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年龄的增大,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增加。据统计,60~70岁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10%,70~80岁者达20%,分别较20~30岁年轻人增加3~6倍。药物性肾损害是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方面。对10年间(1988至1998年)国内公开发表的910篇药物不良反应文献,共2663例(不含中药)进行的综合分析,药物性肾损害的构成比与药物的胃肠道损害接近,而致死的病例则前者远远居多心-。因此,应当认真防治老年人药物性肾损害。  相似文献   

2.
环丙沙星(CipofioxacihCPFX)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自1983年用于临床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随着临床应用的广泛,不良反应屡见报道,有些反应是严重的。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有关CPFX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作一概述国外CPFX不良反应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各种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口眼组为9.6%~15.0%,静脉用药组6.5%~173%。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口服为12.2%,静脉用药为13.8%。其中80.0%~90.0%为轻或中度反应,因不良反应而停止取药的占病例总数的10.0%~30.0%’“。有人收集了59个临床…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RA)伴有肾脏损害者并不少见.国外文献报道涉及到病理组织学上,见到的各型肾小球病变在RA患者均可出现。RA死于肾功能衰竭者占20%[1]。国内马顷良争[2]对12例RA患者肾活检及病理检查,其组织病理学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肾损害。本文将RA肾病分为RA疾病本身引起的肾病和继发于药物治疗后肾病两大类,概述如下。1RA所致的肾病1.1肾小球病变有报告RA病人中有50.0%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RA可引起各型肾小球肾炎病变,其中系膜增生型肾炎在RA肾损害中最常见,占RA肾病变的25.0%~50.0%。临床表现主要是蛋白尿、镜下…  相似文献   

4.
消炎痛的特殊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发现消炎痛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以来,该药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随之增加,文献报道高达35%~50%。近年来陆续报道了消炎痛一些特殊不良反应,观介绍如下。1心血管系统黄文益[1]报告3例上感患儿.基础血压正常,口服常现剂量消炎痛,半小时后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多汗等症状.血压升高;其中1例升至17.0/122kPa,停用消炎痛,经降压等处理,症状很快缓解,3天内血压降至正常;1例继续服用,又引起血压升高。故认为血压升高是由消炎痛引起。袁胜友等[2]报道4例风湿病患者,除1例基础血压173~18.6/…  相似文献   

5.
克林霉素引起急性肝肾功能衰竭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克林霉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随着增加。根据文献报道,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4%^[1]。现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内科收治的3例克林霉素引起急性肝、肾衰竭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原玲 《新医学》2005,36(9):542-543
1引言 中药引起肾损害的说法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早在1964年吴松寒等就报道过2例因服用含关木通的药物引起急性肾衰竭.随后关木通引起肾损害也时有报道,但由于例数少而未引起重视[1].直到1993年,Vanherweghem等发现9例妇女食用含中药成分的减肥食品后出现肾间质纤维化,其中2例初诊时已为终末期肾衰竭,需立即进行透析,经对药物分析发现减肥药中含马兜铃酸,方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而随后2年陆续报道45例马兜铃酸肾病病人.我国有关部门1968~2002年收到怀疑中草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共1 500份,占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53%[2].中药引起肾损害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非甾体抗炎药致肾损害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谭志明  李龙 《新医学》1999,30(7):400-401
1引言非甾体抗炎药(NSAID)因其有效性和相对安全性,已广泛用于临床。但该药引起肾损害的报道近年来明显增多。有报道[1].NSAID引起肾功能衰竭(肾衰)占药物性肾衰37%,约占全部急性肾衰(ARP)的7%。本文分析了22例患者服用NSAID引起的肾损害,旨在提高对这类药引起肾毒性的认识,达到预防和减少其肾损害的目的。Zk$ff#本组因服用NSAID致肾损害者22例,为1996年5月至1998年5月广东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和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病人。男3例,女19例,年龄6~58岁。其中18例为门诊病人,均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因发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1年5月~2002年5月国内公开报道的56例喹诺酮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在56例中,涉及二、三、四代喹诺酮类药物7种,不良反应临床类型主要有变态反应31例,肝损害5例,肾损害4例,神经系统反应2例,心血管系统反应2例,泌尿系统反应1例,其他反应11例。结论:在选用喹诺酮类药物必须慎重考虑不良反应因素。  相似文献   

9.
何首乌的肝损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往对中草药及其制剂存在这样一种误解,认为其是天然物质,不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因而比较安全,不良反应少.但最近有关中草药引起不良反应的一系列报道,特别是关于木通中的马兜铃酸所致肾损害,对人们产生了震憾,中草药及其制剂的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对何首乌及其制剂的肝损害也屡见报道,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乳腺叶状囊肉瘤是比较少见的乳腺肿瘤,国内报道约占乳腺肿瘤的0.1%~3.0%,国外文献报道占0.3%~0.9%。我院于1998~2000年共收治乳腺叶状囊肉瘤1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含有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AA)的中草药可引起肾损害,国内于1964年由吴松寒[1]首次报道2例病人因服用大剂量木通煎剂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此后不断有相关病例报道.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病,是最易被误诊的疾病之一,国内文献报道误诊率达54.7%~78.8%。我院曾收治多次误诊的MM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诊断方法不断涌现,解决了不少临床问题。但新的诊断方法并未带来误诊率的下降。1987年有人查阅了世界上1980~1986年发表的文献,发现误诊率在15%~40%,与20世纪40年代前美国伽尔在1000例尸检报告的误诊率40%接近;国内某医科大学5312例尸检,误诊率达31.3%,其中20世纪50年代为28.67%,60年代为29.1%,70年代为36.7%,80年代为32.5%。导致误诊的原因很多,但70%以上的原因与医生的诊断基本功不够扎实有关。  相似文献   

14.
林泽敏 《全科护理》2008,6(24):2204-2205
痴呆(AD)是由于神经退行性变、脑血管病变、感染、外伤、肿瘤、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认知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痴呆患病率不断增加。有文献报道,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国家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痴呆的患病率为3.6%~10.3%,亚洲国家的患病率为1.8%~10.8%。随着年龄的增长,痴呆的患病率显著上升,美国约50%8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痴呆。我国目前痴呆的病人数约占全世界痴呆病人的1/4,估计我国现有痴呆病人达350多万人,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国目前对痴呆病人的照料仍旧以居家护理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公认的疗效。但近年来发现某些中草药可引起肾损害,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马兜铃酸属中药,故国内学者建议将其称为“马兜铃酸肾病”(AAN)。2000年3月~2001年10月我院共收治10例AAN的患者,现将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药物的种类日益增多,药物的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为加深对常见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认识,预防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我们查阅了近年国内报道的有关药物导致过敏性休克、喉水肿、肾损害,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7.
胎盘早期剥离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红 《华西医学》2004,19(2):346-347
胎盘早剥是危及母儿生命的产科急症.国外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5%~4%.董金林等报道为0.19%。围产儿死亡率可高达20~35%。近年来随着产科技术的发展.孕产妇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因胎盘早剥增加了剖宫产及其他手术的机会,由胎盘早剥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出血等并发症仍威协着母亲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静脉肾盂造影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亦称静脉尿路造影,是将有机碘水溶性对比剂注入静脉、对比剂在泌尿系统排泄过程中进行X线摄片检查的方法。碘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国内文献报道离子型碘对比剂(76%泛影葡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7%,非离子型(欧乃派克、碘海醇等)为3.5%。本文对本科563例IVP中26例不良反应的护理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19.
杨珊珊  李培 《全科护理》2010,(23):2139-2140
腹、会阴联合根治术(Miles’术)是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中最常见、最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病人需终身携带肠造口。如果护理不当,造口病人可因多种并发症而增加痛苦。国外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1%~70%。国内文献报道为16.3%~53.8%。  相似文献   

20.
乙状结肠脂肪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脂肪瘤十分少见,其发病率在大肠良性肿瘤中属第2位。国外文献报道大肠脂肪瘤发病率仅为0.035%~4.4%。Mayo等收集4000例消化道良性肿瘤中,结肠脂肪瘤为119例,占3%。国内从1949-1992年仅报道30例。本病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国外个别报道以女性多见,而国内报告男:女为2:1。大肠脂肪瘤发病年龄为10~84岁,以60岁左右居多。我院于2005年6月17日收治1例乙状结肠脂肪瘤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