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肾虚肝郁型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症(LUFS)患者卵巢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罗氏调经种子丸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0例有正常排卵周期的健康妇女(正常组)和20例肾虚肝郁型LUFS患者(LUFS组)治疗前后排卵期和黄体各期排卵侧卵巢动脉的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正常妇女卵泡期和黄体各期卵巢动脉RI和PI呈规律性变化:卵泡期的RI和PI较黄体各期均显著性增高,卵巢动脉在卵泡期呈高阻力状态,卵巢动脉RI、PI从黄体早期开始降低,在黄体中期达最小值,到黄体晚期则开始明显回升。肾虚肝郁型LUFS患者治疗前月经各期排卵侧卵巢动脉始终保持高阻力状态,卵泡期和黄体各期RI、PI相接近,即RI、PI从卵泡期到黄体中期均无明显改变,失去原有周期性变化规律。治疗后患者月经各期排卵侧卵巢动脉RI、PI按卵泡期、黄体早期、黄体中期顺序依次呈显著性降低,到黄体晚期又开始回升(黄体各期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基本恢复了正常妇女排卵侧卵巢动脉RI和PI的规律性变化(各期与正常组比较,均P>0.05)。【结论】罗氏调经种子丸能有效调节LUFS患者卵巢动脉的血流灌注,恢复月经周期正常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3.
肾虚脾弱型黄体功能不健性不孕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肾虚脾弱型黄体功能不健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ER、PR)及宫腔异常的概况,为研究此类不孕症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在子宫内膜增生中晚期进行宫腔镜检查和通过免疫组化法对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与非黄体功能异常的不孕组进行了比较。结果 15例观察组不孕患者的增生中晚期宫内膜间质细胞、腺上皮细胞的P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间质细胞的ER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腺上皮细胞的ER2组虽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有降低趋势。宫腔镜检发现,此类型不孕症患者的宫腔异常改变以宫内膜苍白、肥厚,局部呈息肉样增生最多见。结论 增生中晚期子宫内膜的ER、PR含量明显降低,宫腔存在明显异常改变,是肾虚脾弱型黄体功能不健性不孕症患者存在的病理改变实质。  相似文献   

4.
人类生殖学研究表明:黄体功能不全与育龄期妇女的流产、不孕与月经失调密切相关,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和精神负担。笔者运用自制健黄片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流产、不孕与月经失调195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5例患者均来自本院1990~1992年门诊病例,年龄22~43岁;病程6个月~12年,均排除其他不孕及流产因素,亦排除男性不育因素。其中先兆流产11例,反复自然流产98例,不孕症57例(原发性不孕23例,继发性不孕34例),月经失调29例。  相似文献   

5.
1975年 1月至 1999年 10月我院在排除男性不育 ,女性绝对性不孕 ,输卵管阻塞及无排卵周期等因素后。经基础体温测定、宫颈粘液结晶检查、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及月经来潮 12小时内子宫内膜病检 ,确诊为黄体功能不健 195例 ,随机分成三组观察治疗。各组间年龄、不孕时间、基础体温及子宫内膜病检情况 ,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原发性不孕 60例 ,继发性不孕 135例 ,有口服避孕药史 36例 ,有人工流产史 67例 ,有药物流产史4 8例 ,有中、晚期引产史 2 0例 ,有月经不调史 4 6例 ,有痛经史 14例 ,基础体温呈阶梯状上升者 135例 ,黄体期少于 9~ 12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肾阳虚型黄体功能不健(LP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人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复方玄驹胶囊,对照组口服克罗米芬,排卵后应用多力玛,治疗两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月经情况、内分泌指标、基础体温和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结果复方玄驹胶囊改善肾阳虚临床证候治愈率达51.79%,有效率92.86%;对照组治愈率为18.64%,有效率为69.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HPS评分、血清激素水平、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等方面与治疗组相当。结论复方玄驹胶囊能明显改善肾阳虚型LPD的BBT高温相,提高患者血清孕酮(P)水平,改善子宫内膜腺体分泌,而达到调经助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体不健不孕5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小霞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20(2):200-200,20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黄体不健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黄体不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用西药补充性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论治。结果:治疗组受孕率58.3%,对照组30。二者差异显著。结论:中医辨证论治配合常规西药治疗黄体不健不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黄体功能不健(LPD)是指因卵巢黄体发育不良或过早退化使孕酮分泌不足,或子宫内膜对孕酮反应性降低,导致的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迟缓或停滞,或基质和腺体发育不同步,不利于受精卵种植和早期发育,而引起排卵性功血、不孕症、早期流产或反复早期流产、月经紊乱、经前期综合征等疾病。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与总结,结合西医对黄体功能不健认识,从中医临床中医分型、专方专药、调周疗法,配合心理疏导、中西医结合、针灸治疗概况对黄体功能不健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法进行了阐述,肯定其疗效,并通过中医理论和中药之理的深入研究可以更进一步揭示中药治疗本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对黄体不健中医辨证论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临床实践中受启发,辨证西医微观指标,结合西医病理三个发病环节,提出中医从月经周期不同阶段辨证论治黄体功能不健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从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周期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外治疗法等方面综述了黄体不健不孕的中医治疗方法,多数医家认为本病以肾虚肝郁型多见,治疗上以补肾疏肝为主,并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寿胎丸合失笑散治疗肾虚血瘀型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寿胎丸合失笑散治疗肾虚血瘀型胎漏、胎动不安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妇科住院及门诊安胎的病人共60例分为3组: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药结合组各20例,观察各组治疗后阴道流血、腹痛、腰酸、下腹坠胀的症状消失时间,统计安胎成功与否;观察血或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含量的变化和B超影像的变化,并综合以上指标,评价中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95%,西药组为70%,中西药结合组为100%,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各组安胎成功的患者中,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均比西药组的止血时间短,而3 组的腹痛腰酸消失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结果显示各组出生后的胎儿均无畸形。【结论】补肾化瘀法确有安胎之功,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以羟基喜树碱行肝动脉灌注栓塞术结合参桃软肝丸加减方(主要由人参、桃仁、茵陈、白花蛇舌草、半 枝莲、丹参、茯苓、冬虫夏草等中药组成)治疗大肝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5例患者按简单随 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予羟基喜树碱(HCPT)局部介入,配合参桃软肝丸随症加减。对照组33例,予 常用的化学药物丝裂霉素(MMC)、卡铂(CBP)、吡柔比星(THP)肝动脉插管灌注。两组按需均可用栓塞剂LP/GS(碘化 油/明胶海绵)。每4周介入1次,共介入2次。[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疗效(瘤体变化、症状计分、卡氏评分、甲 胎蛋白下降水平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说明两组的疗效相当;而治疗组介入治疗后的肝功能损害较轻(与对照 组比较,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326 d,平均存活407 d;对照组中位生存期262 d,平均存活291 d。半年、一年及 两年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80.95%、38.80%、15.46%,对照组分别为64.29%、25.00%、8.33%,治疗组的生存率较对照 组同一时点的生存率高(P<0.05),提示治疗组的远期疗效较对照组好,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结论]该方法可提高大 肝癌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益肾通胶囊治疗肾虚瘀滞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应用益肾通胶囊(肉苁蓉、北芪、王不留行、泽兰等)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26例应用泽桂癃爽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2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14.
调经益母片活血化瘀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由益母草、丹参组成的中成药调经益母片的活血化瘀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高、中剂量组的调经益母片可减轻大鼠的血小板血栓湿重[(18.11±5.74)mg、(18.60±7.14)mg],与生理盐水组(24.50±2.30)mg比较,P<0.01和P<0.05;高、中剂量的益母片可降低小鼠血小板的含量[(28.73±6.08)×109/L、(46.35±11.87)×109/L],与生理盐水组(81.13±13.47)×109/L比较均P<0.01;高、中剂量的益母片可延长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出血时间分别为(12.18±2.40)min和(12.07±5.52)min,与生理盐水组(7.18±1.55)min比较,P<0.01和P<0.05,凝血时间分别为(5.13±1.45)min、(4.01±1.70)min,与生理盐水组(2.48±0.68)min比较,P<0.01和P<0.05]。结果提示,调经益母片的活血化瘀作用机理主要是对抗血小板聚集性和降低血小板含量,抑制血栓形成,以及阻止血液凝固,促进纤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砒霜有效成分亚砷酸的体外抑瘤作用及机理。【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株(LAC)细胞为研究对象,选用对数生长期细胞,培养24 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亚砷酸(0.75、1.0、1.5、2.0 mg/L),并设模型对照组;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LAC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p53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各浓度亚砷酸均能使LAC细胞发生凋亡特征性形态改变,能显著性抑制LAC株的增殖,且呈现一定的时间效应关系,并能显著性升高p53基因的含量(均P<0.05或P<0.01)。【结论】亚砷酸抗肺癌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p53基因的表达来诱导LAC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LAC细胞的增殖,这可能也是中药砒霜能治疗肿瘤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参桃软肝丸对术后复发性肝癌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中药复方参桃软肝丸(主要由茵陈、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莪术、桃仁、当归、丹参、生晒参、茯苓、龟板组成)对术后复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评估参桃软肝丸治疗肝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20例。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服参桃软肝丸,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服平消胶囊,治疗3个月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在腹胀、纳呆、乏力等症状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在卡氏评分分级、肝脏储备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血中甲胎蛋白下降水平、瘤体变化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72±11.64)d、(143±10.95)d;治疗组3个月、半年、10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2.31%、70.42%、50.33%,对照组相应的生存率分别为72.70%、65.70%、46.33%,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3±20.87)d、(167±19.58)d,经检验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桃软肝丸能改善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机体功能状态和肝脏储备功能,有效稳定瘤体,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龙血竭对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龙血竭对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创面的促进作用.[方法]将人成纤维细胞种植入胶原海绵,人角质形成细胞种植在表层,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并移植入裸鼠皮肤缺损创面;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选用"活血圣药"龙血竭于移植后2 d分别进行创面外敷、单纯口服、创面外敷+口服治疗,并设空白对照组.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后9 d取材检测,观察创面局部表皮厚度、真皮层中层粘连蛋白(Ln)、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及毛细血管增生情况.[结果]龙血竭能促进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后表皮的发育及真皮层中毛细血管的增生,增强Ln、Ⅰ型胶原蛋白的分泌,龙血竭外敷+口服组效果最佳.[结论]龙血竭对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创面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滋阴清肝法治疗成年女性阴虚肝热型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给予痤灵酊(主要成分有丹参、白芷、北芪等)外搽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滋阴清肝消痤方(女贞子、旱莲草、柴胡、丹参等)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满霉素口服治疗,1个疗程(28 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4例,显效14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3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相仿(P>0.05)。但治疗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事件7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9例,治疗组较对照组少。【结论】滋阴清肝消痤方治疗成年女性阴虚肝热型痤疮疗效好,与美满霉素的疗效相当,而且发生不良事件少,症状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10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处理,包括: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维持电解质平衡、抗感染、预防癫痫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纯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治疗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治疗。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并于2个月后随访。分别观察2组第3、7、14天颅内血肿清除情况及用药1个疗程后脑水肿吸收情况,比较2组14 d、30 d神经功能评分(NDS),并评估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血肿面积均显著缩小(P<0.05);治疗3 d后,治疗组的血肿面积虽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后,治疗组的血肿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2)治疗14 d后,治疗组脑水肿吸收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5.4%;治疗组脑水肿吸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NDS)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9.3%)显著高于对照组(71.2%)(均P<0.05)。(4)不良反应及临床结局:治疗组3例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对照组8例出现转氨酶升高,停药后转氨酶逐渐降为正常;治疗组2例治疗过程中再出血行急诊手术治疗后剔除,3例病情恶化死亡,对照组7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随访时已死亡。【结论】乌司他丁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