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产CTX-M酶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及其相关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阳性率、耐药性以及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相关耐药基因并用DNA序列分析确认基因亚型。结果检测菌株中ESBLs阳性56株,阳性率为44.4%;检测菌株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质粒接合试验证实,CTX-M型ESBLs介导的耐药可以水平转移;产ESBLs阳性菌株中有48株扩增到CTX-M型耐药基因,其中CTX-M-3型11株,CTX-M-9型7株,CTX-M-14型25株。结论产CTX-M型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以CTX-M-14型为多;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目前治疗产ESBLs细菌最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本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变异株基因序列。方法使用通用引物经聚合酶链反应,自本地区1999~2000年间分离的确认产ESBLs的98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分离出产CTX-M-9组的所有菌株,将PCR产物送交测序公司完成测序,提交GenBank进行比对,并作结构分析。结果本地区的产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中有8株变异株存在。结论合肥市存在新的CTX-M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来自CTX-M-14。  相似文献   

3.
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目的了解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和耐药性。方法收集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菌株30株,应用PCR基因扩增技术及DNA测序方法,分别对其TEM、SHV、CTX-M、VEB、PER编码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在30株菌株中有26株为CTX-M型,占86.67%;其中CTX-M-9型共计16株占61.5%,CTX-M-1型8株占30.8%,CTX-M-2型7株占26.9%;同时产CTX-M-1型及CTX-M-2型共4株占15.4%,产CTX-M-2型及CTX-M-9型1株占3.8%,产CTX-M-1型及CTX-M-9型1株占3.8%。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临床流行基因型是CTX-M-9型。  相似文献   

4.
温州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温州地区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方法 随机挑取经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的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35株,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29株;用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和头孢他啶、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双纸片扩散法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ESBLs阳性株进行TEM型、SHV型、CTX-M型、VEB型和PER型ESBLs基因检测,对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确定基因型别,同时采用PCR法检测整合酶基因.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确定整合酶类别.结果 47株经双纸片扩散法确定为ESBLs阳性株中,经仪器法确定为阳性的为35株,仪器法的敏感性为73.4%;在17株经双纸片法确定为ESBLs阴性的菌株中,经仪器法确定为ESBLs阴性的有12株.仪器法的特异性为70.1%;TEM型、SHV型和CTX-M型阳性率分别为90.0%、86.7%和90.0%;整合酶基因阳性率为93.3%,经测序.所有TEM型为TEM-1 ESBLs;26株SHV型阳性的PCR产物经测序证实,SHV-12的有16株、SHV-11的有6株、SHV-2的有2株及SHV-Ⅰ型2株,在27株CTX-M型中,CTX-M-14型有18株、CTX-M-15型9株.结论 温州地区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ESBLs基因主要为CTX-M型和SHV型,CTX-M-14和SHV-12是主要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肺癌患者术后感染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基因分型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ESBLs肺炎克雷伯菌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7月于武汉市肺科医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感染患者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100株,分析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双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表型筛选及确证,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产ESBLs菌株的耐药基因,将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并确定基因型别。结果 10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35株产ESBLs菌株,占35.00%,主要来源于痰液;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于90%; 35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主要耐药基因型为TEM、CTX-M和SHV,其中CTX-M型中,CTX-M-1有10株,CTX-M-9有12株,未检测出CTX-M-2、CTX-M-8及CTX-M-25型,所有TEM型均为TEM-1,SHV型均为SHV-12。结论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菌株产ESBLs检出率较高,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较敏感,且携带的基因型以CTX-M型、TEM...  相似文献   

6.
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表型与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及主要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10株大肠埃希菌和94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的表型确定试验,同时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检测TEM、SHV、CTX-M-1、CTX-M-2、CTX-M-9耐药基因,并对其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产ESBLs阳性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占36.2%,大肠埃希菌占42.7%,总检出率为39.7%;ESBLs检出模式以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单组为底物阳性率最高,占阳性菌株的66.7%;单用头孢他啶,头孢他啶/克拉维酸一组为底物,会造成大肠埃希菌68.1%和肺炎克雷伯菌64.7%的漏检;耐药基因型分析显示,TEM、SHV、CTX-M-I、CTX-M-2、CTX-M-9基因检出率分别为54.3%、38.3%、21.O%、24.7%、70.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以CTX-M型为主要基因型,占91.4%;同时携带>2种耐药基因菌株占71.6%.结论 医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严重,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型,了解浙江沿海地区ESBLs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对171株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进行表型确证试验,采用多重PCR对标准菌株和ESBLs表型阳性的临床菌株进行CTX-M扩增,扩增产物经DHPLC分析,通过与标准菌株色谱峰比对进行临床菌株基因分型。结果 171株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有142株临床菌株ESBLs表型阳性,经多重PCR扩增142株肠杆菌科109株携带CTX-M基因,52株为CTX-M-1产物,57株为CTX-M-9产物,检出率达79.80%,其中大肠埃希菌携带CTX-M基因比例最高,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109株临床菌株PCR产物经DHPLC分析检测出4种CTX-M基因型,33株携带CTX-M-3、19株携带CTX-M-15、5株携带CTX-M-9、52株携带CTX-M-14。结论运用DHPLC技术检测出CTX-M型ESBLs菌株有4种基因型,其中CTX-M-14型是CTX-M型ESBLs主要型别;该地区细菌携带CTX-M型ESBLs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最多见。  相似文献   

8.
革兰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革兰阴性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法筛选ES-BLs菌,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药敏结果,分别用TEM、SHV和CTX-M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大部分产ESBLs菌对头孢噻肟耐药,而对头孢他啶敏感,少部分对两者都耐药,这些菌株前者以CTX-M引物的PCR扩增结果,主要为CTX-M-3,还检出CTX-M-12、CTX-M-14;后者以SHV引物的PCR扩增结果,主要为SHV-12,还检出SHV-40、SHV-33和SHV-5型.TEM引物扩增结果全部为TEM-1型广谱酶.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中ESBLs主要是CTX-M-3型,62.9%的菌同时存在2~3种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β-内酰胺酶和Ⅰ类整合酶(intⅠ1)基因存在状况。方法对35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EM、SHV、OKP、CTX-M-1群、CTX-M-2群、CTX-M-9群、GES、PER、VEB、OXA-10、ACT-1、LEN、DHAi、ntⅠ1基因。结果3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22株,阳性率62.9%;intⅠ1阳性21株,阳性率60.0%。结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基因和intⅠ1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10.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β-内酰胺酶(bla)基因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的表型筛选与确证试验检测ESBLs,应用PCR扩增产ESBLs菌株bla(TEM)、bla(SHV)、bla(CTX-M)基因,并对PCR阳性产物进行克隆后测序确定其基因亚型。结果 46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基因检出率分别为bla(TEM)11株,占23.9%;bla(SHV)13株,占28.3%;bla(CTX-M)43株,占93.5%;携带1种bla基因菌株21株,占45.7%;携带2种20株,占43.5%;携带3种3株,占6.5%;全部菌株bla(TEM)基因测序结果均为TEM-1亚型,bla(SHV)基因为SHV-11、12、28亚型;部分菌株bla(CTX-M)基因测序结果为CTX-M-15、24、38亚型。结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其次为SHV型,部分菌株同时携带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TEM-1或SHV-11;监测产ESBLs细菌β-内酰胺酶基因流行状况,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医院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检出率,确定其基因型,并对其相关流行病学进行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10月—2005年7月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134株,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NC-CLS)所推荐的方法进行表型确证试验,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一步检测CTX-M酶基因型,PCR产物测序并确定其基因型。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对携带CTX-M酶的阳性菌株作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12株ESBLs表型阳性的肠杆菌科细菌中90株携带CTX-M基因,共检出3种基因型,即CTX-M-15、CTX-M-3和CTX-M-14。RAPD共测40株菌,19株大肠埃希菌有7种RAPD类型,11株肺炎克雷伯菌有5种RAPD类型,10株阴沟肠杆菌有7种RAPD类型。结论肠杆菌科细菌产CTX-M型ESBLs相当普遍,主要为CTX-M-15、CTX-M-3和CTX-M-14。CTX-M酶存在克隆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ECO)CTX-M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进行耐药基因分型,从而调查广州地区目前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广州地区9所医院临床分离所获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KPN)和ECO CTX-M型菌株,应用纸片扩散筛选法和纸片扩散确证法对菌株进行确认,然后用PCR方法对ESBLs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92株产ESBLs ECO,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和头孢呋辛均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97.5%、89.5%和89.5%;42株产ESBLs KPN对氨苄西林(100.0%)和哌拉西林(100.0%)也呈高度耐药;PCR及测序结果显示,CTX-M-1群阳性株包括ECO 7株、KPN 9株,阳性率分别为7.6%和21.4%,基因型分布在ECO为CTX-M-3、CTX-M-15和CTX-M-55型,而在KPN为CTX-M-3和CTX-M-15型.结论 广州地区9所医院临床分离的134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很高水平,并且在广州地区首次分离获得CTX-M-55型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3.
产ESBLs大肠埃希菌CTX—M型耐药基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院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在大肠埃希菌中的检出率,并确定其基因型。方法对该院2005年1—12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97株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s表型确证试验和接合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TX-M酶基因型,对PCR产物测序并确定其基因型。结果197株大肠埃希菌中有104株(52.79%)ESBLs表型检测阳性,其中91株符合供体菌标准,64株(70.33%)接合成功,接合子均确证产ESBLS。PCR扩增结果示104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共有98株(94.23%)携带CTX-M型基因,其中38株(36.54%)检出blaCTX-M-1组基因,69株(66.35%)检出blaCTX-M-9组基因。64株接合子中共有51株(79.69%)携带CTX-M型基因,其中18株(28.13%)检出blaCTX-M-1组基因,35株(54.69%)检出blaCTX-M-9组基因。基因测序确定存在CTX-M-22、CTX-M-28、CTX-M-15、CTX-M-14、CTX-M-27五种基因亚型,以CTX-M-14为主。结论该院大肠埃希菌产ESBLs和耐药质粒水平传播情况严重,产ESBLs细菌基因型以CTX-M-9组的CTX-M-14亚型为主,同时存在CTX-M-22、CTX-M-28、CTX-M-15和CTX-M-27等多种亚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生的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基因型。方法采用表型确证试验测定并收集该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40株)和肺炎克雷伯菌(20株),提取质粒DNA。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TEM、SHV和 CTX M系列基因,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60株表型确证试验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均阳性,包括TEM、SHV、CTX M 3组和CTX M 9组4种基因型。大肠埃希菌中上述4种基因型阳性率分别为37.50%(15株)、2.50%(1株)、62.50%(25株)、50.00%(20株);肺炎克雷伯菌上述4种基因型阳性率分别为40.00%(8株)、90.00%(18株)、65.00%(13株)、40.00%(8株)。100.00%的大肠埃希菌和80.00%的肺炎克雷伯菌产生blaCTX M,12.50%(5/40)的大肠埃希菌和25.00%(5/20)的肺炎克雷伯菌携带2种CTX M酶基因。23例TEM基因皆为TEM 1型;19例SHV型基因包括SHV 1型6株、SHV 11型6株、SHV 12型5株及SHV 25型2株,仅SHV 12为ESBLs基因,且均来源于肺炎克雷伯菌;66例CTX M型基因,其中CTX M 14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5.00%和35.00%,CTX M 55检出率均为35.00%,CTX M 15检出率分别为20.00%和15.00%,检出少量CTX M 3、CTX M 65、CTX M 101及CTX M 123基因型。结论该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基因型以CTX M 为主,其次为SHV 12。CTX M基因型中以CTX M 14最为常见,CTX M 101及CTX M 123型ESBLs为山东省首次检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某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G^-)杆菌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的流行情况,并确定其基因型。方法收集2004年10月--2005年7月临床标本分离的多重耐药G^-杆菌233株,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方法进行ESBLs表型确证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表型阳性株进一步进行CTX-M酶基因型的扩增,对PCR产物测序并确定其基因型。结果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中检出CTX-M型ESBLs,首次从斯氏普罗威登斯菌中检出CTX-M-14型ESBLs。结论该地区多种G肠杆菌科细菌携带CTX-M型ESBLs,斯氏普罗威登斯菌也能产生CTX-M型ESBLs。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腹腔和胆道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及产酶菌株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EM、SHV、CTX-M型ESBLs基因并测序,用ERIC-PCR方法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产ESBLs大肠埃细菌中,TEM-1+CTX-M-1组+CTX-M-8组、CTX-M-2组+CTX-M-9组各3株,CTX-M-8组+CTX-M-9组2株,TEM-1型为5株,TEM-1+CTX-M-1组、TEM-1+CTX-M-8组、TEM-1+CTX-M-9组、CTX-M-2组+CTX-M-9组、CTX-M-8组、SHV-5+TEM-1、SHV-1、TEM-1+CTX-M-2组+CTX-M-8组+CTX-M-9组各1株,4株细菌PCR检测为阴性,3株产CTX-M-2组+CTX-M-9菌株中,两株ERIC-PCR谱型相近。结论腹腔和胆道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ESBLs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少数产酶菌株间存在克隆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17.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基因型特征。方法用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标本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151株,应用PCR方法分别扩增产酶菌株的TEM、SHV和CTX-M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PCR扩增结果及ESBLs株临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PCR扩增结果显示,CTX-M、TEM和SHV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92.10%,49.7%和1.30%;48.3%的菌株同时携带多个基因。产ESBLs大肠埃希菌广泛分布于24个临床科室,其中普外科占23.2%,重症监护病房占10.6%。标本分布较为集中,29.8%来自尿液,24.5%来自呼吸道标本,23.9%来自穿刺液。结论医院感染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主要基因型是CTX-M,尿液、呼吸道标本、穿刺液是其主要来源,产ESBLs菌分布广泛,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分型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布。方法 用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标本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64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用TEM、SHV和CTX-M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100%);其次为头孢吡肟(84.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则分别为71.9%和70.3%。PCR扩增结果显示SHV、CTX-M和TEM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81.3%、65.6%和18.8%;53.1%的菌株同时携带多个基因。结论 该院医院感染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最常见的基因型是SHV,其次为CTX-M。  相似文献   

19.
泌尿系感染产ESBLs株耐药基因分型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了解泌尿系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菌株的主要基因型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 方法用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尿液标本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54株,分别用TEM、SHV和CTX-M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PCR扩增结果显示:CTX-M、TEM和SHV的检出率分别为85.2%、37.0%和9.3%,42.6%的菌株同时携带≥2个基因;MIC测定结果显示:产ESBLs株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高达98.1%;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的敏感率也较高,分别为88.9%和70.4%;其对环丙沙星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则低,分别为25.9%和1.9%. 结论我院泌尿系感染产ESBLs株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接近半数菌株同时携带≥2个基因,产ESBLs菌株的主要基因型为CTX-M.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基因型特征。方法用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标本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80株,应用PCR方法分别扩增产酶菌株的TEM、SHV和CTX-M 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PCR扩增结果及ESBLs株临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PCR扩增结果显示,CTX-M、TEM和SHV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79.5%、12.8%和18.2%;42.3%的菌株同时携带多个基因;产ESBLs大肠埃希菌广泛分布于各个临床科室,其中普外科占32.5%,肝胆外科和重症监护病房均占23.8%;标本分布较为集中,41.3%来自腹腔引流液,23.8%来自呼吸道标本,12.5%来自尿液。结论医院感染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主要基因型是CTX-M,腹腔引流液、呼吸道标本、尿液是其主要标本来源,CTX-M型产ESBLs菌分布广泛,应特别加强对它的监测,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