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医心脏形体及其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代有关心脏的形态、位置、重量、容量、功能的记载.临床有关心脏的病证、治疗方药的实际.现代实验室研究的方法与成果等,充分证明中医心脏有其形体,其与人体心脏基本一致,中医心脏功能认识是基于心脏的形体基础.其中,心主神明认识涉及脑形体部分结构及功能,主要是精神、情绪、言语、记忆等功能及其结构.从现代接受心脏移植者思维、性情等行为与供心者逐渐接近的事实,说明心脑可能存在着尚不为人知的科学奥秘.中医心主神明说,在当前没有充足证据证明其与心脏无关的情况下,应当予以保留.  相似文献   

2.
古代小肠实体研究及对中医临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古代中医关于小肠的形体记载、功能内容及某些疾病的研究,并与人体解剖学、消化道生理学有关内容的比较,发现中医小肠有形体基础,其形体结构与功能认识的主体内容与人体小肠内容基本相符,二者可谓同名同腑。至于中医小肠腑说中有部分内容与人体小肠认识不同,这是中医迫切要研究的课题,但不能就此认为中医小肠只是一个功能概念。文中提出建立中医形体医理学,全面系统地归纳中医藏象理论的形体基础,以促进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科学发展,创新治疗方法与方药。  相似文献   

3.
中医的心脏有其形体基础,这从历代关于心的解剖记载和相关图谱中就可得知。对中医心脏认识的模糊,不利于正确掌握临床诊治技艺,更有甚者会对中医的科学性、实效性产生怀疑。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浅议中医肺脏的临床形体基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胡剑北 《中医杂志》2005,46(1):9-10
目的:研究中医肺的临床病变、诊治、用药等与肺的形体之间的关系,建立肺脏形体医理学.方法:应用古今比较法、统计分析法对肺的临床与肺形体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中医所论肺病基于肺的形体,诊断中医肺病要依赖肺的形体,治疗肺病的药物作用点主要在肺的形体,这是中医肺的临床主体认识与基础.结论:中医肺脏临床与肺脏形体密切相关,中医肺不是一种功能概念.  相似文献   

5.
中医胃腑临床的形体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胃腑临床与胃腑形体之间的关系,为形体医理学奠定基础.方法:采取文献研究,比较与临床探讨的方法对胃腑临床内容与其形体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中医胃腑的临床症状、病变主要产生于胃腑形体,治疗胃腑病变的方法与方药基本作用于胃腑实体,中医胃腑与人体解剖学的胃同名同脏.中医胃腑理论是建立在胃腑形体基础之上的.结论:中医胃腑临床的基础是胃腑形体.应该总结归纳有关中医理论与形体之间关系的内容,建立形体医理学.  相似文献   

6.
胡军平  胡剑北 《吉林中医药》2009,29(11):923-924
中医脏腑有形态解剖基础,但脏腑的功能又无法以现代医学同名脏器去认识。中医形体医理学认为,中医脏腑存在形体基础,脏腑功能也是在形体基础上产生的,中医脏腑是以同名脏器为主体,有机地包括了人体其他脏器的内容,组合成独特的中医脏腑概念,重在探讨中医医理与人体形体的关系。对中医脏腑形体基础的认识,有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石海 《光明中医》2009,24(6):1124-1125
作者通过对中医"心主神明,以心概脑"学说的反思,阐述了这一理论在医学实践中的局限性,即使脑基本失去自身实体与功能独立存在的空间,从而制约了中医有关"脑病"的研究和发展.文章认为,中医对脑的认识应是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承认脑作为独立实体和独特功能的客观存在,如此才能扩展临床治疗思路,发展中医的脑学说.  相似文献   

8.
在中医传统理论当中心脏与心理情志是紧密相连的,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脑主神明"理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当代中医学科的划分上,心理情志类疾病已经归属于脑病门类之下,心脏与心理情志之间的关系基本被割裂开来。然而,双心医学的出现,虽然在西方医学中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但却为中医学传统的"心主神明"论找到了现代科学的理论基础,其基础研究必定会找到医学界对心脏与心理情志之间的深层联系。气络学说的发展与完善是中医理论在微观层面上的重要发展与创新,有助于将中医宏观的整体辨证思维与现代微观研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双心医学领域为中医基础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6,(2):270-271
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目前,中医对其认识多局限于形体症状,并未深入挖掘疾病形成背后的精神心理根源。中医"五神"学说是中医认识整体生命以及心理活动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整体观与形神合一的思想。因此,从中医"五神"辨析血管性痴呆,基于精神心理层面搭建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五神"辨证体系,对临床上治疗血管性痴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与临床治疗等几个方面对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心脏传导阻滞的研究进行了概述。认为目前对心脏传导阻滞的病因病机认识较一致 ,但临床辨证分型尚不尽统一。本病的中医治疗有辨证论治、创制新法、古方运用及中西药联用等法 ,各种不同方法均有一定效果。今后 ,应加强证候类型标准化、有效方药筛选、药物作用机制、剂型改革等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心脏传导阻滞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于双心疾病研究的加深,西医疗法的弊端也开始显现。而中医因其理论架构中早就有对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的认识,因此在双心疾病的治疗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同时近些年中医疗法的结合应用也取得不错的成绩,本文通过对于双心疾病的病例分析,来研讨这种治疗手段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已有结果进行总结是中医证候现代研究的重要内容,文本挖掘技术的应用为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异病同证"指不同的疾病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候,故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其物质基础也会有相同的地方。本研究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冠心病这两种在临床上可以出现相同证候、在Medline数据库中拥有大量文献的复杂性疾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eSH主题词挖掘技术,对这两种疾病潜在的共性生物学网络进行探寻,进而帮助理解和研究两种疾病具有相同"证候"的可能的共性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翁维良教授从事中西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擅用活血化瘀治疗心血管病及各种慢性疑难疾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翁老认为酒精性心肌病病机多属以心气(阳)亏虚为主,湿热、瘀血、痰饮、毒热内蕴为标的虚实夹杂证。治疗时,在完全戒酒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益气温阳扶助正气,同时辨证应用健脾、祛湿、活血、祛痰、解毒等祛除实邪治法,疗效肯定。文章旨在介绍翁维良教授辨治酒精性心肌病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4.
马岩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132-133
鼻鼽,又称"鼽嚏",为中医耳鼻咽喉科疾病。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由来已久,在历代医家经过长期的实践后,对本病的认识逐渐深刻,尤其在临证方面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导师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和诊治规律,首次提出"以饮论治"鼻鼽的学术观点,是对中医论治鼻鼽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延展。笔者试从理、法、方、药角度,来浅述中医"以饮论治"鼻鼽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中医络病学在近30年间进行了大量的文献和临床研究,取得较大的发展。"络脉—血管系统病"概念的提出引发了对中医络脉络病与现代医学心血管病关系的深入研究,大致形成共识,中医络脉类似于西医血管,西医心血管病可以利用中医络病病机加以分析、辨证及治疗。现就络病学说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冠心病合并中风中医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本研究主要基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文献研究,从病名认识、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法等方面对冠心病合并中风的中医文献进行总结,期望为中医药有效防治冠心病合并中风提供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医心病学已成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心主神明"是中医的传统认识,文章从传统中医理论、现代医学及临床联系等方面探讨"心主神明"理论是中医心病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血证论》重脾阴的思想以血病津伤累气为理论基础,应用甘淡养阴滋脾益气为治疗大法,固护脏腑津液,并结合清心宁血、心脾兼治、培土疏木、抑火生血、宁血止血的治疗法则,达到滋阴生血益气的治疗效果。《血证论》甘淡滋脾治疗贫血的理论,摆脱了现代医学对中医思路的限制,以中医传统阴阳气血水火理论为基础,顾及到血虚患者津伤病气,同时容易发生火性炎上、肝郁不疏、心血不宁的病理表现。为中医治疗贫血提供有益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太空环境对航天员身体造成的损害日益受到关注,其中失重是引起各种病症的最重要病因,而失重引起的肌肉萎缩是航天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虽中医古代文献中无“失重”、“失重性肌萎缩”等概念,但中医理论能宏观把握复杂疾病的病机特点,为防治失重性疾病,尤其失重性肌萎缩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本文拟从气机升降理论的角度出发,从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变化探讨对失重的中医学认识以及形成失重性肌萎缩的中医病机,以期为中医理论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20.
高雅  颜红 《西部中医药》2012,25(6):78-79
从中医对双心医学的认识、中医神志疾病与心的联系、归脾汤为治双心疾病的代表方及中医治疗双心疾病的优势等方面探讨中医在双心医学领域的应用,提出中医对于治疗多系统疾患有着独特的理法方药,应用中医理论探索双心医学的治疗方法将是一个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