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人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发生成人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8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年龄、性别、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脑疝等相关因素与外伤性脑梗塞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35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和80例同期住院未发生脑梗塞的颅脑外伤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体积(MPV)、压积(PCT)、分布宽度(PDW)进行比较。结果年龄、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脑疝等因素与外伤性脑梗塞关系密切(P<0.05)。成人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MPV、P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LT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龄、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脑疝是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血小板在外伤性脑梗塞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检测PLT、MPV、PDW、PCT对于外伤性脑梗塞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活化血小板与脑梗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血小板活化参与脑梗塞的发生和发展[1]。通过观察脑梗塞前后血小板的变化,多数学者认为脑梗塞前血小板即被激活。血小板形态与功能关系密切,对形态的研究可进一步说明血小板变化与脑梗塞的因果关系,阐明脑梗塞的发病机制,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积极有效地治疗。1 血小板形态与脑梗塞1-1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血小板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血小板被激活后,致密颗粒可释放5羟色胺,Ca++等;α颗粒可释放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因子4,纤维蛋白原等。这些活性物质进一步促进血小板聚集,破坏血脑屏障,使脑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在再发性脑梗塞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安发脑梗塞、再发脑梗塞及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聚集率(PLAgt)和FIB浓度。结果 初发脑梗塞、再发脑梗塞的肿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MPV和FIB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tAgt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小板和FIB促进脑梗塞形成和再发。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粘附性和红细胞变形性的昼夜节律与脑梗塞发病的关系陈同慧,郭述苏,范红,陈春富,常高峰对住院的28例脑梗塞病人的血小板聚集、粘附和红细胞滤过指数(RCFI)进行了24小时周期变化的观察,临床与脑梗塞发病的关系。一、资料和方法1.脑梗塞组28例经C...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目的:探讨脑梗塞时血小板6项参数的变化。方法:对48例脑梗塞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巨血小板百分数(mPLT),微血小板百分数(μPLT)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塞患者PLT明显降低(P<0.01),MPV明显升高(P<0.01),PCT有降低(P<0.05),PDW明显增加(P<0.01),mPLT明显升高(P<0.01),μPLT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有助于脑梗塞的早期诊断。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小板、脂蛋白 (a)在心、脑梗塞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同时测定心肌梗塞及脑梗塞患者的血小板及其参数和脂蛋白 (a)及其它脂质 ,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组血小板、脂蛋白 (a)水平均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且血小板与脂蛋白 (a)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血小板与脂蛋白 (a)在心、脑梗塞性疾病发生中协同作用促进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单纯心房纤颤、单纯脑梗塞以及心房纤颤合并脑梗塞患者血小板的活化状态。方法 测定 2 0例单纯持续性心房纤颤、2 0例心房纤颤合并脑梗塞以及 2 0例单纯脑梗塞患者周围血中血小板膜上 p- se-lectin的水平以及血小板聚集率 ,并与 2 0例对照作对比。结果 单纯心房纤颤、单纯脑梗塞及心房纤颤合并脑梗塞组的血小板 p- selectin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而单纯脑梗塞组及房颤合并脑梗塞组的 p-selectin的表达和血小板聚集率又高于单纯的房颤组 (P<0 .0 5 ) ,前二者血浆中 p- selectin和血小板聚集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单纯心房纤颤和心房纤颤合并脑梗塞患者中 p- selectin的表达和血小板聚集率高于正常对照组 ,尤其以合并脑梗塞的患者更为突出。提示心房纤颤合并脑卒中的发生与血小板活性的增高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8.
脑梗塞患者PAgT及双侧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及颈内动脉狭窄与脑梗塞发病的关系。 方法测定 12 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及 6 0例正常人的血小板聚集率 (1、5min ,MAR) ,B型多谱勒超声断层扫描检测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程度。 结果脑梗塞组的血PAgT 1mi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PAgT 5min、MAR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 <0 .0 1) ,脑梗塞组B超检测颈内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占 6 2 .5 % ,正常对照组中度以上狭窄占 35 % ,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0 5 )。 结论血小板聚集率升高及颅外段颈内动脉中度以上狭窄 ,与脑梗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毛建华 《河北医学》2005,11(2):123-125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及颈内动脉狭窄与脑梗塞发病的关系。方法:测定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及60例正常人的血小板聚集率(1.5min.MAR),B型多谱勒超声断层扫描检测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结果:脑梗塞组的血PagT1mi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agT5min、MAR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脑梗塞组B超检测颈内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占62.5%,正常对照组中度以上狭窄占3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5)。结论:血小板聚集率升高及颅外段颈内动脉中度以上狭窄,与脑梗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血小板形态学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58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脑梗塞组)和100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 PLT,MPV,PDW和PCT 4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塞组和合对照组两组4项参数检测结果比较:腔隙性脑梗塞组P L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脑梗塞组MPV和PDW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P<0.05);脑梗塞组PCT较对照组增高,但差异不显著( P>0.05)。脑梗塞组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小板4项参数随时间动态变化情况:腔隙性脑梗塞后PLT呈逐渐下降趋势,3~4d时最低,以后又逐渐回升,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塞后MPV、PDW和PCT均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血小板平均体积增高是腔隙性脑梗塞的独立危险指标,观察血小板平均体积的变化对脑梗塞的预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者应用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诱导血小板聚集定量分析法测定急件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PAF含量的变化,发现急性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PAF含量明显升高(JP<0.01):中药川芎能显著降低其PAF的含量(P<0.01),葡聚糖T_(40)对PAF含量无明显影响,表明川芎防治脑缺血与PAF降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小儿外伤性脑梗塞CT征象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CT征象及临床表现,研究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病理机制、分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992年12月至2002年10月经CT扫描确诊为小儿脑梗塞27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有明确的外伤病史。结果(1)小凡外伤性脑梗塞与成人脑梗塞不同,病史轻,CT征象及临床症状明显。(2)单纯型预后良好,混合型预后较盖。(3)病理机制除血管解部因素、潜在性血管疾病及内分泌所致血管病变外,作者提出产前缺氧及产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为本病的高发对象。结论 梗塞灶大小和有否合脑内挫裂伤,脑萎缩、脑发育不良与该病预后关系密切,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0例中重型脑外伤患者,其中48例出现外伤性脑梗塞(观察组),752例未发生外伤性脑梗塞(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休克、颅内血肿、D-二聚体水平、血沉、脑疝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60岁、脑挫裂伤、休克、脑疝、颅内血肿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D-二聚体[(1.02±0.49) mg/L]、血沉[ESR,(41.1±5.3) mm/h]、降钙素原[PCT,(0.189±0.03)]、平均血小板体积[MPV,(8.472±0.931) f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64±0.36) mg/L、(33.0±3.7) mm/h、(1.172±0.04)、(7.243±0.615) fL],血小板[PLT,(208.72±57.84)×109/L]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233.93±36.17)×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沉、高D-二聚体、血小板功能亢进、脑疝、颅内血肿、休克、高龄均是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37.50%(18/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86%(593/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积极采取早期足量补液,缩短止血药应用时间、动态监测脑血流量等措施以有效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凯时注射液(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治疗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凯时注射液治疗23例小儿外伤性脑梗塞,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中血小板粘附率、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为观察指标,评价疗效.结果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粘附率及血浆比粘度均无明显改变(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1),总显效率达87%.结论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生与血液粘稠无明显相关性,应用凯时治疗小儿外伤性脑梗塞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小板的形态变化。方法:在电镜下观察60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小板整体形态变化,并与132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脑梗塞组血小板的聚集数和聚集型血小板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为脑梗塞患者进行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外周血活化血小板的含量以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梗塞患者活化血小板标志物PAC-1和CD62p,并与同年龄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表面表达PAC-1和CDup的血小板量为13.83±7.20和31.26±19.68,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纽(P〈0.01)。结论:脑梗塞患者血栓的形成与血小板的活化密切相关,活化血小板的检测可以作为脑梗塞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的一项较特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对脑梗塞患者组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02例脑梗塞患者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塞患者组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血浆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对脑梗塞的诊断和预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邹玲梅  罗红  金强 《安徽医学》2006,27(3):227-22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大血小板比例、体积、分布宽度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33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大血小板比例、体积、分布宽度,并与34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脑梗塞患者对照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大血小板比例、血小板体积及分布宽度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血小板数量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血小板消耗增加,新生的血小板体积大,有较强的粘附功能,容易聚集成堆,在血栓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是脑梗塞发病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脑梗塞患者血小板体积变化 ,研究其相关性 ;方法 :设观察组与对照组 ,均于入院后次日晨抽血 3ml,测定MPV、PDW、PLT ,脑梗塞患者在住院 3周后复查一次 ;结果 :共观察 60例脑梗塞患者 ,其血小板体积 (MPV)平均为 1 0 .88fL± 1 .44fL ,大面积梗塞 2 4例 ,MPV平均为 1 1 .5 9fL± 1 .1 3fL ,腔隙性梗塞 3 6例 ,MPV平均 1 0 .3 7fL±1 .42fL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9.2 5fL± 1 .3 5fL(P <0 .0 1 ) ;另外本文还观察了 60例脑梗塞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 ,但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别 ;结论 :表明脑梗塞患者MPV改变也即质量异常 ,比血小板数量减少更为明显与重要 ,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及颈内动脉狭窄与脑梗塞发病的关系.方法测定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及60例正常人的血小板聚集率(1、5min,MAR),B型多谱勒超声断层扫描检测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结果脑梗塞组的血PAgT 1mi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AgT 5min、MAR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脑梗塞组B超检测颈内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占62.5%,正常对照组中度以上狭窄占3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5).结论血小板聚集率升高及颅外段颈内动脉中度以上狭窄,与脑梗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