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药物性肝损害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小儿肝移植术后药物性肝损害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于肝移植术后1年4月余出现肝功能异常,其中血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 phatase,ALP)水平明显升高,经除外急性排斥反应、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胆汁淤积性疾病、病毒感染、骨代谢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及血液系统疾患等原因后,考虑为他克莫司(FK506)不良反应所致肝损害,停用FK506,改为麦考酚吗乙酯(MMF)+环孢素(CsA)抗排斥治疗后,患儿肝功能逐渐好转。结论儿童患者的生理及药物代谢具有特殊性,小儿肝移植术后FK506所致药物性肝损害较为罕见,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3.
药物性损害1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56例药物性胃黏膜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根据服药史、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结果作出综合诊断,并进行治疗,观察预后。结果:引起药物性胃黏膜损害的有关药物中,非甾体类抗炎药占35.71%,激素类占25.00%,抗生素占10.71%。抗结核药占7.10%。中草药占14.28%,降压药占7.10%。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20例和其他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内镜下表现为糜烂34例,溃疡16例。结论:药物性胃黏膜损害临床多见,一旦确诊,立即停用有关药物,保护胃黏膜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醋氨酚诱发犬急性肝损害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对杂种家犬采用多次皮下注射醋氨酚的方法建立急性肝损害模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模型建立 :健康成年杂种家犬 30条 ,雌、雄各半 ,体重 15~ 18kg。将醋氨酚 (美国Sigma公司 )以 6 0 0g/L溶解于二甲基亚砜 (DMSO)中 ,新鲜配制使用。每条犬分别皮下注射 3次醋氨酚溶液 ,注射前先以 0 .0 5ml/kg体重肌肉注射复方氯氨酮麻醉。醋氨酚采用多点皮下注射 ,首次剂量为 75 0mg/kg体重。于首次注射后 9h和 2 4h分别进行第 2次和第 3次注射 ,用量均为 2 0 0mg/kg体重。2 .观测项目 :(1)生理指标监测 :…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提高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治水平。方法和结果 分析了1990~1997年收治的20例布加氏综合征。男性1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1.3岁。所有病人均经B超、静脉造影证实。手术治疗7例(含介入治疗失败改行手术1例),分别是肠-腔分流术3例,肠-房分流术2例,腔-房转流术1例,肠-腔-房分流术1例。手术后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6例有效。介入治疗10例,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死于TIPSS并发症。药物治疗4例无效。结论 布加氏综合征的治疗应根据病变的范围、性质、门脉高压或/和下腔静脉高压以及病人的全身情况而选择合理的外科手术方式或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药物性肝炎34例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分析34例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规避药物造成肝损害的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7 年收治的已经确诊为药物性肝炎的34例患者的临床和组织学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34例患者均有肝功能损害,多数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差、恶心、黄疸,部分病例有嗜酸细胞增高、单核细胞数增多;中药致肝损伤占47.1%;女性、年龄大者、药物过敏者发病率较高;皮肤病用药、保健药、中药造成的肝损害有上升趋势.结论 药物性肝炎与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淤胆型多见,重型肝炎发病率较低.性别、年龄、特异性体质等与药物性肝炎发生有关,中药所致肝损伤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伴肝损害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30例生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的资料分析发现,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多伴有肝损害,主要表现为脑红素,碱性磷酸酶和各种转氨酶的升高。其发生机制与急性胰炎时释放的各种酶类、毒性物质的侵袭、胆道感染或梗阻、氧自由基的损害和肝血流动力学,前列腺素代谢紊乱等有关。肝功能迫损程度可通过肝功能全套1、超声及肝炎系列检测等检查得以了解,并可与其他疾病相区别,生水肿型胰腺炎时肝损害2是可逆的,常不需特殊处理,通过治疗原发  相似文献   

9.
病人,女性,12岁。右上腹痛半年,伴恶心呕吐。无腹泻、黑便、便秘史。患病期间自感乏力,体重减轻约5kg。入我院时有重度贫血貌。体检:全身皮肤及巩膜无明显黄染。肝脏肿大及脐平面,压痛不明显,其边缘尚整齐光滑。胆囊无肿大,Murphy征(-)。实验室检查:AFP(-),RBC3.0×1012/L,Hb54  相似文献   

10.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于1982年发现,经粪-口途径传播而引起戊型肝炎(戊肝).戊肝是人兽共患性疾病,我国是高流行区之一.肝片形吸虫病由肝片形吸虫引起,是一种人兽共患疾病,我国人群感染率极低.戊型肝炎伴肝片形吸虫混和感染更是少见,本院近期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病例资料患者,女,72岁,因“发现尿蛋白10 d”于2022年1月3日入院。10 d前于其他医院体检时发现尿蛋白阳性(未见化验结果),入院后检查24 h尿蛋白定量4.05 g。患者自本次患病以来,无发热、干咳,无胸闷、胸痛,偶有活动后气短,无皮疹,无光过敏,无脱发、口腔溃疡,无关节肿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肉眼血尿,自觉尿中泡沫増多,无尿频、尿急、尿痛,精神、饮食可,睡眠一般,尿量约1700 mL,大便正常,近期体重未监测。既往史:发现高血压1个月,最高180/110 mmHg(1 mmHg=0.133 kPa),目前口服“替米沙坦40 mg/d、苯磺酸左氨氯地平2.5 mg/d”,监测收缩压波动于150 mmHg左右。诊断肺部恶性肿瘤(腺癌)2年,既往行化疗(卡铂、培美曲塞),目前输注贝伐单抗(每月1次)。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1986年以来,行重睑成形术1000例,其中,应用埋线法重睑922例,切开法重睑78例。我们认为埋线法重睑术具有不留瘢痕,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反应轻,不包扎眼部,效果良好等优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我院1例胰肾联合移植的患者因术后服用他克莫司(FK506)发生了严重的肝脏损害,同时伴有精神症状,经过积极治疗后好转,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0岁,因右上腹不适一年余入院,曾于当地B超检查提示“胆囊内胆汁淤积,结石可能”,服中药治疗后,反复出现肝功能异常,治疗后好转。于2004年1月B超发现“肝右叶异常回声”于2004年2月17日收入我院。病程中未出现发热、黄疽。查体:神清,精神好,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坦,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阴性。  相似文献   

15.
病例资料患者,男,4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d”入院。患者于2d前出现中上腹隐痛不适,此后疼痛加重并转移至有下腹,伴发热,无恶心、呕吐。查体:T38.4℃;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反跳痛,无腹肌紧张。WBC15.7×10^9/L, N0.91。B超检查示有下腹少量积液。以“急性阑尾炎”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取右下腹麦氏点切口,行阑尾切除术。进入腹腔后吸出淡黄色脓液约50mL,无恶臭。于右髂窝见充气扩张的小肠,表面附有淡黄色脓苔,未见回肓部及阑尾。经反复探查,手术已长达2h,遂决定向上延长腹壁切口,其间再次吸出淡黄色脓液30mL,恶臭,最终于右肝叶下缘找到回肓部及阑尾(图1),见阑尾根部有约0.5cm大穿孔,切除阑尾。病理报告: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阑尾穿孔。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正> 肝脏恶性肿瘤以肝细胞癌最多见,良性肿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居多,其他肿瘤则罕见,术前、术中难以判断肿瘤性质。现将我院经病理诊断的8例罕见肝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0岁,因右上腹不适一年余入院,曾于当地B超检查提示“胆囊内胆汁淤积,结石可能”,服中药治疗后,反复出现肝功能异常,治疗后好转。于2004年1月B超发现“肝右叶异常回声”于2004年2月17日收入我院病程中未出现发热、黄疸。查体:神清,精神好,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坦,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阴性相关检查:谷丙转氨酶(GPT)轻度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升高。MRI:平扫见肝右后叶下段不规则小片状稍长T1长T2信号影,于冠状位及病灶局部斜位扫描像上见病灶呈小空泡状,融合成串珠样改变,边界不清,内部信号不均,范围约3.5cm×2.6cm×4c…  相似文献   

18.
短暂性全面性遗忘(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在国内报道较少,确切发病机制不清。至于什么条件能诱发TGA发生,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更是一个迷。我们收治2例TGA患者,发病前都有颈椎病史,而且有颈椎活动增多情况,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因而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CT三维重建辅助下利用肝圆韧带修补下腔静脉个体化治疗复杂肝泡型包虫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术前采用免费软件CT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精准评估,经多学科协作团队讨论后制定手术方案,行标准肝包虫病根治术,再利用肝圆韧带修补下腔静脉缺损。结果 本例患者术前三维可视化技术评估精确,术中与术前讨论情况基本一致,术中利用肝圆韧带修补下腔静脉缺损。手术顺利,术中出血量约600 mL,术后恢复顺利。随访19个月时患者情况良好,无包虫病复发及下腔静脉狭窄。结论 在基层医院医生可利用免费软件行术前CT三维重建,可较好地满足手术需要;应用肝圆韧带修补下腔静脉缺损后围手术期及中远期疗效良好,为复杂肝泡型包虫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种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此罕见肝脏肿瘤的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探索本疾病的规范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1例采用解剖性肝段切除的肝脏淋巴管瘤的术前临床资料,术后免疫组化标记物Ki67、CD31、CD34、CK19等评判此例肿瘤良恶性,术后复查血清学标记物、肝脏彩超、CT、MRI等评估患者的预后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此例患者入院血常规、生化检查及肿瘤学标志物均在正常范围,无乙肝病史,术前诊断为肝S6段囊腺瘤,采用肝S6段肝肿瘤切除+胆囊切除术,术后免疫组化显示CK(-),CD34(+),CD31(+),Ki67(<1%),考虑为淋巴管瘤可能性大;术后快速康复,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截止2022.3.17,规律随访1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术后病理结合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此例肝淋巴管瘤为良性肿瘤,整个肝段切除为治疗有效手段,近期预后良好,患者的中远期疗效需增加样本量并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