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颖  邢增才  黄丽红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0):1576-1578
了解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学生贫血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6-2018年抽取海口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共计18 025人次,进行血红蛋白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贫血检出率为1.70%,2016-2018年贫血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为3.53%,0.95%,0.84%(x2=158.88,P<0.01).男、女童检出率分别为1.69%,1.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P=0.88);3~6岁组分别为2.37%,1.71%,1.56%,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低(OR=1.46)、母亲孕期贫血(OR=2.23)、肉类摄取频率<3次/周(OR=1.88)与贫血发生正性相关;父亲年龄≥45岁(OR=0.58)、6月内母乳喂养(OR=0.46)、6个月内添加辅食(OR=0.61)与贫血发生负性相关.结论 儿童贫血与年龄、饮食习惯、父母文化程度等因素相关,应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及贫血的防治知识,做好家庭及幼儿园的膳食营养管理,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以降低贫血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汤晨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8):969-970
了解2012年武进区学龄前儿童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发生率,为防治学龄前儿童贫血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常州市武进区城乡32所幼儿园共计13403名儿童,采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武进区学龄前儿童的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123.90±9.84) g/L,男童高于女童,大班儿童高于中班和小班儿童,城区儿童高于乡镇和农村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为5.51%,大班儿童(4.38%)显著低于小班(5.70%)和中班儿童(6.44%)(P<0.01);城区(3.57%)、乡镇(5.68%)和农村地区(7.89%)儿童的贫血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778,P=0.000).结论 常州地区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水平不高.应针对农村地区以及中小班儿童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3.
崔丽照 《职业与健康》2003,19(9):100-100
为了解我县学龄前儿童的贫血患病情况 ,笔者于 2 0 0 2年7~ 8月份 ,对部分托儿所的儿童进行了贫血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选取本县城区 4所托儿所儿童共计 15 2 4人 ,年龄 3~ 7岁 ,其中男 82 2人 ,女 70 2人。由专人每天上午 8~ 11时采受检者左手无名指尖血 ,以“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消光系数法” ,用天津产XHD -10型血红蛋白仪测定Hb值。贫血诊断标准Hb小于12 0g/L者诊断为贫血 ,其中 12 0~ 90g/L者为轻度贫血 ;60~ 90g/L者为中度贫血 ;60~ 3 0g/L者为重度贫血。2 结果2 1 贫血检出情况 调查的 15 2 4名儿童中…  相似文献   

4.
贫血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症状,在学龄前儿童中贫血现象尤其多见.贫血的种类很多,其中全球缺铁性贫血高达11亿[1],原因见于营养知识欠缺、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有地区性原因及多种身体疾病引起等其它因素.贫血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贫血儿童的免疫功能降低,对其生长发育、智力等均有明显影响.而在托幼园所通过较大人群范围的普查体检,可以发现许多引发贫血原因的共同点,也便于实施群防群治,以期达到早诊断、早治疗和早预防的目的.为了解海盐县学龄前儿童贫血现状及影响因素,促进人口质量,笔者对4 520名3~7岁学龄前儿童贫血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调查了四所幼儿园267名3~6岁全托儿童的贫血状况、膳食组成及家庭状况。结果表明:贫血率为16.9%,男女童贫血率及各年龄组间贫血率差异无显著性;本组儿童贫血与膳食中维生素A、维生素B_2、维生素C摄入不足有关,与铁质量较差有关;本组儿童贫血率与监护人的职业无关而与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贫血以及家族 环境因素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智商,对65例4-6岁贫血儿童采用配对方法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贫血组儿童的总智商和操作智商均低于正常组儿童。  相似文献   

7.
岳莉  李佳樾  黄蕾  何莉  易彬  南楠  高杨  陈奕铭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1):1697-1699
了解高原地区0~6岁儿童的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贫血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高原地区甘南藏族自治州4个县1 512名0~6岁儿童测定血红蛋白、问卷调查儿童饮食行为和家长营养知识.结果 不同年龄、家庭所在地、主要抚养人文化程度、主要抚养人职业、家庭人均收入儿童贫血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83,39.48,27.05,44.26,32.45,P值均<0.05).不同性别、民族儿童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67.0%;1岁以下婴幼儿患病率最高,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下降.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为74.0%,高于城市儿童的58.6%(x2=39.48,P<0.05).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0~6月龄婴儿贫血患病率(73.1%,75.0%)高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48.9%)(x2=6.78,P<0.05).挑食可导致儿童贫血患病率高发.结论 针对高原地区儿童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纠正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可以降低儿童贫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学龄前儿童贫血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陕西省的数据,分析学龄前儿童的贫血状况。方法采用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1150名学龄前儿童的血红蛋白浓度,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学龄前儿童的贫血患病率。结果2002年陕西省学龄前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为16·6%,以轻度贫血为主。男性学龄前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为16·7%,女性为16·5%;城市学龄前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为12·7%,农村为18·6%,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1岁、2岁、3岁、4岁、5岁和6岁各年龄儿童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3·0%、16·5%、18·1%、13·9%、10·4%和9·1%,各年龄儿童的贫血患病率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陕西省学龄前儿童的贫血患病率较高,贫血防治应该成为儿童常见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达州市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达州市中心医院门诊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 432例6个月~6周岁儿童,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150例缺铁性贫血儿童,患病率组间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家庭收入的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差异显著(均P<0.05)。性别、年龄以及家庭常住地组间差异不显著(均P>0.05)。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是否早产、哺乳期孕期缺铁、不适时添加辅食、既往胃肠道病史、家长育儿知识缺乏以及不均衡的饮食结构均与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呈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应关注学龄前儿童IDA高危因素,适当干预,预防缺铁性贫血发生。  相似文献   

10.
邱婷婷  高修银  严文君 《中国校医》2010,24(7):485-485,487
目的调查徐州市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状况,以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性贫血的预防和健康教育。方法选取我市6所幼儿园2 506名学龄前儿童测定血红蛋白。结果调查的2 506名儿童中,贫血234例,贫血率为9.25%。其中男童1 261人,贫血118例,贫血率9.35%;女童1 245人,贫血114例,贫血率9.15%。男女儿童贫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必要对幼儿园儿童进行定期体检,以早期发现缺铁性贫血;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实施儿童合理膳食,积极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江门市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影响因素,为儿童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级整群抽样法,从江门市3区10所幼儿园抽取1 054名儿童,用3~6岁幼儿心理健康问卷和一般情况表调查,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有26.5%的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社会性、情感与意志、生活习惯和认知能力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23.1%、11.3%、16.9%和16.0%。儿童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学习成绩、营养状况、居住地、父母的教育方法、教育态度、母亲文化水平、父母关系、家庭结构和经济状况等因素与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目前江门市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较普遍,预防和矫治要综合考虑儿童、家庭、社会3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2.
贫血及家庭因素对学龄前儿童智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65对4~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贫血以及家庭环境因素对智商影响的调查测定。结果:贫血组儿童的总智商和操作智商均低于正常组儿童,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良好的教育方式、家庭和谐度及母亲的性格类型、母亲产次、儿童每日蛋白摄入量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南通市学龄前儿童铅污染膳食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通市部分食品中铅含量的测定及44 名5 ~7 岁学龄前儿童全面营养调查和铅污染有关指标进行分析的结果提示:所检测的143 种食物基本符合现有食物中铅含量国家卫生标准。传统膨化食品加工工艺对膨化食品铅含量有较大影响。发铅含量小于10μg/g( A 组) 和发铅含量大于等于10μg/g(B 组) 儿童铅摄入量均超过FAO/ WHO1986 年的建议值,分别为185-25 ±42-85μg/d 和160-91 ±31-47μg/d ,且A 组显著高于B 组(P< 0-05) 。A 组膳食钙、维生素A、维生素E、乳类及蔬菜的平均摄入量亦均显著高于B 组(P< 0-05) ,提示这些因素对儿童铅污染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龄前儿童发锌,发钙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发锌、发钙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学龄前儿童发锌、发钙含量,采用称重法进行为期5天膳食调查。结果:发锌、发钙含量分别为121.8±49.50μg/和792.25±432.32μg/g;锌、钙不足率分别为37.4%和39.2%;发锌含量正常与不足两者间发钙水平(846.81±481.02μg/g、683.06±240.32μg/g)及钙不足率(31.3%和52.5%)均有显著性差异。锌、钙的每人日膳食摄入量分别占RDA的95.33%、42.35%;植物性食物来源分别为69.44%、67.06%。结论:锌、钙的食物来源不合理,锌可能与钙的代谢有关,在补钙时应注意同时补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对幼儿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试验组儿童施行为期4个月的健康教育,并收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试验组及对照组儿童的各项数据。结果 试验组幼儿的知识,行为是分明显提高,维生素C营养状况,贫血状况有所改善,龋;齿病变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结论 符合幼儿特点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增长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控制疾病,从而改善机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武汉市学龄前儿童医疗保险参保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武汉市学龄前儿童医疗保险全覆盖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通过结构式问卷法调查武汉市硚口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814名学龄前儿童。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及卡方检验、二元 Logistic 进行分析。结果武汉市学龄前儿童医疗保险覆盖率为66?8%,其中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及商业保险构成比分别为57?4%、26?5%及24?6%。儿童户籍、月龄、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及监护人职业对儿童参保的影响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流动儿童、1岁以内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及监护人职业是阻碍儿童参加医疗保险的主要因素。建议消除户籍因素对儿童参保限制、1岁以内儿童随父母无条件参保及加强儿童参加医疗保险的政策宣传有助于尽快实现儿童医保全覆盖的医改目标。  相似文献   

17.
学龄前儿童机体铁营养状况及膳食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机体铁的营养状况及膳食影响因素.方法膳食调查采用称重记帐法,连续调查5d.发铁含量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膳食中铁的摄入量为22.01mg/人日,达膳食营养供给量(RDA)的220%,其中植物性铁占82.48%,动物性铁仅占17.52%.发铁含量均值为(26.19±12.42)μg/g,发铁不足率为33%.结论被调查对象铁营养状况不良,铁的食物来源不合理,应增加血红素铁、维生素C及维生素B2的摄入量,以提高铁的生物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学龄前儿童龋病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患儿及家长对龋病的认识程度和患儿的生活方式;由医生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的龋齿情况进行检查,并在开展健康教育2年后进行对照。结果实施干预后实验组发病率、疾病相关知识和危险性认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生活方式发生明显改变。结论学龄前儿童开展健康教育对龋病防治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长沙市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丹  朱明元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0):905-906
目的了解长沙市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市区4所幼儿园的608名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和血红蛋白测定,采用Z评分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儿童生长发育接近全国城市儿童平均水平。贫血患病率为5.8%;生长迟缓率为2.5%,显著低于全国5岁以下城市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和消瘦率分别为2.3%和2.1%,长期营养较差者占1.9%;超重和肥胖者达到10.2%和6.9%,显著高于全国儿童平均水平。结论长沙市区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良好,但仍面临着肥胖和营养不良双重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年龄、性别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探讨科学的评价方法。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合肥市 8所幼儿园 1 86 3名儿童 ,测量其身高、体重、坐高、头围、胸围、上臂围、三头肌、肩胛下皮褶厚度等形态学指标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 前 2个主成分Z1和Z2 累积贡献率达到 89.1 % ,被确定为重要主成分 ,建立主成分函数表达式 ,分析主成分与原始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Z1,Z2 分别与年龄、性别作单变量方差分析发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 ,Z1得分不断增加 ,说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上升时期 ,而Z2 得分变化幅度较小 ,说明体脂含量相对恒定 ,且二者在性别间差异皆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运用主成分分析可以消除原始变量间的信息重叠 ,合理、综合地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