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小板抗原特异性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T细胞的活化除需要抗原递呈细胞表面MHCⅡ抗原复合物外还需要共刺激分子(第二信号),主要包括CD28/CTLA-4/B7和CD40/CD40L。本文就自身反应性T细胞和共刺激分子CD28/CTLA-4/B7、CD40/CD40L在ITP中的作用机制及潜在的治疗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CD40抗体或配体不同形式刺激对RPMI8226细胞增殖及表面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RPMI8226细胞CD40基因突变在其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用RT-PCR方法和DNA序列测定检测RPMI8226细胞CD40基因突变体,分析RPMI8226细胞经CD40抗体或配体四种不同方式(CD40单抗、CD40单抗包板、rhsCD40L和CD40L转基因细胞)刺激后,其体外生长曲线、细胞表型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RPMI8226细胞表面CD40信号转导体的形成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RPMI8226细胞表达CD40突变体(TCA→TTA,Ser→Leu),但是该点突变并未影响hmuCD40的抗原表位.三种激发CD40活化的分子(CD40单抗、rhsCD40L和CD40L转基因细胞)并不影响RPMI8226细胞的体外增殖,但是CD40单抗包板能明显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2.5±0.6)×105 vs (7.8±1.2)×105,P<0.05],并产生明显的G1期阻滞[(58.0±3.6)% vs (42.0±2.3)%,P<0.05].RPMI8226细胞上黏附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无明显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结果显示,在CD40被激活后能形成CD40信号传导的复合体.结论 RPMI8226细胞高表达一种CD40基因突变体,该突变体能在被激活后形成相应的信号传导复合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重组人可溶性CD40配体(rhsCD40L)及CD40L基因转染细胞(CD40L-TC)对恶性B淋巴细胞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rhsCD40L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rhsCD40L和CD40L-TC,分别与恶性B淋巴细胞株XG2,XG7,U266,8226,Raji及Daudi共同作用,分析了CD40激发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锥虫蓝计数法),细胞周期(碘化丙锭掺入法),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免疫荧光标记法)以及细胞凋亡(Anexin-V-ETTC法)的效应。结果 (1)恶性B淋巴细胞株CD40表达呈异质性,XG2高表达CD40,8266,Raji和Daudi中度表达,而XG7和U266不表达CD40。显微镜下观察发现,rhsCD40L(5μg/ml)可引起XG2或Daudi细胞的同型聚集,该效应在作用6-8h后即可出现;与CD40L-TC细胞共育后(肿瘤细胞;CD40L-TC=5:1),XG2,Raji和Daudi细胞可粘附于CD40L-TC表面;(2)rhsCD40L和CD40L-TC均可显著抑制XG2,Raji和Daudi细胞的体外增殖,导致XG2细胞呈现G1期阻滞,而Raji和Daudi细胞阻滞于G2期,并诱导XG2,Raji,Daudi细胞的凋亡,凋亡率分别为:XG2细胞23.3%和18.8%,Raji细胞阻滞于G2期,并诱导XG2,Raji,Daudi细胞的凋亡,凋亡率分别为:XG2细胞23.3%和18.8%,Raji细胞11.6%和8.9%,Daudi14.2%和15.9%;(3)表型分析显示;rhsCD40L/CD40L-TC可明显上调XG2,Raji和Daudi细胞CD95的表达水平以及Raji细胞CD80的表达,而下调Raji细胞CD18的表达。结论 rhsCD40L能直接并显著地抑制恶性B淋巴瘤细胞株Raji,Daudi和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XG2的体外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上调Raji细胞免疫共刺激株Raji,Daudi和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XG2的体外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上调Raji细胞免疫共刺激分子CD80的表达,具有膜型CD40L的同样生物学功能,故rhsCD40L具有潜在的抗恶性B淋巴细胞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40/CD40配体结合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对干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CD40配体抗白血病的作用。 资料来源:检索Pubmed和Springer数据库1995—01/2005-12与CD40/CD40配体、白血病干细胞及白血病相关文献,检索词为“CD40,CD40L,Leukemia,Leukemic stem cell”,限定文献语种为英语。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献,排除明显不随机实验和临床研究及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0篇关于CD40/CD40配体结合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对干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CD40配体抗白血病作用的实验文章,23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7篇均为同一研究。 资料综合:综合23个实验包括CD40/CD40配体对白细胞干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对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CD40配体对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作用,并对CD40/CD40配体对白细胞干细胞、B细胞及白血病患者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 结论:CD40/CD40L结合所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可促进白血病干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CD40/CD40L在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广泛应用于白血病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5.
D40—CD40L在移植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40-CD40L交联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是一条重要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参与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调节。近年在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中应用anti-CD40/CD40L单克隆抗体或基因敲除等手段来干预CD40-CD40L的异常表达,发现阻断CD40-CD40L共刺激信号可诱导免疫耐受和抑制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因此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将成为临床移植领域中防治排斥反应的新途径。本文就CD40/CD40L及其交联作用在移植免疫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CD40-CD40L交联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是一条重要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参与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调节.近年在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中应用anti-CD40/CD40L单克隆抗体或基因敲除等手段来干预CD40-CD40L的异常表达,发现阻断CD40-CD40L共刺激信号可诱导免疫耐受和抑制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因此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将成为临床移植领域中防治排斥反应的新途径.本文就CD40/CD40L及其交联作用在移植免疫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人骨髓基质细胞(BMSC)CD40分子及其配体(CD40L)的表达,观察BMSC经CD40激发型单抗(5C11)激发后,其培养上清中IL-3、IL-6、Flt3配体(FL)和干细胞因子(SCF)含量变化及对纯化脐血CD34^ 细胞的作用。方法:新鲜分离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获得BMSC。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CD40和CD40L的表达,并与5C11(20μg/ml)共同孵育,分别于24,48和72h取上清液,ELISA法测定IL-3、IL-6、FL和SCF含量;在与5C11共同培养24h后,收取培养上清,与纯化的脐血CD34^ 细胞共同孵育,1周后进行细胞计数、细胞集落培养,并用钙磷脂结合蛋白(Annexin V)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结果:发现BMSC表达CD40分子,经5C11激发后,BMSC IL-6和FL分泌增加,而对IL-3及SCF含量无影响。BMSC经5C11激发培养后支持脐血CD34^ 细胞的增殖,培养7d后其细胞数和集落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且细胞凋亡率低,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BMSC CD40分子配基化可促进IL-6和FL的分泌,并支持CD34^ 细胞的增殖,CD40/CD40L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释放参与造血调控。  相似文献   

8.
CD40-CD40L在移植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D40-CD40L交联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是一条重要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参与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调节。近年在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中应用anti-CD40/CD40L单克隆抗体或基因敲除等手段来干预CD40-CD40L的异常表达,发现阻断CD40-CD40L共刺激信号可诱导免疫耐受和抑制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因此阻断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将成为临床移植领域中防治排斥反应的新途径。本文就CD40/CD40L及其交联作用在移植免疫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B细胞水平及其表面CD40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患者外周血中B细胞水平及其表面CD40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ITP组B细胞及其表面CD4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之间无相关性。结论B细胞及其表而CD40表达水平的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ITP的病理机制,为ITP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0—CD40L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0-CD40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淋巴细胞CD40及CD40L的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SLE患者淋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CD40L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40在淋巴细胞及CD3-淋巴细胞上的表达,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40-CD40L共刺激分子途径在SLE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以CD40L表达上调为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40/CD40配体结合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对干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CD40配体抗白血病的作用。资料来源:检索Pubmed和Springer数据库1995-01/2005-12与CD40/CD40配体、白血病干细胞及白血病相关文献,检索词为“CD40,CD40L,Leukemia,Leukemicstemcell”,限定文献语种为英语。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献,排除明显不随机实验和临床研究及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0篇关于CD40/CD40配体结合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对干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CD40配体抗白血病作用的实验文章,23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7篇均为同一研究。资料综合:综合23个实验包括CD40/CD40配体对白细胞干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对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CD40配体对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作用,并对CD40/CD40配体对白细胞干细胞、B细胞及白血病患者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结论:CD40/CD40L结合所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可促进白血病干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CD40/CD40L在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广泛应用于白血病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下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D40/CD40L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3/06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实验室完成。实验所用脐带于无菌条件下取自本院产房健康新生儿,产妇知情同意,实验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学标准。辛伐他汀原粉由杭州默沙东制药公司提供。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实验在第4代有70%细胞汇合的情况下进行。低密度脂蛋白快速分离后加入含10μmol/L硫酸铜的磷酸盐缓冲液氧化修饰24h,在准备后15d内用于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0/CD40L在细胞上的表达,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NF-κBP65 mRNA,同时行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检测细胞NF-κBP65的表达。观察辛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CD40/CD40L分子和NF-κB P65 mRNA的影响实验中,共分5组:①空白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②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80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培养24h。③低浓度辛伐他汀组,先予1μmol/L辛伐他汀干预1h,再予80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培养24h。④高浓度辛伐他汀组,先予10μmol/L辛伐他汀干预1h,再予80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培养24h。⑤单纯辛伐他汀组,10μmol/L辛伐他汀干预25h。免疫化学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F-κBP65分子表达的实验中,共分3组:①空白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②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80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培养24h。③辛伐他汀组,10μmol/L辛伐他汀干预1h,再予80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培养24h。结果: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CD40/CD40L的表达情况:20-80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培养24h后,CD40/CD40L的表达以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增加。②辛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D40/CD40L表达的影响:预先给予辛伐他汀(1μmol/L和10μmol/L)干预1h明显降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所致的CD40/CD40L表达,与单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10μmol/L的高浓度辛伐他汀较1μmol/L的低浓度辛伐他汀作用更明显(P〈0.05);而单纯给予10μLmol/L的辛伐他汀干预不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D40/CD40L的表达。③辛伐他汀对NF-v:BP65 mRNA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的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加入80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培养24h后NF-κB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53&;#177;0.06,0.08&;#177;0.01,P〈0.01)。而预先给予1μmol/L辛伐他汀孵育lh显著降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升高的NF-κB P65 mRNA,明显低于单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0.31&;#177;0.04,0.53&;#177;0.06,P〈0.01)。高浓度组(10μmol/L)作用更显著,显著低于单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0.14&;#177;0.04,0.53&;#177;0.06,P〈0.01),而单纯给予辛伐他汀(10μmol/L)不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F-κB P65 mRNA的表达。结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CD40/CD40L,而辛伐他汀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减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D40/CD40L的表达,可能与其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NF—κBP65的表达有关。提示辛伐他汀可通过抑制高脂血症患者炎症信号通路而到达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抗原特异性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T细胞的活化除需要抗原递呈细胞表面MHCⅡ抗原复合物外还需要共刺激分子(第二信号),主要包括CD28/CTLA-4/B7和CD40/CD40L。本文就自身反应性T细胞和共刺激分子CD28/ CTLA-4/B7、CD40/CD40L在ITP中的作用机制及潜在的治疗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前认为,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主要发病机制为T细胞介导的骨髓特异性自身免疫反应。根据免疫学基本原理,共刺激信号是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过程中的必要条件。虽然对再障共刺激信号系统的改变认识仍非常有限,但已有证据表明,患者的共刺激信号系统存在异常。CD40/CD40L是共刺激信号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分子对。我们通过观察抗CD40L单抗4FI对再障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表型及集落形成的影响,研究其对再障T淋巴细胞异常免疫反应的抑制和造血恢复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sCD40)、可溶性CD40L(sCD40L)、血浆CD62P的含量,探讨血小板源性CD40/CD40L在肺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分离85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2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清和血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血清sCD40、sCD40L、血浆CD62P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肺癌组血清sCD40、sCD40L、血浆CD62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2)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清sCD40、sCD40L含量、血浆CD62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肺癌患者sCD40、sCD40L、CD62P的含量随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呈升高趋势。(4)有远处转移肺癌患者sCD40、sCD40L、CD62P的含量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P均<0.05)。(5)肺癌患者术后2周时血浆CD62P、血清sCD40L的含量均较术前下降,但血清sCD40含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其CD62P、sCD40L的表达水平成正相关关系(r=0.300,P<0.05)。结论(1)肺癌患者血清sCD40、sCD40L、血浆CD62P含量增加,且表达水平与肺癌的进展程度相关,血小板源性CD40/CD40L系统在肺癌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2)检测血小板源性CD40L、CD62P表达水平对研究肺癌的临床分期、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哮喘的发病机制,探讨哮喘儿童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21度CD40;的表达与血清IgE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儿童哮喘发作期厦缓解期外周血CD21CD40L的百分率.同时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gE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发作组CD21、CD40L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肺炎组和正常组(P均〈O.01);哮喘发作组IgE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肺炎组和正常组(P均〈D.01);哮喘发作组CD21、CD40与IgE呈正相关。结论:CD21、CD40L的表达与血清IgE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CD40及其受体CD40L(CD154)是免疫应答中一对极其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CD40信号激发后通过MAPK(JNK、ERK、p38)途径、PI3K的级联反应及NF-κB和STAT途径等发挥效应。CD40信号与肿瘤免疫密切相关,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靶分子。目前,已经出现了多株具有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的抗CD40功能抗体,其中CHIR-12.12、SGN-40、CP-870,893等三株抗体发展最快,已先后进入了临床研究。本文对抗CD40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讨论的问题包括CD40的分布,CD40的生理功能,CD40与肿瘤免疫,抗CD40单克隆抗体等。  相似文献   

18.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它是脂质代谢、血凝因素、细胞因子、炎症介质、血流动力学等多种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白细胞分化抗原4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0,CD40)广泛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各种细胞中,其相互作用显著影响AS相关细胞的功能,并且与斑块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CD40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炎症反应的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CD45抗原分子广泛表达于造血细胞表面,具有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活性,在T细胞受体、B细胞受体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调节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随着CD45分子异构体的研究、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的应用及CD45单抗的靶向治疗试验等深入发展,CD45分子在免疫学和血液学方面的作用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CD28/B7共刺激信号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T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一个是抗原特异的,由T细胞受体识别并结合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MHC-抗原肽的第一信号;第二信号是由T细胞上的CD28与抗原呈递细胞上的B7分子的结合而提供的,只有两个信号都存在时,T细胞开始增殖并分泌细胞因子,CTLA4是B7的另一个受体,它在T细胞活化时上调表达,其功能为抑制T细胞增殖,阻断或给予第二信号,可以人为调节免疫应答使之增强或抑制,对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阻断CD28/B7途径导致免疫耐受,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可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及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激活CD28/B7途径太应用于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侵犯系统的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