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I类整合子在合肥地区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布状况,研究其整合的基因盒结构。 方法 PCR扩增I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及其基因盒可变区和3′保守区,可变区产物进行测序分析。 结果 739株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中,I类整合酶基因(IntI1)阳性菌株为399株(54.0%);随机抽取的80株IntI1阳性菌中64株扩增出长度不等的9种基因盒产物,它们在所测的细菌中大致有17种不同的组合模式;77株扩增出3′保守区预期产物。出现频率较高的2种I类整合子基因盒可变区产物分别为dfrA15和aadA2,片段最长的基因盒可变区产物为aadB、aadA1和cmlA6。 结论 I类整合子在合肥地区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中广泛分布,其整合的基因盒种类多样且在不同菌株中呈多种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2.
细菌整合子调控机制中启动子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整合子中大多数的耐药基因盒不含启动子,故基因盒的转录需要依靠整合子可变区上的启动子Pc来启动。不同类型的启动子,可以从整合酶的表达、耐药基因盒的表达以及整合和剪切频率几个方面对整合子的作用产生影响,通过研究不同启动子对整合子表达的影响,研究整合子介导细菌耐药的调控机制,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启动子的结构、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启动子对整合子功能的影响等方面,对启动子在整合子调控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急变细胞系K562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与造血细胞磷酸酶(SHP-1)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2的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方法:分析NCBI数据库中SHP-1基因启动子2启动子区序列。将携带DNMT1sh RNA的psi HIV-m U6-sh DNMT1和樱桃色荧光蛋白(mcherry FP)psi HIV-m U6-control的慢病毒干扰载体感染K562细胞系。应用甲基化特异的聚合酶链反应(MSP)和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法(BSP)检测K562细胞中SHP-1基因启动子2的甲基化状态,Western blot检测SHP-1、DNMT1蛋白的表达水平,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SHP-1 m RNA的表达。结果:SHP-1基因启动子2在-353 bp-+182 bp区有22个Cp G岛,K562细胞中SHP-1基因启动子2异常高甲基化且SHP-1蛋白表达缺失。K562细胞转染psi HIV-m U6-sh DNM T1后DNM T1表达水平为0.48±0.06,较转染psi HIV-m U6-control组明显降低(1.33±0.19)(t=4.18,P=0.014)。K562细胞中SHP-1蛋白表达缺失,转染psi HIV-m U6-sh DNM T1后K562细胞SHP-1蛋白恢复表达,转染psi HIV-m U6-sh DNM T1的K562细胞中SHP-1 m RNA相对表达水平(14.23±3.83)较转染psi HIV-m U6-control组(1.031±0.156)高(P=0.004)。DNMT1基因沉默后SHP-1基因启动子2中Cp G岛去甲基化。结论:K562细胞中DNMT1与SHP-1启动子2的异常甲基化及沉默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胰腺癌细胞中Runx3基因表达的情况,探讨其出现表达异常的机制。方法 (1)RT-PCR检测胰腺癌Panc-1、BxPC-3、AsPC-1细胞及正常胰腺组织中Runx3mRNA表达情况(2)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腺癌Panc-1、BxPC-3、AsPC-1细胞中Runx3蛋白表达情况;(3)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胰腺癌Panc-1、BxPC-3、As-PC-1细胞及正常胰腺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结果 (1)Panc-1、BxPC-3、AsPC-1细胞中未检测到Runx3基因mRNA表达,而正常胰腺组织可检测到Runx3基因mRNA表达;(2)Panc-1、BxPC-3、AsPC-1细胞中未检测到Runx3蛋白表达;(3)Panc-1、BxPC-3、AsPC-1细胞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均发生甲基化,而正常胰腺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未检测到甲基化。结论胰腺癌细胞中存在Runx3基因失表达,其机制可能与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发生甲基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南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中整合子的流行现状、与耐药的相关性及携带的耐药基因。方法收集106株南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药敏情况;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筛查整合子并分类;PCR法扩增整合子可变区;联合RFLP和DNA测序技术分析整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52.8%(56/106)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整合子,PCR—RFLP结果显示均为Ⅰ类整合子;94.6%(53/56)整合子阳性菌株可变区扩增阳性,扩增片段大小为0.15~2.8kb;共检出7种不同的可变区,含有编码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adA1、aadA2、aadA5、aadB、aacA4)、磺胺类抗菌药(dfrⅫ、dfr17)、β内酰胺类抗生素(bla_(axa-10))和氯霉素(catB-like、catB8)耐药的基因及2个功能不清的开放阅读框(orfF、orfI);发现1例新型基因盒组合形式orfI—aadA1,GenBank基因号为DQ092497。结论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南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中;整合子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和多重耐药有关;鲍曼不动杆菌整合子主要携带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erophages,AM)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l protein,HMGB1)启动子转录激活的影响.方法 以基因重组技术将HMGB1启动子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Gl3-Basic,得到重组质粒pGL3-HMGB1P,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将质粒转染AM细胞.根据转染质粒和施加刺激的不同分为以下各组:未转染组;转染pGL3-Basic组;转染pGL3-HMGB1P组;转染pGL3-HMGB1P+LPS(100 mg/L)刺激组;转染pGL3-HMGB1P+LPS(100 mg/L)+异丙酚(5 mg/L)处理组.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米观察启动子活性变化,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细胞HMGB1蛋白和mRNA的表达.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不同组别问的比较.结果 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重组体pGL3-HMGB1P构建止确,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显永pGL3-HMGB1P在AM细胞中有效表达.与转染pGL3-HMGB1P组比较,转染pGL3-HMGB1P+LPS刺激组HMGB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423±27),HMGB1蛋白(0.49±0.03)和mRNA(0.48±0.04)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转染pGL3-HMGB1P+LPS刺激组比较,转染pGL3-HMGB1P+LPS+异丙酚处理组HMGB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207±13),HMGB1蛋白(0.17±0.02)和mRNA(0.13±0.02)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异丙酚在转录水平通过抑制LPS诱导HMGB1启动子的转录激活而影响HMGB1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氧条件下Jurkat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类泛素化的变化对其基因转录活性和蛋白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对下游靶基因转录活性调控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氯化钴(CoCl2)化学缺氧法模拟肿瘤缺氧不同时间,分别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基因及蛋白稳定性的变化,类泛素-1(SUMO-1)、类泛素蛋酶-1(SENP-1)蛋白水平的表达,VEGF、mdr1、mdr3、Mcl-1和survivin等基因转录活性的变化.结果 在缺氧诱导4、8、16、48、72 h后,HIF-1α基因转录活性分别为缺氧诱导前的(0.79 ±0.19)、(2.65±2.05)、(4.19±4.72)、(2.77±3.37)、(0.09±0.05)、(0.69±0.55)倍(P>0.01),而蛋白稳定性逐渐增高后减低(P<0.01).SEN-1蛋白的表达与SUMO-1蛋白表达呈相反趋势,前者逐渐增高后减低,而后者逐渐减低后增高(P<0.01).除survivin 基因外,VEGF、mdr1、mdr3、Mcl-1基因转录水平与HIF-1α蛋白稳定性相平行.结论 缺氧引起SENP-1表达变化,通过减低HIF-1α蛋白类泛素化作用而影响HIF-1α稳定性,从而改变下游VEGF、mdr1、mdr3、Mcl-1等基因的转录活性而最终影响细胞牛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乳腺癌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及其与DNA甲基转移酶3a、3b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免疫组化法对27例乳腺纤维腺瘤以及198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DNA甲基转移酶3a、3b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对其中112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BRCA1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实施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同时收集各提供乳腺癌组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98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有114例(57.6%)DNMMT3a蛋白阳性,有109例(55.1%)DNMMT3b蛋白阳性,乳腺癌组织中DNMMT3a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P0.05),而DNMMT3b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和DNMT3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223,P=0.019),而BRCA1蛋白表达水平和DNMT3a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169,P=0.019)。结论 DNA甲基转移酶3a、3b蛋白的高水平表达现象与乳腺癌细胞的发病过程有相关性,DNA甲基转移酶3a蛋白通过参与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使BRCA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抑癌功能降低,从而导致散发性乳腺癌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pcEgr-hp63,并探讨其在A549和SKOV-3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及抗癌作用。方法将野生型p53 cDNA全长插入pcDNA3.1质粒多克隆位点,用Egr-1启动子替代pcDNA3.1质粒CMV启动子,构建成pcEg-hp53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将重组质粒坶hp53和pcDNA3.1分别转染入A549和SKOV3细胞株,并经G418筛选稳定克隆并扩增培养。采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的方法检测了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转染后的A549和SKOV-3细胞053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cEg-hp63构建正确。与0Gy比较,A549-hp53和SKOV-3-hp53经0.5-5Gy照射后,p53mRNA水平增高;A549.hp53在2-5Gy后,p5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SKOV-3-hp63其蛋白表达随剂量(0.5-5Gy)增加而明显增加(P〈0.05-P〈0.01)。A549-hp53与A549-vect相同照射剂量组比较,其p53蛋白表达在0.5Gy照射后明显下降(P〈0.05),2-5Gy照射后明显增高(P〈0.01);SKOV-3-hp53与SKOV-3-vect相同照射剂量组比较,其蛋白表达在0Gy时增高,0.5-5Gy照射后明显增高(P〈0.01)。结论X-射线可激活早期反应生长因子Egr-1,无论肿瘤细胞p53基因状态如何,均可诱导其下游基因p53 mRNA及其p53蛋白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WT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在不同细胞株中的转录活性,为开展基于WT1基因调控的白血病基因治疗奠定基础。以EGFP做报告基因,构建含有WT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的重组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和电穿孔技术将重组质粒转染13个细胞株,包括WT1基因高表达的白血病细胞株(K562、NB4、THP-1、SHI-1),WT1基因低表达的白血病细胞株(U937和Jurkat);非造血细胞株中WT1基因高表达的MCF-7、T47D、293株细胞和WT1基因低表达的ECV304、SMMC7721、HT-29、SHG44细胞株;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基因细胞稳定表达EGFP的平均荧光强度。以平均荧光强度代表启动子和(或)增强子的转录活性。结果表明: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含有WT1基因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EWP,以及含有WT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的表达载体pEWPA。就启动子的转录活性而言,在非白血病细胞株中,ECV304细胞EGFP的平均荧光强度最高,是空载体(pEGFP-1)的16.54±2.45倍,明显高于白血病细胞株(p<0.05);MCF-7和SHG44细胞次之,分别为9.46±1.10和7.29±0.73倍,HT-29细胞表达最低,仅为0.99±0.02倍。在人类血病细胞株中,K562细胞EGFP的平均荧光强度最高,是空载体pEGFP-1的2.93±0.27倍,明显高于Jurkat和SHI-1细胞株(p<0.05)。后二者分别为0.74±0.03和0.84±0.09倍。pEWPA可以使HT-29、SHI-1和K562细胞中WT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增强,分别增强到4.81、3.06和1.01倍。结论:WT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与细胞内在WT1基因的表达水平不相关,增强子增强部分细胞株中WT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但不具有造血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克隆并应用计算机分析小鼠LASS1基因启动子,为进一步研究在细胞衰老过程中LAG1基因的转录调控奠定基础。方法:实验于2006-03/07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细胞衰老实验室完成。培养EC109细胞株,预测小鼠LASS1基因启动子所在区域,用PCR技术扩增启动子区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GEM-T-501、pGEM-T-181、pGEM-T-26,并转化JM109感受态菌,并分别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载体pEGFP-1,酶切pGEM-T-501、181、26重组质粒及pGL3-Basic、pEGFP-1载体,制备插入片段和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L3-501、pGL3-181和pGL3-26及pEGFP-501、pEGFP-181和pEGFP-26,转化JM109感受态菌。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瞬时转染EC109细胞,测定荧光素酶表达活性及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在预测启动子区构建了3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体系及3种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表达体系,分别为pGL3-501(-501bp~ 106bp)、pGL3-181(-181bp~ 106bp)、pGL3-26( 26~ 106)、pEGFP-501、pEGFP-181和pEGFP-26。②pGL3-501表达载体与pGL3-181表达载体荧光素酶表达活性相近,pGL3-26表达载体荧光素酶表达活性极低,与阴性对照活性相近, 26bp~ 106bp无启动子活性。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也类似,pEGFP-501和pEGFP-181有明显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pEGFP-26和空载体pEGFP-1无表达活性。结论:-181bp~ 26bp区域含有小鼠LASS1基因转录所必需的基本启动子序列。其中2个SP1保守序列是小鼠LASS1基因启动子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2.
背景:前期试验显示单个病毒载体介导的多基因共表达系统能够显著提高椎间盘退变转基因疗效。目的:构建人转化生长因子β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基因重组慢病毒多表达质粒。方法:应用全基因合成技术,以"自剪切多肽2A"串联目的基因,并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质粒构建重组慢病毒质粒Lenti-TGF-β3-P2A-CTGF-T2A-TIMP1。转染293细胞后,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转染后不同时间点目的基因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成功表达了3种目的基因,并于转染后48h左右达到峰值,"2A"结构下游基因蛋白质表达量约为上游基因的80%。说明成功构建了携带人转化生长因子β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基因的慢病毒多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13.
绿脓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调查我院2003-2005年临床分离多重耐药绿脓假单胞菌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和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存在状况;并研究整合子参与绿脓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机制。方法纸片扩散法测定绿脓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并筛选出14株多重耐药菌株;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和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整合子5’保守区的整合酶基因和3’保守区的qacE△1-sulI基因。对整合酶基因的阳性扩增产物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进行整合子分类,整合子可变区扩增并测序。结果14株绿脓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哌拉西林等)的耐药率为14.3%-100.0%;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2”)-Ⅰ、aac(3)-Ⅱ、aac(6’)-Ⅱ、aac(6’)-Ⅰ、ant(3”)-Ⅰ和aac(3)-Ⅰ检出率分别为78.6%、57.1%、57.1%、14.3%、7.1%、0;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TEM和IMP的检出率分别为92.9%和42.9%,未检出VIM、OXA、PER、GES和SHV基因,1株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失;整合酶基因及qacE△1-sulI基因检出率分别为85.7%和78.6%,整合子可变区扩增有3种片段:1000、1300和1700,测序证实分别为aadA2、aadA6.odD和dfrⅫ-orfF-aadA2,其中aadA2是首次在绿脓假单胞菌的整合子中检出,aadA6-odD是一种新型的整合子可变区基因盒组合形式。Genbank号分别为DQ091178和DQ091179。结论我院多重耐药绿脓假单胞菌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主要与TEM和IMP型耐药基因有关,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主要与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2”)-Ⅰ、8aC(3)-Ⅱ和aac(6’)-Ⅱ有关;整合子参与了绿脓假单胞菌的耐药和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组织C-erbB-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C-erbB-2蛋白表达水平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取经病理确诊的43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分别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C-erbB-2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和C-erbB-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erbB-2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率分别为44.2%和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erbB-2蛋白过度表达率分别为67.4%和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C-erbB-2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相关。结直肠癌组织C-erbB-2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与C-erbB-2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相关(r=0.331,P=0.03)。结论结直肠癌中C-erbB-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低甲基化可能在C-erbB-2蛋白过度表达中起一定作用,有望成为有用的肿瘤分子诊断标记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能表达HCV不同结构基因(C、C E1、C E1 E2)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穿梭质粒,为进一步包装能高效表达HCV不同结构蛋白的腺病毒载体做准备。方法:用分别含有Bg1 Ⅱ及HindⅢ酶切位点的HCV不同片段结构基因上、下游引物,以含有HCVH株基因序列的质粒pBRTM/HCV-3011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HCV3种不同结构基因片段,基因片段回收后,分别以BglⅡ及Hing Ⅲ双酶切,定向插入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ad.CMV-Link.1中CMV启动子下游Bgl Ⅱ与HindⅢ位点之间。获得3种重组腺病毒穿腺病毒穿梭质粒pad.HCV-C、Pad.HCV-CE1和Pad.HCV-S(C E1 E2)。通过Bgl Ⅱ/Hind Ⅲ双酶切,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插入片段序列测定对质粒进行了三重鉴定,以抗HCV C单克隆抗体为一抗,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检测了3种穿梭质粒在HepG2细胞中的瞬时表达。结果: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证实,3种穿梭质粒的插入片段分别为HCV C、C E1和C E1 E2区基因片段,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其可以在HepG2细胞中瞬时表达。结论:构建的3种腺病毒穿梭质粒分别可以表达HCV不同段的结构基因,为包装表达HCV不同结构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前列腺癌细胞中环状核糖核酸(circular RNAs, CircRNA)100395 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水平,研究CircRNA-100395 基因去甲基化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和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PC3 和DU145)进行研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SP) 检测CircRNA-100395 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 法检测上述细胞中CircRNA-100395 mRNA 表达水平。应用去甲基药物5- 氮杂-2'- 脱氧胞苷(AZA)处理LNCap 细胞,检测AZA 去甲基化处理前后细胞中CircRNA-100395 表达水平。采用CCK-8 和Transwell 实验检测CircRNA-100395 基因去甲基化前后LNCap 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构建CircRNA-100395 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CircRNA-10039 与miRNA-136-5p 之间的靶向关系;利用qRT-PCR 检测CircRNA-10039 与miRNA-136-5p 表达水平,验证其调控关系。采用Westernblot 法检测AZA 去甲基化和miRNA-136-5p 过表达对Smad3,p-Smad3 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前列腺癌细胞中CircRNA-100395 呈高甲基化状态;LNCap,PC3 及DU145 细胞中CircRNA-100395 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9±0.08,0.65±0.14,0.62±0.10,显著低于RWPE(1.12±0.15)细胞中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076,P < 0.001)。经AZA 去甲基化处理后,LNCap 细胞中CircRNA-100395 表达水平为1.02±0.17,较未处理LNCap 细胞(0.42±0.05)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8,P < 0.01)。AZA 去甲基化处理显著抑制了LNCap 细胞的增殖能力(t=8.764~12.970,均P < 0.001)、迁移能力(t=6.092,P < 0.01)。miRNA-136-5 可能是CircRNA-100395 的下游靶基因。未经AZA 处理前LNCap 细胞中CircRNA-100395,miRNA-136-5p 表达水平分别为0.39±0.08,0.87±0.15,AZA 处理后两者表达水平分别为1.02±0.17,0.35±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8,5.298,均P < 0.01)。AZA 处理后Smad3 和p-Smad3 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4,11.889,均P < 0.01);miRNA-136-5p 过表达抑制了Smad3 和p-Smad3 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6,5.422,均P < 0.01)。结论 CircRNA-100395 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状态可以抑制CircRNA-100395 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去甲基化处理后CircRNA-100395 表达恢复,并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ircRNA-100395 靶向调控miRNA-136-5p/Smad3 轴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雄激素受体(AR)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的关系,并明确AR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分析76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5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C-erbB-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和AR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AR不同表达状态与C-erbB-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的关系,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AR阳性的乳腺癌组织C-erbB-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比例[74.58%(44/59)]显著高于AR阴性的乳腺癌组织[47.06%(8/17),P=0.032];C-erbB-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与AR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247,P=0.032),且乳腺癌AR阳性患者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AR阴性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AR蛋白的表达状态可作为乳腺癌预后转归的预测依据之一;C-erbB-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与AR蛋白的表达状态呈正相关,为乳腺癌的激素治疗及预后转归的预测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克隆表达重组人I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蛋白及制备抗血清,探讨建立ALT1特异性检测方法思路.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人ALT1 cDNA,插入pGEX-2T,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2T-ALT1,并转入大肠杆菌进行表达.SDS-PAGE,活力测定和活性染色鉴定表达产物.表达产物免疫小鼠所得抗血清对天然ALT1, 重组ALT1及重组ALT2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重组质粒测序和酶切结果显示ALT1基因已经成功克隆到pGEX-2T载体.SDS-PAGE和活性染色表明所表达蛋白具有天然活性.抗ALT1血清除识别重组ALT1外,还可识别天然蛋白和重组ALT2. 结论重组人ALT1得到高效可溶性表达.用目前方法制备的抗血清特异性不高,如建立ALT1的免疫学检测方法需要采用特异性识别ALT1的抗体,以避免交叉反应引起的假性升高.  相似文献   

19.
人Ⅰ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可溶性表达及抗血清反应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表达重组人Ⅰ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蛋白及制备抗血清,探讨建立ALT1特异性检测方法思路。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人ALT1 cDNA,插入pGEX-2T,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2T—ALT1,并转人大肠杆菌进行表达。SDS-PAGE,活力测定和活性染色鉴定表达产物。表达产物免疫小鼠所得抗血清对天然ALT1,重组ALT1及重组ALT2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重组质粒测序和酶切结果显示ALT1基因已经成功克隆到pGEX-2T载体。SDS-PAGE和活性染色表明所表达蛋白具有天然活性。抗ALT1血清除识别重组ALT1外,还可识别天然蛋白和重组ALT2。结论重组人ALT1得到高效可溶性表达。用目前方法制备的抗血清特异性不高,如建立ALT1的免疫学检测方法需要采用特异性识别ALT1的抗体,以避免交叉反应引起的假性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高效表达菌株BL21(λDE3)为材料,研究重组囊尾蚴核塘体P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采用基因克隆的方法已获得带有囊尾蚴核塘体P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pUC18-P,将P蛋白基因从pUC18-P切下来重新克隆到高效表达质粒pGEX-2T中,得到新的重组质粒pGEX-2T—P,将重组质粒pGEX-2T—P转化到BL21(λDE3)中进行诱导表达,通过对培养温度,诱导剂IFTG的浓度以及诱导时间的优化,实现了囊尾蚴核塘体P蛋白基因的高效表达,表达目的产物占细菌总蛋白的20%左右。再经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纯化,获得了囊尾蚴核塘体P蛋白纯品。[结果]获得了纯化的囊尾蚴核糖体P蛋白[结论]为临床检测囊尾蚴提供了新的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