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3例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Zhang R  Wang D  Li Q  Sun T  Hao X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3):208-209
目的 提高临床对少见的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方法 对1956年1月至1999年8月收治的23例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均行手术探查,22例获切除,术后均行COP或CHOP方案化疗。23例均为术后病理确诊,病理类型均为NHL,其中B细胞源性21例,T细胞源性2例。按Ahman脾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期,I期9例、Ⅱ期8例、Ⅲ期6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50%、40%、16%。结论 脾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和CT,病期的早晚影响其预后,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29例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9例患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27例,霍奇金淋巴瘤2例.根据Ahmann脾淋巴瘤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4例,Ⅲ期19例.26例患者进行了脾脏切除术,2例因病变侵犯胰尾而行脾脏切除+胰体尾切除术,1例因侵犯胃行脾脏切除+部分胃切除术.术后19例患者接受了辅助性化学治疗,5例使用利妥昔单抗(美罗华).1例患者接受了区域淋巴结放射治疗.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2~93个月),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3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6%、83%和73%,1、3和5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6%、51%和51%.结论 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脾脏及其周围受累器官是重要的治疗方法,手术后应当辅以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极少见.国内近20年文献上仅报告40余例,有影像描述仅14例.本组按文献[7]的诊断标准,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8例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1岁。因左上腹饱胀、疼痛2月余,近期伴有低热及鼻衄入院。查体:T378℃,P82次/分,R18次/分,BP187/10kPa。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脾肋缘下55cm,越右中线12cm。否认有肝炎病史。B超检查示脾肋下60cm,厚70cm。实验室检查:Hb120g/L,WBC42×109/L,RBC407×1012/L,血小板138×109/L。临床诊断为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术中探查脾脏占据整个左上腹,未见肿瘤。肝脏无明显结节,脾门及腹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检查:巨大脾脏一个,27cm×25cm×95cm大,重2850g,被膜增厚,光滑,切面呈暗红色,广泛瘀…  相似文献   

5.
小儿原发性脾脏肿瘤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70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13例小儿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中脾血管瘤5例,脾淋巴管瘤4例,脾囊肿2例,脾恶性淋巴瘤2例。良性肿瘤中行脾切除术4例,部分脾切除术7例;有2例脾切除术后1年频发呼吸道感染,其余恢复良好。脾恶性淋巴瘤2例者行脾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1例术后生存23个月,1例术后8个月仍随访。结论:小儿原发性脾脏肿瘤术前诊断主要依靠B超和CT;良性肿瘤术中应尽量保留部分脾脏,脾切除术后2年内应观察感染的临床表明;恶性淋巴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其生存率的唯一希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淋巴瘤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降低临床误诊率。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原发性脾脏淋巴瘤5例病例资料,复习相关原发性脾脏淋巴瘤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 5例均行脾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脾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3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为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脾脏淋巴瘤早期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临床易误诊,而通过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辅以相关检查,可早期诊断,降低临床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大肠型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预后资料。结果 大肠型淋巴瘤的临床表面以腹痛、腹块及大便性状与习惯改变为主。病变主要位于盲肠(9例)和升结肠(8例)。21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临床贫苦IE期7例,ⅡE期8例,ⅢE期6例。术前误诊率81.0%。手术切除率81.0%。5年生存率32.6%。结论 手术切除是本病诊断和临床分期的主要手段。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加术后化放疗的综合治疗为主。临床分期、根治手术、恶性程度是影响疾病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85年至2004年收治的24例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中良性脾肿瘤10例,恶性脾肿瘤14例。B超检出率为95.8%(23/24),CT检出率为95.5%(21/22)。良性脾肿瘤10例中8例行开腹脾脏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14例恶性脾脏肿瘤中13例行脾切除术(其中联合脏器切除4例),1例行肿瘤活检术。恶性脾肿瘤术后给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14例恶性肿瘤中获随访12例(随访率85.7%),其中1年内死亡5例,存活5年以上5例,2例术后1年尚在化疗中。结论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结合影像检查,外科根治手术结合综合治疗是提高脾脏肿瘤生存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肿瘤和脾转移癌(metastatic carcinoma of the spleen, MCS)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5例经外科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脾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增强CT检查对术前良恶性肿瘤鉴别准确率为85.7%,B超误诊率达20%。34例行手术探查,33例行脾切除或部分脾切除。术后病理显示,21例属原发性恶性肿瘤,其中以恶性淋巴瘤最常见,占80.9%;恶性淋巴瘤术后化疗,1年存活率为90.5%(19/21),3年存活率52.4%(11/21),1例术后9年仍存活。原发性血管内皮肉瘤和脾纤维肉瘤合并肝转移者各1例,手术介入治疗术后分别存活13个月和18个月。11例原发性良性肿瘤以血管瘤和淋巴管瘤为多见,分别占45.5%和27.3%,本组脾转移癌3例占8.5%(3/35),分别为胃癌脾转移、结肠癌脾转移和卵巢癌脾转移;2例于术后半年内死亡,1例术后14个月死亡。结论:原发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恶性淋巴瘤常需辅助性化疗。良性肿瘤术后无须特殊处理,瘤体小者行部分脾切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能提高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肿瘤的生存率,对于MCS采取加强临床探查、结合影像学和病理检查可望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脾肿瘤临床不多见 ,脾原发性恶性肿瘤更为少见。Krumbhaar统计脾原发性恶性肿瘤仅占人体恶性肿瘤的0 6 4% 〔1〕。临床无大宗病例报道。其中以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primaryma lignantlymphomaofthespleen)发病率相对较高 ,约占脾原发恶性肿瘤的 70 %~75 %。我院 40年来仅近期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病人女性 ,70岁 ,因典型的胆绞痛、以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收入院。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 ,但肋缘下始终可触及胀大的胆囊 ,而左上腹无自觉不适 ,未触及脾脏 ,无浅表淋巴结肿大。血常…  相似文献   

12.
脾脏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特殊的低度恶性的小B细胞淋巴瘤,属于惰性淋巴瘤的一种,较少见,大约占各类淋巴瘤的1%,常表现为脾的实性肿大,该病容易累及多个脏器,特别是骨髓,病程发展相对缓慢,但部分病人可呈侵袭性生长,发展迅速。该病如能早期发现,并行脾切除术,预后较好。我们最近诊治了1例脾脏非霍奇金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的病人,并就该病的特点及治疗进行了文献复习和讨论,现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病人李××,女,38岁,因发现右上腹包块2个月余就诊。体检:脾脏明显肿大,肋下11 cm,无压痛,肝脏肋下、剑突下均未触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43例原发性脾脏肿瘤的l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B超检出率为95.3%(41/43),CT检出率为96.6%(28/29).43例原发性脾脏肿瘤中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15例,随访2个月至15年(中位6.8年),良性肿瘤5年生存率100%,恶性肿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3.3%和26.7%.结论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是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和综合治疗是改善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仁济医院1990年7月至1998年7月间原发性脾脏肿瘤16例,其中良性8例,恶性8例,全部行脾脏切除,3例附加胰腺体尾切除。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脾良性肿瘤预后良好,随访5例恶性淋巴瘤病例,3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9个月和18个月死亡,死于肿瘤复发,1例生存8年健在,1例术后5个月仍在术中,结论:原发性脾脏肿瘤早期诊断很 重要,治疗选择及预后与病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16例肝炎后肝硬化及3例脾梗死,1例脾包虫病,1例血吸虫性肝硬化)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中2例中转开腹,19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1例行腹腔镜下脾大部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50min,平均术中失血485ml,术后24~48h胃肠蠕动恢复,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2d。结论:经过选择的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安全可行,除血液系统疾病外还适用于肝硬化患者中需行脾切除者及脾脏本身病变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43例原发性脾脏肿瘤的l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B超检出率为95.3%(41/43),CT检出率为96.6%(28/29).43例原发性脾脏肿瘤中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15例,随访2个月至15年(中位6.8年),良性肿瘤5年生存率100%,恶性肿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3.3%和26.7%.结论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是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和综合治疗是改善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脾脏肿瘤43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43例原发性脾脏肿瘤的l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B超检出率为95.3%(41/43),CT检出率为96.6%(28/29).43例原发性脾脏肿瘤中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15例,随访2个月至15年(中位6.8年),良性肿瘤5年生存率100%,恶性肿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3.3%和26.7%.结论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是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和综合治疗是改善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发病、诊断、治疗.方法对64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占同期胃肠恶性肿瘤的2.7%,64例患者平均年龄39.5岁.好发部位顺序为回盲部及回肠(54.69%)、胃(21.875%)、结肠(14.06%)、直肠(9.375%).主要临床表现是腹胀、腹痛、腹部包块、腹泻、血便.病理类型本组64例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58例,其中B细胞型52例,T细胞型6例;何杰金氏淋巴瘤6例.本病早期极易误诊为其它消化道疾病,误诊率为67%.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应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内镜检查结果,以提高诊断符合率.治疗以手术加化疗、放疗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4%,我们自1990年1月至2002年6月共收治1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5~52岁,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 ,61岁。体检发现肝占位病变 2个月入院。有乙肝病史 3 0年 ,无临床症状。查体 :T 3 7.1℃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肝脾未触及 ,未扪及腹部包块 ,肝区无叩痛。化验 :肝功正常 ;AFP 5 .18μg/L ,CEA 2 .12 μg/L ,X线胸片阴性。彩超示肝右叶见 7.1cm× 4.0cm大不规则低回声光团 ,CDFI示其内线状彩色血流 ,RI 0 .67。CT :示肝右叶椭圆形低密度影 ,边缘模糊 ,增强无明显强化。故以“肝实质占位 (良性可能 ,不排除恶变 )”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肝Ⅴ、Ⅷ段 ,侵及Ⅳ段和胆囊 ,约 8cm× 7cm× 5 .5cm大 ,无包膜 ,边界清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