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患者,男性,28岁。因反复腹痛,大便带血4年余于1992年5月18日入院。患者3岁时于口唇周皮肤、颊粘膜及鼻孔出现少量散在的色素斑点,继后,在双手指掌面及双足趾底面又出现黑色斑点,且随着年龄增长黑色斑点逐渐增多。询问家族史,其父及兄妹均患有同病。其父因伴频繁呕吐、便血于1971年10月病故。其兄于1991年5月因伴肠梗阻行手术切除,由于术后感染引起败血症,医治无效而死亡。查体:四肢末端及口唇周皮肤和颊粘膜及鼻孔均有色素斑点,直径0.05cm~0.3cm,扁平,不高出皮肤或粘膜,密集分布,不融合。躯干及肢体没有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2.
三重原发癌约占多原发癌的1~3.8%。其肿瘤频发原因至今尚不清楚。近年来,人们注意到多重癌患者家族中有明显的癌肿集聚现象,因而推测三重癌的发生与先天获得遗传基因相关。我科近二十年来收治三重癌6例,均有癌家族史。现介绍如下。病例简介例1、男,50岁,有吸烟史,500年支,其父死于肺癌,1972年4月发现胃窦癌行根治术。1975年2月发现右眼睑鳞癌而行放疗。1979年8月因肠梗阻就诊,发现乙状结肠癌(晚期),行降结肠造瘘,术后存活8个月。例2、男,61岁,祖父死于食管癌,父死于食  相似文献   

3.
肾母细胞瘤单纯切除治愈一例李朝明四川省盐边县人民医院(617100)患儿女,4岁。因腹部包块三月伴发热,纳差二月,于1986年6月17日入院治疗。病IM月前洗澡时,其父发现病儿右腹肿块,但无压痛,未予诊治;二月前始有午后潮热,食纳差,且包块长大迅速,...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 1993~ 1997年收治了先后患直肠癌的姐弟二人。追诉其家族史 ,均有吃辣椒如食的辛辣嗜好。其祖父 194 8年死于“锁肛痔” ,其父于 1971年因低位直肠癌 ,拒绝作人工肛门 ,1年后死亡。现报道如下。姐 ,已婚 ,某企业干部。 1993年 6月 15日因便血3个月入院。纤维结肠镜检查 :距肛门约 14cm有菜花状肿物 ,表面溃疡尚有大量暗红色脓血样分泌物附着。病理示 :直肠腺癌。于 6月 2 7日手术探查见直肠与乙状结肠交接的 5点 (截石位 )处有约 6cm× 5cm肿块与盆腔壁、膀胱、子宫粘连 ,作乙状结肠下段 8cm及直肠上段 6cm切除 ,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原发恶性肿瘤(MPMT)亦称重复癌。目前已有报告。但有家族史的多原发癌的报道尚少见。本文报告1979年5月~1986年6月发现的7例。 例1~*,童某,男,54岁,1979年5月食管中段鳞癌,1979年7月胃腺癌Ⅱ级,二癌发生间隔为2个月。其父51岁胃腺癌,二弟49岁胃腺癌,三弟44岁白血病。  相似文献   

6.
病 史 摘 要 周××,男,32岁,住院号207802,1980年11月20日入院,11月29日死亡。 患者于1969年患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经治疗8个月后恢复健康,复查肝功能不正常,但经短期休息后可好转。近两年肝功能多次检查均正常。近4年来脾脏逐渐增大至助下3厘米。入院前一个月,自参加一次篮球比赛后一直有疲劳感;入院前3周因俯身拾筷子自觉右侧腰部扭伤伴有疼痛不适;入院前二周曾有发热(38.3℃~39℃)在厂医务室按上感治疗,三天后热退,但自觉腹胀不适,食欲减退,时有低热。 患者无烟酒嗜好。其父有肝炎史,于1969年死于肝  相似文献   

7.
半蛤壳状切口切除左颈胸交界部多发神经纤维瘤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儿郭×,女,10岁,体重26Kg。因发现全身多处包块3年就诊,其父患神经纤维瘤病20余年。查体:左眼上睑下垂,左侧瞳孔缩小,左锁骨上、左腋窝、左臂内侧、左前臂、右枕部可扪及大小不等质硬肿块,左侧胸壁散在、成片咖啡色斑,左臂牵拉疼痛、外展受限。胸部X线片及CT提示:左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1978年4月~1991年10月对需要作同种异体骨髓移植的30个家族217人次进行组织配型检查。(1)HLA—A.B.C 位点;(2)供受体间淋巴细胞毒交叉试验;(3)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检测 D 位点。结果发现家庭成员中 HLA—A.B.C 抗原与 MLC 有密切的相关性。提示组织配型在选择合适的供受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目前同胞供者难于找到的情况下,其父或母可能成为合适的供髓者。  相似文献   

9.
例 1 患者男 ,5 6岁。于 1993年 9月因鼻塞、听力下降 ,经病检确诊为鼻咽癌。曾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放疗 ,目前仍健在。例 2 长女 ,36岁。于 1995年 1月因上腹部疼痛、便血而行剖腹探查 ,病检确诊为胃低分化腺癌 ,已死亡。例 3 次女 ,2 6岁。于 1995年 12月 18日经湖南省肿瘤医院颈部肿块活检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ⅣA期弥漫型 ,无裂细胞性 ,并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骨髓受侵。采用化疗后 ,颈部肿块缩小 ,病情好转出院。讨论 :作者认为一家二代 3例发病特点为 :同代多发 ,年龄为 2 6岁、36岁 ,其父有恶性肿瘤史。此 3例从职业、生活习惯化无明…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1978年4月~1991年10月对需要作同种异体骨髓移植的30个家族217人次进行组织配型检查。(1)HLA-A.B.C位点;(2)供受体间淋巴细胞毒交叉试验;(3)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检测D位点。结果发现家庭成员中HLA—A.B.C抗原与MLC有密切的相关性。提示组织配型在选择合适的供受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目前同胞供者难于找到的情况下,其父或母可能成为合适的供髓者。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 ,30岁。因间歇性便血 3年 ,腹痛、腹胀 2天于1999年 5月 2 3日入院。自 3年前即有不明原因的便血 ,2天前出现腹痛 ,呈阵发性绞痛 ,渐腹胀 ,伴停止排便、排气。经胃肠减压、灌肠、应用抗生素 ,症状无缓解 ,以黑斑息肉病收入院。查体 :口腔粘膜、口唇、双侧手掌和足底有色素沉着。腹胀 ,在脐左旁见肠型。全腹压痛 ,肠鸣音亢强。腹透 :肠梗阻。血常规 :白细胞 15 6× 10 9/L ,中性 0 89,淋巴 0 11。问其家族史 :其父及其子均有相同色素沉着。父亲死于直肠癌 (病理诊断为腺癌 ) ,其儿子 4岁 ,现健在。入院后经术前准备 ,在连续硬膜…  相似文献   

12.
肝脏类癌伴Kasabach—Merritt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类癌,由于胆管上皮具有少数嗜银细胞,因而肝内有可能发生原发性类癌,临床上颇为罕见,易误诊为肝脏其他疾病,现偶见一例报告如下:病例,男61岁,技术工人.平素健康,缘于91年5月自感全身瘙痒,乏力月余后在上腹部及右前胸部位出现压迫感伴气短,同时发现四肢及背部紫斑.时发时隐,经某医院检查肝脏增大,B超及X线检查疑为肝脏恶性肿瘤,收治入院.既往有黄疸病史,家族中其父死于上颚癌,母患糖尿病多年.  相似文献   

13.
患者32岁,社会性别男。因腹部包块进行性增大1年余就诊。查体:身高173cm,胡须明显,喉结突出,阴毛呈男性分布,阴茎发育正常,双侧睾丸位于腹股沟管内。下腹部可扪及20cm的包块,活动、质韧、结节状、压痛。于1990年3月12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有子宫及附件样器官,子宫10×10×5cm,左输卵管连接一19×17×5cm肿块,右输卵管接5×5×4cm肿块,行子宫及肿瘤切除术。病理检查报告:所送标本为子宫及输卵管,左卵巢无性细胞瘤。真二性畸形。术后随访1年,腹腔广泛转移,1991年5月死亡。讨论真二性畸形临床罕见,以患者体内有二性生殖腺为诊断标准。追问家族史,其父母系近亲婚配。本人婚后未生育,2次精液检查均无精子。本例一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岁。其父代诉右鼻腔有一新生物8个月。1976年8月初起时为花生米大小肿块,一个月以后肿块逐渐增大,并向鼻前庭发展,当时诊断“鼻息肉”行手术摘除。不久肿瘤复发,占据整个鼻腔,再次手术切除。术后2个月右鼻腔又被肿块填满,右鼻翼隆起明显。平时无明显出血。于1977年4月2日入院。检查见右鼻翼隆起,触之高低不平,质硬。鼻前庭及右鼻腔为肿块堵塞,表面附有伪膜,鼻中隔被推向左侧。X线摄片见右上颌窦及右鼻腔为软组织影充填,密度增高。病理检查:癌细胞呈多边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12岁。于3岁时其父发现左腕部肿物,以后全身不同部位骨髂陆续出现大小不等的肿物,局部无红肿热痛,于1995年10月16日入院。查体:左肘外侧肿物3cm×2cm,两腕前外侧对称性肿物分别为左2cm×2cm,右2.5cm×2cm,左食指关节lcm×lcm肿物,两大腿中部前侧对称性肿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愚型并发新生儿白血病1例曹珉患者朱某,男,4天。因血便五次,无粪质,拒奶,不哭,于1990年10月29日急诊入院。系3胎2产,胎龄40周,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8kg,Apgar评分7’~10’。其父42岁,母35岁,其姐10岁,健在,否认家族...  相似文献   

17.
国内尚未有祖父、父、孙垂直三代同患鼻咽癌的报道 ,现将湖南省嘉禾县一欧氏家族三代均患鼻咽癌报道如下。  其祖父 ,5 3岁 ,农民。因左颈肿物、左耳鸣、耳听力下降9个月、左侧头痛 2个月于 196 6年 11月收入本科。入院查左上颈 1个 2 .5cm× 3.0cm× 1.5cm大小淋巴结 ,右上颈 1个 1.5cm× 2 .0cm× 1.0cm大小淋巴结 ;左外展神经受损 ;鼻咽部仅左侧咽隐窝粗糙。病理 :(鼻咽部 )鳞癌Ⅲ级。双肺、肝脏情况正常。  其父 ,48岁 ,农民。因鼻出血 9个月、双耳听力下降 6个月、头痛 4个月、双颈肿物 3个月于 1985年 5月收入本科放…  相似文献   

18.
例1.患者女性,32岁。主诉双侧乳房肿物半年,于1988年10月4日收入院。24岁结婚,月经正常,孕2产1,人工流产1胎,未哺乳。7年前行右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其父死于膀胱癌。患者一般情况好,全身未发现重要病变。肺部X线摄片阴性,血、尿常规及肝功能、心电图检查均正常。瘤科情况:双侧乳房对称,右乳外上皮肤可见陈旧性手术疤痕。左乳房皮肤正常。双侧乳头正常。右乳中下方可触及5.2×3.5×3cm肿物,质硬,边界不清,无压痛,活动度差,局部皮肤  相似文献   

19.
杨茂盛 《中国肿瘤临床》1993,20(11):878-878
患者女性,67岁。10年来经常大便带鲜血,近半年来反复发作性腹痛伴鲜血便,1周来加重,于1990年7月30日入院。入院后腹痛经常发作并伴包块,伴有恶心,呕吐,吐后腹痛缓解,排气排便后腹痛缓解。其父死于肺癌,其母死于脑意外。检查:发育、营养中等。右颊部及下唇可见数个黑色素斑点,心肺无异常,腹部脐上可扪及4×5cm~2包块,质硬,可上下活动,不规则,无压痛。肛指诊距肛门6cm可及一黄豆大小息肉,有蒂。钡灌肠检查降结肠、乙状结肠有数个大小不等圆形充盈缺损,横结肠中段钡剂通过受阻。纤维结肠镜检查示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内有数十个大小不等之息肉,进至横结肠受阻。诊为黑斑息肉病合并横结肠癌,于9月19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横结肠中段有一直径5cm肿物,质硬,该肠腔狭窄,浆膜受浸润,行横结肠切除术,切除标本示横结肠肿物两端有数十个大小不等息肉,直径0.5~2.5cm,大部分有蒂。术后病理诊断:横结肠溃疡型腺癌,侵及浆膜层,并发结肠息肉状腺瘤,标本  相似文献   

20.
同时性左主支气管类癌、右肺下叶腺癌并存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37岁。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1个月入院。于两个月前出现咳嗽,呈阵发性,痰中带血块,伴轻度气短,曾在外院行胸片、CT、气管镜、穿刺检查,考虑为左主支气管内带蒂结节良性肿瘤(腺瘤)可能性大、右肺下叶结节腺癌可能性大(其父左肺癌已手术,目前健在);后反复行胸部CT检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