分类、有无微小钙化及有无肿大淋巴结等情况。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BRAF V600E基因突变情况。R3.6.3软件构建预测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 并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性别、年龄、有无微小钙化、纵横比、形态、血流信号、直径、回声分布、有无肿大淋巴结、超声分类和BRAF V600E基因是影响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40岁)、超声分类(≥4a类)和直径(>1 cm)为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2.847、1.436和2.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联合131I核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6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诊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5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55例患者均采取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术后均接受甲状腺激素和131I核素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为首次接受手术治疗,5例为第二次手术治疗,手术并发症主要为喉返神经损伤9例、永久性声音嘶哑2例、低钙血症抽搐3例,有14例患者同时接受改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3个月、6个月,患者的血清肿瘤抑制基因(P53)、细胞凋亡信号受体(Fa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高于术后即刻(P0.05),细胞周期素E(Cyclin E)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术后即刻(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患者的血清P53、Fas、TNF-α、Cyclin E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随访,失访5例,5年复发率4.00%(2/50)、远处转移率2.00%(1/50),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41个月时复查出现复发,1例于56个月时出现转移。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采取手术联合131I核素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能降低Cyclin E蛋白水平和提高血清P53、Fas、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大部分患者经过手术预后良好。让很多患者纠结的主要是做全切(全甲状腺切除术)还是半切(甲状腺腺叶切除)呢?顾名思义,全切就是切除全部甲状腺;而半切一般是指切除甲状腺左右两叶中的一叶。要了解哪种方法更好,首先要了解甲状腺癌常见的类型有: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型癌、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未分化癌。病理类型不同,手术方式选择的原则也不尽相同。前两种类型占甲状腺癌的90%以上,本文所述主要针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型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STK15)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1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4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STK15基因的表达。结果 7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STK15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癌旁组织STK15阳性表达率8.45%,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STK15阳性表达率24.4%。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STK15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STK15基因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均为高表达,检测它可提高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率,对良恶性甲状腺疾病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X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多态与乳头状甲状腺癌(PTC)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05对病例和对照的XRCC1基因多态。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XRCC1第194密码子的Arg/Arg、Arg/Trp和Trp/Trp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6%、49.5%、2.9%和45.7%、48.6%、5.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Y~2=1.07,P=0.59)。病例组和对照组第399密码子的Arg/Arg、Arg/Gin和Gln/Gln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6.7%、41.9%、11.4%和54.2%、42.9%、2.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2=6.40,P=0.04)。以Arg/Arg基因型为参照,Gln/Gln基因型者发生PTC的风险增加,OR值为4.65(95%CI:1.24~17.4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第399密码子基因多态和负性生活事件与PTC存在正关联,OR值分别为2.71(95%CI:1.22~6.05)和5.34(95%CI:1.40~20.38);X线照射史与PTC存在负关联,OR值为0.38(95%CI:0.12~0.72);未发现第194密码子基因多态、饮茶、水果和经济水平与PTC存在关联。结论XRCC1第399密码子Gln/Gln基因型可能是PTC的易感基因型,负性生活事件是PTC的可能危险因素,X线照射史是PTC的可能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狄欣 《现代保健》2013,(16):99-101
目的:探索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诊疗的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0月齐鲁石化中心医院普外科诊治的8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彩超检查:结节内有微小沙粒样钙化者62例(79.4%),结节内或周围有较丰富血流者62例(32.4%),边界欠清有尾足者56例(61.8%),形态呈“站立式”生长、回声不均匀者48例(85.3%)。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28例,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对侧大部切除45例,甲状腺全切除16例,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结论:高频彩超明显增加PTMC的早期检出率,PTMC不必全部行甲状腺全切术,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清扫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缺失基因1(DBC1)和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DBC1和p53在70例PTC和70例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进一步分析DBC1和p53在PTC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DBC1和p53在PT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管密度与CD44v6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间质中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和CD44v6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PTC中CD44V6及VEGFR-3的表达,以VEGFR-3标记淋巴管,在显微镜下计数LVD。结果淋巴结转移组CD44V6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LVD与癌侵袭程度有关(P<0.05),淋巴结转移组LVD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CD44V6与LVD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0(P<0.01)。结论CD44V6及淋巴管密度与PTC的淋巴结转移有关,淋巴管密度与PTC的侵袭有关,可作为预测PTC病人预后和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与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相关的特征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特征。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552例术后诊断为PTC患者,依据术后分子学检测将其分为TERT组(19例,TERT启动子突变)和BRAF基因组(533例,单纯BRAF基因突变)。根据术后病理确定淋巴结转移和脉管转移的情况,超声采集结节最大径线、结节数量、回声、边缘、成分、方位、微钙化及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等特征。比较两组TERT启动子和BRAF基因的突变率和淋巴结转移及脉管转移的发生率;将两组有差异的临床和超声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与TERT启动子突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55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5.39±12.39)岁,TERT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42±12.41)岁,高于BRAF基因组患者的平均年龄(44.96±12.1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8,P<0.05),TERT组中≥45岁的患者占比(78.9%)明显高于BRAF基因组(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1,P<0.05)。TERT组中有36.8%的患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