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肝内胆管结石,尤其是左右肝内胆管均有结石,或合并一处或多处肝胆管狭窄者,治疗上历来是肝胆外科手术上的难点。我科自2000年1月~2003年6月收治肝内胆石病348例,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18例,其中行肝叶或肝段切除手术120例,与同期未行肝切除98例比较,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8例,女134例,年龄20~69岁。多数患者有腹痛,畏寒发热及黄疸病史,48例无明显腹痛,72例无黄疸,44例曾行1次以上胆道手术,最多者达4次手术。左肝结石切除组80例,其中女68例,男12例;右肝结石切除组40例,其中女23例,男17例。未切除组98例中,51例为… 相似文献
6.
总结近年来我院确诊的肝内胆管结石123例 ,肝内钙化灶79例 ,肝内胆管积气58例 ,对肝内胆管结石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进行分析总结。1资料与方法肝内胆管结石123例 ,合并肝外胆管结石73例 ,手术85例 ,年龄27~79岁 ,男62例 ,女61例 ,肝内钙化灶79例 ,经本院彩超随访2年以上 ,无任何症状及变化。肝内胆管积气58例 ,均有胆道手术史。所用仪器为美国百胜AU3彩超 ,探头频率3 5MHz,病人空腹12小时以上 ,先常规扫查肝胆 ,发现病灶后进行纵横斜切面扫查 ,并摄X线片存档。2结果2 1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均有反复发作的胆系感染病史 ,间歇期仅有肝区胀痛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总结肝切除治疗54例肝内胆管结石,分析手术指征、时机、注意事项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切口感染5例,胆瘘2例,膈下脓肿1例,肺部感染1例,结石复发6例。结论肝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方法,能有效降低结石复发和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年对56例肝病胆管结石行肝切除术的治疗情况。结果 左外叶切除49例,左半肝功能3例,肝方叶1全中肝不规则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10例(17.9%),其中切口感染5例(8.9%),膈下感染2例(3.6%),肺部感染、胆瘘、肝功能衰竭各1例(1.8%)。结石残留9例(16.1%),治疗效果优良率84.6%。结论 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 相似文献
9.
李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3):109-110
目的总结外科诊治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肝内胆管结石,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评估相关辅助检查的准确性、手术方案选择的合理性及治疗效果。结果单独行B型超声检查、单独行CT检查、行B型超声联合CT检查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率与引流与否无关。双侧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肝段切除联合高位胆管切开取石,结石残留率低于单纯肝段切除或单纯高位胆管切开取石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术前单独采用B型超声或CT检查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单侧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率与引流与否无关;双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段切除联合高位肝胆管切开取石效果最好,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稍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肝部分切除结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肝部分切除结合胆道镜检查。结果7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中出血量275—1200ml,围手术期未见死亡病例,并发症:腹腔内感染7例(9.3%),胸腔积液5例(6.7%),胆汁漏4例(5.3%),腹腔内大出血2例(2.7%)。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未出现自觉症状64例(85.4%),偶有右上腹部肿胀感4例(5.3%),结石复发7例(9.3%)。结论肝部分切除结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CID)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1年6月52例CID的外科治疗情况,比较肝切除组和无肝切除组术后结石残余率、治疗效果和手术并发症.本组中23例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29例行无肝部分切除的各种术式.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肝切除组术后残留结石3例,残石率13.0%;症状复发2例,复发率8.7%;无再手术者;手术优良率91.3%.无肝切除组术后残留结石15例,残石率51.7%;症状复发12例,复发率41.4%;6例再次行肝切除治愈;手术优良率69.0%.肝切除组的术后结石残余率明显低于无肝切除组,术后优良率明显优于无肝切除组;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CID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可降低残石率和复发率,提高优良率. 相似文献
12.
<正>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左右肝管以上的结石,可以合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占胆石病的20%~30%,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由于其病因未完全明了,病变复杂,治疗较为困难。常见的肝内胆管结石有5种类型:1型,肝内结石呈现双侧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不同的肝切除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在我院进行肝切除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范围肝切除效果、术后残石率和并发症。结果对于局限于左肝管或左外叶胆管多发性结石的患者采用左半肝、左外叶切除术;对于结石超过左外叶的患者,采用左半肝、左外叶切、右半肝切除和肝段切除。肝段切除效果优于其他切除术(P<0.05),左部肝切除效果优于右部切除(P<0.05),左外叶切除残石率明显高于其他术(P<0.05),半肝切除和肝段切除并发症多于左外叶切除(P<0.05)。结论不同范围的肝切除均能有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在选择中应结合结石分布进行商榷,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16.
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生率约占胆道结石的15%~30%,因其位置深,常伴发胆道感染及狭窄,而且大多数病人是术后复发,所以治疗难度大.这类病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1995~1999年对32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成功地实施了肝叶切除肝内胆管取石ROUX-Y胆肠吻合,胆道重建手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徐进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07,24(4):437
<正>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灶在超声检查中常见,但超声显示中两者均表现强回声,斑点样,有声影,易混淆,诊断比较混乱,给患者带来思想压力和经济负担,同时临床治疗方式也不同,因而非常有必要进行鉴别,为此笔者对所在医院2004-08~2006-06专科门诊进行治疗的200例肝内强回声病变的声像图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19.
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当前仍然是肝胆外科的焦点问题,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及外科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综合治疗效果有了长足的进步[1].但部分肝内胆管结石分布较复杂、肝内胆管变异较多,术后并发症多,且多种严重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2-3].笔者通过肝部分切除术与胆道镜技术联合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清除结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85年1月-2002年12月17年间,采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50例经验。结果:230例得到随访,疗效优:症状完全消失187例,占79.6%,良:偶有上腹不适或轻微疼痛,无需任何处理26例,占12,3%,差:仍有寒战、发热、腹痛,需到医院治疗17例,占8.1%。效果优良占91.9%。结论:①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合理可行,效果优良。清除结石,处理狭窄是手术的关键;②难以取尽的左肝结石、二级以上胆管狭窄合并结石及肝区域性结石伴肝叶纤维化或肝脓肿是肝部分切除的适应证;③结石所致的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治疗是先分流降低门静脉压后再二期进行胆道手术,早期肝硬化病人术前口服心得安及术中静滴脑垂体后叶素,降低门脉压,一次性完成胆道手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