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深圳市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深圳市南山区10所中学3528名初中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初中生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正确回答率为55.1%,传播途径为77.1%,非传播途径为67.8%,预防知识为61.1%。态度得分较高,女生和初二学生更倾向于对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采取同情和包容的态度;相关危险行为如吸烟、饮酒、早恋、发生性行为等的检出率分别为9.6%,45.8%,17.5%和1.1%。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般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高于低年级。结论应该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的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学生骨折的流行特征,实施预防骨折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改善中小学生对骨折知识行为的认知,降低目标学校中小学生骨折伤害的发生。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南山区2所中学454名中学生为骨折调查对象,通过"深圳市中小学生骨折调查问卷"开展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南山区3所中小学263名中小学生为骨折干预对象,通过骨折防控健康教育和校园环境评估等方式进行干预,采用χ~2检验比较骨折干预前后问卷调查回答正确率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过去1年里,454名深圳市南山区中学生的骨折发生率为6.2%,15.2%学生能够完全正确判断是否骨折,21.6%学生具备充足的预防骨折安全意识,采用骨折知识教育进行骨折干预,83.3%相关骨折知识、态度和行为题目的回答正确性干预后明显高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学生骨折发生率较高,学生的骨折知识不足,预防骨折的意识和行为有待于提高,监测点学校开展预防骨折健康教育课是一种效果明显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南山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8月前来体检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随机抽样,填写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艾滋病知识调查。结果共调查812名从业人员,其对艾滋病各种传播途径知识的正确回答率为71.18% ̄97.54%;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正确回答率为40.52% ̄87.32%;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正确回答率为68.60% ̄78.82%。结论南山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偏低,需加大力度宣传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现况,探索在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有效干预模式及效果评价。方法对深圳市南山区15所中学进行基线调查,选择条件居中的4所中学实施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对实施干预前后的944名学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前被调查者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知识和预防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8.76%,74.28%和64.79%,干预后分别上升至81.08%,91.15%和88.34%;艾滋病相关知识总分提高1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抵御艾滋病能力,综合性预防措施对于预防艾滋病有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企业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企业中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并评价播放影碟对中学生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分别对两所学校的学生进行基线调查,对非毕业班学生播放健康教育光碟,1 w后再对这些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后两所学校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在90%以上。健康教育前,男生对一般知识、预防方法及非传播因素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女生,女生对传播途径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男生(包括毕业班),所有学生的正确回答率比除去毕业班学生的正确回答率高3%~13%,高中生和男生在个人行为和对性行为的态度方面比初中生和女生开放。健康教育后,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问题正确回答率比教育前普遍提高,艾滋病相关态度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播放影碟这一健康教育方式可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但艾滋病相关态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重庆市部分职业学校1582名学生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相同问卷进行调查,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艾滋病基础知识相关问题中,干预前"通过血液传播"正确回答率最高(92.41%);"通过感染艾滋病的性伴侣传播"最低(44.50%);母婴垂直传播为85.78%,后2种传播途径干预后正确回答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相关问题中,干预前除"同教室上课不会传播"外,其余的正确回答率都在80%以下,干预后所有问题正确回答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干预前正确回答率部分在70%以下,干预后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艾滋病患者及知识传播的态度,干预前采取正向态度的比例为69%~84%,干预后比例有所提高。结论健康教育使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有较明显提高,对待艾滋病相关问题的态度也向积极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高中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深圳市南山区5所高中1115名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正确率为70.1%,传播途径为81.8%,非传播途径为81.4%,预防知识为75.8%,除传播途径外其他3类艾滋病知识在男女生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除非传播途径外其他3类艾滋病知识在年级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女生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较高,年级间差别不明显;艾滋病一些相关危险行为检出率分别为吸烟为15.8%,饮酒为69.4%,早恋为45.8%,性行为发生为6.0%。这些行为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一般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高于低年级。[结论]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在性别和年级间均有差别,应该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的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济南外国语学校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初中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 2 0 0 3年随机抽取济南外国语学校 3 0 0名初中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 [结果 ]教育后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均明显高于教育前 (P <0 0 1)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有很大好转。 [结论 ]在学校内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于艾滋病知识的知信行现状和健康知识的来源,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五市20所中学的1 95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收回1 837份,有效率为94.2%。【结果】40.6%的学生表示学校教育课和健康教育活动涉及了艾滋病预防知识;对艾滋病传播途径方面的回答城市中学生好于农村中学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6.0%的城市中学生和57.7%的农村中学生认为对艾滋病病人应关心、同情(2χ=13.04,P0.05);中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书籍、报刊、杂志,但是他们最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获取健康知识。【结论】中学生对部分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的比例较低,应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学生防治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认识水平及学校开展艾滋病教育的现状,以便制定和开展符合农村地区中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选择贵州省安龙县和印江县共5所乡级中学的学生963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以匿名方式统一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对艾滋病三大典型传播途径的答对率较高,但对非典型传播途径和艾滋病的流行情况等较专业知识的答对率普遍较低,且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之间的答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应针对农村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的薄弱环节进行健康教育,增强艾滋病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素质培训,加强同伴教育,提高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为在该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深圳市宝安区随机抽取的8所中学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基线调查。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50.2%,其中初中生的得分明显低于高中生(P〈0.01),公立学校的应答情况明显好于私立学校(P〈0.01);对于艾滋病患者大部分学生能给予关心和帮助,但很多同学认为艾滋病离他们还很遥远;目前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来源途径主要为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或书籍和宣传资料等。结论在校中学生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处在较低水平,学校及有关部门应通力合作,加强对学生开展青春期卫生保健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厂地区中学生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现状以及各学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开展情况,从而指导学校有针对性地做好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区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8.79%,其中初中阶段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4.19%(6347/9888),高中阶段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3.61%(6937/9424)。5所初中学间比较,经检验χ2=80.7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比较,经检验χ2=199.4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区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与创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对艾滋病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初中学校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存在差距、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3.
对上海市高中生在艾滋病问题上的知信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高中生对艾滋病问题的知信行情况,探索适合青少年的艾滋病教育措施,方法:要求上海市徐汇区两所普通中学开展一年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教育前后对324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晓率较高,但在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上错误认识还不少;60%的学生能接受婚前性行为,结论:青少年的艾滋病教育应注意与性健康教育相结合,学校应担负起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预防性病、艾滋病和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在中专学生中的可行性及近期效果。方法 设内、外对照组的同伴教育干预研究。对干预实施预防性病、艾滋病和安全性行为的同伴教育。结果 干预组在教育后生殖健康、艾滋病、性病知识均分及问题答对率有大幅度提高,与内、外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而内、外对照组提高不明显。结论 本研究进行的同伴教育内容和形式对中专学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中学生病毒性肝炎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顺义区10所中学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中学生1 756名,目前顺义区中学生对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一般,高中组学生知晓率高于初中组.在中学生对病毒性肝炎态度的调查中,80.58%的调查对象认为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型肝炎,实际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5.16%.通过大众媒体和健康教育活动是中学生获取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 目前顺义区中学生对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太理想.今后应采用不同方式加大对中学生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温州市鹿城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鹿城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为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08年9月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中学生和农民工4类人群共计680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中学生和农民工的总体知晓率分别为84.17%、68.51%、87.98%和75.19%,4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较高,个别知识知晓率较低。文化程度是影响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因素。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均以电视为主。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应更加全面、科学。应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尤其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农民工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普及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职业中专与职业学院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对艾滋病态度的异同。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福州市一所职业中专和一所职业学院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大致相同,即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介,其次是网络等;对于艾滋病非传播途径、预防途径、非有效预防方法学生的知晓率仍不容乐观,职业学院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优于职业中专学生。结论被调查学生已掌握一些艾滋病相关知识,但都缺乏自我防范的意识和技能,对学生开展综合性的艾滋病防治和性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自身的知识和促进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高中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城市高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情况和效果,为进一步制定高中生艾滋病预防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109 754名城市高中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问卷111 670份,其中有效问卷109 754份(男生51 409份,女生58 345份),有效率为98.3%;河北省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生报告曾在学校接受过艾滋病教育的报告率分别为31.5%(430人)、32.6%(503人)、30.0%(418人),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8.1%(21 737人)、54.0%(19 212人)5、3.8%(18 569人)(χ2重点高中=380.849χ,2普通高中=270.842χ,2职业高中=305.048,P<0.01);中国重点高中预防艾滋病教育情况好于普通高中,普通高中好于职业高中;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类型、所在地区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学生比较,曾在学校接受过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和反歧视艾滋病的态度均明显好于未在学校接受过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学生(P<0.01)。结论中国不同学校类型间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状况不平衡,应加强对职业高中学生艾滋病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强化艾滋病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