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肉瘤X线平片、CT和MRI的表现及其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影像学资料完整并经病理证实的骨肉瘤,对骨肉瘤同一征象在不同检查方法的表现进行界定、观察、记录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X线平片和CT显示瘤骨呈高密度,MRI显示絮状瘤骨6例.2例针状瘤骨在X线和CT不能显示,MRI呈长T1短T2信号.②MRI能显示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骨膜反应和骨膜三角9例和4例.③骨皮质破坏:X线平片和CT显示骨皮质破坏的形态.MRI能显示骨皮质破坏的病理基础.④干骺端或骨端松质骨在X线平片和CT呈溶骨、成骨或混合性改变,MRI呈长T1长T2和(或)长T1短T2信号.⑤骨干髓腔病变:X线平片能显示肿瘤骨,CT显示液-液平面3例,MR上,19例能分清肿瘤实质与瘤周水肿.⑥骺板(痕)及骨骺侵犯:X线平片和CT能显示骨质破坏和肿瘤骨,MRI还能显示骺板(痕)及骨骺瘤周水肿.⑦肿块与软组织肿胀:X线平片显示3例有钙化的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楚,而CT和MRI显示软组织肿块均边缘清楚,分别为28例和32例;X线平片不能显示软组织肿胀.结论 X线、CT和MRI在显示骨肉瘤的征象方面各具特点,三者互补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对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左下颌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的X线平片和CT所见,并做文献复习。结果 本病的X线平片及CT有特征性表现,CT既能显示骨骼病变累及范围,又能观察病变内部变化。结论 X线平片和CT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CT优于X线平片。正确诊断有赖于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学征象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管状骨骨巨细胞瘤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评价X线平片、CT和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非管状骨巨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7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11例行CT扫描,8例行MRI检查.结果 大部分病变表现具有长管状骨病变的特征,但也有其自身特点.其中膨胀性囊性骨质破坏8例,溶骨性骨质破坏9例,偏心性邻关节生长5例,形成软组织肿块4例,有硬化边1例.结论 X线平片可作为诊断非管状骨骨巨细胞瘤的初步筛选方法,CT和MRI可为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骶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X线平片、CT、MRI对骶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25例骶骨肿瘤的各种影像学表现。结果平片能显示较明显的病变,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CT能显示较早期的病变,并清楚显示病变的结构与邻近组织关系;MRI可以及时发现病变,并能反映病变的组织成分,以及骨质和软组织受累的范围。结论对骶骨肿瘤的诊断,X线平片、CT和MRI各有特点。三者应互相结合,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儿成神经细胞瘤骨转移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X线平片、CT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小儿成神经细胞瘤骨转移患者47例,分析骨转移在X线平片、CT和MRI上的特征,并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成神经细胞瘤骨转移89.2%位于长管状骨、骨盆、头颅和脊柱.形态上包括溶骨型(71.4%)、混合型(28.6%)和单纯成骨型.X线和CT表现为虫蚀样、不规则、极小透光区,部分伴有硬化边缘或骨膜反应.CT在头颅、骨盆、椎体等部位显示更细微、更广泛的病变.MRI骨髓侵犯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MRI发现髓内转移的时间早于CT和X线,显示病变范围更大.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成神经细胞瘤骨转移的基本影像学方法,为观察长骨转移最佳方法;CT利于显示骨结构重叠较多部位的病变和细节;MRI早期发现髓内、椎管内转移.  相似文献   

6.
股骨上段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平片与CT表现(附2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股骨上段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平片与CT表现 ,旨在提高对该区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2 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 ,回顾性分析平片与CT表现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19例 ( 79.2 % )包括转移性肿瘤 6例 ,骨巨细胞瘤 4例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4例 ,骨囊肿 3例 ,软骨肉瘤、骨肉瘤各 1例 ,术前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 5例 ( 2 0 .8% )包括不典型骨肉瘤、海绵状血管瘤、软骨黏液样纤维瘤、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淋巴瘤各 1例 ,平片与CT表现不典型 ,术前定性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不完全一致。结论 平片是股骨上段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主要检查方法。CT对病灶内部细致观察及显示软组织侵犯较平片为好。局部病灶活检是确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X线平片和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肺淋巴管肌瘤病的X线平片和CT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48岁,平均33岁.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和CT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X线平片显示肺纹理增粗,可见广泛网状病变.CT扫描及薄层多平面重建清晰显示双肺弥漫性囊腔的详细情况,并发气胸及胸腔积液各6例.结论 对肺淋巴管肌瘤病,X线平片可提示病变的存在,而CT扫描和重建图像则具有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X线平片、CT、MRI诊断骨肉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骨肉瘤的X线平片、CT、MRI表现.结果:20例X线平片均能清楚显示骨肉瘤的基本表现,术前正确诊断17例,误诊3例;CT显示骨肉瘤的骨质破坏及瘤骨优于X线平片11例;MRI显示骨肉瘤的早期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病变范围及骨骺(骺板)侵袭、瘤周水肿优于X线平片及CT14例.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及基本方法,CT或MRI对提高骨肉瘤的诊断、分期及临床治疗提供全面、准确的影像学资料,尤其MRI对于指导保留骨骺的保肢术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和评价X线平片与CT扫描 2种检查方法对股骨颈区囊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X线平片与CT扫描并经临床与手术病理证实的 49例股骨上段囊样病变 ,其中骨脓肿 7例 ,骨结核 2例 ,软骨瘤 4例 ,成骨细胞瘤 1例 ,成软骨细胞瘤 6例 ,骨巨细胞瘤 8例 (Ⅰ级 5例 ,Ⅱ级 3例 ) ,非骨化性纤维瘤 3例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2例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6例 ,骨嗜酸性肉芽肿 3例 ,骨囊肿 5例 ,软骨肉瘤 2例。结果  49例进行平片检查 ,显示软组织肿胀 3例 ,无软组织肿块 ;骨膜反应 11例 ;病灶呈单囊 2 1例 ,呈多囊 2 8例 ;显示囊内钙化 3例。 3 8例进行CT扫描 ,显示软组织肿胀 5例 ,软组织肿块 7例 ;骨膜反应 2例 ;病灶呈单囊 13例 ,呈多囊 2 5例 ;显示囊内钙化 11例。结论 CT扩展和加深了对囊样病变征象的认识 ,可为临床提供较平片更为准确、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但X线平片仍是股骨上段囊样病变影像学诊断的最基本的和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肺弥漫病变(DLD)74例,对16种DLD的X线、CT及1.2mm薄层HRCT表现进行详细分析。X线平片影像重叠,对DL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限度。普通CT克服了平片的缺点,可发现平片不能显示的轻微改变、隐避部位病变及早期病变。HRCT可显示肺小叶及其微细结构,显示叶间胸膜,可对粟粒点及网状结构进行详细分析获得更多信息,为DL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骨良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MR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骨良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骨良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34例,分析其磁共振表现。全部病例均做磁共振检查。采用常规SE序列,T1W及T2W成像。其中20例同时做了脂肪抑制成像。结果:磁共振诊断正确率为94.1%(32/34)。磁共振征象包括:骨质破坏(30/34);软组织肿块(3/34);关节侵犯(1/34);骨壳(10/34);硬化缘(17/34);钙化(3/34);骨间隔(7/34);囊变坏死(8/34);出血(7/34);软组织水肿(3/34);髓腔水肿(3/34);关节积液(3/34)。结论:磁共振是骨良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有效辅助诊断方法。磁共振与平片、CT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定性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髂骨原发囊样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髂骨囊样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或/和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髂骨囊样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影像学表现。46例全部行X线片检查,38例行CT检查,20例行MRI检查(增强16例)。结果:46例中骨肿瘤29例,其中良性肿瘤12例(骨巨细胞瘤4例,内生软骨瘤、软骨母细胞瘤各2例,血管瘤、骨母细胞瘤、骨样骨瘤、软骨黏液样纤维瘤各1例),恶性肿瘤17例(恶性巨细胞瘤、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软骨肉瘤、淋巴瘤各4例,骨肉瘤7例),肿瘤样病变17例(单纯性骨囊肿1例,邻关节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嗜酸性肉芽肿各2例,骨纤维异常增生症10例)。发病部位为髂翼39例,髋臼7例。病变主要表现为髂骨囊样骨质破坏,呈膨胀性改变30例,硬化环形成24例,病变内见钙化灶14例,软组织肿块20例。结论:常见的髂骨囊样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一般都具有某些特征性的CT表现,必要时综合X线、MRI表现,可提高定性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3.
The authors present the results of a performance comparison between CT and conventional x-ray film diagnosis (plain film and tomography) in 93 patients with benign, semimalignant and malignant bone tumours, basing on 124 CT examinations with 176 tumorous bone lesions of the vertebral column. The type, size and incidence rate of the superiority of CT in imaging tumorous bone lesions and its morphologic characterisation,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4.
肋骨原发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附1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像学对肋骨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的意义。材料与方法本组中18例摄取正侧位平片,8例加摄斜位片,2例加体层摄影,2例行CT检查。结果12例良性病变平片显示与肋骨长轴一致的囊性破坏者10例,4例伴有砂粒状钙化,6例恶性肿瘤均显示边界清楚的溶骨性破坏,CT显示软组织肿块突人胸腔。结论分析本组病例,表明X线平片对肋骨肿瘤多数可判断良恶性,CT在显示肿瘤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方面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5.
胸壁病变的计算机X线摄影和CT检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壁病变的计算机X线摄影(CR)和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对胸壁病变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穿刺细胞学检查或临床随访资料证实的39例CR和CT资料。结果:感染组12例中(包括化脓性感染4例,胸壁结核8例),CR准确诊断4例,CT诊断11例;软组织肿瘤组16例中(包括脂肪瘤7例,纤维肉瘤4例,血管瘤、神经纤维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侵袭性纤维瘤病和脂肪肉瘤各1例),CR准确诊断3例,CT诊断14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组11例中(包括骨纤维异常增殖症7例,软骨瘤2例,多发性骨髓瘤和骨嗜酸性肉芽肿各1例),CR准确诊断8例,CT诊断10例。结论:CR简便,能诊断大多数胸壁骨性病变。CT对各种胸壁病变尤其是软组织病变的诊断较CR明显优越,对鉴别胸壁肿瘤的良恶性有肯定作用,但仍有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6.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提高对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9例行CT检查,5例行MR I检查。结果男?女1?1,平均年龄29.6岁。临床以局部疼痛为主,2例可触到软组织肿物。14例共22处病灶。发病部位以四肢长骨居多,共17处病灶。9处病灶位于松质骨,8处位于骨干皮质。单发病变12例,多发病变2例。X线表现为偏心或中央型溶骨性破坏,单房或多房状,边界清楚,周围可有硬化边缘,部分病灶膨胀,皮质断裂,极少数病灶周围可见软组织肿物。少数破坏区内可有点片状钙化。CT对病灶内的钙化、囊性变、皮质断裂及周围软组织肿物显示比X线平片清楚。在MR I上一般表现为均匀的等T1W I长T2W I信号,有时信号不均匀,其内夹杂斑点状低信号影及无信号影。少数病灶在T1W I、T2W I上呈混杂信号。结论综合各种影像表现并结合临床特点,多数典型病例可明确诊断此病。  相似文献   

17.
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误诊分析(附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误诊原因。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X线、CT及1例MRI片,由三名医生共同分析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5例分别误诊良性肿瘤、骨髓炎、结核、转移瘤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特点:5例均为儿童及青年、病灶均为该病的好发部位。影像表现主要为髓腔或骨松质溶骨性破坏,边缘稍有硬化。结论:在熟悉该病的X线表现基础上,与CT或MRI相互补充、印证,结合临床表现全面分析,有可能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附15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胃肠道间质病的X线征象以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资料,对其术前CT检查(12例)、常规X线造影(3例)、DSA检查(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间质瘤单发4例,多发1例(胃和小肠各有一个间质瘤),恶性间质瘤10例,均为单发。恶性肿瘤一般较良性肿瘤大。CT密度均匀性:良性肿瘤均匀3个;恶性肿瘤均匀3个,不均匀7个。CT密度:良性者与消化道壁相比密度相等3个;恶性者等密度3个,低密度3个,等低密度3个,等低高密度1个。肿瘤灶边缘:良性者3个均无分叶,界限清楚;恶性者有分叶5个,无分叶5个。CT增强后强化:良性者增强后强化均匀,恶性者增强后强化不均匀。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