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安徽省35所医院自临床分离的402株大肠埃希菌产质粒介导AmpC酶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揭示其相关耐药机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以三维试验筛选产AmpC酶株;多重PCR检测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对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用PCR方法检测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基因、I类整合子基因盒插入序列和主动外排系统acrAB-tolC基因.结果 检出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28株(7.0%),其中两株经测序比对证实为新的质粒ampC基因型.产酶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都敏感外,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非产酶株.28株产酶菌株中有23株表现为多重耐药,20株检测出各型ESBLs基因,21株扩增出I类整合子基因盒插入序列,20株主动外排系统acrAB-tolC基因阳性.结论 产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同时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其中以产生灭活酶和I类整合子介导的耐药机制为主.对产酶菌株临床经验用药可选用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pn)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基因型。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12月本院分离到的肺炎克雷伯菌,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出6株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菌株产碳青霉烯酶,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纸片法检测金属酶表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酶(KPC)基因及其他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6株CRKP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氨曲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均耐药,对多黏菌素、米诺环素、磷霉素、阿米卡星等敏感,改良Hodge试验提示6株CRKP均产碳青霉烯酶,EDTA纸片法检测显示不产金属酶;PCR鉴定出该6株CRKP均携带blaKPC-2型基因,部分菌株携带blaSHV及blaTEM型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结论 BlaKPC-2耐药基因为Kpn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临床分离的6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Kp,采用特异性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检测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Kp中的存在情况,用E-test方法测定菌株的药敏情况.结果 经PCR扩增和DNA序列分析证实菌株Kp1、Kp2 、Kp3、Kp4、Kp5和Kp6均含DHA-1、CTX-M-14和KPC-2基因.Kp1同时含SHV-12基因,Kp2和Kp3同时含SHV-11基因,Kp4同时含CMY-2和SHV-12基因.Kp5和Kp6同时含SHV-2基因.6株Kp对厄他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头孢西丁均耐药,仅1株Kp对亚胺培南中介,其余菌株均耐药;2株Kp对氨曲南敏感,其余菌株均耐药;3株Kp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1株中介,2株敏感;4株Kp对左氧氟沙星敏感,2株耐药;3株Kp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敏感,3株耐药.结论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Kp均携带多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其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很大差异,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以防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院男性泌尿系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大肠埃希菌(E.coli)的基因型分布。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5年6月本院临床分离的尿培养阳性大肠埃希菌共187株,用CLSI/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包括筛选和确认实验)进行耐药表型检测,三维酶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PCR扩增质粒型ESBLs和ampC基因,肉汤交配法检测质粒型ampC基因的接合传递性。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24.6%(46/187)。在三维试验中,46株均产分解头孢三嗪(CRO)的β-内酰胺酶,其中3株产ESBLs和AmpC两种酶,其余43株单产ESBLs酶。在PCR扩增试验中,44株扩增出ESBLs基因b laTEM、b laCTX-M、b laOXA3型中的1型或1型以上基因片段,未扩增出b laSHV型基因片段;3株扩增出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2株为C IT型,1株为DHA型。携带质粒型ampC基因的菌株均将耐药性传递给受体菌。结论:南京地区男性泌尿系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以CTX-M型为主;质粒介导AmpC酶已在大肠埃希菌中出现,其耐药性能够水平传播,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 连续收集从临床住院患者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接合试验、PCR、PCR产物测序、等电聚焦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认试验等方法明确基因型.结果 共收集75株肺炎克雷伯菌,48株(64.0%,48/75)含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ESBLs占52.0%(39/75).在48株产酶菌株中,携带2种基因型的占35.4%(17/48),携带3种基因型的占14.6%(7/48),携带4种基因型的占10.4%(5/48).CTX-M型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出率最高(30/48,62.5%),其次为TEM型(26/48,54.2%)和SHV型(25/48,52.1%).产DHA-1型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有9株,且有8株与ESBLs并存.同时还检测到3株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s表型确认试验结果的假阴性率为23.1%(9/39).结论 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β-内酰胺基因分布复杂,临床上呈多药耐药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产NDM-1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及携带blaNDM-1质粒的特征和基因环境.方法 连续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1月华南地区6家综合性医院临床非重复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48株,同时选择大肠埃希菌J53作为接合试验受体菌.对所有菌株进行碳青霉烯水解酶表型试验(改良Hodge试验),用PCR法检测碳青霉烯类水解酶相关基因.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观察携带blaNDM-1质粒的大小,通过对质粒进行酶切分析质粒的同源性及不相容群分型,并对临床上产NDM-1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8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中有43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示,48株肠杆菌科细菌bla VIM、blaGIM和blaSPM均为阴性,19株细菌blaNDM-1基因为阳性,分别为3株大肠埃希菌、5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阴沟肠杆菌、3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1株产酸克雷伯菌和1株雷氏普罗威登斯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9株细菌均对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47.3%,但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68.4%.有13株产blaNDM-1细菌携带的blaNDM-1质粒均成功转移到大肠埃希菌J53中.接合子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耐药,但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敏感.基因环境结果显示,接合子J-FR90(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所有基因为阴性,其余12株细菌携blaNDM-1质粒blaSHV、aac-(6')-Ib基因均为阳性.PFGE显示,携blaNDM-1质粒大小基本一致,为50 kb左右.质粒之间有相似的酶切图谱,其相似度>80%.质粒不相容群为IncX3型.菌株传代500代后,PCR检测显示所携带的blaNDM-1质粒均未丢失.19例产NDM-1细菌感染患者中6例死亡,13例存活.结论 华南地区已出现产NDM-1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通过IncX3型质粒在肠杆菌中传播.感染此类细菌的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分布及传播机制.方法 采用PCR扩增、序列分析确定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ESBLs基因,Etest 法检测17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通过接合试验、质粒抽提等方法对耐药基因的传播机制进行研究.结果 447株产ESBLs菌株中筛选到1株产armA型16S rRNA甲基化酶的产酸克雷伯菌(ZJ157),并在该菌株中同时检出CTX-M-15型ESBLs和TEM-1型β-内酰胺酶基因;该菌株对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及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多黏菌素E和替加环素敏感;对阿米卡星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以通过接合试验传递给受体菌,且PCR扩增证实接合子的armA、CTX-M-15及TEM-1基因均为阳性.质粒抽提发现原始菌和接合子均有1个约55 kb的质粒.结论 在产酸克雷伯菌中检出armA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介导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高水平耐药的armA基因可以与CTX-M-15及TEM-1基因同时经质粒传递,协同介导菌株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克雷伯杆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S)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2008年1月-2009年8月住院的860例ALRTs患儿进行痰液细菌培养,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筛选及确证试验.结果:本组共培养出细菌242例,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45株,产ESBLS12株(26.67%),产ESBLS对头孢曲松耐药率100%,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为83.3%;对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度敏感.1岁以内婴儿患者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感染率(82.2%)明显高于1岁以上患者(17.8%).结论:婴幼儿是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易感人群,临床用药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主要耐药基因,并对耐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Carba NP试验对88株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进行耐药表型确证。采用PCR方法检测KPC、NDM、VIM、IMP以及OXA-48共5种主要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并行测序验证。结果 88株临床分离菌对头孢唑林和氨苄西林耐药率均高达100.0%,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均90.0%;Carba NP实验阳性菌株76株(86.4%),其中弱阳性11株;29株检出NDM-1耐药基因,24株携带KPC-2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14株检出IMP-1型耐药基因,9株检出VIM-1型耐药基因,未检出OXA-48型耐药基因;4株联合产KPC和NDM基因肺炎克雷伯菌,2株联合产NDM和VIM基因阴沟肠杆菌。结论本地区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是携带NDM-1和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携带3种β内酰胺酶基因的鲍氏不动杆菌质粒的町传递性.方法 选取从烧伤创面分离出的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供体菌),将之与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受体菌)进行耐药质粒接合、药物敏感试验,并采用PCR分析接合子及其子代的耐药基因型、传代稳定性. 结果鲍氏不动杆菌通过接合将其携带对磺胺甲恶唑、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博肟、头孢呋辛、亚胺培南/两司他丁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质粒及3种耐药基因传递给受体菌(例如经接合,使受体菌对磺胺甲恶唑的最低抑菌浓度>2 mg/L),且可稳定传代. 结论鲍氏不动杆菌质粒上携带可接合传递并稳定传代的β内酰胺酶基冈(blaTEM-1、blaPER-1、blaOXAS-23),是烧伤感染后其具有多重耐药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院内不同科室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分布,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WHONET 5.6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儿内科病房、ICU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病房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的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分布进行分析。 结果儿内科病房、ICU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病房分别分离的147株、72株和73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棒酸、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均<30%,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曲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35.6%~71.2%,对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为12.2%~50.0%,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6.1%~36.1%。ICU重症监护病房、儿内科病房和神经外科病房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分别有72.2%(52/72)、89.8%(132/147)和95.9%(70/73)的标本来源于痰液。 结论院内不同病房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对临床常用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相对较高,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很大,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不同遗传种系分型与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分离的122株入院后48 h内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与108株入院后48 h后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样本均选自尿路感染患者的中段尿,其中患者入院后48 h内分离到的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归为社区感染菌,患者入院后48 h后分离到的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归为医院感染菌,采用API20E肠杆菌科细菌鉴定试剂盒与梅里埃公司ATB微生物半自动分析仪鉴定菌株,用制片扩散法测定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药物敏感性,对比不同遗传种系分型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率以及在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根据试验结果可知,社区感染菌中与医院感染菌中均为D型比例最高,社区感染菌与医院感染菌的各遗传种系分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30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产酶菌株138株,单产ESBLs76株,单产AmpC酶34株,同时检出ESBLs和AmpC酶28株。230株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复方新诺明81.7%、哌拉西林76.7%、氨苄西林74.2%、氨苄西林舒巴坦61.7%、丁胺卡那霉素61.7%、头孢呋辛60.8%、头孢泊肟59.2%、氨曲南59.2%、哌拉新林他巴唑32.5%、头孢唑林68.3%、庆大霉素57.5%、头孢噻肟43.3%、头孢吡肟38.3%、头孢西丁33.3%、亚胺培南0.8%。单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ESBLs及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对除亚胺培南外的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平均水平。结论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D型与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B1型的产ESBLs率最高,大肠杆菌D型对大部分抗菌药物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菌(E1)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AmpC,ESBLs)及Ⅰ类整合子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 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E1菌的耐药表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法分析其AmpC,ESBLs和整合子的基因类型,并进行质粒接合转移实验.结果 E1仅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敏感,同时携带CTX-M-13、SHV-1、TEM-1和ACT-2型β-内酰胺酶基因,Ⅰ类整合子基因呈阳性.结论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复杂,可同时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并已成功地将AmpC 和ESBL 接合在一起,对此类产酶菌应首选碳青酶烯类药物进行治疗,并应高度重视整合子对多重耐药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几种常用的检测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 的检出率.方法 采用PCR技术及序列分析判定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纸片扩散法、VTKTU 2 Compact AST-GN13药敏板、ATB G-5药敏板和WalkAway 96 PLUS NC31药敏板分别检测菌株对碳青霉烯酶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纸片扩散法检出8株(72.7%)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AST-GN13药敏板、ATB G-5药敏板和NC31药敏板均检出3株(27.7%)对亚胺培南耐药;纸片扩散法检出11株(100%),G-5药敏板检出7株(63.6%)对美罗培南耐药;纸片扩散法和AST-GN13药敏板均检出11株(100%)对厄他培南耐药.KPC阳性基因测序结果 为KPC-2型碳青霉烯酶.结论 纸片扩散法经济、方便,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检出率高,是筛查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菌株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的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肾结石合患者中段尿培养资料,统计并分析菌谱和耐药性的变化。结果从14 063份肾结石患者中段尿标本中分离致病菌3 280株,阳性率为23.3%。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47.13%),肺炎克雷伯菌(8.35%)、粪肠球菌(8.14%)、奇异变形杆菌(7.10%)和铜绿假单胞菌(4.9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10%,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耐药率≥20.00%。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为100%。结论大肠埃希菌是肾结石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第3代头孢菌素、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亚胺培南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一组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遗传学背景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存在情况,以及二者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8月-2010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和湖州市6家医院共47株肺炎克雷伯菌,先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表型确证试验,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A~D四类40种β-内...  相似文献   

17.
亚胺培南诱导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产生AmpC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亚胺培南对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常见革兰阴性杆菌透导性AmpC酶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底物协同—拮抗法(MSSAT)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情况及构成。结果:产ES- g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AmpCs酶的检出率分别为20.7%,23.1%,76%,75%,87.9%;高诱导型AmpC酶的检出率分别为0,15.4%,44%,35%,9.1%;部分去阻遏型AmpC酶的检出率分别为3.5%,7.7%,16%,30%,15.2%;完全去阻遏型AmpC酶的检出率分别为17.2%,0%,16%,10%,63.6%。结论: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具有高度诱导性,而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氏不动杆菌诱导性低,应引起临床和实验室的重视;AmpC酶的诱导表型与菌株的耐药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健康成人、儿童和患者3组人群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MicroScan-Walkway-40系统鉴定细菌,琼脂平皿倍比稀释法测定各种抗菌药物MIC(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on),对筛选出的215株MDR进行PCR扩增及序列分析检测这些菌株产AmpC和ESBLs的基因型.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显示较好的敏感性.健康成人和临床患者携带的MDR比例分别为58.3%和74.6%.PCR及序列分析表明本地区已出现CMY-2、DHA-1型AmpC酶和以CTX-M为主的ESBLs,并检测到1株新CMY型基因和1株ESACs菌株. 结论 健康人与患者肠道中病原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当高,在MDR中检测出多种AmpC和ESBLs基因.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以减少耐药株出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院内临床尿培养中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治疗泌尿道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全院尿培养共分离1 173株病原菌,分离率居前二位的病原菌分别是445株大肠埃希菌和111株肺炎克雷伯菌,用WHONET 5.6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445株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呋喃妥因、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2%~27.0%,对氨曲南、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47.0%(209/445)、43.6%(194/445)和33.9%(151/445),对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50%,对头孢呋辛、磺胺甲噁唑/甲氨苄啶、头孢唑啉、环丙沙星、四环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61.6%~89.7%。111株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6%~16.2%,对头孢西丁、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和氨曲南的耐药率为34.2%~48.6%,对头孢噻肟、磺胺甲噁唑/甲氨苄啶、四环素、环丙沙星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58.5%~72.1%,对头孢唑啉、呋喃妥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80.2%~100%。大肠埃希菌的标本来源主要是泌尿内科病房和泌尿内科门诊,其次是神经内科病房和内分泌病房。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来源主要是泌尿内科病房,其次是神经内科病房、ICU病房和泌尿内科门诊。结论本院引起泌尿道感染的常见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标本主要分布在泌尿内科,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院内不同时间段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标本来源的分布,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离自本院临床标本的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2012年第4季度)188株、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2013年第1季度)172株、2013年4月至2013年6月(2013年第2季度)170株、2013年7月至2013年9月(2013年第3季度)239株,应用Walk Away 96 PLUS NC50药敏板检测菌株对亚胺培南等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对检测结果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4个季度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相差不大,均〈20%;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7.0%(32/188)、16.9%(29/172)、21.2%(36/170)和17.2%(41/239),对四环素、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头孢夫辛、头孢噻肟、氨曲南、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17%~59%,对氨苄西林均耐药。不同阶段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66.95%~79.26%的标本来源于痰液,7.98%~17.57%的标本来源于尿液,2.66%~4.18%的标本来源于血液。结论不同季度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的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差较大,各季度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动态监测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变化及分布,可预防院内感染,有助于临床医师经验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