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GF-β1和CTGF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9例瘢痕疙瘩患者(为A组)、32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为B组)及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为C组)中,TGF-β1和CTGF两种因子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A、B组中TGF-β1和CTGF均呈高表达,与C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和CTGF对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Smad2、Smad3和β-catenin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Smad2、Smad3和β-catenin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探讨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和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在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mad2、Smad3和β-catenin在30例瘢痕疙瘩(A组)、30例增生性瘢痕(B组)及20例正常皮肤(C组)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mad2、Smad3在A、B组中的阳性率高于C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核内积聚较C组明显,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在A、B组中的表达与C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与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联合作用,导致病理性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3.
TGF-β与病理性瘢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 ,主要表现为明显的瘤样增生和功能障碍。其组织学特点表现为细胞外基质成分过量沉积 ,胶原排列紊乱[1] 。近年来 ,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在瘢痕形成机理方面研究的深入 ,人们逐渐发现细胞因子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其中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 ,TGF β)的作用较为肯定。我们就TGF β与病理性瘢痕的关系介绍如下。1 TGF β的结构和功能TGF β主要有TGF β1、TGF β2 、TGF β3、TGF β4 、TGF β5共 5种异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β-catenin和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半定量检测β-catenin在30例增生性瘢痕(H组)、30例瘢痕疙瘩(K组)与30例正常皮肤(N组)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β-catenin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之间比较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β-catenin的过度表达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有关,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微纤维蛋白1(FBN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TGF-β1的相关性,探讨病理性瘢痕发生的分子机理.方法 用RT-PCR法检测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三种组织中FBNI和TGF-β1mRNA的表达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FBN1蛋白在人类皮肤组织的表达进行定位及半定量研究.结果 FBN1 mRNA在瘢痕疙瘩(0.802±0.116)高于正常皮肤(0.252±0.067)218.25%(P<0.01),增生性瘢痕(0.628±0.144)较正常皮肤增高149.21%(P>0.05).TGF-β1在瘢痕疙瘩较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分别增高200.27%和92.81%(均为P<0.01);FBNI和TGF-β1 mRNA在上述标本中的表达量呈正性相关(r=0.820,P<0.01).FBN1蛋白主要在人类皮肤组织的表皮、毛囊和汗腺的基底膜以及真皮层的血管内皮细胞、部分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中表达阳性.在真皮层,FBN1蛋白在瘢痕疙瘩(0.117±0.042)表达量较正常皮肤(0.185±0.043)和增生性瘢痕(0.181±0.048)分别减少36.76%和35.36%(均为P<0.01).结论 FBN1在瘢痕疙瘩表达异常,它是瘢痕疙瘩相关基因(瘢痕相关基因),可能通过参与TGF-β1信号通路的调节影响病理性瘢痕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TGF-βRⅠ、Smad2、Smad 3及Smad7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比较瘢痕疙瘩、正常瘢痕及正常皮肤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型受体(TGFβRⅠ)、Smad2、3、7的表达情况,探讨以上信号传导分子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上述4种蛋白在3种不同组织44例标本中的表达,寻找其规律。结果 与正常瘢痕及正常皮肤相比,瘢痕疙瘩中TGF-βRⅠ表达增强,Smad7表达减弱(P〈0.05),Smad2及Smad3表达增强不显著,但在核内积聚较为明显。结论 瘢痕疙瘩中TGF-βRⅠ表达增强,Smad2、3核内持久积聚及抑制性因子Smad7表达减少,可能是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Wnt/β-catenin 通路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 3β)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情况,以确定GSK3β在病理性瘢痕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GSK 3β在30例瘢痕疙瘩(A组),30例增生性瘢痕(B组)及20例正常皮肤(C组)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SK 3β在A、B组中的表达与C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A、B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GSK 3β是病理性瘢痕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TGF-β1、Smad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相关蛋白Smad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9例甲状腺癌及癌旁组织中TGF-β1、Smad7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TGF-β1、Smad7蛋白表达率在癌旁组织分别为20%、16%,在甲状腺癌中为68.35%、72.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织类型的甲状腺癌中二者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外膜侵犯、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组均显著高于对应阴性组(P<0.05),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GF-β1、Smad7蛋白的表达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同时还与甲状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甲状腺癌诊断的辅助指标,并可能为其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近年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与创伤后瘢痕形成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及与创伤后瘢痕形成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TGF-β1是纤维化疾病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TGF-β1/Smad3信号通路转导产生其生物学效应。该途径受多种因子调控并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与其他信号通路串话。该途径参与创伤后早期炎性反应、创面愈合及后期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在分子水平干预转导途径的各个环节,可以影响纤维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着的进程。结论 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途径是影响创伤后瘢痕形成及细胞外基质沉着的重要途径。对该途径进行深入研究,可为临床促进创面的愈合及病理性瘢痕的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Smad3、7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法分别检测TGF-β1不同浓度(0,5,50,500pmol/1:Smad3 mRNA 24h,smad7 mRNA 90min)和TGF-β1(500pmol/1)作用不同时间(Smad3 mRNA:1,2,4,24,48h;Smad7 mRNA:0.5,1,1,5,2,4,24h)对Smad3、7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Smad3 mRNA水平随TGF-β1浓度的增加而呈浓度依赖性下降;5pmol/lTGF-β1就能使Smad7 mRNA水平明显地升高,并随TGF-β1浓度加大而略有改变;随作用时间延长,Smad3mRNA水平逐渐下降,在作用48h后下降到最低,呈时间依赖性。而Smad7 mRNA水平在细胞受到TGF-β1刺激后l20min即达到最高值。结论:TGF-β1能使KFB细胞Smad3 mRNA发生配体依赖性的下调,而使Smad7 mRNA表达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瘢痕疙瘩(K组)、增生性瘢痕(H组)和正常皮肤组织(N组)各3例,进行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用不同浓度的TGF-β1处理细胞,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β-catenin在各组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β-catenin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随TGF-β1浓度变化,呈先递增后递减趋势,三者β-catenin表达变化幅度为K组<H组<N组,K组成纤维细胞与H组成纤维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组成纤维细胞与K组、H组成纤维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联合作用,导致病理性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2 (drosophila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2)及Smad3在脊柱结核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TGF-β受体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进一步认识TGF-β及其受体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Ⅰ型和Ⅱ型TGF-β受体染色,并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增生性瘢痕Fb中能检测到Ⅰ型和Ⅱ型受体, 而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受体表达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正常皮肤Fb未见受体表达阳性者.[ HT5"H〗结论①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不仅TGF-β增高,Fb表面Ⅰ型和Ⅱ型TGF-β受体也增高,使TGF-β作用放大;②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Fb出现表型变异 ,而且Fb表型随病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病理性瘢痕表皮组织中TGF-βⅡ型受体(TβRⅡ)的基因表达.方法 20份病理性瘢痕标本收集于2007 -2009年济南军区总医院收治的20例烧伤或外伤瘢痕患者,于每份瘢痕标本中央和边缘部位分别切取1块表皮组织.每例患者留取1块距离病变部位10 cm以上的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作为自身对照1.抽取每例患者1 ~2 mL全血并分离提取血清,作为自身对照2.另取8例无病理性瘢痕病史患者术中弃用的8份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检测3种组织标本中TβRⅡ的阳性表达.经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对比观察各标本中TβRⅡ的基因表达.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病理性瘢痕表皮组织标本中TβRⅡ阳性表达明显低于自身对照1和正常对照组织标本,主要位于表皮的基底层,而棘层、颗粒层和角质层中TβRⅡ阳性表达很少或缺失.在自身对照1、自身对照2和正常对照标本中未见TβRⅡ基因异常表达;在8份病理性瘢痕表皮组织标本中,TβRⅡ多聚A位点的片段出现条带泳动异常,基因测序显示DNA片段缺失1个A(P=0.044).结论 病理性瘢痕表皮组织中可能存在TβRⅡ基因的异常表达.瘢痕表皮回植可能会增加病理性瘢痕复发的风险,而切取瘢痕患者正常皮肤植皮修复创面可能不会增加瘢痕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TGF - β受体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 ,进一步认识TGF - β及其受体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Ⅰ型和Ⅱ型TGF - β受体染色 ,并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增生性瘢痕Fb中能检测到Ⅰ型和Ⅱ型受体 ,而且随着病程的延长 ,受体表达逐渐减弱 ,直至消失 ;正常皮肤Fb未见受体表达阳性者。结论 ①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 ,不仅TGF - β增高 ,Fb表面Ⅰ型和Ⅱ型TGF - β受体也增高 ,使TGF - β作用放大 ;②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Fb出现表型变异 ,而且Fb表型随病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一509C/T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病理性瘢痕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反向点杂交、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了155例病理性瘢痕患者与120名正常对照的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病理性瘢痕患者的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X2=4.676,P=0.031).病理性瘢痕患者的C/T、T/T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763和1.376;P值分别为0.382和0.241),而病理性瘢痕患者的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493,P=O.019).提示c/c基因型者患病理性瘢痕的风险性明显高于C/T,T/T基因型者(OR=2.041,95%CI:1.116~3.73).结论:TGF-β1基因-509位点C等位基因及C/C基因型可能是病理性瘢痕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 2/3在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手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术后13周,取离体胫骨测量组织学参数髓腔面积百分率(%Ma.Ar)、骨小梁厚度(Tb.Th),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骨组织TGF-β1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mad 2/3蛋白在骨组织中的定位,用Western blot杂交法检测骨组织TGF-β1、Smad 2/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Sham组)比较,模型大鼠(OVX组)骨组织Tb.Th缩小,%Ma.Ar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1);OVX组TGF-β1的mRNA、蛋白及Smad 2/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Smad 2/3蛋白广泛表达于骨组织干骺端,主要表达于骨基质表面及骨小梁周围的成骨细胞.结论TGF-βl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 2/3可能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点阵CO2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和氟尿嘧啶混合液注射治疗病理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9月-2020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30例病理性瘢痕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10例。对照1组行瘢痕内注射曲安奈德和氟尿嘧啶混合液治疗;对照2组行点阵CO2激光治疗;观察组行点阵CO2激光联合瘢痕内注射曲安奈德和氟尿嘧啶混合液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瘢痕评分(Vancouver scar scale,VSS)、痛痒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及复发率。结果:三组患者均完成了治疗疗程。随着时间的增加三组VAS评分均逐步降低。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增加三组VSS评分均逐步降低,表现为三组VSS评分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2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67例增生性瘢痕和11例正常皮肤对照组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的阳性率为100%,且高表达为54例,低表达为13例.11例正常皮肤仅有3例为低表达,阳性率27.27%.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增强,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参与了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并起着重要的作用,故在预防和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临来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67例增生性瘢痕和11例正常皮肤对照组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的阳性率为100%,且高表达为54例,低表达为13例。11例正常皮肤仅有3例为低表达,阳性率27.27%。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增强,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参与了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并起眷重要的作用,故在预防和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中具有一定的临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