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3ED95(0.9 mg/kg)、4ED95(1.2mg/kg)剂量的罗库溴铵在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时的起效时间、肌松程度及其插管条件,并与琥珀胆碱对照.方法:60例妇科不孕患者,ASA Ⅰ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均于异丙酚靶控输注下(效应室浓度3ug/ml),再依次静注芬太尼4 ug/kg和肌松药,肌松药Ⅰ组给罗库溴铵0.9 mg/kg,Ⅱ组给罗库溴铵1.2 mg/kg,Ⅲ组给琥珀胆碱1.0 mg/kg,行气管插管.采用四个成串刺激尺神经,连续监测尺神经-拇内收肌收缩情况.记录每次刺激后T1值(Tw)、TOF值以及起效时间(T1消失时间)、评估插管条件.结果:Ⅰ组同Ⅱ组、Ⅲ组比较在各个时间段Tw颤搐反应的衰减幅度和肌松阻滞程度明显较慢,起效时间Ⅱ组与Ⅲ组差异无显著性,Ⅰ组分别与Ⅱ组、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三组气管插管条件按照Cooper法评分标准均可得到8~10分,优秀率为100%.结论:4ED95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与琥珀胆碱相似,可以取代琥珀胆碱行快速诱导插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顺式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分别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将124例行全麻气管插管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顺式阿曲库铵组和罗库溴铵组,各62例,经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3 μg/kg进行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和睫毛反射消失后,顺式阿曲库铵组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罗库溴铵组给予罗库溴铵0.6 mg/kg后行气管插管,比较气管插管的总有效率及两组患者诱导前、插管后1、5 min时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的变化,记录全麻诱导的起效时间、作用时间、恢复指数及组胺释放情况.结果 罗库溴铵组气管插管总有效率为95.2%,与顺式阿曲库铵组(8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P<0.05);两组患者插管后1 min的MAP、HR明显上升(P<0.05),5 min后与诱导前无明显差异;罗库溴铵组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较短,恢复指数也明显低于顺式阿曲库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库溴铵用于全麻气管插管术的起效时间短,恢复迅速,是临床上较理想的肌松药. 相似文献
3.
罗库溴铵和顺式阿曲库铵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60例全麻择期手术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罗库溴铵(0.6 mg/kg)组(A组,n=20)、2倍ED95剂量的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组(B组,n=20)、3倍ED95剂量的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组(C组,n=20)。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和芬太尼。加速度仪监测神经肌肉功能。采用4个成串刺激(TOF)方式,以麻醉前T1颤搐值(%)作为判断指标,待T1稳定(100%)后10 s内快速静脉注射肌松药。同时予纯氧面罩吸入2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患者入室、插管前、插管后1、2、3、4、5、10、1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观察插管条件、能否顺利进行气管插管、首次剂量后自行恢复时间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气管插管后15 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C组最大阻滞分别是(99.4±2.7)%、(99.1±1.9)%、(99.9±0.3)%,无统计学差异(P>0.05);起效时间分别为(1.9±1.1)、(3.6±2.1)、(3.3±1.5) min,A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和C组(P<0.05);临床作用时间分别为(35.7±11.6)、(35.2±13.0)、(50.9±15.1) min,A组临床作用时间显著短于C组(P<0.05),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声门暴露情况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插管一次成功率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罗库溴铵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起效时间、声门暴露效果优于顺式阿曲库铵,能够提供更好的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库溴铵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气管插管的适用条件和不良反应。方法470例ASAⅠ~Ⅲ级行择期颅脑手术的患者,于麻醉前进行Mallampatti气道评估,继而依次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罗库溴铵0.6mg/kg、异丙酚2mg/kg进行麻醉诱导插管,对声门暴露情况进行Cormack-Lehane分级。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和插管时患者的运动反应。结果术前预测插管困难患者16人,实际操作中仅5人发生了插管困难,1次完成气管插管占94.7%,2次完成气管插管占4.0%,3次以上完成气管插管占1.3%;药物不良反应占13.4%,插管时患者发生运动反应占6.4%。结论罗库溴铵可以安全地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气管插管。随着Mallampatti分级的增加,声门暴露的困难性增加,重复插管的概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琥珀胆碱、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4种肌松药在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时的肌松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ASAⅠ级病例80例,将病人分为4组,组Ⅰ为琥珀胆碱组,组Ⅱ为维库溴铵组, 组Ⅲ为阿曲库铵组,组Ⅳ为罗库溴铵组,每组20例,给予2倍ED95剂量药物60s后气管插管,观察肌松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罗库溴铵组起效时间和插管状态优良率接近琥珀胆碱,无支气管痉挛和皮疹,对循环功能影响小.结论罗库溴铵起效快,有利于快速诱导插管且无心血管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是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时的良好肌松药选择. 相似文献
6.
罗库溴铵用于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罗库溴铵用于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将90例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罗库溴铵组(0.6mg/kg,A组)、维库溴铵组(0.08mg/kg,B组)及2倍ED95剂量的顺式阿曲库铵组(0.1mg/kg,C组).采用4个成串刺激(TOF)方式,以麻醉前T1颤搐值(%)作为判断指标,待T1稳定至100%后15s内快速静脉注射肌松药,同时予纯氧面罩吸入2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患者插管前,插管后1、3及5min的血压和心率变化,观察插管条件、首次剂量后自行恢复时间.结果 三组患者气管插管前,插管后1、3及5min的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声门暴露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最大T1阻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和C组(P<0.05),三组恢复25%T1肌松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库溴铵能快速的提供更好的插管条件,是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较理想的非去极化肌松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静吸复合麻醉下3种不同剂量的罗库溴铵应用于小儿时的插管条件和肌松效应,探讨罗库溴铵应用于小儿的量效关系.方法 于全麻下行择期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麻醉入睡后静注罗库溴铵,Ⅰ组0.6mg/kg,Ⅱ组0.9mg/kg,Ⅲ组1.2mg/kg,肌松监测待T1消失后行气管插管.记录血压、脉搏、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记录麻醉诱导前、注射肌松药前、注射肌松药后、插管后即时、插管后5 min的心率变化;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肺泡最低有效浓度;持续监测体温;记录每次刺激后T1值、起效时间,并评估插管条件、恢复时间、恢复指数、强直后计数(PTC);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儿气管插管条件均在7~9分之间,优良率为100%.起效时间3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肌松的维持时间Ⅱ组、Ⅲ组与Ⅰ组相比明显延长.恢复指数Ⅲ组与Ⅰ组相比明显延长(P<0.05),Ⅱ组与Ⅰ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相比,PTC显示肌松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2~4倍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均可提供优良的插管条件,术中肌松良好,应用于小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罗库溴铵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的起效时间、肌松效果以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需行全身麻醉的病例80例,将病人分为罗库溴铵组(A组)和维库溴铵组(B组),每组各40例,麻醉诱导用药为芬太尼4μg/kg,异丙酚2 mg/kg,2 min内推完。继之A组推注罗库溴铵0.9 mg/kg,B组推注维库溴铵0.15 mg/kg,对尺神经作4个成串刺激(TOF),连续监测拇内收肌收缩情况,待TOF第1个颤搐反应高度(T1)完全消失时置入喉镜插管,行机械通气。观察两组肌松药起效时间、肌松效果以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A组平均起效时间为(78±12)s,B组平均起效时间为(192±26)s,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声门暴露情况及插管条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循环功能变化小,注药后与注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库溴铵起效快,肌松效果好,对循环系统影响小,有利于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是目前最符合理想肌松药特性的新型肌松药。 相似文献
9.
成年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5例,给予罗库溴铵(Ⅰ组)、美维松和琥珀胆碱、待拇收肌诱发颤反应的T1达到最大抑制时行气管插管,监测肌松药的抑制时程和恢复过程。结果插管评级达到1级者,Ⅰ、Ⅱ、Ⅲ级分别为11,8、3例,2级为4、7、9例,Ⅲ组3级2例和4级1例,Ⅲ组插管评级比Ⅰ、Ⅱ组差;三组T1最大抑制程度相同,但达到最大抑制时间Ⅲ组最快、Ⅰ组其次,Ⅱ组最慢;三组T1恢复过程比较,Ⅲ组最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快速起效的肌松药罗库溴铵的最佳插管剂量.方法100例ASA Ⅰ~Ⅱ级行选择性手术的病人快速给予芬太尼0.04mg/kg、异丙酚2.00mg/kg和一种试验药.试验药为盐水0.05mg/kg,罗库溴铵0.30、0.45、0.60mg/kg.试验药注射完75s后放置喉镜并对插管状态评分记录.结果盐水组10例病人插管状态临床均不能接受.在给予0.30mg/kg罗库溴铵后临床能接受病例为25例,但优秀只有9例,5例评定为差.当罗库溴铵量增加到0.45mg/kg时25例评定为优秀,无1例为差或失败,继续增加到0.60mg/kg时结果无明显改变.结论通常情况下快速起效的肌松药的插管剂量不应大于1.5倍ED95. 相似文献
11.
罗库溴铵用于全麻患者快速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倍ED95(0.6mg/kg、3倍ED95(0.9mg/kg)剂量的罗库溴铵在全麻快诱导气管插管时的起效时间、肌松程度及其插管条件,并与琥珀胆碱对照.方法9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依次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4mg/kg、异丙酚2mg/kg,芬太尼4μg/kg和肌松药,肌松药Ⅰ组给罗库溴铵0.6mg/kg、Ⅱ组给罗库溴铵0.9mg/kg,Ⅲ组给琥珀胆碱1.5mg/kg.对尺神经作4个成串刺激(TOF),连续监测拇收肌收缩情况,待TOF第1个颤搐反应高度(T1)完全消失时行气管插管.记录每次刺激后T1值、起效时间(T1消失时间),并评估插管条件.同时观察心率、血压等心血管反应作为解迷走神经反应的指标.结果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在各个时间段每次刺激后的衰减幅度和肌松阻滞程度明显较慢(P<0.01).起效时间琥珀胆碱组为(64±13)s,0.9mg/kg罗库溴铵组为(99±31)s,而0.6 mg/kg罗库溴铵组时间最长,为(135±40)s.罗库溴铵两组之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3组气管插管条件按照Cooper法评分标准均可得到8~10分,优良率100%.静注肌松药后1min、插管前、插管后5min均无明显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结论0.9 mg/kg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比0.6 mg/kg罗库溴铵更接近琥珀胆碱,副作用少,适宜快诱导插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罗库溴铵用于快速双腔气管插管的作用.方法60例择期开胸手术病人,男35例,女25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组(罗库溴铵组)、B组(维库溴铵组)和C组(琥珀胆碱组).术前30 min肌注地西泮10 mg,阿托品0.5 mg.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4μg/kg、咪唑安定0.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分别注射罗库溴铵0.6mg/kg或维库溴铵0.10mg/kg或琥珀胆碱组2mg/kg施行双腔气管插管,使用神经肌肉监测仪监测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结果三组患者平均年龄、体重和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双腔气管插管状态评级;三组病人气管插管条件优良率相同,均为9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起效时间A组为(86.8±14.4)s,B组为(196.8±16.6)s,C组为(76.3±12.1)s,A组与B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注0.6mg/kg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具有起效快,肌松条件满意,可作为快速双腔气管插管时的肌松用药. 相似文献
13.
限时法使用维库溴铵的剂量与气管插管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维库溴铵限时法给药方式对气管插管时间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佳给药剂量.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成五组,Ⅰ组维库溴铵0.1 mg/kg;Ⅱ组维库溴铵0.125 mg/kg;Ⅲ组维库溴铵0.15 mg/kg,Ⅳ组维库溴铵0.175 mg/kg,V组维库溴铵0.2 mg/kg.结果Ⅰ组与Ⅱ、Ⅲ组之间气管插管时间无明显差异,Ⅰ组、Ⅱ组、Ⅲ组与V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需要缩短气管插管时间,可选用维库溴铵0.2 mg/kg限时法给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罗库溴铵对兔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9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7只.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剂量分别为:A组0.07 mg kg-1,B组0.1 mg kg-1,D组0.3 mg kg-1,E组0.6 mg kg-1,F组1 mg kg-1,G组1.5 mg kg-1;C组生理盐水3ml.静脉给药后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并记录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给药后,A、B、C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D、E、F、G组在给药后2min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便明显升高(P<0.05),10min后达到峰值,D组在15min后恢复到给药前水平(P>0.05),E、F、G组在30min后恢复到给药前水平.A、B、C组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无变化(P>0.05);D组和E组给药后5min血压有明显升高(P<0.01),F组和G组在给药后2min血压开始升高(P<0.01).D组10min后恢复到给药前血压水平(P>0.05),E、F、G组均在30min时血压恢复到给药前水平(P>0.05).A、B、C、D组给药后心率变化不明显(P>0.05),E、F、G组在给药后2min心率有所下降,5min后E、F组心率与给药前无差异(P>0.05),10min后G组心率恢复到给药前水平.结论:罗库溴铵于ED50~3ED90剂量时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无明显影响,血压和心率也无明显改变;当其剂量达到或超过6ED90时,血浆去甲浆肾上腺素浓度明显升高,平均动脉压一过性升高,心率轻微降低,但维持时间较短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全麻下行腹部手术关腹时追加不同剂量罗库溴铵对手术肌松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开腹手术患者90例, ASA分级ⅠⅡ级, 随机分为A、B、C 3组, 分别于关腹时追加1ED95 (0.3mg/kg) 、0.5ED95 (0.15 mg/kg) 、0.2 ED95 (0.06 mg/kg) 的罗库溴铵量, 记录给药后TOF值恢复至25%、75%、90%时间、患者睁眼的时间、抬头>5 s的时间、拔出气管导管的时间、拔管后上呼吸道梗阻及手术医生对关腹时肌松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 3组患者关腹前的TO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A、B组比较, C组给药后TOF值明显延长 (P<0.05) , 给药后TOF恢复25%、75%、90%的时间点, C组比A、B组明显缩短 (P<0.01) ;与A、B组比较, C组给药后至患者睁眼的时间、抬头>5 s的时间、气管拔管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拔管后A、B、C 3组分别有8、4、0例患者在2 h内发生上呼吸道梗阻,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肌松满意评分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关腹时给予0.2倍的ED95罗库溴铵可以产生有效的临床肌松作用, 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罗库溴铵(rocuronium)近年来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中应用较广.本研究通过不同的给药方法观察罗库溴铵用于快速气管插管时的肌松效应,为临床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7.
陈锡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5(7)
目的观察先心病婴幼儿肌注罗库溴铵的肌松效果、插管条件和安全性.方法 30例先心病择期全麻手术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组Ⅰ、Ⅱ分别肌注罗库溴铵1、2 mg· 相似文献
18.
陈锡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5(7):744-746
目的观察先心病婴幼儿肌注罗库溴铵的肌松效果、插管条件和安全性。方法30例先心病择期全麻手术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组Ⅰ、Ⅱ分别肌注罗库溴铵1、2mg/kg,组Ⅲ肌注琥珀胆碱4mg/kg,肌注部位均为上肢三角肌。采用TOF-Watch加速度仪刺激尺神经和测定拇内收肌收缩功能。结果各组肌颤搐Th抑制>75%在6min者分别为4、9、0例,组Ⅲ与组Ⅱ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Th抑制达到75%以上者插管条件均为优良。Th抑制75%的起效时间,组Ⅲ与组Ⅰ、Ⅱ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Th恢复至25%,各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婴幼儿肌注罗库溴铵2mg/kg能在4~6min内提供优良的插管条件,但临床肌松作用长达2h以上。肌注琥珀胆碱不能提供有效的肌松作用和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罗库溴铵用于全麻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时的肌松程度、插管条件和对循环的影响,并与阿曲库铵比较。方法随机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给罗库溴铵0.6mg/kg,Ⅱ组给罗库溴铵0.9mg/kg,Ⅲ组给阿曲库铵0.6mg/kg。常规诱导后分别给予罗库溴铵0.6mg/kg、罗库溴铵0.9mg/kg后60s行气管插管和阿曲库铵0.6mg/kg后180s行气管插管,并评估插管条件同时观察心率、血压等心血管反应作为解迷走神经反应的指标。结果三组患者的声门暴露评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组和Ⅲ组气管插管条件优于Ⅰ组(P均<0.01),Ⅰ组和Ⅱ组患者诱导后MAP和HR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Ⅲ组患者诱导后MAP明显下降而HR却明显增快(P<0.05或0.01)。结论0.9mg/kg罗库溴铵可广泛用于全麻快速诱导气管插管,为目前最符合理想肌松药特性的新型肌松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