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妇科诊疗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与灭菌,提高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预防医院感染.方法 自2009年5月-2011年7月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清洗妇科诊疗器械,利用多酶浸泡、专业刷洗、高压水枪冲洗、半自动超声波加酶清洗器械,高温高压进行灭菌.结果 通过规范化的流程,采用多种清洗模式清洗,集中灭菌,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为98.0%,经物理、化学、生物监测灭菌合格率均为100.0%.结论 利用手工清洗+半自动超声清洗机清洗妇科诊疗器械,通过严格的灭菌管理,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明显提高,有效控制交叉感染,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中实施集中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从而提高管理的质量。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10年消毒供应室实施集中管理与2009年未实施集中管理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率和器械清洗合格率。结果通过对实施前后的比较,2009年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6.0%,2010年器械清洗合格率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P<0.05);2009年医院感染率为9.3%,2010年医院感染率为6.7%,2010年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200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式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水平,并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口腔诊疗器械及环境的消毒与灭菌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规范口腔科消毒与灭菌工作,加强口腔科医源性感染控制。方法采用现场采样监测方法对本院口腔科的诊疗器械及环境消毒与灭菌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3年监测结果显示总合格率为92.59%,消毒级口腔诊疗器械合格率为95.77%,灭菌级口腔诊疗器械合格率为87.91%,室内空气合格率为91.67%,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7.22%,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100.00%。结论本医院口腔科消毒效果良好,但灭菌级口腔诊疗器械合格率较低,提示仍存在医源性感染的隐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保证口腔诊疗器械的使用安全,研究探讨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与消毒、灭菌方法的最佳选择,降低口腔诊疗中的医源性感染.方法:有条件的医院可将所有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和医疗用品,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分类-超声酶洗-终末漂洗-包装-灭菌-配送的一体化管理.无条件的口腔诊疗机构必须建立具备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的回收处置、清洗消毒和灭菌储存的独立区域,且工作流程合理,清洗设备齐全,并有严格的强制性的清洗质检及登记和质量监测监控体系,工作程序严格按照消毒供应中心技术操作规范执行并管理.结果: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很重要,如去污不彻底就会影响灭菌效果,符合要求的器械管理模式,为各类器械处于良性循环、保证质量要求和保障及时供应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诊疗安全,加强监测管理督查与监管有利于器械清洗与消毒灭菌质量的可持续改进.结论: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与消毒灭菌方法,采取集中式管理的消毒供应中心,形成规范的操作流程,由经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来完成是最佳选择,最终达到有效降低成本,资源共享,延长器械使用寿命,提高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质量,确保就诊安全和医务工作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加强手术室消毒灭菌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操作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采用回顾性和现场临床观察方法,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情况.结果 2010年医院手术室空气灭菌合格率为98.9%,灭菌物品与消毒物品灭菌合格率均为100.0%,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100.0%,与2009年相比,手术室消毒灭菌合格率明显提高;2010年我院Ⅰ类切口术后感染率为0.4%,Ⅱ类切口感染率为2.0%,Ⅲ类切口感染率为5.6%,与2009年相比,医院术后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 加强手术室消毒灭菌管理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口腔诊疗感染控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预防与控制口腔诊疗过程中造成的医院交叉感染和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方法 重视口腔诊疗和诊疗器械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自身职业防护,实行标准预防隔离原则等综合方法的实施.结果 通过落实感染控制措施,从根本上减少、避免口腔诊疗过程中造成的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与医疗安全.结论 医护人员规范诊疗操作,增强消毒隔离无菌观念,严格的自身职业防护,对口腔诊疗的感染控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加强口腔专科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针对口腔专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落实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的实施,提升了全体医务人员对参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医院感染方面的年投诉率为0.结论 加强口腔医院感染管理,对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医疗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腔诊疗器械集中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处理的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将集中式管理模式实施前1 w口腔诊疗器械145件为对照组,口腔诊疗器械在口腔科内处理。集中式管理模式实施后1 w口腔诊疗器械137件为实验组,将口腔诊疗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对两组器械的清洗效果和灭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清洗质量及灭菌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口腔诊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及灭菌的模式,可明显提高清洗质量和灭菌效果好,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莱芜市各级口腔诊疗机构消毒质量,加强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性感染。[方法]2004年10~11月,对莱芜市开展口腔诊疗工作的综合医院、口腔专科医院进行了抽查。调查各单位消毒剂、消毒器械两证持有情况,器械消毒、灭菌程序执行情况,人员消毒知识掌握情况;各类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诊室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效果。[结果]共抽查15家医疗机构,其中市级综合性医院3家、厂矿综合医院5家、市直专科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3家、个体口腔诊所2家。各单位均持有两证,器械的消毒、灭菌基本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综合医院执行较好,1家卫生院、2家个体诊所执行不严。共抽查各类样本400份,合格率为84.50%,其中无菌器械合格率最高(98.75%),室内空气合格率最低(72.50%)。[结论]莱芜市各级开展口腔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存在不少问题,应加强监督管理及业务指导。  相似文献   

10.
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规范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预防与控制口腔医院感染。方法对市直8所医院及11个县直医院口腔科进行全面检查,找出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大部分县直医院消毒灭菌不规范,有些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及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过程中,不按规范要求去做,对造成医院感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结论加强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严格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1.
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与前瞻性调查2009年1月-2010年12月575例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ICU发生医院感染135例,医院感染率为23.5%,显著高于同期的医院平均感染率的3.3%;≥60岁老年患者居多,占74.1%;医院感染部位感染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8.5%,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51例,占呼吸道感染的48.1%;基础疾病以糖尿病、恶性肿瘤及慢性支气管炎的感染率最高,分别为48.9%、35.6%、30.4%。结论 ICU医院感染与侵入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合理抗菌药物应用、医务人员缺乏医院感染控制意识等因素密切相关,加强ICU管理,遵守无菌原则及手卫生规范,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的有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集束化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10月16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干预组,2009年1-12月病情类似的15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死亡率。结果肺部感染率干预组为14.9%,对照组为30.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0.85,P<0.01),病死率干预组为9.5%,对照组为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2.77,P<0.01),干预组病房平均住院时间为(30±15)d,对照组病房平均住院时间为(33±16)d,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干预措施对预防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有效,能降低脑卒中病死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入住骨科的20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4%,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占42.9%,肺部感染占57.1%,伴有伤口局部感染占42.9%;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7.1%,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占42.9%,且对多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认真施行无菌操作,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进行手术操作,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加强环境管理和感染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降低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医院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为合理治疗尿路感染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尿液培养阳性病原菌的分布及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ECO)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Phoenix100微生物鉴定系统及其配套复合板对细菌进行鉴定,并测定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同时对ECO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结果 820株尿路感染病原菌中,检出率最高的是ECO,占38.0%;产ESBLs ECO的检出率由2008年的47.3%增至2009年的56.6%;对ECO耐药率>50.0%的抗菌药物由2008年的8个上升至2009年的11个.结论 ECO是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其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应该重视病原菌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发生导管相关性真菌血流感染的原因,探讨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09年1月新生儿科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对其病原学特征、临床特点及感染因素等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结果并探讨预防策略。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69%,均与中心静脉置管有关;病原菌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早产、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是引起感染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导管相关性真菌血流感染与菌群移位、接触传播、静脉输入等因素有关,针对各可能的环节采取综合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306例颅内肿瘤患者术后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06例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22例,感染率7.19%;感染部位以颅内感染为主,占46.15%,其次为切口感染,占23.08%;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占23.81%。结论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手术时间长、侵入性操作、术中植入物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等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顾红政  曹卫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4896-4898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现况,为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年1~12月住院患者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 [结果] (1)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9%,漏报率为3.0%. (2)医院感染重点发病科室为ICU、精神科和内科. (3)医院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为主.(4)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真菌、肺炎克雷佰杆菌、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肠球菌等. (5)抗菌素总的使用率为77.61%,使用率较高的科室有ICU、新生儿、儿科、产科、外科,均超过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的≤50%的范围,三联以上抗菌素使用较高的科室有ICU、骨科、综合内科、普外科和妇科等. [结论]应加强重点科室和高发部位医院感染的管理,规范化使用抗菌药物,针对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环节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医院手外科患者感染阴沟肠杆菌的状况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有效预防和合理治疗.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手外科分离出的阴沟肠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阴沟肠杆菌耐药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07年1月-2009年12月医院手外科共培养出病原菌365株,其中分离出阴沟肠杆菌93株,占25.5%,阴沟肠杆菌对头孢类、氨曲南及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表现为高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60.2%~96.8%、68.8%、31.2%~81.7%,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表现为中等耐药,耐药率为34.1%~43.3%,仅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阴沟肠杆菌的监控和预防,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采取不同消毒方法对介入导管室环境的影响,为寻找合适的消毒方法对介入导管室进行消毒提供参考.方法 将介入导管室2010年1-12月收治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1-12月收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方式对介入导管室清洁卫生和紫外线消毒;观察组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方式对介入导管室清洁卫生和空气消毒机消毒;对两组研究期间介入导管室的环境进行监测和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采取空气消毒机消毒,期间环境沉降菌静态和动态监测均值分别为(0.0±0.0) CFU/皿和(2.0±0.5) CFU/皿;对照组的静态和动态沉降菌均值分别为(2.0±0.5) CFU/皿和(20.0±10.5) CFU/皿;观察组医院治疗患者感染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导管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也是医院预防感染与控制的重点对象,对其采取空气消毒机消毒可提高环境无菌控制,明显降低手术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2004-2010年医院感染病原菌前瞻性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的特点,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前瞻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反馈临床。结果 2004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266 450例患者,其中8871例次发生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3.3%;共检出病原菌440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18.7%,革兰阴性菌占53.7%,真菌占27.6%;病原菌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1.1%;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共1185株),1185株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中,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检出683株,检出率为57.6%;MDROs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9.0%,其次为菌血症和泌尿道,分别为20.6%和15.1%。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下呼吸道、ICU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逐年增加;因此,MDROs监测工作应注重即时性和有效干预,应重点关注感染者消毒隔离措施执行的连续性,是减少多种耐药菌传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