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例 1,女 ,5 6岁。 36年前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近 3年反复心悸、气短、乏力。查体见胸骨左缘第 4~ 5肋间有轻微收缩期震颤和 3/6级杂音 ,先后两次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见瓣膜和其他病变 ,但心脏杂音无法解释。会诊时发现心尖部室间隔回声中断1 2cm ,断端回声增强。并有收缩期跨隔五彩分流束 ,最大分流压差 5 6mmHg ,诊断为先心病心尖肌部室缺 ,中度肺动脉高压。并排除了心梗引起的室间隔穿孔 ,后经手术证实。例 2 ,男 ,5岁。肺部感染就诊时发现心脏杂音 ,在某市医院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异常。临床以杂音无法解释为由要…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 ,3 2岁 ,平素体健 ,因全身多处打击伤后 1d伴呕血1次急诊入院。查体 :体温 3 6℃ ,血压 8.0 /5 .3kPa ,呼吸3 2次 /min ,心率 12 5次 /min ,胸骨右缘 3~ 4肋间可闻及IV级收缩期杂音 ,心前区可扪及震颤。血肌酸激酶为 15 3 7U /L ,肌酸激酶同工酶为 15 3U /L。CT提示 :胰腺肿胀 ,胰周、胆囊窝积液。超声心动图检查 :室间隔肌部中段菲薄 ,呈 1.3cm×0 .6cm大小瘤样突向右室 ,瘤壁上可见约 0 .6cm的回声缺失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及脉冲多普勒 (PW )示该处收缩期左向右分流 ,左房室不大 ,右房室增大 ,三尖瓣不厚 ,开放不受…  相似文献   

3.
孕妇,30岁,孕1产0,孕37周,外院疑似胎儿室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获取胎儿心脏四腔切面、左室流出道、主动脉长轴切面、右室流出道、肺动脉长轴切面及大血管短轴切面等心脏切面.当声束方向与窒间隔方向平行时未发现室间隔的过隔血流信号;尽量使声束方向与室间隔方向成一角度时,室间隔中部可见一细小的穿隔血流信号,宽2.4 mm(图1).胎儿超声心动图提示: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窒间隔缺损(肌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证实为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40例患者中,有37例在术前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得到确诊,另外3例虽图像质量不佳,超声仍怀疑PA—VSD,无一例漏诊。结论:超声心动图对PA—VSD可获得可靠诊断。在超声探测中注意观察肺动脉闭锁的水平、左右肺动脉有无融合、肺血管及右室发育状况、肺血来源以及合并其他心内畸形等,有助于正确指导外科手术的筛选及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5.
三种超声参数估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E)测量32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三尖瓣返流速度.室间隔缺损处的分流速度以及右室射血前期与加速时间的对比值(PEP/AT),分别推算出肺动脉收缩压。并与右心导管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表明,用三尖瓣返流法估测的肺动脉收缩(PASP)与心导管测值密切相关,r=0.879.p<0.001;用分流法估测值的PASP与心导管测值密切相关.r=0.861.p<0.001;用PEP/AT与心导管测值也相关良好.r=0.830。p<0.001。本文认为.用DE方法可无创性定量估测PAS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肌部室间隔缺损(MVSD)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图像特征及规律性。方法:应用CDE对12例MVSD进行检查,寻找MVSD图像特征及规律性,10例经心血管造影对照。8例经手术证实。结果;根据CDE图像特征对11例MVSD作出正确诊断,MVSD的CDE图像特征及规律性明显;MVSD孔多、位置变化大;常合并多种畸形;部分患者手术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仍可显示过室间隔残余分流束血流信号。结论:MVSD的CDE图像特征及规律性明显,CDE对MVSD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肌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我科收治的10例肌部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术中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在术后随访.结果:10例肌部室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均成功,封堵器位置正常,无残余分流.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对肌部室间隔缺损进行术前检查及术中监测可提高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肌部室间隔缺损(VSDm)心室面形态的显示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31例VSDm患者接受了RT3DE,其中23例经手术证实,其余8例经CT/MRI检查证实.VSDm位于房室瓣瓣环附近2例,位于室间隔中部6例,位于室间隔中部及心尖部5例,位于室间隔中部与游离壁交界处6例,位于心尖部11例,位于心尖部与游离壁交界处1例.应用飞利浦7500实时三维超声成像仪对VSDm进行多角度三维灰阶成像.确定RT3DE显示VSDm心室面形态的效果并评价VSDm位置、大小、走行、右室面肌束、图像质量和参考切面等因素是否对其有影响.结果 RT3DE可显示54.8%(17/31)VSDm的心室面形态,45.2%(14/31)VSDm心室面形态则显示不清.VSDm位置(P<0.001)和走行(P<0.01)对RT3DE显示VSDm心室面形态有显著影响,VSDm大小也有一定的影响(P<0.05).结论 RT3DE可显示半数以上VSDm心室面形态,其效果受VSDm大小、位置和走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17岁。因“胸闷心慌、活动性心累气促10^ 年”就诊.查体:生长发育尚好,无紫绀、杵状指及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及心尖区均可闻及3/6~4/6级全收缩期杂音。X胸片示:心影增大.肺血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特殊形状室间隔缺损显像中的价值.方法 从269例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中选出形态较特殊的室缺31例,将术前超声心动图的表现与手术发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心动图显像与手术发现完全符合27例,部分符合4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特殊形状的室间隔缺损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为选择更为合理的手术方法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膜部瘤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VSD)膜部瘤封堵术中监测的方法和价值。方法47例VSD膜部瘤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行经心导管封堵术。结果超声监测下,41例VSD膜部瘤封堵成功(4例术后有轻微残余分流);6例封堵失败(3例主动脉瓣脱垂,2例右室面缺口小,1例三尖瓣隔瓣部分与瘤粘连)。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正确估测VSD膜部瘤的大小和位置,利于术前病例选择、术中监测封堵器放置和并发症发生。超声心动图在VSD膜部瘤封堵术中的监测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膜部室间隔缺损误诊为主动脉窦瘤破裂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例 1,患儿男 ,7岁。因发现心脏杂音 6年半而入院。体格检查 :BP 10 0 /70mmHg ,发育正常 ,无紫绀 ,胸骨左缘第3~ 4肋间可触及震颤 ,并闻及 4 / 6全收缩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心电图正常。X线检查 :两肺血增多 ,主动脉结不宽 ,左室增大。超声心动图检查 :左心房室内径增大 ,室间隔膜部回声中断约 5~6mm ,主动脉右冠窦部位似可见一向右室膨出的囊袋样回声 ,随心动周期而活动。CDFI示室水平探及收缩期似两束左向右分流信号 ,三尖瓣少 中量返流信号。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膜部缺损 ,室水平左向右分流 ,不除外主动脉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手术治疗前、后三尖瓣反流量的变化.方法:45例成功封堵手术治疗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前超声检查证实合并三尖瓣反流,并依据来源分为单纯瓣膜型(A组)31例和左心室右心房通道型(B组)14例,封堵术后观察三尖瓣反流量的变化.结果:A组术后三尖瓣反流量面积,返流峰值流速及峰值压差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封堵术后三尖瓣反流量面积较术前减少,反流峰值流速及峰值压差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膜周部缺损合并三尖瓣反流应区别对待,左心室右心房通道型的三尖瓣反流在封堵术后多可得到有效减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TE)对室间隔膜部瘤的检出比例及不同形态的膜部瘤对于经导管堵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技术成功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行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患者162例,TTE结合左心室造影,评价TTE对室间隔膜部瘤的检出比例及分型在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结果 术前TTE显示162例膜周部VSD患者中有127例有膜部瘤形成,与左心室造影显示126例存在膜部瘤相比,检出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TTE表现将室间隔膜部瘤分为漏斗型(Ⅰ)、隧道型(Ⅱ)、瘤型(ⅢA、ⅢB)和蕈伞型(ⅣA、ⅣB)4种类型。Ⅰ、Ⅱ、ⅢA和ⅣA型膜部瘤的VSD堵闭成功率为100%;ⅢB和ⅣB型的堵闭成功率分别为77.8%和81.9%。 结论TTE有利于术前VSD患者室间隔膜部瘤的检出,I、Ⅱ、ⅢA、ⅣA型膜部瘤的VSD堵闭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彩色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膜部缺损封堵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心动图(彩超)在室间隔膜部缺损(VSD)经导管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按封堵适应症筛选9例膜周部VSD患,经导管在X线引导下进行封堵,封堵器为Amplatzer膜部室缺封堵器。结果:1例患儿因合并右室流出道肌性狭窄而放弃封堵术,余8例成功进行了Amplatzer封堵术。2例术后TTE检查即刻、24h可见残余分流、1个月后消失,其余6例未见残余分流,8例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彩超在VSD封堵术对病例的选择、术中引导和术后随访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17岁。生后八个月发现心脏杂音未予治疗。1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腹胀症状,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大量心包积液”未予处置,我院门诊以“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大量心包积液”收入院。  相似文献   

17.
一、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2003年11月-2004年5月我院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的Ⅱ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8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3例,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4~43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超声特点。方法:对35例可疑先心病患行超声检查,对室间隔缺损患确定其部位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30例室间隔缺损中,28例与手术相符,2例不符。另5例为动脉导管3例.房间隔缺损2例,均与手术相符。结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在超声检查中具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同其它类型室间隔缺损相鉴别。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了过去患有室间隔缺损(VSD)的5例室间隔膜部瘤患者,其中2例仍有VSD存在,1例同时合并有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VSD已自然闭合。结果表明:TEE对室间隔膜部瘤及其合并症的诊断优于TTE,室间隔膜部瘤的形成为VSD自然闭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效果及术后3个月的随访结果。方法对16例病人进行经股静脉和股动脉径路封堵治疗,并于术后2天、1月、3月进行临床和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15例病人的封堵器被成功置入,1例失败,无严重并发症发生,9例病人的缺损被即刻完全封闭。6例术后残留雾状分流的病人,术后2天~2周随访时杂音和分流均消失。肺动脉压术后1月与术前相比有明显降低,术后3月与术前相比有更明显降低。结论经导管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进行封堵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中肺动脉压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