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艳敏  李艳萍 《云南医药》1999,20(5):331-332
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远端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代替的一种病理现象,被认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本文对我院1996~1998两年内镜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17例Barrett食管进行分析,并进行食管测压及24小时pH监测研究。资料与结果研究对象 本组17例病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年龄范围23~89岁,平均年龄58-9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烧心、反酸等消化不良及胃食管反流症状,症状的发生时间半月至1年。17例健康人及17例内镜有Ⅰ~Ⅲ级食管炎而无Barrett食管者作为食管测压的…  相似文献   

2.
薛丹  林峻 《福建医药杂志》1996,18(5):110-110
善得定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7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薛丹,林峻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5年9月应用善得定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7例,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疗效和护理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 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2000年5月~2001年3月 ,应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对11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治疗 ,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 1一般资料 :11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男8例 ,年龄30~60岁 ,平均年龄53岁 ,其中2例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而紧急手术。5例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经胃镜检查时证实。1例为胃底静脉曲张反复出血 ,经治疗后出血停止再作套扎。女性3例 ,年龄47~68岁 ,平均年龄58岁 ,均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而行紧急套扎术。11例患者中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如下 :重度曲张2例 ,中度曲张9…  相似文献   

4.
韩露  高萍  李伟  徐恩迪 《天津医药》2000,28(9):515-517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食管白昼及夜间酸碱反流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对诊断胃、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便携式24小时pH动态监测仪,对3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食管昼夜24小时pH动态监测,并与4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白昼食管酸反流的6项指标及总计分均高于对照组,夜间部分酸反流指标高于对照组。食管昼夜碱反流的各项pH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组胃、食管酸反流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选取经胃镜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Ⅰ~Ⅱ级)并经快速尿素酶测定伴有HP感染的患者53例。口服丽珠得乐1粒每日4次加克拉霉素0.25g每日2次加甲硝唑0.4g每日2次,连续14天根除HP。分别在根除HP前及根除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24小时食管内pH值监测、食管内压力测定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结果:40例患者完成了研究。9例患者症状消失,31例患者仍有食管炎症状。28例患者的食管炎症状评分降低。而12例患者无变化(P〈0.05)。根除HP后1个月,食管pH值小于4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在22例患者有增加,18例患者有减少。患者食管24小时pH值的其他参数和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平均静息压力无明显变化。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根除HP后1个月,其胃食管反流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但一些与反流相关的症状却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6年7月至1999年6月,开展食管贲门癌切除,胃与食管吻合方法改进手术50例。吻合方法胃后壁浆肌层与食管肌层间断缝合3针,而后胃后壁与食管后壁及胃前壁与食管前壁全层,用3~0无创可吸收合成线连续缝合,胃前壁浆肌层与食管前壁间断缝合3针。手术结果治疗组无吻合瘘及吻口狭窄,术后2~3周出院,随访2个月至3年,未发现吻合口狭窄。对照组20例,用常规吻合方法,术后发生吻合瘘2例,吻合口狭窄1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在基层医院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3月~2011年10月门诊及胃镜检查患者中,对存在反流相关症状患者249例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以胃镜检查、PPI试验其中任何一项阳性作为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结果 249例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中胃食管反流问卷(GerdQ)调查诊断率与胃镜检查阳性率和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试验阳性者与无明显差别。结论胃食管反流病问卷作为初步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是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对临床诊断特别是基层医院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及食管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EG-ERD)采取内镜下食管贲门微量射频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及食管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为患者进行食管监测、测压和胃镜检查后,进行食管贲门微量射频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相关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同时观察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术后12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患者血氧饱和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相比,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且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相比,治疗后治疗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及食管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使用内镜下食管贲门微量射频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胃食管反流患者的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检测42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和14例非胃食管反流病者的食管动力学指标。结果 GERD组患者的LESP、LESL及LES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FRD患者食管体部PA减低、PV减慢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UESP在GERD组低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胃食管反流患者存在整个食管动力学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5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31例咳嗽伴反酸及胸骨后烧灼感.通过对患者进行宣教,给予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及促胃动力药等治疗,23例患者口服药物7~14 d时症状缓解,21 d左右症状消失;17例患者口服药物15~21 d时症状缓解,4周时症状消失;10例症状较重者服药4周时症状明显减轻,总疗程≥2个月.结论:患者通过改变饮食及睡眠习惯,应用抑酸剂及抗反流药物,积极治疗消化性溃疡等原发病,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冯晓莹  姜春萌 《天津医药》2003,31(3):169-170
有报道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滑动型食管裂孔疝(slidinghiatushernia,SHH)的患病率为1.6% [1],国内对其食管动力学改变研究的文章甚少 ,笔者通过对确诊反流性食管炎(RE)合并SHH26例患者进行食管测压和24h食管 pH监测 ,总结食管动力学特点 ,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8年1月—2002年2月确诊为RE合并SHH的患者26例为SHH组 ,其中男12例 ,女14例 ,年龄31~75岁 ,平均(52.08±12.82)岁 ;选择同期单纯RE患者26例为RE组 ,其中男10例…  相似文献   

12.
郑邦伟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2033-2033
现就我院2000年7月~2004年7月胃食管反流患者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21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胃食管反流所引起的呼吸道症状的认识,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代食管术及结肠代食管术与食管反流的关系,评价两种术式及改变体位对减少胃食管反流的效果。方法选取结肠代食管术后患者12例及胃代食管患者20例,进行了24hpH监测。结果①胃/结肠代食管术后患者均存在食管反流;②胃代食管术食管反流程度较结肠代食管术鸯③结肠代食管术直立和卧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代食管术两种体位有显著差异。结论就减轻胃食管反流而言,结肠代食管术优于胃代食管。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GERD)引起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临床并不少见,但往往因为就诊时患者呼吸系统症状突出,而胃食管反流症状不明显或被忽视而误诊。笔者现将2004年2月~2006年10月收集的22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3-2013年我们收治的以食管外表现为主要症状的3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均无典型胃食管胃反流症状,主要表现慢性咳嗽14,哮喘5例,非心源性胸痛11例,咽部不适2例,确诊前病程2~39个月,经确诊胃食管反流病给予相应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对于久治不愈的慢性咳嗽、哮喘、心绞痛样胸痛、咽部不适等症状的患者,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涂云飞 《中国医药科学》2014,(10):163-164,170
目的探讨食管裂孔疝的腹腔镜手术治疗配合抗反流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的5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联合抗反流手术,采用视觉模拟积分的方法对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有专门人员进行调查记录。结果患者进行Toupet术的有13例、Nissen术11例以及Dor术26例,患者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23min,手术后住院修养的平均时间为4d。在对患者进行6~24个月的术后调查时发现,有3例患者在术后病状复发。胃食管反流症状进行视觉模拟积分,术前以及术中得分为5分,术后得分为1分。结论食管裂孔疝的腹腔镜手术治疗配合抗反流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TiNi合金支架治疗食管狭窄引起的胃食管反流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瑞华  赵志泉 《江苏医药》1997,23(8):566-567
食管良恶性狭窄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我们应用自行研制的TiNi合金支架治疗食管狭窄,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但对于食管下端、贫门部及吻合口狭窄放支架后,一般会出现呕吐、反酸、厌食、烧心及胸骨后疼痛等胃食管反流症状,尤以术后2~3个月症状更明显,我们应用普瑞博思和洛赛克作为术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措施,观察病例52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院消化科与合作单位三年来用自行研制的TiNi合金支架治疗52例食管责门部及吻合口狭窄患者。男38例,女14例;年龄21~86岁,平均58.46岁。其中食管下段贲门狭窄27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临床护理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患者,定期进行24小时p H监测,并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60患者在接受治疗前,试管p H各项指标要远远高于正常情况下的p H值(P<0.05)。经过3个月治疗复查后,患者的各项指标都与正常值接近(P>0.05)。当停药3个月后,各项指标要高于正常值(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经治疗后有明显的效果,护理工作的实施更是必不可少,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在临床治疗中值得被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胸内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72例临床分析晋中地区第一人民医院(030600)王波赵仁昌张聪王小波我科自1993年1月-1997年12月应用上海产GF-Ⅰ型消化道吻合器完成胸内食管胃吻合术218例。该术式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良...  相似文献   

20.
食管类癌术后肺脑转移1例报告武警北京总队医院辛永祥,崔玉清,翟卫东,王春明患者女,47岁。1993年3月9日行食管大部切除、胃与食管左颈部吻合术。术中见肿瘤位于食管中段,已浸润食管肌层、累及心包,肿瘤约7×4×3cm大小,食管旁淋巴结肿大。病理诊断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