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介绍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用支撑捆扎法完成低位直肠癌低位或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手术术式。方法对346例低位直肠癌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和根治性清扫基础上,用支撑捆扎法进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对直肠断端距齿状线≥1cm者用改良Welch手术完成结肠-直肠吻合术;直肠断端距齿状线≤1cm者行保留肛门内括约肌的结肠-肛管吻合术。结果本组346例手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近期出现吻合口漏4例(1·2%),局部引流2周治愈2例、横结肠造口转流2例,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距离齿状线距离:2~3cm者114例,1~2cm者145例,0~1cm者87例。术后吻合口狭窄10例,狭窄率2·9%。Lifetable法计算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8·6%及6·3%。手术后3个月排便功能的优良率为82·6%。结论支撑捆扎法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以完成耻骨直肠肌上缘到肌间沟平面的吻合,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残余直肠过少,甚至缺如,超低位及结肠肛管吻合术往往导致肛门括约肌、肛垫及盆腔植物神经丛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保肛之后,常伴随控便能力的障碍。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相继采用结肠贮袋直肠(肛管)吻合的方法以改善病人术后的排便功能问题。2002年1月~2004年1月我院采用结肠成形重建直肠壶腹治疗低位直肠癌,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介绍支撑捆扎法在腹腔镜下对低位直肠癌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的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对11例低位直肠癌患实施TME原则的根治性切除,用支撑捆扎法完成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 11例患术中直肠系膜切除完整。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成功,吻合时间15—30min;吻合口距齿状线小于2cm8例。结肠与齿状线处肛管吻合的3例。术后恢复顺利。肛门括约肌功能、排尿功能良好,未发生吻合口瘘与吻合口狭窄。结论 腹腔镜结合支撑捆扎法可以对低位直肠癌行TME切除后进行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用支撑捆扎套入法完整保留齿状线和肛门内括约肌的超低位结肠肛管吻合术。方法87例低位直肠癌在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后,保留距离齿状线≤1cm的直肠,剥离直肠黏膜,保留齿状线。近端结肠内置入肛门支撑吻合管,经肛门拖出与直肠残端吻合。结果87例保留内括约肌的超低位结肠肛管吻合术无手术死亡及吻合口漏,随访2~60个月,随访率89%,无吻合口复发;盆腔内软组织肿瘤复发3例,闭孔淋巴结复发2例,异时肝转移6例。术后12个月吻合口狭窄6例。术后6个月对79例排便功能进行评价,平均每日排便2~3次,可以区分排气和排便,可以控制半成形便,排便不规律52例。结论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支撑捆扎套入法可以完成保留肛门内括约肌的超低位结肠肛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腹腔镜改良Parks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4月期间65例采用腹腔镜改良Park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其术后并发症以及肛门控粪、排尿和性功能状况。结果全组患者随访6~38月,术后出现吻合VI瘘2例,吻合口狭窄3例,发生肝转移1例,无局部复发病例。术后6月、1年和2年对排粪情况满意者分别占61.5%(40/65)、84.2%(48/57)和88.9%(40/45)。术后1月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0.8%(7/65);男性患者术后1月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9.4%(7/36),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27.8%(10/36)。女性患者术后1月对性生活满意者占65.5%(19/29)。结论腹腔镜改良Parks手术可以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的保肛率和较满意的控粪、排尿及性功能。  相似文献   

7.
Kan YF  Liu J  Gao ZG  Qu H  Zheng Y  Yi BQ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9):573-575
目的 探讨经肛门括约肌间直肠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PIDCA)联合术前后放疗和化疗对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02年6月到2004年10月,对19例患者施行该手术。男性1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6岁(41-74岁)。肿瘤分期T,4例、T2 10例、T14例、L1例,肿瘤距离肛缘平均4.4cm(3.5-5.0cm)。经肛门在直视下从距离肿瘤下缘2cm全层切断直肠或肛门内括约肌,通过肛门内外括约肌间隙向上方游离直肠并与经腹完成的直肠游离汇合切除直肠及其系膜,经肛门行结肠肛管吻合,全部患者均未行预防性结肠或回肠造口。结果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2例(10.5%)。随访时间为3~29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1例盆腔复发,复发率5.3%。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比较满意。结论对经过选择的距离肛缘≤5cm的超低位直肠癌结合术前后的盆腔放疗和化疗,PIDCA术是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较理想、安全的术式,有较好根治性治疗效果,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至2005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6例距肛缘4~6cm的低位直肠癌采用双吻合技术行直肠及部分外科肛管全层切除(部分内括约肌切除),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的资料。结果吻合口距肛缘平均2.5cm。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术后远处转移4例,无局部复发者。3年总存活率100%,无瘤存活率84.6%。术后1年,随访28例病人,根据Williams分级标准,肛门控便功能Ⅰ级(完全自制)23例,Ⅱ级(排气失禁)2例,Ⅲ级(偶尔漏稀便)3例。结论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是治疗距肛缘4~6cm低位直肠癌的较理想保肛术式;切除部分内括约肌对肛门的远期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并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腹腔镜改良Parks手术)的临床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3年4月期间28例腹腔镜改良Parks手术患者(腹腔镜组)和56例开腹手术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术后并发症以及肛门植物神经功能状况。 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52个月,腹腔镜组术后出现吻合口瘘2例(7.1%),全部行二次横结肠造口手术,出现1例吻合口狭窄,2例排尿困难。开腹组术后出现吻合口瘘5例(8.9%),2例行二次横结肠造口手术,3例经局部引流通畅,静脉肠外营养支持后瘘口闭合,其他4例并发症主要为性功能和排尿困难。腹腔镜组术后3个月内4例(14.3%)患者出现排便功能障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排粪功能优的患者比例并未下降(χ2=0.778,P=0.678)。 结论腹腔镜改良Parks手术可以有效提高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的保肛率,手术并发症并未增高,术后有较满意的控粪、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10.
结肠成形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肠成形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结肠成形术低位直肠或肛管吻合)和对照组42例(结肠与远端直肠或肛管直接吻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控便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肛门功能观察组大便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观察组平均3次/d,对照组平均8.5次/d;术后12个月观察组平均1.5次/d,对照组平均5次/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肠成形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直接吻合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改良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Park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低位直肠癌患者86例,采用腹腔镜下改良Parks术切除肿瘤,结肠肛管吻合,评估其术后并发症、肛门控便、排尿以及性功能状况。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漏5例,其中吻合口狭窄3例,全部患者随访24~48个月,肝、肺转移7例,吻合口局部均无复发,复发死亡2例;术后6个月60.2%(50/83)患者对排便情况满意,术后1年73.5%(61/83)患者对排便情况满意;术后2年85.4%(70/82)患者对排便情况满意;术后1个月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为9.6%(8/83);男性患者术后1个月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18.0%(9/50),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26.0%(13/50);66.7%(22/33)女性患者术后3个月对性生活满意。结论应用腹腔镜下改良Park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性高、根治效果好,术后患者可获得较满意的控便、排尿及性功能。  相似文献   

12.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除的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术后的排便功能。方法3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均行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其中20例直接行结肠肛管吻合,18例行结肠J型造袋后吻合。分别于术后(28±10)周和(100±20)周用标准问卷(Wexnerscore)调查患者大便的控制功能。结果术后26.3%患者对成形大便失控,50.0%的患者对液态大便失控,失控情况至少1次/周。结肠J型造袋患者的大便控制能力犤(8.2±3.5)分犦显著强于直接吻合组犤(14.6±4.0)分犦;两组比较,P<0.05。结论肛门内括约肌的切除会导致患者术后大便控制功能的损害;结肠J型造袋能改善患者的大便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3.
仿parks术式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仿parks术式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1年至2001年间28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发生率为7.1%,肛周粪渍性湿疹占28.5%,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仿Parks术式简单实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支撑捆扎法在超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17例直肠癌患者采用支撑捆扎法完成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患者均在术前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确诊为直肠腺癌,且经直肠腔内B超、盆腔CT及MR I排除肿瘤侵犯肛提肌和盆腔淋巴结广泛转移。结果117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围手术期呼吸衰竭死亡1例,术后吻合口漏2例,1例局部引流治愈,1例直肠阴道瘘行横结肠造瘘转流手术。未发生吻合口狭窄,术后3月排便功能评价:优29例,良44例,一般31例,差13例,优良率为62.4%(73/117)。结论支撑捆扎法用于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安全、可行,可以完成从肛提肌内口到括约肌间沟的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对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1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用支撑捆扎法进行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保肛手术(sphincterpreservingoperation,SPO),并与542例进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resection,APR)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比较5年生存率与局部复发率,同时分析保肛术后的排便功能。结果APR和SPO组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和69.7%;局部复发率分别为6.7%和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PO组中:低位吻合术5年生存率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6.2%与1.4%;超低位吻合术分别为85.3%与2.5%;Park手术分别为68.7%与4.8%;Bacon手术分别为65.7%与6.3%;低位和超低位保肛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1.5%和94.3%。结论对低位直肠癌病例进行SPO手术,从根治性和功能性上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可行性,并评价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肛门功能。方法分析2000-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经选择的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病人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腹部手术遵循TME原则,肛门手术在直视下距病灶下缘2cm切断直肠黏膜和肛门内括约肌,经括约肌间隙向上游离达肛管外括约肌环上方与腹部手术会合,近端结肠与肛管完成端端吻合。前瞻性随访术后病人肿瘤复发与肛门排便功能状况。37例病人完成手术,并发症包括发生急性肺栓塞并死亡1例,盆底肌肉出血1例,吻合口漏3例。36例病人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0(24~60)个月。3例(8.33%)吻合口复发,其中1例死亡;1例同时肺、腹膜转移于术后24个月死亡;2例因肝转移分别于术后16、24个月死亡;1例腹腔内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于术后16个月死亡。术后6个月肛门括约肌功能已比较满意。结论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方法是一种可选择的安全性高、根治效果好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17.
低位直肠癌拖出型结肠肛管吻合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拖出型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98例低位直肠癌应用拖出型结肠肛管吻合术,即肿瘤切除后将直肠远端外翻,近端结肠经外翻的直肠拖出,于肛门外行结肠肛管一期吻合,并立即送回盆腔。结果:术后吻合口瘘7.15%,局部复发率13.27%,5年生存率69.39%,术后3~6个月肛门功能接近正常人,无1例大便失禁。结论:应用拖出型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应选择合适的病例,可获得较高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20 0 1年 5月至 2 0 0 3年 5月 ,我们对 81例直肠癌病例 ,采用全系膜直肠切除结肠袋超低位留置肛外缝合的方法 ( 3 5例 ) ,与全系膜直肠切除结肠直肠吻合术 ( 4 6例 )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现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81例随机分成 2组 ,结肠袋组 3 5例 ,男2 8例 ,女 7例。年龄 48~ 69岁 ,平均 5 1.6岁。直肠镜检查 :肿瘤下缘距肛齿线 <3cm 5例 ,3~ 5cm 2 4例 ,>5cm 6例。大体形态类型分型 :隆起型 2 3例 ,溃疡型 7例 ,浸润型 5例。组织学类型 :腺癌 2 3例 ,粘液腺癌 3例 ,印戒细胞癌 5例 ,息肉恶变 4例。临床病理分期 (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使用吻合器行降结肠肛门吻合,以改善肛门功能、提高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至今开展了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使用吻合器的结肠肛管吻合术7例,与Parks术5例及Bacon术6例相对比。结果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使用吻合器行降结肠肛门吻合,术后无复发,肛门功能优5例,良2例。Parks术1例复发,肛门功能优1例,良3例。Bacon术无复发,肛门功能优2例,良3例。Parks术1例吻合瘘,Bacon术1例吻合口狭窄。结论超低位直肠癌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只要肛管直肠括约肌环完整,可采用该术式,手术安全,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5年4月至2000年4月按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etal excision,TME)、结肠肛管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84例,在根治直肠癌的同时,又保留了肛门,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